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莓5个品种的果实香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以草莓品种红颜、章姬、枥乙女、甜查理和卡姆罗莎等5个品种为试材,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分析不同草莓品种挥发物种类中特征香味成分的异同, 为草莓香味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5个品种中酯类均占了约一半的比例(40% ~62.5% ) , 酯类在草莓香味中起重要作用。红颜的香味主要由香味醇(沉香醇、橙花叔醇和1 - 辛醇) 、香味酯(丁酸甲酯和丁酸乙酯、己酸甲酯和己酸乙酯) 构成; 枥乙女主要由香味醇(沉香醇和橙花叔醇) 和5 - 辛基- 二氢- 2 (3H) - 呋喃酮构成; 章姬主要由香味醇(沉香醇和1 - 辛醇) 、香味酯(丁酸甲酯和异戊酸己酯、己酸甲酯和己酸乙酯、辛酸甲酯和辛酸乙酯) 、4 - 甲氧基- 2, 5 - 二甲基- 3 (2H) - 呋喃酮及青叶醛构成。甜查理和卡姆罗莎的酯类类似, 主要有丁酸辛酯、乙酸辛酯和己酸辛酯, 辛基酯类含量非常多, 前者达到15.26% , 后者高达22.49% , 而辛基酯类在3个日本品种中没有发现。甜查理含有橙花叔醇、1 - 辛醇和5 - 己基- 二氢- 2(3H) - 呋喃酮, 而卡姆罗莎这3种香味物质含量少, 这可能是卡姆罗莎香味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产春兰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在不同条件下对春兰花香气进行检测鉴定,以探明春兰的花香气形成的原理,促进国兰花香新品种的培育.结果表明:活体常温萃取30 min和24 h条件下分别都检测鉴定出了4种成分;取下花朵加热65℃萃取30 min的条件下检测鉴定出14种成分.香气成分主要为烷烃类、醇类、醛类、酮酯类和烯类等.在3种情况下都检测出了β-金合欢烯、1,9-癸二炔、E,E-α-金合欢烯、橙花叔醇,其中橙花叔醇的相对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玫瑰不同品种花瓣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同一栽培条件下的5个玫瑰品种盛开期的花瓣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定性并定量分析了不同玫瑰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其含量差异。共检测到49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酯类、醛类、萜烯、酚类、酮类、烷烃、酸类和醚类共9大类。其中,苯乙醇、香茅醇、橙花醇、香叶醇及其乙酸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且在主成分分析中对第一、第二主成分贡献较大,是主要挥发性成分。不同玫瑰品种的主要挥发性成分释放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丰花玫瑰花瓣中香茅醇、香茅醛、乙酸香茅酯的释放量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单瓣白玫瑰和重瓣红玫瑰中橙花醇、香叶醇、橙花醛、香叶醛,以及β–蒎烯和顺式β–罗勒烯的释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聚类分析将5种玫瑰聚为两组,一组为紫枝玫瑰和日本四季玫瑰,另一组为重瓣红玫瑰、单瓣白玫瑰和丰花玫瑰。  相似文献   

4.
香气成分是苹果品质和地理标志性产品的重要指标,分析天水地区主栽花牛苹果的香气成分构成,对科学鉴别花牛苹果品种和保护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天水地区4个花牛苹果主栽品种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鉴定,用CRITIC权重法确定最适谱库匹配度,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进行特征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标准谱库匹配度≥50%可作为香气化合物判定的依据,4个品种共鉴别出22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物质占比均在99%以上;主成分分析表明,‘俄矮二号’‘天汪一号’‘首红’和‘栽培二号’的特征香气成分分别有4、2、3、1种。  相似文献   

5.
梨不同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采用顶空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3个白梨品种与3个砂梨品种商熟期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梨品种主要香气成分种类数及其质量分数、主要香气类别质量分数与香气总量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3个白梨品种香气总量、醛类物质质量分数及其在香气总量中的比例均明显高于3个砂梨品种;己醛为6个参试梨品种共有的质量分数均为最高的香气成分;己醛、1-己醇及乙酸己酯是6个梨品种共有的特征香气成分,参试的6个梨品种特征香气成分及其香气值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3个白梨品种己醛和乙酸己酯的香气值均明显高于3个砂梨品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优化萱草品种‘沙曼’花瓣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佳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形成优化的预处理条件后,对处于同一生境下的9个萱草品种(‘自由行’‘星光玫瑰’‘四十二街’‘乔丹’‘茉莉百合’‘流星’‘幻想之网’‘烈焰’和‘沙曼’)盛花期花瓣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GC–MS检测分析,并辅以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GC–MS–O)及香气活性值(OAV)确定关键香气物质。结果表明,‘沙曼’最佳萃取温度为80℃,最佳萃取时间为40 min。在此条件下,9个品种萱草中共检测到19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萜烯类、醛类、腈类、酚类、酯类、烷烃、呋喃及少量其他物质。通过峰面积归一法结合GC–MS–O,27种挥发性成分被鉴定成为关键香气成分。经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认定(Z)-β–罗勒烯和壬醛构建了萱草的主体香气成分,并初步推断反式–橙花叔醇、芳樟醇、苯乙醇、吲哚、草蒿脑等是造成不同品种萱草香气差异的原因。9个萱草样品根据香气特性聚为4组,一组为‘自由行’和‘星光玫瑰’,其不具有苯乙腈、苯乙醇和苯乙醛,显现木香、草香、花香为...  相似文献   

7.
采用静态顶空(SH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成熟期‘布鲁克斯“红宝石’大樱桃果实的香气成分,两个品种共检测出60种香气成分。从‘布鲁克斯’检测出香气成分38种,占总峰面积的59.66%,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是乙醇、乙酸己酯、1-乙基-3-甲基苯、苯乙烯、1,2,3-三甲基苯;从‘红宝石’甜樱桃中共检测出25种香气成分,占总峰面积的62.65%,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是乙醇、(E)2-己烯-1-醇、3-异丁基-6-烯-1-辛醇、乙酸己酯。  相似文献   

8.
桂花不同品种开花过程中香气活性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2个桂花品种盛花期的花瓣为材料,用气质联用法检测到59种挥发物,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萜烯类化合物。选择相对含量均高于0.05%的21种挥发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12个桂花品种可分成3类,花色为黄色或金黄色的金桂和四季桂(6个品种)为一类,花色为白色或浅黄色的银桂(3个品种)为一类,花色为橙色或红色的丹桂(3个品种)为一类。黄色桂花中以‘柳叶金桂’香气活性物质贡献率最高,达56.75%;白色桂花中以‘厚瓣银桂’贡献率最高,达51.91%;橙色桂花中以‘镉橙丹桂’贡献率最高,达58.88%。以此3个品种为代表材料,用气相色谱—嗅闻技术测定了其开放过程中香气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铃梗期都以释放具有罗兰香/木香/果香型的物质为主。初花期到盛花期,橙色花的‘镉橙丹桂’以释放花香型物质为主,白黄色花的‘厚瓣银桂’以释放香草香型物质为主,黄色花的‘柳叶金桂’以释放紫罗兰香/木香/果香型物质为主;到了末花期,‘镉橙丹桂’与‘柳叶金桂’中都是青草香/清新香型的物质占主导地位,而‘厚瓣银桂’中依然是香草香型物质居多,这可能是银桂香气更持久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苹果新品种‘瑞雪’及其亲本‘粉红女士’和‘富士’以及代表性栽培品种‘嘎拉’‘乔纳金’‘金冠’‘王林’等7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果实成熟期香气物质成分的差异,探索苹果新品种‘瑞雪’的主要香气物质成分,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解析参试品种的香气成分。【结果】7个品种共检测出香气物质成分92种,其中:酯类53种、醛类12种、醇类6种、酮类4种、烯烃类9种以及其他类8种;参试品种共有的香气物质成分有:乙酸丁酯、丁酸丁酯、乙酸己酯、2-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2-甲基丁酸己酯、己酸己酯、己醛、2-己烯醛、1,3-2甲基苯、ɑ-法尼烯等共10种;不同品种特征香气成分个数分别为‘:瑞雪’(10种)、‘金冠’(10种)、‘粉红女士’(9种)、‘嘎拉’(9种)、‘王林’(8种)、‘乔纳金’(7种)、‘富士’(6种);根据7个苹果品种中香气物质相对含量为数据源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嘎拉’和‘粉红女士’,第二类为‘富士’、‘王林’和‘金冠’,第三类为‘瑞雪’和‘乔纳金’;不同苹果品种间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苹果香气成分可以作为苹果品种选育的评价指标之一。【结论】相较于其他品种‘,瑞雪’苹果中特征香气成分种类较多,香气物质成分中的2-甲基-丁酸己酯(15.24%)、2-己烯醛(17.65%)和ɑ-法尼烯(27.88%)相对含量较高,而2-甲基-1-丁基乙酸酯和乙酸己酯相对含量较低,这些香气物质成分可能是形成‘瑞雪’苹果独特风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以南高丛蓝莓品种蓝美1号、奥尼尔和海岸为试材,对3个品种成熟果实中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奥尼尔果实甜酸比显著高于蓝美1号,海岸果实甜酸比与前两者均无显著差异;蓝美1号、奥尼尔、海岸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总含量分别为215.89、407.08、129.66μg/kg,挥发性成分种类分别有39、51、36种,其中活性香气成分分别有5、8、6种;奥尼尔果实整体香气强度显著高于蓝美1号和海岸,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蓝美1号果实的基本香气轮廓由2-己烯醛及正己醛的青草味、癸醛及芳樟醇的花香味和异戊酸甲酯的水果香味构成,海岸果实的基本香气轮廓较之多了异戊醛的水果香味,奥尼尔果实的基本香气轮廓较之多了异戊醛的水果香味及2-甲基丁醛的水果、烘焙香味和β-紫罗兰酮的花香味。总体而言,奥尼尔果实香气馥郁,口感纯甜;蓝美1号与海岸果实属于酸甜口感,香气较淡。  相似文献   

11.
枥乙女和维塔娜草莓品种的香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草莓品种枥乙女和美国草莓品种维塔娜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2个品种草莓果实挥发物中特征香味成分的异同。结果表明:枥乙女主要由香味醇(橙花叔醇、沉香醇)及4-甲氧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等决定;维塔娜主要香味物质有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丁酸乙酯、5-庚基二氢-2(3H)-呋喃(、Z)-7,11-二甲基-3-甲叉-1,6,10-十二烷三烯。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GC-MS/MS)鉴定福建省6个香牙蕉品种(品系)在不同后熟时间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法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法评价香牙蕉的香气特征。结果表明:6个香牙蕉品种(品系)在后熟过程中共检测到36种挥发性风味成分;成熟度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随着成熟度升高,醛类成分相对含量先升高后持续下降,酯类成分在后熟第7 d时检出并持续升高,后熟至第10 d时为86.02%~92.32%;(E)-2-壬烯醛、反-2-,顺-6-壬二烯醛、正己醛、2-正戊基呋喃、反-2-己烯醛是青香蕉中的关键香气成分,丁酸异戊酯、1-甲基乙酸丁酯、乙酸异戊酯、乙酸异丁酯是黄香蕉中的关键香气成分;醇类、酮类成分相对含量较低且对香牙蕉整体香气无影响。探析福建省香牙蕉挥发性风味成分特点,补充了青香蕉风味成分数据库,为香牙蕉育种、贮藏保鲜及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短枝富士品种是富士苹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芽变类型,具有易成花、结果早等突出特点,本试验研究了套袋条件下“烟富6号”“烟富7号”2个短枝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糖酸组分和香气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2个品种均为酯香型品种,“烟富7号”品种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琥珀酸、草酸、柠檬酸以及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均高于“烟富6号”;2个品种的主要香气成分存在差异,“烟富6号”主要香气成分为乙酸己酯和2-甲基丁酸己酯,“烟富7号”主要香气成分为2-甲基丁酸己酯和丙酸己酯;套袋果实摘袋后,“烟富6号”先条纹状着色再变为片红,而“烟富7号”为片状着色。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制汁葡萄品种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筛选优良制汁品种。【方法】以国家种质资源圃太谷葡萄圃中6个制汁葡萄为试验材料,对其成熟期果实果粒大小、制汁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总酸、总酚、维生素C含量,以及香气成分和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6个制汁葡萄品种单果粒质量在2.57~4.18 g之间,出汁率在68%~75%之间;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可溶性糖、总酸、总酚、维生素C含量均有显著差异;6个制汁品种共检测出65种香气化合物,组成与含量各不相同,其中OAV(odor activity value)≥1的化合物有19种。主成分分析得出,柔丁香和外明红葡萄位于第一主成分的正半轴,白香蕉和黑虎香葡萄在第二主成分的正半轴;香气化合物芳樟醇、玫瑰醚、苯乙酸乙酯、庚醛、壬醛、苯乙醛、β-大马士酮、戊酸乙酯、月桂烯的贡献率较大;聚类分析显示,果实中香气化合物可分为四大类,依据香气成分进行归类,可将白香蕉、康拜尔早生、外明红、柔丁香等6个品种区分开。【结论】根据果实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酚含量以及果汁pH,底拉洼葡萄品质较好;根据香气化合物组成及含量,6个品种被明显区分,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京白梨’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旨在为‘京白梨’品质评价和香气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北京市门头沟4个‘京白梨’产区的果实在自然冷凉贮藏和冷库贮藏自然后熟的果实香气成分变化。【结果】‘京白梨’果实自然冷凉贮藏后熟至最佳风味期时,可检测到29种香气成分,包括醛类、酯类、醇类、烷类、萜类以及其他类物质。果实冷藏130 d出库后自然后熟至最佳风味期时,共检测到26种香气成分,以醛类占主要成分,其次是酯类和醇类。不同贮藏方式下在‘京白梨’果实中可检测到11种相对含量1%的香气成分,包括己醛、(E)-2-己烯醛、丁酸甲酯、己酸甲酯、乙酸己酯、乙酸丁酯、己酸乙酯、1-己醇、1-辛醇和α-法尼烯,其中己醛和(E)-2-己烯醛对香气的贡献值最大。果实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己醛、(E)-2-己烯醛、己酸甲酯、乙酸甲酯、丁酸甲酯、乙酸己酯、乙酸丁酯和1-辛醇均对香气的贡献值大。与自然冷凉贮藏相比,冷藏后果实的香气成分种类减少,己醛相对含量降低,(E)-2-己烯醛、1-己醇和α-法尼烯相对含量均显著升高。【结论】‘京白梨’果实的香气成分以醛类物质为主,低温贮藏改变了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含量。果实的己醛和(E)-2-己烯醛等主要香气成分可以作为‘京白梨’品质评价和选育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的大蒜品种,为大理州大蒜栽培提供品种选择指导,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对11个大蒜品种的15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假茎长、假茎直径、最大叶长、最大叶宽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76.47%,这5个主成分包含的要素信息量可基本反映15个农艺数量性状的主要信息。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大蒜品种可划分为4大类,第Ⅰ类包括红七星、品5、选3、糙蒜、品12,适宜作为头蒜品种种植;第Ⅱ类包括温二早,适宜作为薹蒜和头蒜两用品种种植;第Ⅲ类包括成县紫皮蒜、品14、河南紫皮蒜、高脚子,适宜作为薹蒜品种种植;第Ⅳ类包括品16,适宜作为青蒜品种种植。通过聚类分析同类群大蒜品种的性状差异,建议糙蒜作为头蒜品种储备,温二早作为薹蒜和头蒜两用品种种植,成县紫皮蒜作为薹蒜品种储备,品16作为青蒜品种种植。相关结果将为大蒜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品种选育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不同品种蜜柚柚花的香气成分差异,并为蜜柚花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分析法,结合对各成分质谱的计算机谱库检索和资料分析,鉴定与比较分析了福建省平和县小溪镇白肉蜜柚、红肉蜜柚、三红蜜柚、黄金蜜柚4种蜜柚花(整花)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从4个品种蜜柚花中共检测出36种香气成分,白肉蜜柚、红肉蜜柚、三红蜜柚和黄金蜜柚花分别检测出17、19、23和17种香气物质。蜜柚花香气成分主要均为芳樟醇,相对含量在64.50%~68.65%之间。三红蜜柚花香气组成物质与其他3种蜜柚花区别较大,萜烯类物质丰富,而酯类和烷烃类物质则较少。  相似文献   

18.
丘北辣椒是云南省特有的地方品种,种植历史已有300多年,因其色泽红亮、香而辣、辣而不烈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为进一步开发丘北辣椒独特风味,探索丘北辣椒特异品质形成机理,研究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如何保持其特殊品质,本试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主要的香气物质,利用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素、辣椒色素的含量。结果显示:5个丘北辣椒品种的辣椒样品中主要的香味物质是2-甲基丁酸、己酸、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反式-橙花叔醇、4-[2,2,6-三甲基-7-氧杂二环[4.1.0]庚-1-基]-3-丁烯-2-酮;辣椒素含量平均为6.2万SHU,辣椒红素色价平均为11.11。丘北辣椒育种过程中要注意这几种物质的保持和积累。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多元统计法简化夏橙果实品质的评价指标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雷莹  张红艳  宋文化  徐娟 《果树学报》2008,25(5):640-645
为科学地简化柑橘果实品质的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及主成分聚类法,以湖北秭归地区生长的6个夏橙品种为材料,对测得的果实单果质量、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果皮着色强度、果肉着色强度等18项常规指标进行了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18项指标反映的夏橙品质可用4个主成分来表示(累计贡献率达100%),其中,前2个主成分囊括了所检测的18项品质指标,累计贡献率高达83.47%。利用上述4个主成分的值对6个夏橙品种进行聚类,在最大距离为1.0时,奥林达夏橙、无核夏橙、红夏橙和蜜奈夏橙归为一类;伏令夏橙、康贝尔夏橙分别单列为一类。聚为一类的夏橙品种果实品质相近,与实际口感和测得的色泽评价数据相吻合。根据这4个主成分对18项品质指标的特征向量进行主成分聚类,可将这些指标划分为6类,分别从这6类指标中挑选出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囊瓣数、抗坏血酸、果肉色调角及总可溶性糖等6个有代表性的指标,用这6个指标对夏橙品质聚类,在最大距离为1.0处,聚类结果与用4个主成分聚类结果相同,初步表明用以描述夏橙果实品质的18个指标可能简化为6个指标。  相似文献   

20.
8个草莓品种(系)果实特征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8个不同的草莓品种(系)为试材,分析草莓果实香气成分特点和差异,探索影响草莓香气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品质特性研究和香味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感官分析和浸入式搅拌棒吸附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Imm-SBSE-GC-q MS),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供试草莓品种(系)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鉴定和比较分析。【结果】8个草莓品种(系)中共检测出挥发性物质46种,其中共有成分23种,γ-癸内酯在‘京桃香’中相对浓度最高,达259.25。2,5-二甲基-4-甲氧基-3(2H)-呋喃酮(DMMF)和沉香醇是构成‘玫瑰公主’(10-30-47)中香气的主成分。‘白雪公主-15’(w74-15)和‘白雪公主-6’(w74-6)的菠萝香气由独有成分2-甲基丁酸甲酯和特征香气物质丁酸甲酯、乙酸苄酯、丁酸乙酯、己酸甲酯、己酸乙酯、(E)-2-己烯醛、DMMF等共同作用形成。【结论】γ-癸内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己酸甲酯、DMMF、沉香醇、(E)-2-己烯醛是供试草莓品种(系)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γ-癸内酯对‘京桃香’桃香味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