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玉米高产栽培多媒体专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VisualC^++,VisualB,专家系统推理机和玉米生长模拟模型“CERES”建立了玉米高产栽培多媒体专家系统(MultimediaExpertsystemforHighYeildonMaize,缩写为MESHYM)该软件模拟结果与实际的生产情况吻合较好,MESHYM预测功能强,专家系统咨询答案准确,由于媒体技术的应用,一些不易表达的专家经验能被恰当地表达,并使系统面面清晰,直观,操作方  相似文献   

2.
基于Novell网络环境,借助Foxpro for Windows,Visual Basic语言,设计和开发了汽车图文数据库与性能可视化软件系统,根据成熟的汽车性能模拟数学模型,设计了数学模型库,介绍了绘制汽车动力特性和转向特性曲线图的方法,借助制动经验公式完成了制动过程的动画仿真。  相似文献   

3.
应用VB开发多媒体软件,具有界面好,方便操作,程序结构简捷等特点,介绍了应用Visual Basic5.0设计多媒体图形界面VB与WinAPI连接以及在VB中调用AutoCAD的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4.
基于Novel网络环境,借助FoxproforWindows和VisualBasic语言,设计和开发了汽车图文数据库与性能可视化软件系统;根据成熟的汽车性能模拟数学模型,设计了数学模型库,介绍了绘制汽车动力特性和转向特性曲线图的方法;借助制动经验公式完成了制动过程的动画仿真  相似文献   

5.
Cucumbermosaicvirus(CMV)isthetypespeciesofthegenusCucumovirusinthefami-lyofBromoviridae.CMVistransmitedinnonpersistentmannerb...  相似文献   

6.
应用 Digit Visual Fortran、 Visual Basic等将DOS下的 Fortran源程序编译为 Windows 95下的动态连接库,并挂接到我们自己创建的农药信息管理系统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将大量优秀的DOS源代码高效地转化到Windows环境下使用。  相似文献   

7.
在杉木全林整体模型思想指导下,根据各模型之间相容的特点,利用网络数据库PowerBulider与VisualC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林分测树因子的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8.
家蚕浓核病毒免疫学及致病机理的研究StudiesonPathogenicMechanismandImmunologyofBombyxmoriDensonucleosisVirus家蚕浓核病毒(Densonucleosisvirus,DNV)属于细小病...  相似文献   

9.
北京山区荒溪分类和危险区制图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文Windows3.1为系统运行环境,以WINGIS为基础,用MicrosoftVisualBasic4.0作为开发工具,建立了荒溪分类和危险区制图模型及其信息系统.该系统由文件管理子系统、属性数据管理子系统、图形数据管理子系统、应用模型子系统等构成.应用结果验证了系统模型的各项功能,表明系统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0.
用甜菜黑色焦枯病毒(Beet Black Scorch Virus,BBSV)直接接种甜菜根,BBSV轻度侵染甜菜;而将BBSV与某蓝油壶菌(Olpidium brassicae)游动孢子体外混合接种甜菜根,BBSV则严重侵染。结果表明,BBSV经由O.brassicae进行传播,传播方式属游动孢子体表带毒,另外,BBSV也可进行少量的机械传播。国内首次报道油壶菌传播植物病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人工混交林结构和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方法]根据人工混交林结构特点和生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别建立人工混交林结构与生长可视化模型;采用C#语言和开源图形引擎MOGRE开发,建立人工混交林结构和生长可视化系统。[结果]建立了人工混交林结构与生长可视化模型,同时建立了人工混交林结构和生长可视化系统。[结论]实现了人工混交林结构重现和生长动态模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人工混交林结构和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方法]根据人工混交林结构特点和生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别建立人工混交林结构与生长可视化模型;采用C#语言和开源图形引擎MOGRE开发,建立人工混交林结构和生长可视化系统。[结果]建立了人工混交林结构与生长可视化模型,同时建立了人工混交林结构和生长可视化系统。[结论]实现了人工混交林结构重现和生长动态模拟。  相似文献   

13.
贵州杉木人工林生长收获模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经营模型系统和提高森林培育的定量化管理水平用多年积累的各类试验林、固定样地等资料.在立地盾量评价基础上.利用优势高(Ho)受密度和人为干扰小的特点.把以作为独立变量引入有关模型.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建立了自然状态下直径和断面积生长预测模型、直径分布和树高曲线模型、疏伐木和疏伐后林分平均高、平均胸径预测模型、疏伐后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预测模型、优化密度等模型.形成了以立地质量评价为起点的生长收获模型系统.解决了密度控制、林分结构和生长收获的动态预测、疏伐效益分析.疏伐带来的非生长性增长等问题.模型系统经验验.可在相应研究区域内应用。  相似文献   

14.
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辽宁东部地区日本落叶松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下,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因而年平均生长量较低,亟待进行人为经营,加快其生长,增加后备资源。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日本落叶松断面积生长研究中,旨在对日本落叶松的生长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为森林经理者合理经营提供理论指导。分别用传统方法和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断面积生长进行建模,并进行比较择优,同时用同一地区的30块样地模型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来模拟断面积生长规律简便易行,突破了以往传统模型的局限性,同时克服了传统模型繁琐复杂和参数较多的缺点,拟合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长白落叶松直径分布收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该文将长白落叶松林地按地位指数划分为3个地位等级,分别地位等级建立了以三参数Weibull分布为基础的直径分布收获模型。该模型系统包括两大部分。第1部分建立了林分回归模型,其中主要包括林分因子预测模型,株数预测和断面积生长模型等;第2部分建立了参数回收模型,即采用林分因子的预估值来回收Weibull分布的参数,保证了收获模型与林分回归模型的一致性。该模型不仅能输出林分的总体收获量(蓄积量,出材量),而且能输出各径阶的收获量。误差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以Richards方程为林分生长预测方程, 结合林分的少量实测和经验数据, 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Richards方程的各个参数重构方程, 根据重构的Richards方程预测林分的整体生长, 然后根据预测量得到平均增长量, 基于"强者越强, 弱者越弱"原则的增长量分配模型, 将增长量合理地分配到每株林木上。在预测林分生长时, 提出一种全林分生长模型到单木生长模型转换的新算法, 即全林分生长模型采用Richards方程预测林分某个生长因子整体的平均增长量, 然后根据增长量分配模型将整体增长量合理分派到每株林木, 实现由整体到个体的转换。采用湖南省攸县黄丰桥林场1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分样地的实验数据并对其模拟建模。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林分预测建模简便快速, 且建立的生长模型真实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栎类和杨树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河南省栎类和杨树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基于河南省最近3期一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从9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备选模型中选出一个最优基础模型。以树种和立地等级作为哑变量,构建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结果利用全部样地数据拟合9个备选模型,断面积和蓄积最优生长模型都是Richards形式的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92以上。引入树种和立地等级作为哑变量后,与基础模型相比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模型拟合精度都有所提高,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98和0.94。结论带树种和立地等级的哑变量模型能同时反映河南省栎类和杨树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规律,既减少了建模工作量,又提供了不同林分合并建模的方法。河南省栎类林分断面积和蓄积生长极限值高于杨树;相同林分密度条件下,栎类早期生长速率低于杨树,且栎类和杨树的生长速率均随着立地质量的下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长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清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44-145,212
在马尾松采伐迹地上开展马尾松与火力楠单行、带状混交及马尾松纯林造林对比试验,对10年生试验林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量大于纯林,火力楠对马尾松生长起着辅佐作用.采用马尾松与火力楠带状混交,各个树种保存率高、生长量大,与马尾松纯林相比较,带状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状况表现出明显优势,混交林林内小气候条件适宜,土壤理化性质良好,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明显.马尾松与火力楠单行混交,马尾松保存率和生长量不如带状混交类型.  相似文献   

19.
虚拟地理环境下的林分生长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森林生长规律的可视化表达对于森林经营决策以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虚拟地理环境为在三维场景中模拟林分的生长过程提供了新的平台.首先介绍了林分生长模型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林分生长规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无法三维动态地表示林分的生长过程,然后讨论了虚拟地理环境和林分生长模型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库的虚拟森林环境构造方法,并在这个环境中模拟了林分的生长过程.林分的生长模拟从林分的初植期开始,用Weibull分布获得林木的直径分布、树高分布和位置信息,然后根据林分枯死模型,模拟林分密度的自然稀疏过程,并计算剩余林木的生长参数(胸径、树高、冠幅等),利用树木三维模型形成不同时段的林分景观.  相似文献   

20.
陈晨  刘光武  黄家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78-14081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建模技术建立了林分蓄积与立木密度、林分年龄和地位指数间的全林分生长模型,并以所建全林分生长模型为基础构造目标函数,采用改进单纯形法对建立的目标函数进行搜索寻优,以找到最佳的经营密度及对应的间伐时间。结果表明,拟合结果符合林分生长规律,可以用BP神经网络建模技术建立相应的全林分生长模型;用改进单纯形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不仅可以求得最优的保留密度,而且可以求得对应的间伐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