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锯叶棕属棕榈科灌木植物,多生长于北美洲气候炎热地区,棕果富含各种脂肪酸及挥发油,治疗前列腺炎症效果显著,但此原料在我国完全依赖进口。为填补此项空白,海南省科技厅"中药现代化专项"课题组对锯叶棕在国内种植管理进行了深入性研究。本文主要对锯叶棕繁殖技术及种植过程中的科学管理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
锯叶棕(serenoa repens(Bartr.) Small)属棕榈科灌木植物,0.6~2.1m高,通常生长在北美洲气候炎热的地区。锯叶棕果为核果,长1.5~3cm,直径15~20mm,长卵形,5-6月时为黄绿色,9-10月成熟时为蓝  相似文献   

3.
锯叶棕(Sereno repens[W.Bartram]Small,syn.Sabalserrulata[Michx.]Nutt.Ex Schult.& Schult.F.),又称蓝棕、沙巴棕,英文名为Sawpalmetto,是美国东南部常见的一种棕榈科植物。近年来发现其提取物治疗男性前列腺肥大症效果显著,现已成为最有效的3种治疗BPH植物药物之一。2002年,锯叶棕的销售额在美国市场上最畅销OTC植物制剂中排名第7。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纽荷尔脐橙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气温、降水量和光照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广西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纽荷尔脐橙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百色市靖西县南坡乡荷朗村种植的纽荷尔脐橙品种为试材,定期测定其果实纵、横径,运用Logistic方程模拟果实体积增长指标与生长时间的关系式,分析果实体积增长与气温、降水量和光照的相关性.[结果]纽荷尔脐橙果实纵、横径在果实整个生长过程中出现3个明显的生长高峰期,呈单S形曲线增长;Logistic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纽荷尔果实生长的最大效能期;4~11月果实逐月净生长量与气温、降水量和光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纽荷尔脐橙表现果大,单果均重278.7g、果形指数0.9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5%、可滴定酸含量3.58 g/100 mL、固酸比3.10∶1、糖酸比2.90∶1.[结论]广西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纽荷尔脐橙果实生长动态变化可运用Logistic方程模型拟合,其果实的生长发育与气温、降水量和光照有密切的相关性.生产中可在纽荷尔脐橙果实迅速膨大时期(8~9月)利用当地有利的气温、降水量和光照等气象条件促进果实更好地生长发育,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针对杭州地区的自然气候特征引入辣椒品种6个,在大棚内对品种的生长特性、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与本地主栽品种进行比较,并对果实的综合品质进行灰色关联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长香"表现为早熟、丰产、抗病、果实果肉厚、营养成分高,为综合性状表现较优的辣椒品种;其次为"ISU228"、韩国红尖、日本天长等.而紫牛角、亚瑟3号等果实综合品质相对较差.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营养成分受果长影响小,而与果重、果实大小有显著或极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6.
何志山 《农林科学实验》2013,(24):119-119,123
从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生长结果习性、物候期、适应性等方面总结了葡萄新品种摩尔多瓦在会泽县的引种表现,该品种在云南省会泽县栽培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经济效益较高,可在会泽县及气候相似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斑菲尔脐橙在桂林市的果实生长发育规律,为制定促进果实膨大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每年开花期观察斑菲尔脐橙初花期、盛花期、谢花期和生理落果期,在第2次生理落果结束后测量果实纵、横径.[结果]斑菲尔脐橙果实生长曲线呈抛物线生长,不同年份其生长曲线存在一定差异,2010年斑菲尔脐橙在9月上旬前果实纵径大于横径,9月上旬后果实横径大于纵径,果实呈近圆形;2011年整个果实生长过程中,果实横径均大于纵径.斑菲尔脐橙果实生长速率从6~12月均呈正增长,但两年的结果差异较大,2010年果径增长有两个高峰,而2011年仅有1个高峰.[结论]斑菲尔脐橙果实生长曲线呈抛物线生长,不同年份其生长曲线存在一定差异.6~7月是斑菲尔脐橙果实迅速膨大期,每年的5~6月应加强肥水管理,以确保果实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植物可以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吸收二氧化碳.果实类植物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乔木类植物可以作为木材,制造家居或建筑物木材.花卉类植物色彩丰富.但受气候环境、微生物、昆虫等多种因素影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会发生不同的病虫害,影响其生长.研究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湛江地区荔枝品种结构单一,为进一步优化荔枝品种结构,研究井岗红糯的引种栽培表现.以黑叶荔枝作基砧,中间砧为妃子笑荔枝的17年生树,通过低位大枝嫁接技术进行引种,高接后调查引进井岗红糯的生长情况、物候期等栽培表现,同时对果实性状及品质进行测定.连续5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引进井岗红糯的表现为适应粤西地区气候,生长势强,易成花...  相似文献   

10.
<正>据生态学家的研究,河北省有发展桃产业的诸多优势条件,包括土壤、气候、地理条件等非常适合桃树生长,为最适合桃树生长的地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桃产区。1气候条件优势据浙江农大李载龙的研究表明,从生态、气候条件来说,河北省是世界上桃优质桃产区之一。最适于桃、油桃生长的条件是:生长期(49月)降雨量为600mm以下,果实成熟期(69月)降雨量为600mm以下,果实成熟期(69月)降雨量在250mm以下,59月)降雨量在250mm以下,59月光照在1000h。依据这个条件,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可以是优质桃栽培的理想区域。  相似文献   

11.
棕榈科植物病虫害发生条件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棕榈科植物病虫害发生条件 1.1 温度 绝大部分棕榈科植物的原产地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因此比较适合气候温暖的生长环境,如鱼尾葵,假槟榔、槟榔、酒瓶椰子、大王椰子等.在气候温暖、温度变化较小的地区种植,该类植株生长正常,株形美观.  相似文献   

12.
格尔木地区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柴达木盆地格尔木及小灶火2个气象台(站)1961—2015年气温、积温、日照及降水等主要农业气象资料,结合青海省气象台2 km×2 km格点化的非站点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气候趋势系数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格尔木地区的光、热、水等主要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5年来格尔木地区年降水量呈波动略增多趋势,年平均气温和≥0℃、≥5℃、≥10℃年积温呈显著的增加趋势,而年日照时数整体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对农业而言,气候变化使格尔木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延长,区域内宜农地海拔高度上升,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有利于区域内蔬菜、经济类等作物大面积种植或推广.这对实时开展格尔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减轻和避免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果实圆形,花皮,坐瓜后22天左右成熟,属极早熟品种.植株生长穗健.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果实生长速度快,结果力特强,皮色艳丽美观,在不良气候或不良栽培条件下,果实不易出现畸形、皮厚、空心等现象.坐瓜整齐,大小较均匀,单瓜重6~8千克,大瓜10千克以上;中心糖含量1 3%,红沙瓤,皮薄坚硬.  相似文献   

14.
秦美猕猴桃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摸清秦美猕猴桃品种在贵州中部地区的生态及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生育期定期采样,研究了果实纵横径生长、体积变化、单果鲜重和干物质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贵阳地区,秦美猃猴桃果实生长发育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1)迅速生长期:从5月上旬至6月下旬;(2)缓慢生长期:从6月下旬至7月下旬;(3)停滞生长期:从8月上旬至9月中旬果实成熟。果实生长与新梢生长呈消长关系;果实纵横径相对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广西北部地区高湿度、寡日照气候条件下,影响油桃果实中后期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主要气象因子。【方法】以晚熟油桃中油7号为试材,于盛花后41 d(5月8日)至成熟(7月7日)期这段时间内,每10 d采集一次果实样品,进行理化分析。【结果】在盛花后61 d内果实质量、果实纵径、横径增长开始加速,横向增长幅度大于纵向生长;可溶性总糖含量及糖酸比下降,蔗糖含量逐渐增加,总酸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在果实成熟后含量最小。【结论】降雨量、日照时数的多寡对果实大小的影响不大,但对蔗糖、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广西北部地区高湿度、寡日照气候条件下,影响油桃果实中后期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主要气象因子。【方法】以晚熟油桃中油7号为试材,于盛花后41 d(5月8日)至成熟(7月7日)期这段时间内,每10 d采集一次果实样品,进行理化分析。【结果】在盛花后61 d内果实质量、果实纵径、横径增长开始加速,横向增长幅度大于纵向生长;可溶性总糖含量及糖酸比下降,蔗糖含量逐渐增加,总酸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在果实成熟后含量最小。【结论】降雨量、日照时数的多寡对果实大小的影响不大,但对蔗糖、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东魁、大黑炭和大乌梅品种杨梅果实生长发育期的果实大小、质量和品质进行动态检测,并对果实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杨梅果实生长呈"快-慢-快"的双"S"型,第1个生长高峰出现在杨梅果实的幼果期,第2个高峰出现在果实膨大期,中间有一段缓慢生长时期;果实品质也呈规律性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维生素C含量呈"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还原糖、蔗糖和总糖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E1)为糖因子,第二主成分(E2)为酸因子,并以此构建数学模型E=0.714 3 E1+0.162 1E2,对3个品种杨梅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东魁杨梅的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8.
黄连木果实生长动态及内含物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黄连木果实生长动态及内含物积累规律,以便制定合理栽培措施,提高黄连木种子产量和质量,以黄连木(Pistacia chinesis Bunge)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黄连木果实在整个发育过程中的生长动态及可溶性糖、淀粉、总蛋白质、可溶性蛋白质、脂肪等内含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连木果实发育过程中千粒重呈"双S"...  相似文献   

19.
以河套蜜瓜果实为试材,分析测定了果实生长动态以及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可溶性蛋白、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套蜜瓜果实生长呈单“S”型曲线;主要营养成分含量随果实发育呈不同的变化动态,其中可溶性糖在果实发育早期含量较低,随着果实发育含量迅速增加,至果实成熟时达到最大值56.95mg·g-1D...  相似文献   

20.
翠冠梨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定期测量六年生翠冠梨新梢的长度和果实纵径、横径,观察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的动态.结果表明,新梢自4月2日开始生长,到6月5日停止生长,生长发育期为64 d,生长期间出现两次生长高峰,分别在4月26日和5月6日.果实发育从4月2日坐果到7月20日果实成熟,生育期为109 d.果实纵横径生长呈S型曲线;发育过程中出现3次生长高峰,即4月16日、5月6日和6月5日.新梢生长与果实发育关系密切,4月26日前,新梢与果实生长竞争养分激烈;4月26日到5月6日期间,新梢与果实生长竞争减弱;6月5日新梢停止生长后,果实膨大迅速并达到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