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经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方案前后分别进行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比较化疗前后乳腺肿块、局部腺体致密、结构扭曲、钙化等病灶变化情况,并对其疗效进行判定.结果化疗后有11例肿块较前减小;5例患者局部腺体致密范围缩小,1例范围扩大;4例结构扭曲较前改善;10例钙化中有6例未发生改变,3例钙化数量减少,1例钙化数量增多.结论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可清晰显示乳腺癌病灶,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乳腺癌的不典型X线表现及诊断。方法:对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不典型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征象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中,X线显示肿块16例,小灶致密影14例,局部结构紊乱9例,合并腋下淋巴结肿大6例。结论:乳腺癌不典型X线征象有边缘光整的肿块、小灶致密影、局部结构紊乱。结合临床、仔细阅片、全面分析以及重视腋下肿大的淋巴结,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Paget’s病的钼钯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乳腺Paget’s病患者的临床、X线及病理资料。结果:8例患者见乳头、乳晕区皮肤增厚,皮下脂肪层密度增高;3例乳腺实质内显示肿块,肿块边缘呈星芒状或小分叶状;1例不对称致密影伴结构扭曲,1例局灶性不对称致密影伴恶性钙化;6例乳腺内可见恶性或可疑恶性钙化。其中单纯恶性或可疑恶性钙化4例,肿块伴可疑恶性钙化1例,结构扭曲伴恶性钙化1例。结论:乳腺Paget’s病X线表现有一定的影像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可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钼钯、电脑红外线通照和定位穿刺与病理对照研究来估价检测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材料与方法:62例乳腺肿块患者中,X线钼钯摄片诊断乳腺癌39例,准确率为90.7%;电脑红外通照诊断乳腺癌37例,准确率为83.7%;定位穿刺诊断乳腺癌4l例,准确率为95.3%。结论:钼钯、电脑红外透照和定位穿刺联合应用,可早期发现乳腺癌,提高诊断隐匿性乳腺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为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8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有16例(57.1%)为T0早期癌,12例(42.9%)为微小癌。数字化乳腺X线摄像(DR)显示:肿块结节影12例(42.9%),钙化影11例(39.3%),腺体局部致密影5例(17.8%);超声检出边界不规则低回声结节。单独应用DR或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7%(24/28)、75.0%(21/28),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率为92.9%(26/28)。结论重视早期癌的体征,提高认识,应用联合检诊方法可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钙化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分析96例乳腺钼靶X线片钙化的特征。根据钙化的形态及分布作出诊断,并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6例乳腺钙化病变中良性病变76例,恶性病变20例,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钼靶X线诊断正确率90%。结论:钙化灶的形态、分布特征与乳腺病变性质密切相关,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提高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13例经手术或细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资料。其中113例行全数字化钼铑双钯X线摄影,55例行彩超检查,12例行乳腺导管造影。结果全数字化钼铑双靶X线摄影发现良性肿瘤91例,其中诊断:纤维腺瘤63例,错构瘤7例,脂肪瘤10例,大导管乳头状瘤1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29例,其中诊断:纤维腺瘤13例,脂肪瘤6例,大导管乳头状瘤10例。结论乳腺良性肿瘤的共性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楚光滑的肿块或结节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周围可见薄且均匀的晕圈征。但各种乳腺良性肿瘤又具有不同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囊、实性肿块的鉴别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由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患者150例的影像资料.分析其影像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经由数字化钼靶摄影诊断为乳腺良性病变的64例中,病理证实60例为良性病变,4例为乳腺癌,诊断准确率93.8%;在诊断为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乳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3年12月至2010年5月病理确诊的8例乳腺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例临床上均表现为乳腺肿块,无全身结核中毒症状.行乳腺钼靶检查3例,主要表现为密度欠均匀、边界不清的致密影,未见钙化灶;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6例,见炎症细胞和炎症渗出,均未能诊断为结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彩色多普勒B超定位芯针穿刺活检乳房隐匿性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女性患者的58枚乳房隐匿性病灶进行彩色多普勒B超探查作出初步诊断,并进一步定位采用芯针穿刺活检;对比分析其穿刺前、后病理诊断。结果乳腺彩色多普勒B超对乳房隐匿性病灶的初步诊断符合率:乳腺纤维腺瘤94.7%;乳腺增生症93.8%;乳腺癌75.0%;但初步诊断与活检病理诊断相比有6.9%的误诊率。结论 B超定位芯针穿刺活检能提高乳房隐匿性病灶的诊断率,操作灵活、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与血管钙化之间的关联性,为早期诊断和预防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按入选标准对59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记录临床体征、血液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值,x线摄片记录胸主动脉和髂动脉的血管钙化情况,并对各因素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腰椎骨量分析可见:骨质疏松6例(10.2%),骨量减少27例(45.8%);股骨颈骨量分析可见:骨质疏松7例(11.8%),骨量减少28例(49%).髂动脉钙化与腰椎(L1—L4)骨质疏松(P=0.04)和股骨颈骨质疏松(P=0.036)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髂动脉钙化与骨质疏松呈正相关,发现动脉钙化可能提示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和LEEP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患者子宫颈冷刀锥切与宫颈LEEP锥切术后结果与术前多点病理活检结果符合率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子宫颈冷刀锥切病理与术前多点病理活检结果完全符合者有70例(81.4%);有差异者16例(18.6%),其中7例术前多点活检为CINⅡ和CINⅢ,而锥切为CINⅢ和微小早期浸润癌。子宫颈LEEP锥切术病理与术前多点病理活检结果完全符合者有45例(75%);有差异者15例(25%),其中5例术前多点活检为CINⅡ和CINⅢ,而锥切为微小早期浸润癌。65例为CINⅢ或以上,常伴有累及宫颈管腺体;同时累及2个象限例57例,伴有HPV感染132例;切缘病变残留率分别是CINⅡ(3.2%)和CINⅢ(8.1%)。结论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治中,子宫颈冷刀锥切在完整切除病变、低残留方面占有优势,而LEEP锥切术省时、简单、安全、价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癌119例,乳腺良性肿瘤47例,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诊断乳腺癌111例,误诊8例,良性肿瘤44例,误诊3例。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3.4%、84.6%及97.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和93.6%。边缘毛刺、纵/横比≥1、后方回声衰减、沙砾样钙化、RI等指标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影响因素和意义.方法结合9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相关文献回顾.结果与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早期发现意义重大,对可疑患者建议重复多次行病理组织活检;宫颈醋酸白色上皮、粗镶嵌和点状血管是原位癌三联征,对早期发现宫颈癌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胎传梅毒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24例早期胎传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皮肤损害24例,早产儿15例,低体重儿17例,贫血18例,肝脾肿大18例,骨损害2例,鼻炎6例,新生儿肺炎0例。梅毒血清学检查:TPPA阳性24例,RPR阳性24例。选用青霉素治疗,临床症状消失10例,好转12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发生吉海反应1例。结论:典型皮肤损害可作为早期胎传梅毒诊断的主要依据;对不明原因的新生儿贫血应警惕胎传梅毒;治疗中可发生吉海反应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6.
鸡桑(orus australis Poir)叶片光合速率是桑的重要生理指标,笔者旨在对影响鸡桑光合速率的生理因子-气孔导度和影响鸡桑光合速率的微气象因子进行分析,讨论其对鸡桑光合速率的影响;在鸡桑果实成熟期开展连续24h加密观测微气象因子,符合气象观测规范,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每个时次对相同的叶片进行活体测定.结果显示:鸡桑气孔导度与叶片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呈正相关关系;鸡桑胞间CO2浓度与气孔导度呈负相关关系,CO2浓度在不同阶段对气孔导度的影响不同,浓度水平越高,影响越巨大;在影响鸡桑光合速率的微气象因子中,光照强度及叶温与鸡桑叶片光合速率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光合速率随胞间CO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可见:鸡桑气孔导度与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胞间CO2浓度关系密切,且与蒸腾速率的关系更显著;光照强度、CO2浓度及叶温等气象因子作为重要外界因素,其对鸡桑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技术在治疗胃癌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通过使用亚甲蓝对40例患有胃癌疾病的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活检,术后进行常规HE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术中注射亚甲蓝后前哨淋巴结的表达情况.结果在40例中有39例检出SLN,其检出率为97.5%.一共检出54枚淋巴结,平均每例1.35枚.由SLN组织学状态预测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的准确率为92.6%(36/39),敏感性为87.5%(21/24),假阴性率为12.5%(3/24).同时,SLN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随胃癌浸润的深度增加而降低,T1期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是100%,T3期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是84.6%、88.2%.21例转移的SLN中,3例为SLN唯一转移部位,均为T1、T2期.结论SLN能较准确地反映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为进一步行前瞻『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早期胃癌患者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杨木纸浆纤维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水解法协同机械处理法制备出微/纳纤丝(Micro/Nanofibrils).酶处理制备微/纳纤丝的影响因素按大小依次为:时间、加酶量、料液比.最佳工艺条件:处理时间为36 h,加酶量30 FPU,料液比为1∶40.酶解后纤维的结晶度为84.2%,纤维素含量为95.26%,再经过纤丝进行超声和高压均质间歇式处理来制备微/纳纤丝.从SEM图可以看出,纤丝表面起毛、分丝帚化,次生壁中层S2上微纤丝暴露,分离出了细小纤维.纤维的直径分布在25~55 nm,宽度方向已经达到纳米级纤丝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尤文氏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尤文氏肉瘤的X线、CT和MRI表现。结果发病年龄均在30岁以下,发生在长骨者4例、骨盆3例、扁骨2例。影像学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溶骨性骨质破坏,伴层状或针状骨膜反应,3例骨膜破坏形成Codman三角,病灶内可见坏死骨或钙化,邻近软组织肿块形成。结论尤文氏肉瘤的诊断需结合X线、CT和MRI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