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进一步优化水稻配方肥的施肥比例,在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农场开展了水稻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12kg/667m~2、纯磷5.5kg/667m~2、纯钾7.5kg/667m~2,相比习惯施肥能显著提高穗长和穗粒数,增产76.6kg/667m~2,增幅17.3%,增值185.9元/667m~2,产投比为11.1。  相似文献   

2.
控氮增钾控制小麦病害发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宜城市和枣阳市开展控氮增钾控制小麦病害发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控施氮肥和增施钾肥,可控制小麦病害的发生,收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田间所施氮肥量与病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当所施纯氮在0~20kg/667m2之间时,随着施用量的增加,病害发生和为害呈上升加重趋势。根据收益分析,在小麦生长的全生育期内,田间每667m2施纯氮10~12.5kg较适宜。增施钾肥不仅能延迟小麦条锈病的始见期,还能明显降低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等的发生程度,减轻其为害。同时,适量增施钾肥还能增加小麦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在每667m2施10kg纯氮和5kg纯磷的情况下,以施纯钾肥11kg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麻城市水稻种植模式和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由原来主要种植早、晚稻的种植模式向早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转变,新模式种植面积逐年扩大。"3414"肥效试验是建立土壤丰缺指标体系和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的有效研究方法,通过早中稻—再生稻上开展的"3414"肥效试验,并采用一元二次效应方程拟合,进行试验数据验证和矫正后得出:在麻城市潜在缺乏氮磷的潮沙田水稻土上种植早中稻—再生稻合理的施氮量为20.5~23.0kg/666.67m2、磷(P2O5)5.9~6.8 kg/666.67m2、钾(K2O)7.8~10.5 kg/666.67m2产量可达730~780 kg/666.67m2。本试验研究旨在摸清麻城早中稻—再生稻氮、磷、钾肥合理施用量,为建立麻城早中稻-再生稻施肥指标体系打基础。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配比对南疆红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5 a生乔砧富士苹果树为试材,采用三因子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苹果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对苹果产量影响的顺序为钾>氮>磷,且都是正效应.氮与磷、磷与钾呈正交互作用,氮与钾为负交互作用.以苹果产量4 325.18 kg/667m2为目标,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27.06...  相似文献   

5.
油枯不同施用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施入油枯后,可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增加烟叶的经济效益。每667m2在施纯氮量为6kg[用烤烟专用复合肥,N(氮):P2O5(磷):K2O(钾)=12:10:24]的施肥水平下,施入油枯20kg,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这对当地的烤烟生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及其配施对制种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不施肥(CK)、缺氮(PK, P_2O_5∶K20=138∶72)、缺磷(NK, N∶K_20=448.5∶72)、缺钾(NP, N∶P_2O_5=448.5∶138)、氮磷钾配施(N∶P_2O_5∶K_2O=448.5∶138∶72)5个处理,研究河西地区氮、磷、钾及其配施对制种玉米养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NPK)对制种玉米生物量的累积有明显促进作用,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达到9 834.0 kg·hm~(-2),缺氮(PK)、缺磷(NK)、缺钾(NP)处理产量分别较氮磷钾配施(NPK)降低6.06%、10.07%和4.88%。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依次为磷、氮和钾。氮磷钾配施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2.64%、26.82%和60.10%,氮、磷、钾肥农学效率分别为N 1.33 kg·kg~(-1),P_2O_5 7.17 kg·kg~(-1),K_2O 6.66 kg·kg~(-1)。因此,河西地区制种玉米生产中应重视磷、钾肥的施用,加强氮肥的节肥增效管理。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山区冬小麦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三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研究黔西县大关镇冬小麦施肥量与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小麦产量随有机肥的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呈线性相关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施用氮肥、磷肥有增产作用,当氮、磷施用量过高时产量下降,氮、磷的施用量与小麦产量呈抛物线关系;施用有机肥和磷肥对小麦产量有显著作用,而氮肥的施用量不宜过多。其适宜的有机肥施用量为600~750 kg/667 m2,尿素施用量9~12 kg/667 m2,普钙施用量20~42 kg/667 m2。  相似文献   

8.
2009年对稻水象早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锐劲特防效最好,相对防效为100%,其次为高效氯氰菊脂、三星、杀虫双,相对防效分别为94.7%、91.7%、80%;不同药剂防治后的产量不同:锐劲特、高效氯氰菊脂、三星、杀虫双的产量分别为550.0kg/667m2、545.kg/667m2、493.5kg/667m2、441.5kg/667m2。  相似文献   

9.
氮肥运筹对苏打盐碱地水稻养分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7—2018年,以粳稻品种垦粳7号和垦粳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氮肥运筹方式:不施氮肥(N0)、农民习惯施氮(N1)、平衡施氮(N2)、减氮施肥(N3)和氮肥后移(N4),研究氮肥运筹对苏打盐碱地水稻氮磷钾养分积累转运以及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氮相比,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显著提高了齐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磷、钾积累量,而氮肥后移则相反;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提高了齐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磷、钾的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以及氮、磷、钾收获指数,且以平衡施氮增幅最大,氮、磷、钾转运量分别提高了55.54%、60.03%和40.07%,转运效率分别提高了12.75%、19.72%和14.26%,氮、磷、钾收获指数分别提高了6.04%、5.13%和2.08%。此外,水稻100 kg籽粒吸钾量100 kg籽粒吸氮量100 kg籽粒吸磷量,且均表现为平衡施氮减氮施肥农民习惯施氮氮肥后移不施氮肥,而氮、磷、钾素稻谷生产效率则呈相反趋势。平衡施氮和减氮施肥有利于提高苏打盐碱地水稻养分的积累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配比对宁夏盐碱土壤油用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施肥配比对宁夏盐碱土壤向日葵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一元二次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结果表明:对碱化土壤施氮量达到10.56 kg/667m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183.2 kg/667m2;当施磷量达到5.71 kg/667m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156.9 kg/667m2;最高产量施肥配方氮磷钾配比为10.56∶5.7...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氮、磷、钾、硼、钼肥配合施用对蚕豆产量、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氮、磷、钾、硼、钼肥配合施用对蚕豆子粒产量、地上生物量均有明显影响,按肥料增产率由高到低的次序依次是NPKMoB。氮、磷、钾、硼、钼肥配施比例为1∶0.99∶0.86∶0.0043∶0.0023,能够促进蚕豆地上部养分的累积N为358.55 kg·hm-2、P为42.07 kg·hm-2、K为206.34 kg·hm-2,氮、磷、钾肥的农学利用率分别为11.19、15.70 kg·kg~(-1)和7.5 kg·kg~(-1);肥料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9.35%、18.49%和20.25%;生理利用率分别为57.82、84.91 kg·kg~(-1)和14.63 kg·kg~(-1)。氮、磷、钾、硼、钼肥合理配施下,生产100 kg蚕豆所需N为4.9kg,P2O5为1.1 kg,K2O 4.9 kg,氮磷钾比例约为1∶0.22∶1.00。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的3414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的肥料含量较丰富,其中丰缺指标:N丰缺指标为88.3%,P丰缺指标为89.2%,K丰缺指标为95.8%,N、P含量中等,K含量较高。供试土壤的肥料利用率偏低,其中N利用率为25.8%,P利用率为10.2%,K利率为32.8%,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依次为K、N、P。该供试土壤偏酸性,供肥能力较高,根据试验结果,结合农户施肥习惯调查,综合各方面因素,肥料推荐模式为:每667m~2施N 2.5 kg,P_2O_5 1.5 kg,K_2O 4.5 kg。  相似文献   

13.
麦玉两熟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于2006~2007生长季在河南省滑县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施纯氮90、1802、70和360 kg/hm2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同量氮肥能够增加作物产量,冬小麦分别增产7.1%、8.4%、11.1%和10.2%,夏玉米籽粒产量分别增产5.8%、9.5%、10.1%和9.0%,其中,秸秆还田配施N 270 kg/hm2的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最高。为保持周年农田氮素平衡,冬小麦-夏玉米秸秆还田配施纯N不要超过360 kg/hm2。麦玉两熟秸秆还田配施纯N以360~54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Xinmu No.4)为材料,采用"3414"施肥试验方案,研究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苜蓿的产量、品质、根瘤菌数量等的影响,以期为苜蓿生产中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数据。试验结果表明:配比施肥能够提高苜蓿产量,氮、磷、钾配施的产量均大于对照,合理配比施肥增产高达92.02%;氮、磷、钾配施能够改变苜蓿品质性状,如60kg·hm~(-2)尿素+90kg·hm~(-2)过磷酸钙+30kg·hm~(-2)硫酸钾(N_1P_2K_1)组合,其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最高,分别为18.45%、9.61%,中性洗涤纤维最低,为28.65%,均与不施肥差异显著;施肥能够促进苜蓿根瘤菌生长,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如不施肥根瘤数量最少,全氮、全钾含量最高的是N_1P_2K_1,其钾肥的利用效率也最高,为56.77%。综合成本-效益分析认为,试验区一年生苜蓿的最佳施肥配比是60kg·hm~(-2)尿素+90kg·hm~(-2)过磷酸钙+30kg·hm~(-2)硫酸钾。  相似文献   

15.
长期施肥对冬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81年设置在甘肃天水黄绵土上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长期施肥对冬油菜产量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合理配施能使冬油菜稳产、高产,化肥配施有机肥冬油菜产量显著提高,尤其以氮磷钾配施有机肥增产效果最好,平均产量达1 897.49 kg·hm-2,较对照(不施任何肥料)增产258.02%;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氮、磷、钾地上部携出量均最多,分别为192.1、21.4、192.8 kg·hm-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59.65%、362.20%、276.56%;相同施肥条件下,施有机肥处理氮、磷、钾表观利用率较不施有机肥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下降了34.87%、22.16%、351.48%。  相似文献   

16.
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点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旱作区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肥料效益。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能显著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和肥料利用效率。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氮、磷、钾肥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4.3%、24.7%、37.9%,平均分别为38.7%、21.0%、29.1%,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8.6、5.1、6.6个百分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氮、磷、钾肥料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14.8、25.0、13.1 kg·kg-1,平均分别为12.9、21.2、12.3 kg·kg-1,较露地条播分别增长29.0%、31.7%、23.0%。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能增强小麦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显著提高缺素区小麦的相对产量,从而降低氮、磷、钾施肥依从度。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缺氮、缺磷、缺钾区相对产量最高分别为60.0%、54.7%、89.7%,平均为58.7%、52.7%、88.8%,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3.7、3.9、2.7个百分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氮、磷、钾施肥依从度最高分别为42.6%、49.5%、11.9%,平均为41.3%、47.3%、11.2%,较露地条播分别减少3.7、3.9、2.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以6个超级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初步研究了两种氮肥用量条件下对水稻产量性状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氮360 kg/hm2与施纯氮180 kg/hm2相比,水稻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增加,单株的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1 hm2稻田减产6.2%~10.3%。氮肥施用量过高,造成水稻生育后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水稻纹枯病和烟煤病危害加重,尤其是易引起腐生性煤炱菌的滋长。  相似文献   

18.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40%水分散粒剂10g/667m2,杀单·苏云63.1%可湿性粉剂50g/667m2,阿维·三唑磷15%乳油100m L/667m2处理二化螟,进行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40%水分散粒剂10g/667m2,杀单·苏云63.1%可湿性粉剂50g/667m2对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效,两者药后14d防效分别为92.61%、90.46%,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其他有益生物未见药害。建议使用时,每667m2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40%水分散粒剂10g或杀单·苏云63.1%可湿性粉剂50g于二化螟卵孵盛期至二龄幼虫高峰期兑水40kg于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玉米不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30、1.29,具有明显的产量间作优势,玉米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土地当量比分别为1.41、1.40,具有极显著的产量间作优势;玉米不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氮、磷、钾养分吸收优势明显,玉米覆膜时小麦/玉米间作具有极显著的氮、磷、钾养分吸收优势。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作中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当玉米不覆膜时分别为75%、25%,当玉米覆膜时均为地上部占67%、地下部占33%。当玉米不覆膜时,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作氮、磷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均分别为67%与33%,钾则地上部与地下部贡献相等(各占50%);当玉米覆膜时,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小麦/玉米间作氮、钾养分吸收优势的相对贡献均具有同等重要性(各占50%),对磷吸收的贡献分别占55%与45%。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氮、磷、钾施肥模式对秦艽产量及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同时探明宝鸡地区秦艽种植的最优施肥方案,通过田间试验,采用3因素2次饱和D-最优设计施肥方案,建立以氮、磷、钾肥施用量为自变量,秦艽产量、龙胆苦苷、马钱苷酸含量为因变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寻优获得最适施肥区间。根据对氮、磷、钾的单因素效应分析,适宜的氮肥、磷肥施用量可以增加秦艽产量以及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含量,而施用量过高则会产生抑制作用;钾肥对马钱苷酸的影响和氮肥、磷肥相同,但钾肥的施用不利于秦艽龙胆苦苷的积累。氮、磷、钾3种元素对秦艽产量、龙胆苦苷、马钱苷酸含量影响均表现为:磷>氮>钾。对各函数进行频率分析法寻优,得到秦艽产量超过2 100.0 kg·hm-2、龙胆苦苷含量超过7.5%、马钱苷酸含量超过2.0%时的施肥区间为氮(N)147.2~185.1 kg·hm-2、磷(P2O5)92.6~98.9 kg·hm-2、钾(K2O)95.8~134.2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