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不同地区野生早樱群落植物组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更好地了解野生早樱的群落特征,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福建武夷山和江苏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植物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地群落植物种类组成有较大的差异,共有植物64科、144属和261种,其中武夷山群落(Ⅰ)物种组成最为复杂,宝华山群落(Ⅲ)最简单;两地3个群落相似性较低,共同出现的科、属、种占全部科、属、种比例依次为52.94%、27.97%和10.48%;Raunk iaer的频度分析表明,该群落并不符合A>B>C>=B>C>D>E,说明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且植被存在分化和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不同人为干扰强度下甜槠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Shannon-Win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优多指数(Z),研究了不同人为干扰强度(轻度和重度)对甜槠(Castanopsis eyrei)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不同强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群落生态因子、种群繁殖对策发生明显变化,物种的数量特征和分布特征产生差异,使重度人为干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比轻度人为干扰群落的高,但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比轻度人为干扰群落低,灌木层和草本层则较高.重度人为干扰阻碍和延缓了群落的恢复进程,当干扰强度减弱时,群落中原有种群逐渐恢复并有新种侵入.  相似文献   

3.
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宝华山野生早樱群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2 000 m2样地中,共有74种植物,隶属于37科57属;Raunkiaer的频度分析表明,陔群落并不符合A>B>C>=B>C>D>E,说明群落中种的分布不均匀且植被存在分化和演化的趋势:群落植物区系属的分布类型可分为10种,以温带性质居多、占57.14%,热带成分占39.29%.中国特有分布占3.57%,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性:野生早樱、毛竹和枫香为该群落的优势种群,其重要值分别为14.48%、13.38%和7.27%;种群年龄结构的立木级分析表明,野生早樱、枫香、盐肤木、黄连木等为衰退种群,而青冈栎、油茶、构骨、紫楠等明显表现为增长种群野生早樱群落是一种不稳定的森林群落,多零星分布于路边或有人为干扰的次生林中.由于野生早樱群落内幼苗个体数量少,加之人为干扰和鸟害、虫害的破坏,其分布数量口益减少,很可能在群落中渐失或被其他优势种群所取代.因此,加快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早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地震干扰后恢复群落物种组成与生物量分配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地震干扰后恢复群落(群落E)大量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收获法研究了群落E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和生物量分配特征,并与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群落F)相比较,结果表明:群落E中科、属、种丰富度、草本层总生物量均显著低于群落F。群落E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草本及灌木物种生物量也均显著低于群落F,并且2种群落生物量均主要分布于地上及草本植物;群落E生物量主要分布于针刺悬钩子(Rubus pungens)、掌裂蟹甲草(Cacalia palmatisec-ta)和宽翅香青(Anaphalis latialata)3个物种,而群落F生物量主要分布于短尾铁线莲(Clematisbrevicaudata)、针刺悬钩子和长果升麻(Souliea vaginata)3个物种。研究表明,土壤是地震干扰后群落恢复速度及生物量大小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5.
研究青海湖景区旅游干扰下沙化草地群落的植物多样性,利用主要物种重要值、α多样性、功能群重要值和β多样性比较分析不同干扰后群落植物多样性及结构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群落物种组成从以不耐旅游干扰的物种为主逐渐发展到以耐旅游干扰的物种为主,群落的重要值有向少数物种集中的趋势;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均匀度指数则在中度干扰下最大,生态优势度的变化与α多样性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负关联;功能群丰富度在中度干扰下最高;中度-重度干扰阶段群落间的物种替代速率最快。青海湖景区沙化草地群落稳定与群落自身的物种多样性、功能群功能特性及结构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湖北蕲春清水河蕲艾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α-多样性指数分析了湖北蕲春清水河野生蕲艾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该蕲艾种群面积为110~120 m2,植株数300~400株,盖度仅为10%左右.主要有16科24属28种与蕲艾相伴生.蕲春清水河野生蕲艾群落的群丛名为构树+一年蓬.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清水河蕲艾群落丰富度指数(R)、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28、0.817、3.397和1.020.人为干扰是影响该野生蕲艾种群恢复更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放牧干扰对东祁连山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放牧干扰是改变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研究东祁连山高寒草地放牧干扰梯度对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过程中,牲畜的啃食、践踏等作用干扰了草地环境,改变了群落内物种的竞争力和环境条件,使群落类型和种群组成与分布发生变化,物种优势地位发生更替,从而引起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群落丰富度逐渐下降。多样性指数在中牧或重牧阶段达最大值,过牧阶段也较高,略有所增加, 主要是由于群落均匀度的增加。生活型功能群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放牧干扰对草地生态系统是一种常见现象,是推动草地生态系统进化和演变的外在驱动力。其利弊取决于干扰本身的性质、强度以及草地群落的结构特征,适度的放牧干扰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维持与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不同干扰因素下呼伦贝尔自然保护区草甸草原的物种多样性,为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设羊草放牧、羊草刈割、针茅放牧、针茅刈割4个不同样地,调查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特征.[结果]各群落物种的重要值变化幅度很大,物种数在放牧干扰下都明显下降,α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羊草群落中羊草在放牧干扰下重要值比刈割干扰高;贝加尔针茅群落中贝加尔针茅在刈割干扰的重要值比放牧干扰低.[结论]在各种干扰因素下,草甸草原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重大变化,物种多样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
将石自然保护区乌冈栎群落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冈栎林是分布于我国东部湿润地区特殊的硬叶栎类林,对水土保持及植被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群落学方法对乌冈栎群落的植物组成进行调查,并对该群落的木本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组成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鸟冈栎为优势种的群落内共有植物60种,隶属于26科43属,其中茜草科、蔷薇科、山茶科、樟科和壳斗科等少数几个科在物种组成上占有较大的优势;该群落物种组成及结构简单,与栎属其他群落的物种组成比较可知,木本植物多度接近辽东栎群落和袍树群落,而低于锐齿栎群落和麻栎群落.科属区系分析表明,热带性质的科属所占比例为61.90%和57.14%,区系分布类型热带性要稍强于温带性,从而体现出该群落植物区系具有热带性质和温带性质交融与过渡的特点.地理联系与华东植物区系联系最为密切,属于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一部分.乌冈栎群落区系在地史年代上的起源与演化和西部高山硬叶栎类林有着紧密的关系,是高山栎类林在东部的"残遗植被",并且其形成时间应该不会晚于中新世.  相似文献   

10.
大围山山地雨林乔木层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物种-多度格局研究表明:大围山原生及受人为干扰较小的山地雨林群落其乔木层树种的物种多度分布符合对数级数分布,物种间个体数的差异显著,表征了山地雨林群落的稀疏种数目远大于富集种.研究还表明:物种多度格局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结合使用可更好地研究群落的结构特征,受人为干扰较小及相对发育成熟的山地雨林群落,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较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福建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优势种群种间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野生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 var.ascendens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保护和开发野生早樱这一珍贵木本观花植物,利用群落学研究方法,对福建武夷山野生早樱群落种进行了调查。在野生早樱、木荷Schima superba与青冈栎Cyclobalanoposis glauca为优势树种的群落中,以其优势度为环境容纳量,采用相对优势度求得群落内的种间竞争系数,并用Lotka-Volterra方程研究了该群落中优势树种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现阶段以野生早樱为优势的群落,经过若干年的群落演替,平衡状态时,野生早樱、木荷与青冈栎的相对优势度分别为28.65%,62.17%和9.18%,表明未来的野生早樱群落仍将由野生早樱、木荷和青冈栎等3种植物共优组成,但木荷将取代野生早樱的优势地位,成为绝对优势种群支配整个群落。建议适度的干扰和开辟林窗,有利于野生早樱的繁衍。表4参18  相似文献   

12.
福建山樱花研究现状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云华  林魁  林清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136-137
近年来,随着国内乡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兴起,福建山樱花的研究逐渐引起关注。该文概述了福建山樱花在新品种选育、群落学特征、繁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福建山樱花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园林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梅州明山自然生长的山樱花和从台湾引进并种植于明山樱花园的绯寒樱、八重樱和吉野樱为试材,对其花形、花色和花粉活力等花部性状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梅州山樱花的花梗较短,花瓣较小;花萼长于绯寒樱和八重樱,但明显短于吉野樱;花朵短于吉野樱而长于八重樱;山樱花与其他3种樱花的花萼、花瓣、花丝和花柱颜色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野生山樱花、绯寒樱和吉野樱的花粉活力没有明显差异;八重樱的花粉活力显著低于野生樱(p<0.01)和绯寒樱(p<0.05),而与吉野樱相比则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湖南阳明山毛竹林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样地法,研究了湖南省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毛竹林群落特征.结果表明:阳明山毛竹林主要有毛竹纯林群落、甜槠+毛竹群落、毛竹+马尾松群落和毛竹+南方红豆杉群落4种类型,其中毛竹纯林群落占地面积最大;组成该毛竹林群落主要有46种植物,隶属41属26科8个地理分布型,温带分布的属(51.2%)略高于热带分布的属(48.8%).群落结构较简单,乔木层以毛竹单优种为主.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63.04%)为主,叶的性质以中型叶、单叶、革质叶、全缘叶为主.不同毛竹林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平均树间距不同.通过径级和龄级分析表明:阳明山毛竹林属衰退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吉林省白河林业局森林群落昆虫的实际调查,发现该地区森林昆虫有10目93科289属327种,群落组成为寡种寡属占优势,群落较为稳定;森林昆虫群落中优势科有7个,优势种有16个;季节动态表明,该地区森林昆虫群落在7月份个体数量、丰富度和等级多样性指数均达到最大值;该地区森林昆虫不同月份的优势种差异较大,落叶松球蚜(Adelges laricis Val.)为6、7、8月份共有的优势种,5、6月份共有的优势种是山楂绢粉蝶(Aporia crataegi(Linnaeus)),6、7月份共有的优势种有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Linnaeus))、小青花金龟(Oxycetonia jucunda(Faldermann))、杨叶甲(Chrysomela populi Linnaeus),金绿真蝽(Pentatoma metallifera(Motshulsky))为7、8月份共有的优势种,8、9月份共有的优势种是柞栎象(Curculio dentipes(Roelofs))。  相似文献   

16.
冬樱花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塑料小拱棚下进行冬樱花嫩枝扦插,分别用不同浓度的IBA,NAA,ABT1号处理,以IBA 5000mg/kg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7.77%,通过对珍珠岩、蛭石、泥炭、素红壤、河砂及珍珠岩:蛭石:素红壤=1:1:2的混合基质等6种扦插基质及苗床扦插和育苗盘扦插的比较,得出扦插繁殖的最佳组合为:用泥炭或素红壤作扦插基质,苗床扦插。  相似文献   

17.
福建武平帽布米槠林火烧前后植物种类组成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福建武平帽布天然米储林火烧前后植物种类组成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前有38科58属92种,火烧后为46科83属125种,增加了8科25属33种(其中3种乔木、7种灌木、8种草本和16种藤本),消退了2科5属5种(其中1种灌木、3种草本和1种藤本).火烧前后属的成分都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为主,但火烧后侵入属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属为多.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山樱花为接穗,分别以食用樱桃、毛樱桃、山樱和福建山樱花1年生实生苗为砧木,进行了嫁接繁殖研究.结果表明:以食用樱桃为砧木嫁接福建山樱花嫁接成活率最高(84%),其次是福建山樱花本砧,成活率为59%,二者之间虽然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以山樱嫁接福建山樱花(34%)和毛樱桃嫁接福建山樱花(23%);袋栽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及保存率明显高于裸根砧木;嫁接时间以冬至后20 d左右嫁接成活率最高;而不同类型的接穗对嫁接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接穗最好随采随用,但在4℃条件下保温冷藏20 d仍有较高的嫁接成活率,与即采即用的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05年6月和2006年7月,对红花尔基草原—森林过渡带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调查到鸟类6目13科25种。其中:鸦科(Corvidae)、鹀科(Emberizidae)、鹡鸰科(Motacillidae)的鸟类占观察鸟类总数的69.34%。树鹨(Anthus hodgsoni)、小嘴乌鸦(Corvus corone)、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沙即鸟(Oenanthe isabellina)、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os)、白头鹀(Emberiza leucocephala)为本地区的优势鸟类,占观察鸟总数的72.99%。3种边缘类型生境鸟类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灌木草原—樟子松林、白桦针阔混交林生境鸟类物种数是18种,多样性指数为2.4245;草甸草原—天然樟子松成熟林鸟类物种数是14种,多样性指数为2.2348;草甸草原—樟子松人工林鸟类物种数为11种,多样性指数为1.9485。但是树龄长的草甸草原—樟子松成熟林生境内鸟类群落的均匀度最高,为0.8388;草甸草原—樟子松人工林生境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都显示最低,分别是1.9485、0.7841。对不同边缘距离鸟类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在边缘50m的范围内,3种边缘类型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都显示最高。随着边缘距离的加大,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灌木草原—樟子松林、白桦针阔混交林生境下降趋势最为明显,鸟类群落显示出显著的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