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木本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木本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从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的意义、影响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因素方面总结了近年来木本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木本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叶树的体细胞胚胎发生是体细胞在人工无菌培养条件下分化产生体细胞胚胎的过程,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是细胞全能性表达的一种方式,重演了合子胚形态发生的过程。自1985年Hakman等首次报道挪威云杉的未成熟合子胚形成体细胞胚并再生植株以来,针叶树体细胞胚的诱导、成熟和植株再生过程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综述了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影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主要因素,展望了这方面的研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近年国内外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的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在理论上的深入和生产上的进一步应用。今后在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方面应加强以下五方面工作:1)珍稀优异种质规模化体细胞胚胎发生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和应用;2)林木成年优树的复壮及体细胞胚胎发生植株再生系统建立;3)进一步加强体细胞胚胎发生机理和应用技术研究;4)进一步扩大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再生植株体系建立的树种数量;5)加强体细胞胚胎发生植株再生系统在林木转基因方面的应用技术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丽江云杉体细胞胚胎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细胞胚胎发生是细胞工程中植株再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系统,同时也是研究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及其形态建成的理想试验体系.在应用上,体细胞胚胎发生是一种有效的大.规模无性繁殖方法(郭奕明等,2003;贾彩凤等,2006;Stasolla et al.,2003;Sutton,2002).在目前已成功诱导体胚形成的植物中,草本植物占了大多数.已有40多种木本植物获得了体细胞胚,尤其是用常规无性繁殖技术很难生根的针叶树的体胚发生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20多种不同的针叶树的外植体成功诱导出体细胞胚(施季森,2000).  相似文献   

5.
乔木树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乔木树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现状,其中包括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基本步骤;影响乔木树种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植株再生的因素。展望了乔木树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提出了乔木树种体细胞胚胎发生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综述了针叶树离体培养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针叶树胚、芽、茎和针叶束在离体培养中.影响诱导器官发生的因素和条件。简述了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基本步骤以及影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主要因素,展望了针叶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并指出体胚发生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尾叶桉胚状体植株诱导与增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报导了用尾叶桉种子下胚胎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获得根苗齐全的胚状体再生植株,经过5~6代增殖培养,获得大量丛生苗,已完成移栽,炼苗的全套生产技术流程,是迄今世界松树组培由下胚轴产生胚状体小苗成功的第三例,在木本植物的同类组培成功研究中也是数例之一,在科学和林木良种快速选育与繁殖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器官发生植株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我国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器官发生植株再生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影响木本植物器官发生的主要因子、生理生化基础、遗传变异性以及在基因转化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述,提出了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核桃利用试管繁殖苗木生根极难,因而进行核桃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核桃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核桃体细胞胚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认为系统开展体细胞胚发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建立悬浮培养体系,以及进行核桃无性系变异的研究等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欧洲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欧日和日欧杂种落叶松、西部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进展,对胚性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原生质体培养和基因转化等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核桃体细胞胚发生与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总结了核桃体细胞胚发生的研究进展,列表统计已报道的核桃5个种和3个杂种体细胞胚发生的外植体与诱导条件,重点论述了影响核桃体细胞胚发生与次生胚发生的因素,介绍了核桃体细胞胚萌发与转化的方法。还总结核桃转基因研究的进展,提出了用核桃体细胞胚发生系统进行外源基因转移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河源市4个绿地类型1163个样地木本植物状况,结果表明,共有木本植物78科227属401种(含种下单位),其中常绿木本植物为333种,占比为83.1%,木本植物以常绿为主;观花植物179种,占木本植物的44.6%,花色以红色、白色和黄色系列为主,花期集中在春、夏和秋三季。建成区城市绿地木本植物种类数在国内已有报道的城市中处于中游水平。绿地中频繁应用的植物种类仅30种,绿地景观多样性和植物多样性差。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0.86,达到了国家城市园林绿化的II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Height growth dur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growth periods (i.e., the June-September period in consecutive years) and intraclonal variation were assessed in 13 Norway spruce (Picea abies (L.) Karst.) clones propagated by somatic embryogenesis. The plants were acclimatized and grown in a greenhouse until mid-July and then transferred outdoors. The clonal mean heights after the first and second growth periods were lower for somatic embryo plants than for seedlings from corresponding families sown at the time of somatic embryo plant ex vitro transfer, because a large proportion of somatic embryo plants were small. We determined whether certain selection criteria at ex vitro transfer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somatic embryo plants with height growth characteristics comparable with those of seedlings. Epicotyl length and presence of lateral roots proved to be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selection, whereas main root length was less useful. A combined selection for somatic embryo plants with lateral roots and with an epicotyl length exceeding 8 mm resulted in taller plants and reduced intraclonal variation after the first and second growth periods. The growth of somatic embryo plants selected in this way was similar to that of seedlings from the corresponding families. We conclude that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hese criteria at ex vitro transfer can result in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clonal stock propagated by somatic embryogenesis.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基因工程中外源基因种类、转基因技术、检测手段以及木本植物转基因植株成功的实例做了论述。同时介绍了细胞工程中体细胞胚状体发生及人工种子、原生质培育和体细胞融合,以及体细胞突变体的筛选等项研究在林木遗传改良中的进展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地带性木本植物群落功能型的水热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宏 《林业科学》2002,38(1):15-23
植物功能型是对环境条件做出相似的反应和对关键生态学过程具有相似影响的植物组合。不同功能型植物对生态系统过程的作用不同 ,通过植物功能型的分析对揭示生态系统功能至关重要。甘肃省境内 5种地带性木本植物群落 (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性针叶林和荒漠旱生灌木群落 )依据植物体的高度、叶片的生长对策及果实类型可划分出 2 3种功能型。其分布格局与水热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 :1)湿热的生境利于乔木、大灌木、藤木、寄生植物和常绿植物及翅果、坚果、核果、果、颖果类植物的发育 ,干冷生境利于灌木、小灌木和落叶植物以及蒴果类植物的发育。 2 )干果类和肉果类的成因可能与植物生长环境中水分供应状况密切相关 ,即潮湿的生境利于肉果类植物的发育 ,干旱的生境有利于干果类 (如胞果 )的发育。 3)研究区域地带性木本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功能型的丰富度格局主要受制于水分梯度影响 ,而良好的水热组合可孕育木本植物群落最丰富的果实类型。  相似文献   

16.
叶蛋白是从植物茎叶中提取的高质量蛋白浓缩物,其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均衡,是一种高营养蛋白。到2020年,预计我国畜牧业总需蛋白将有50%的缺口,而叶蛋白是世界上最大的蛋白质来源,对我国来源广、基数大的木本植物资源进行叶蛋白提取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介绍木本植物新鲜叶片和干燥叶片叶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其副产品的利用方式,指出我国叶蛋白现有提取工艺研究概念上的混淆和操作上的不足,提出对浸提方法和析出方法进行拆分式优化、区分所用木本植物品种及收割期的建议,展望包括培育新品种、加强生物方法高速浸提研究在内的木本植物叶蛋白提取研究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对于木本植物叶蛋白的提取研究,国外研究报道较少,我国也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叶蛋白提取工艺较为复杂,诸多因素对其结果均有影响。针对木本植物固有的生物特性,找到对应的提取工艺,对其进一步加工及工业化生产利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7.
  • ? Development of clonal propagation method, such as somatic embryogenesis, has numerous applications such as mass-production of genetically improved plants and the amenability of embryogenic cultures to cryogenic storage. Since the 90’s, researchers at INRA have engaged in research on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Larix species (Larix × eurolepis, Larix × marschlinsii).
  • ?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improve and to simplify all steps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to apply this protocol to the new hybrid variety REVE-VERT.
  • ? The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itiation frequency from immature zygotic embryos was high (65%) on a medium with reduced plant growth regulator concentrations (2.2 μM of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and 2.3 μM of 6-benzyladenine). Simplified cryopreservation method (no need of programmable freezer) of the embryonal masses resulted in 100% recovery of cryopreserved lines. Matur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somatic embryos was greatly improved when embryonal masses were dispersed on filter paper placed on medium containing high concentration of gellan gum (8 g·L?1). Under these conditions, 94% of the lines matured somatic embryos that developed into plantlets. Clearly ageing and cryopreservation did not reduce embryogenic potential of embryonal masses.
  • ? Requirements for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to the larch breeding programme are discussed.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