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螯合剂辅助提取核桃青皮原花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80 min,EDTA质量分数0.1%。在此条件下,核桃青皮原花色素的提取率为31.992 mg/100 g。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回收利用洋葱皮中的活性成分,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从洋葱皮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经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40℃,提取压力30 MPa,提取时间1.5 h,夹带剂流量0.40 mL/min,经测定该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7.89%。  相似文献   

3.
采用螯合剂辅助提取核桃青皮原花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80 min, EDTA质量分数0.1%。在此条件下,核桃青皮原花色素的提取率为31.992 mg/100 g。  相似文献   

4.
南瓜中富含的果胶,占南瓜干物质的7%~17%,尤其是南瓜皮,其中的果胶含量可达20%以上,南瓜皮是一种理想的低酯果胶原料。研究了从南瓜皮中提取果胶的一种全新思路,既可以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采用盐析法从南瓜皮中提取食用果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得到其较佳工艺条件:液料质量比为1∶70,萃取液pH值为2.0,萃取温度为90℃,萃取时间为90min,并选用硫酸铝作沉淀剂。在此工艺条件下,南瓜皮的果胶提取率达14.30%。与其他方法相比,盐析法提取果胶具有成本底、得率高和果胶制品纯度高等特点。因此采用盐析法从南瓜皮中提取果胶是一种技术上可行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5.
用光皮树种子为原料,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提取光皮树油,试验了几种溶剂、溶剂与物料比、微波辐射时间及功率对提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寻求最佳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光皮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石油醚,溶剂与物料比为1∶3,辐射时间7 min,辐射功率800 W,得率为7.13%。  相似文献   

6.
研究水酶法制备菜籽浓缩蛋白的工艺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优化试验,探讨加酶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固液比为提取因素对菜籽浓缩蛋白提取的影响。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菜籽浓缩蛋白提取的影响次序为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加酶量;水酶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加酶量1.0%,提取时间4 h,固液比1∶4。验证试验得出浓缩蛋白产品中蛋白含量为62.8%,蛋白提取率可达72.3%,制备得到的菜籽浓缩蛋白中抗营养因子成分单宁、植酸、硫苷的脱除率分别为90.2%,62.2%,98.7%。  相似文献   

7.
菜籽毛油提取植物甾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剂萃取法从菜籽毛油中提取植物甾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并运用化学试剂特征显色法和紫外光谱分析验证所得植物甾醇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菜籽毛油60mL,皂化时间60min,萃取剂乙醚300mL。化学试剂特征显色法和紫外光谱分析均表明提取物为植物甾醇。该方法可用于植物油中甾醇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研究水酶法制备菜籽浓缩蛋白的工艺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优化试验,探讨加酶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固液比为提取因素对菜籽浓缩蛋白提取的影响。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菜籽浓缩蛋白提取的影响次序为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加酶量;水酶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加酶量1.0%,提取时间4 h,固液比1∶4。验证试验得出浓缩蛋白产品中蛋白含量为62.8%,蛋白提取率可达72.3%,制备得到的菜籽浓缩蛋白中抗营养因子成分单宁、植酸、硫苷的脱除率分别为90.2%,62.2%,98.7%。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黄秋葵籽中的油脂,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_2流速对油脂萃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和水平,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拟合试验因素与响应值的多元二次方程,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运用Design Expert 8.0.6优化试验条件。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150 min,CO_2流量30 L/h,在此条件下黄秋葵籽油萃取率为19.6%。  相似文献   

10.
以杜仲籽为原料,采用索式提取法对杜仲籽油进行提取及工艺优化研究,并采用复凝聚法研究杜仲籽油微胶囊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正己烷萃取杜仲籽油的最优条件为:萃取试剂与杜仲籽比例为7.5:1(mL:g),萃取温度为85℃,萃取时间为6 h,此时出油率为31.55%,利用明胶和阿拉伯胶作为壁材微胶囊包埋杜仲籽油的最优条件为:芯材与壁材比例(即杜仲籽油、明胶和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1:2:2,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0 min,pH值为4,此时油利用率为87.8%,包埋率为34.32%,产品收率为51.16%。  相似文献   

11.
用3种不同的溶剂70%乙醇、80%丙、80%甲醇分别提取9个黍稷品种籽粒和麸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麸皮的总黄酮含量比籽粒高,麸皮总黄酮含量为84.0~478 mg芦丁/100g,籽粒总黄酮类化合物为181~117.7 mg芦丁/100 g.3种溶剂相比,丙酮的提取率最高,106号黍稷麸皮的总黄酮类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桑叶蛋白的提取及EDTA-2Na对其浸提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非变性原理提取桑叶蛋白的最佳条件,采用Na2HPO4-柠檬酸缓冲液提取桑叶蛋白,并进行蛋白质降解速度分析。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浸提液pH 4个因素进行优化,以叶蛋白得率、叶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得到提取桑叶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桑叶蛋白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pH 7.6,料液比1:10,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温度15℃。因新鲜叶片打浆时会破坏细胞壁,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在自溶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导致叶蛋白的提取率降低。为进一步提高桑叶蛋白的提取率,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在打浆前向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EDTA-2Na作为蛋白酶抑制剂,通过观察不同浓度EDTA-2Na作用下蛋白质的降解曲线,寻找EDTA-2Na的最适浓度,最终表明5 mmol/L的EDTA-2Na可最大限度降低浸提过程中蛋白质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研究常温下超高压提取豆粕中卵磷脂的工艺条件,考察压力、保压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溶剂与原料比对大豆卵磷脂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提取豆粕中卵磷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200MPa,保压时间20min,乙醇体积分数为75%,溶剂与原料比为40∶1(mL∶g)。在此条件下,大豆卵磷脂的得率为11.33mg/g。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小麦胚芽油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麦胚芽油的出油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技术参数;【结果】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主要影响因素: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流量,并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为38℃,CO2流量为10kg/h;【结论】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小麦胚芽油具有工艺简便易分离,无溶剂残留等特点,工业化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从酒花超临界CO2萃余物(废酒花)中提取芦丁的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芦丁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废酒花中芦丁的最佳提取条件:浸提剂体积分数40%乙醇,料液比1∶35,超声辅助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75 h,在此条件下芦丁的提取量为1.546 mg/g废酒花。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提取芦笋中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微波辅助法提取芦笋总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深入研究芦笋多糖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单因素实验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采用微波辅助下的水提醇沉法提取水溶性粗多糖,经真空干燥后测定粗多糖得率,以评定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提取芦笋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为1∶40,温度为80℃,时间为30min。该条件下的粗多糖得率为3.012%。  相似文献   

17.
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工艺和应用,旨在从不同角度阐述玉米醇溶蛋白的开发价值与利用,提高玉米醇溶蛋白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8.
小麦淀粉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变以马铃薯等为原料生产淀粉成本高等问题,采用小麦粉为原料提取其中的淀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响应面分析,选取和面用水量、洗涤水浓度、静置时间、洗涤水用量4个因素,以淀粉提取率为响应值,优化小麦淀粉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模型P<0.01,表明回归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模型与实际拟合较好,各因素对淀粉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洗涤水浓度>和面用水量>静置时间>洗涤水用量。最佳工艺参数为和面用水量35.2 g/50 g面粉、洗涤水浓度2.57%、静置时间38.2 min、洗涤水用量164.6 g/50 g面粉,此条件下淀粉提取率为66.82%。  相似文献   

19.
试验利用亚临界萃取技术探究棉籽仁中游离棉酚萃取的合适提取工艺条件,为棉酚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以高酚棉籽为提取原料,分析前处理方式和萃取过程中温度、时间、料液比、次数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取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预处理试验中,粉碎过40目筛轧胚提取率最高,为57.6%;单因素试验中,棉酚提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20℃时达到最高58.2%,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升高,30 min后增长趋于平缓,随着次数的增加逐渐升高,4次后增长趋于平缓,随着料液比的增加逐渐变大,在1:12后增长趋于平缓。正交试验结果得到亚临界萃取棉酚的最佳工艺为:温度20℃,时间40 min,次数4次,料液比1:14,此时提取率为68.9%。  相似文献   

20.
高粱总RNA的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高粱总RNA的提取方法。该方法以CTAB为主要提取试剂,成功地提取出了高粱叶片的总RNA。获得的RNA条带清晰,A260/A280在1.8~2.0。这些结果表明提取的总RNA质量好,完整性好,可用于cDNA文库的构建、差异表达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