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丁中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丽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88-9589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芦丁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用C18(250 mm×4.6 mm)色谱柱,流动相为水-乙腈-冰乙酸(1 060∶350∶45,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采用水-乙腈-冰乙酸系统为流动相,分离效果好,峰型好,分离时间短,计算结果准确;以甲醇为溶媒提取时间短,提取杂质少。槲皮素含量在4~12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1 285X+3 645,平均回收率为99%。所测样品芦丁中槲皮素的含量平均为0.813 g/ml。[结论]采用RP-HPLC测定芦丁中槲皮素含量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质量和生产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槐角中芦丁和槐角苷含量与生长时间(采摘时间)的关系,确定不同应用目的槐角药材的最佳采摘时间。[方法]在2006~2008年的89、1、0月中旬分别采摘槐角样品,采用无水甲醇连续提取法提取槐角中的总黄酮,并用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芦丁和槐角苷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无水甲醇-浓度1%冰醋酸-乙腈(30.4∶64.6∶5,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8月中旬采摘的槐角中芦丁的含量最高,为(0.87±0.16)%8,月中旬以后采摘的槐角中芦丁的含量逐渐降低;槐角苷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达到高峰期,含量分别为(5.76±0.22)%和(5.33±0.39)%,明显高于冬季含量。[结论]槐角中芦丁和槐角苷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而冬季恰是槐角中芦丁和槐角苷含量最低的时期。根据槐角的不同用途选择合适的采摘时间,为科学利用现有槐角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杜倩  汤道权  刘晓  黄华强  丁芬  贾成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32-14633,14635
[目的]采用HPLC-DAD比较蓬子菜不同药用部位中芦丁、绿原酸的含量。[方法]用HPLC-DAD梯度洗脱。比较蓬子菜根、茎、叶、花中芦丁和绿原酸含量。[结果]芦丁、绿原酸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是:芦丁0.024 3-1.950 0μg,绿原酸0.132 5-10.600 0μg;芦丁回收率101.02%,绿原酸回收率101.65%;蓬子菜中芦丁和绿原酸的含量花中最高,根中最低。[结论]HPLC-DAD法分离度好、稳定,可作为蓬子菜的质量控制方法;芦丁和绿原酸的含量因药用部位的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提取桑叶中芦丁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为因素,以桑叶中芦丁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桑叶中芦丁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桑叶芦丁最佳提取工艺为A3B1C1D3,即超声时间为50 min,提取溶剂为60%乙醇,提取温度为30℃,料液比为1∶20。在此工艺条件下,芦丁吸光度达0.171。[结论]该研究得到桑叶芦丁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桑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充分利用蓝莓叶资源,研究蓝莓叶内药效活性物质芦丁的含量,建立一种检测蓝莓叶内芦丁含量的方法。[方法]采集裁剪后的蓝莓叶经清洗、水分晾干、低温预冷冻、真空冷冻干燥、甲醇回流提取、过滤、甲醇定容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丁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RP-18e(250 mm×4.0 mm,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磷酸水溶液(四氢呋喃/磷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5∶95,pH 3.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50 nm,进样量20μL。[结果]10个品种的蓝莓裁剪叶内芦丁的平均含量为11.52 mg/g,其中芦丁含量最高的品种蓝雨为12.837 mg/g,芦丁含量最低的品种芭尔德温为10.600 mg/g。芦丁量在0.402 8~4.028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芦丁平均回收率为98.41%,RSD为1.59%。[结论]裁剪后的蓝莓叶内芦丁含量丰富,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蓝莓叶内芦丁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6.
霍清  孙玉娇  崔玉梅  张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38-19340
[目的]研究芦丁及利用脂肪酶Novozym435合成的芦丁脂肪酸酯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芦丁及其脂肪酸脂对.OH和O2-.的清除能力。[结果]芦丁及脂肪酸酯对.OH和O2-.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芦丁对以上2种自由基达到50%清除率所需药物浓度(EC50)分别为1.711 0和1.423 0 mg/ml;芦丁脂肪酸酯对以上2种自由基的EC50分别为0.893 3和1.358 mg/ml。[结论]芦丁脂肪酸酯能有效清除.OH和O2-.,其清除能力较同等条件下甘露醇的清除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紫外检测法建立同时测定吴茱萸药材中辛弗林、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7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浓度为50%的甲醇-水溶液超声制备样品。以Hypersil C18(5μm,250 mm×4.6 mm)为色谱柱,以乙腈-乙酸(V/V,1%)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254 nm波长下检测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含量;在270 nm波长下检测辛弗林和吴茱萸碱的含量;在340 nm波长下检测吴茱萸次碱和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辛弗林、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各成分分离效果良好;其平均回收率均接近100%,RSD均小于3.1%。[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同时测定吴茱萸药材中辛弗林、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为吴茱萸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光枝勾儿茶中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光枝勾儿茶内的芦丁和槲皮素进行测定,色谱柱为ZORBAX SB-C18(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360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芦丁和槲皮素分别在0.109~1.090和0.104~1.0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芦丁平均回收率为98.84%,RSD为2.34%;槲皮素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为2.5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鞭打绣球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鞭打绣球干燥全草中的总黄酮,并以芦丁为对照品,检测波长为510 nm,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芦丁对照品在0~0.22 m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7),RSD值为0.425%;鞭打绣球样品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9.335%。[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鞭打绣球全草的总黄酮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为鞭打绣球药用价值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了芦丁在有序介孔碳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方法]通过简单方法制备了有序介孔碳修饰热解石墨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法研究芦丁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芦丁进行测定。[结果]差分脉冲法测定芦丁,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2×10-8~1×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7×10-9mol/L。[结论]该电极容易再生且稳定性较好,有望成为一种高灵敏度的芦丁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1.
新疆哈萨克民药包尔胡特不同药用部位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哈药包尔胡特不同药用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浓度70%乙醇作为超声提取溶剂提取包尔胡特中总黄酮,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510 nm处测定包尔胡特中的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标准溶液浓度在8~40mg/L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9.721 4X+0.000 6(R=0.999 8),平均回收率(枝、叶、果实)分别为100.3%、99.2%和100.0%,RSD分别为1.58%、1.87%和1.70%。测得包尔胡特枝、叶和果实部位中黄酮含量分别为1.10%、2.42%和11.4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包尔胡特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襻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用75%乙醇印℃超声提取荐草叶的有效成分,以芦丁为标样,选择410和534nm为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研究溶剂、pH值及静置时间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最佳测定条件为:10%Al(NO3)3溶液的加入量以4ml为宜,加入pH值为4.1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2.5ml,60%乙醇作溶剂,溶液静置时间以25min为宜,用该法检出的野生律草叶中的总黄酮含量达52.98mg/g,检出限达9.43×10^-7mol/L。荧光强度与芦丁浓度在1.55×10^-6~1.31×10^-5mol/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2.816x+0.291,相关系数r为0.9966。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为0.54%。[结论]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律草叶中总黄酮含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且操作简便,成本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上饶早梨主栽品种六月雪和黄皮消的离体快繁技术体系,为上饶早梨试管苗的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六月雪和黄皮消进行组织培养,筛选适宜的外植体、灭菌方式、培养基和移栽基质。【结果】六月雪和黄皮消理想的外植体为长7.0~8.0 cm的新生幼嫩带芽茎段,理想的灭菌方式为75%酒精消毒1.0 min+0.1%氯化汞消毒10~12 min,理想的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IBA,理想的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KT+0.2 mg/L NAA,繁殖系数为3.6~3.8,理想的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MS+0.3 mg/L NAA+0.3 mg/L PP333+0.5 g/L AC(活性炭),理想的试管苗移栽基质为泥炭∶珍珠岩∶蛭石=4∶1∶1或腐殖土∶珍珠岩=5∶1,移栽后浇灌含0.5 mg/L PP333的MS基本培养液可显著提高试管苗成活率(P<0.05),驯化移栽成活率在90.0%以上。【结论】建立的六月雪和黄皮消离体快繁体系,可供上饶早梨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14.
岳锋  杨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49-14651
[目的]以藏柏、樟树、滇青冈为试材,研究不同非寄主植物对云南切梢小蠹嗅觉行为的影响。[方法]将云南松针与藏柏、樟树、滇青冈等非寄主植物叶片配成0 g6∶g,1 g5∶g,2 g∶4 g,3 g3∶g,4 g∶2 g,5 g1∶g,6 g0∶g 7种比例置于"Y"型嗅觉仪反应臂中作为气味源,对照臂为空白,观察云南切梢小蠹的嗅觉反应。[结果]研究结果可为混交林营造中混交比例的确定、云南切梢小蠹植物源引诱剂和驱避剂的开发提供借鉴。当非寄主在混合叶片中的比例较小时,非寄主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嗅觉行为影响较小。随着非寄主叶片所占比例的逐渐增大,叶片混合物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引诱率越来越小。云南松针与非寄主叶片以4 g2∶g,5 g∶1 g 2种比例混合时,与混合叶片中全为云南松针(云南松针与非寄主叶片比例6 g0∶g)相比,其对云南切梢小蠹引诱率相差较小,最大相差14%。当云南松针与非寄主叶片以1 g∶5 g,2 g4∶g 2种比例混合时,与混合叶片中全为云南松针相比,对云南切梢小蠹的引诱率下降,下降最大值为40%。[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混交林营造中混交比例的确定、云南切梢小蠹植物源引诱剂和驱避剂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柱和紫外检测器,以甲醇和水(V∶V=55∶45)为流动相,在254 nm处,对30%多·福可湿性粉剂中2种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此方法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551 8和0.206 1;变异系数分别为3.341%和1.442%;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和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4%和99.69%。[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定量准确、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的30%多·福可湿性粉剂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热带水果安全评价的分析方法。[方法]根据致敏蛋白的性质,对芒果、菠萝、蕃木瓜3种热带水果中具有潜在致敏威胁的蛋白进行了提取、分离、纯化,并对其中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分析进行详细和系统的研究。[结果]分离纯化所得具有潜在致敏威胁蛋白的含量分别为芒果0.52%、菠萝0.76%、蕃木瓜0.83%,其氨基酸组成为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其比例在芒果致敏蛋白中为10∶20∶8∶12∶4∶3∶3∶7∶8∶2∶4∶1∶3∶7∶3∶5;在菠萝致敏蛋白中为11∶18∶6∶12∶3∶5∶4∶9∶9∶2∶3∶2∶3∶6∶3∶4;在蕃木瓜致敏蛋白中为13∶18∶8∶12∶1∶4∶4∶9∶8∶2∶4∶2∶3∶5∶4∶3。[结论]该试验对热带水果中具有潜在致敏威胁的蛋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热带食品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