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陈言 《当代农业》2014,(22):58-58
在健康体格检查中,验血脂常检查的项目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载脂蛋白A与B的比值各项。总胆固醇以200毫克以下为正常,不超过239毫克仍为正常的边缘或略高,240毫克以上则为异常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45毫克以上为正常,降低至36毫克仍为正常的边缘或略低,降低至35毫克以下则为异常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130毫克以下为正常,不超过159毫克仍为正常的边缘或略高,160毫克以上则为异常增高:甘油三酯以200毫克以下为正常,超过200毫克则为异常增高:载脂蛋白A与B的比值正常。应高于1.30,血脂异常时A与B的比值往往降至1.0以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脂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脂质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胆红素、脂质、脂蛋白和载脂蛋白进行检测,并与6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或0.01),血清直接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或0.01),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两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间接胆红素、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的下降,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的升高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脑疝后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检测,了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脑疝后合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脑疝后脑梗死患者22例为观察组,脑疝后无脑梗死患者3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HDL-C水平是脑疝后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血清脂蛋白变化,阐明尿毒症患者各类脂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美国Beckm an公司生产CX 5全自动生化分仪测定患者血液透析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的值,脂蛋白a〔LP(a)〕则用TURBOX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结果:尿毒症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G、apoB、LP(a)显著升高(P<0.01),HDL-C显著降低(P<0.01)。患者透析前后比较TC、TG、HDL-C、LDL-C、apoA、apoB、LP(a)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apoB、LP(a)等脂蛋白血清浓度可作为尿毒症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预示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观察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常规低脂膳食基础上,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 g,B组服用辛伐他汀10m g,均每日1次,疗程6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服药6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均明显上升(P<0.05),但以A组更为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9,(7):55-58
为探明添加魔芋粉等功能性物质的红薯粉条对单纯性肥胖大鼠的减肥效果,以混合5克保健红薯粉的高脂饲料喂养肥胖大鼠40天,剖腹取体脂肪并称重,同时测定相关血清指标。结果表明:保健红薯粉能抑制肥胖大鼠的体重增长,减轻肥胖大鼠的体内脂肪堆积,对摄食量无影响;还可显著降低肥胖大鼠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7.
红松仁蛋白对实验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脂饲料建立实验小鼠模型,然后灌胃不同剂量的红松仁蛋白,4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结果表明,红松仁蛋白能明显降低肥胖小鼠血清中TC、TG、LDL-C的含量,升高HDL-C的含量,红松仁蛋白对肥胖小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湛江市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脂、血糖及血压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湛江市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脂、血糖与血压水平。方法:7~13岁单纯性肥胖组儿童60例(其中轻,中、重度肥胖儿童各20例)和健康儿童30例(对照组),检测其血脂、血糖、血压水平。结果:肥胖组儿童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低于对照组(P〈0.01)。肥胖组血清总胆固醇、血糖依肥胖程度不同与对照组差异不同,轻、中度肥胖组的血清总胆固醇、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肥胖组的血清总胆固醇、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肥胖症可引起儿童脂质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应加强肥胖儿童的早期干预。促进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益生菌L. casei Zhang(2.0×1010 CFU/d、2.0×109 CFU/d和2.0×108 CFU/d)及其发酵乳饮料(2.0×108 CFU/mL/d)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肝脏脂质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采用相应试剂盒测定肝脏总胆固醇水平(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粪便总胆汁酸水平与胆固醇水平以及血清载脂蛋白ApoAⅠ与ApoB水平。【结果】益生菌各剂量组和发酵饮料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肝脏总胆固醇水平(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 或P<0.01)。各试验组均可显著增加高血脂大鼠粪便总胆汁酸水平和血清载脂蛋白ApoAⅠ水平以及显著降低血清载脂蛋白ApoB水平(P<0.01),但对粪便胆固醇水平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益生菌L. casei Zhang主要通过增加总胆汁酸的排出和调节载脂蛋白水平来改善高血脂大鼠肝脏脂质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体内、体外试验探究荷叶总生物碱的降脂减肥作用.给予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组不同剂量荷叶总生物碱和降脂药物辛伐他汀(阳性药物对照组),观察荷叶总生物碱对高脂血症大鼠体质量、体脂以及血清脂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用对硝基苯酚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荷叶总生物碱处理对大鼠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荷叶总生物碱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体质量,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以及动脉粥样系数,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比值;荷叶总生物碱能抑制脂肪酶活性,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在荷叶总生物碱质量浓度为12.5~600μg/mL范围内,对脂肪酶的抑制效果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600μg/mL时达到最大抑制率,为25.6%,当荷叶总生物碱质量浓度继续增加时,抑制率趋于平缓,保持在最大值附近.体内、体外试验结果均表明,荷叶总生物碱类物质具有降脂减肥作用,提示其可能具有预防肥胖、调节脂代谢紊乱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评价精神病患者抗精神药物治疗后血脂代谢异常的情况。方法采用酶法及免疫比浊法检测80例健康人和89例精神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酸(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并比较各组间血清脂质的差异。结果精神病患者血清TC(3.98±0.79)mmol/L、HDL-C(1.14±0.35)mmol/L、apoB(0.61±0.17)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TG、LDL-C、apoA1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病患者治疗后血清TC(4.86±1.12)mmol/L、TG(1.69±1.23)mmol/L、HDL-C(0.99±0.43)mmol/L、LDL-C(3.72±1.33)mmol/L、apoA1(1.16±0.20)g/L、apoB(0.92±0.31)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精神病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不同程度存在血脂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TC、TG、LDL-C、apoB水平的升高和HDL-C、apoA1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脂模型-预防性给受试物法,分别以1.5,3.0,6.0 g.kg-1八味丹参茶,连续给大鼠灌胃40 d,测定血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Ⅰ(ApoA-I)、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同时用毛细管法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表明,八味丹参茶(BWT)大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H、LDL-C含量明显降低,HDL-C含量升高,TG含量有降低趋势,血液流变学有改善.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患者血脂水平与病情和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病毒性乙型肝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I-1000T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40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急性肝炎48例,慢性肝炎90例(轻度25例,中度30例,重度35例),重型肝炎40例,肝炎肝硬化62例(Child-Pugh A级15例,B级23例,C级24例)和50例正常人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脂蛋白(Lp-α)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水平.结果除急性肝炎组外,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血清TC、TG、HDL、LDL、VLDL、Lp-α、APOA-Ⅰ、APOB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各项血脂水平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降低(慢性肝炎重度组和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重型肝炎组显著低于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死亡组显著低于存活组);同时亦随着病程进展和肝纤维化的加重而降低(Child-Pugh C和B组显著低于Child-Pugh A组).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的监测,对了解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和估计预后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不同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去卵巢雌兔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新西兰白兔2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组(苯甲酸雌二醇200μg)和去卵巢+大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组(苯甲酸雌二醇1mg)。术后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雌二醇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浓度,并分离主动脉标本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去卵巢组高脂喂食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均明显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雌二醇水平下降;而雌激素替代治疗组的上述指标与假手术组相似;与小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组比较,大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组12周后雌二醇水平较高、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较低。比较主动脉斑块面积,去卵巢组大于假手术组,而雌激素替代治疗两组明显小于去卵巢组和假手术组,但雌激素替代治疗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主动脉斑块面积与高脂喂养12周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765,0.803,0.829,P均〈0.01),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441,P〈0.05)、雌二醇水平呈负相关(r=-0.755,P〈0.01)。结论早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可改善血脂代谢、降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减少主动脉斑块面积。雌激素的调脂、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铁木周果实对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铁果实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方法]通过给正常大鼠饲喂高糖高脂饲料,建立高糖高脂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糖脂模型组、高糖脂模型对照组、铁果实粉低、中、高剂量组,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各项指标。[结果]饲喂铁果实粉后高糖脂模型大鼠的GLUT、CT、G和LDL-C等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铁果实粉具有明显的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物酶法提取林蛙头多糖,应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提取物对大鼠降血脂的功效。结果表明:林蛙头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5℃、加酶量2%、林蛙头水溶液质量浓度1∶10 g/mL、酶解时间4.5 h、pH=10.0,此条件下林蛙头多糖得率最高为4.3%;高脂模型大鼠降血脂试验结果显示,林蛙头多糖能明显降低高脂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质量浓度,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质量浓度,对高脂大鼠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氟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氟伐他汀组(6l例,每晚服氟伐他汀40mg)和辛伐他汀组(60例,每晚服辛伐他汀20mg),均连续服药6周。结果:两药均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疗效分别为92%和90%,89%和85%,63%和74%。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和5.0%(P>0.05)。结论:服氟伐他汀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且副作用少、安全性良好。与辛伐他汀相比,氟代他汀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药超微粉对鸡蛋胆固醇含量及肝apo A-I、apo B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选300日龄崇仁麻鸡90羽,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1%复方中药超微粉(TCM)。试验期60 d。(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第30、60天鸡蛋胆固醇含量和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显著下降(P0.05),肝载脂蛋白A-I(apo A-I)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试验组第60天肝脏载脂蛋白B(apo B)mRNA表达量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上升(P0.0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TCM能够降低血脂水平和鸡蛋胆固醇含量,同时上调肝apo A-I、apo B基因mRNA表达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以及其与传统脑梗死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血糖等)的关系,为脑梗死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53例脑梗死患者发病3 d内的hs-CRP水平,部分患者第7天复查hs-CRP,同时记录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CNDF)、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同时测定23例有脑梗死危险因素而未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对照A组)及30例健康人(对照B组)的hs-CRP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比对照组A、对照组B的hs-CRP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A比对照组B的hs-CRP增高,差异有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与复查组hs-CRP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查组与对照组A、对照组B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重型脑梗死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中型、轻型(P〈0.05),中型脑梗死的hs-CRP水平高于轻型,差异有意义(P〈0.05),作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hs-CRP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关系;hs-CRP与收缩压、纤维蛋白原、血糖、总胆固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龄、舒张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无相关性;以hs—CRP为应变量,其他指标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FIB、血糖、收缩压是hs-CRP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hs-CRP可作为判断病情的一种手段,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脑梗死发生的一种预测因子.hs—CRP与收缩压、纤维蛋白原、血糖、总胆固醇呈正相关关系,是优于其他因素的综合性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红葡萄酒对金黄地鼠血浆脂质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葡萄酒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50只雄性金黄地鼠,随机分为红葡萄酒组、红葡萄酒脱酒精样组、酒精组、高血脂组和对照组。在试验的4周内,除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处理组以15 ml•kg-1体重进行灌胃。第4周末,取金黄地鼠血浆测定血脂指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电镜观察。【结果】与高脂组比,红葡萄酒组、红葡萄酒脱酒精样组和酒精组金黄地鼠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极显著降低。各处理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极显著降低,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各处理组与高脂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各处理组肝脏指数显著降低。红葡萄酒组、红葡萄酒脱酒精样组和酒精组金黄地鼠血浆丙二醛值显著降低。【结论】红葡萄酒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