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科学的规划设计必须遵重农民的意愿,绝不能搞强迫命令,作者认为,传统的规划设计方法不能满足工程要求,而参与式规划设计方法能使农民广泛参与,体现农民及各方面意愿,并介绍了参与式规划设计方法的工作步骤。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科学的规划设计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绝不能中迫命令,传统的规划设计方法不能满足工程要求,而参与式规划设计方法能使农民广泛参与,体现农民及各方面意愿,文中还介绍了参与式规划设计的工作步骤。  相似文献   

3.
在山区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参与式方法及其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是实现我国生态大环境改善的重要林业生态工程之一。在实施退耕还林中,现行的常规林业方法难以充分地体现农民意愿和利益,行政干预的方式往往导致事与愿违的负面影响。而采用参与式方法鼓励农民参与退耕还林工程,虽然能够激励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由于执行对于参与式方法的理解偏差和运用不当,往往又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于“尊重”农民意愿,陷入尴尬局面。本通过对于安徽省霍山县退耕还林工程的案例比较分析,讨论参与式方法在国家林业工程中应用的制约因素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在政府的林业上程中应用社区林业的参与式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林业规划设计方法,其目的是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依据工程建设的要求和农户的需求确定适宜的造林地、造林树种、参与农户及经营管理形式等。目前,参与式方法正在一些地方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试用。章论述了社区林业机制和参与式方法在政府林业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认为,如果农民真正参与了工程的规划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民从被动的“要我退”变为主动的“我要退”。通过在渠县的调研,章讨论了参与式方法住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操作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川中盆地丘陵区林业生态建设特点与存在问题,选择盐亭县作为典型,应用参与式理论与调研方法,进行案例分析,表明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结合科研项目,采用参与式规划设计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同时,对退耕还林的相关政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介绍了应用社区林业参与式方法在棉竹市、天全县、筠连县的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中,探索参与式规则和实施活动。经过开展研究、走访农户、退耕还林地实地踏查等探索,认为在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应用参与式的方法进行规划很有必要。初步提出了开展参与式规划的八个步骤:一是初步调查确定项目,二是对农户的宣传发动和咨询服务,三是农户意愿和基本情况调查,四是计划阶段,五是作业设计,六是项目实施,七是检查验收和政策兑现,八是监测评估。  相似文献   

7.
参与式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敏 《林业与社会》2004,12(3):13-17
作论述了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包含的3个概念:规划、土地利用和参与式,认为,参与式方法是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参与式农村评估法是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工具,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不仅建立了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促进了参与各方的能力建设,而且农民通过参与项目活动提高了他们的自身素质和自主能力,还充分调动了妇女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作用自己的亲身体会说明,运用好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可以使农村调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在“参与式旱坡地可持续管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重视农民的主动参与,将传统的“自上而下”项目计划过程转变为“自下而上”与指出了采用传统项目管理所造成的种种不良后果,“自下而上”相结合,取得了显的效果。中提出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参与式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做法。认为,采用参与式方法有利于科研和推广的结合,有利于项目和农民的结合,在农业项目的实施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参与式方法在旺苍县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中的运用,总结出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和年度作业设计中的应用步骤及方法。并认为参与式规划是实现退耕还林工程“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林业与社会》2003,(2):31-31
2003年春季以来,为充分调动农民的退耕还林积极性,甘肃省清水县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 让退耕农户直接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作业设计。林业技术人员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1.
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参与式方法在四川省旺苍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规划设计中的运用,总结出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总体规划和年度作业设计中的应用步骤及方法。并认为参与式规划是实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基本情况 为了在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推广应用社区林业参与式方法,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与社区农民需求的关系,2000年四川省林业厅与福特基金会合作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中开展了社区林业参与式方法应用试点。该项目选择了筠连县双藤镇云峰村作为试点之一,并在退耕还林工程规划中运用了参与式的规划方法,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自然地理情况 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宜宾市西南角,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度地带。双藤镇云峰村,距县城约25 km,距镇所在地约9 km,属低山槽坝地形,土地以沙岩发育…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可以应用的参与式工具;论述了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农民应用参与式工具参与工程建设的程序、步骤及使用参与式工具后可以产生的效果;探讨了参与式方法与天然林资源保护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4.
参与式方法在技术下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通过发生在山西省中德林业技术合作项目的真实案例,分析了在农村技术推广中传统工作方法和参与式方法的不同应用效果。指出:参与式方法是适合在农村技术推广中采用的先进方法。同时章还强调在农村技术推广中,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和方法,调整主要角色在技术推广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农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应用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退耕还林中应用参与式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了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提出参与式方法应从关注过程转变到以社区为基础,重视赋权和施政,以及加强社区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贵州省习水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好机遇。退耕还林不但使县生态环境初步得到改善,而且广大农民群众得到良好的经济回报。通过贵州省林业厅对该县2002年度11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的实地检查,造林面积合格率100%,面积核实率100%,效果名列前茅。2003年20万亩退耕还林工程也正式启动。现就退耕还林工程的一些做法、经验和成效小结如下:一、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一)坚持“三结合”,规划设计合理。退耕还林的规划设计工作始终坚持“三个结合”,即:始终把退耕还林与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参与式土地规划方式在造林项目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参与式土地规划方式在延安造林项目中的运用,探讨了参与式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分析了参与式方式同传统造林方式的不同。认为参与式方法强调农民是农村发展项目的主体,是项日规划和实施的主要参与者和决策者。它将自上而下的政府规划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农户规划,充分反映山农民的意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助于林业项目的实施和持续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广大农民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主体,尊重退耕农民的意愿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基点和生命力所在。要确保退耕还林决策合乎实际,落实到位,必须倾听民声、体现民意、实现民愿。把民意贯穿整个决策的始终,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保障这项工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以来,青海湟中县响应国家生态建设号召,积极争取成为退耕还林的建设县。为使退耕还林工程中规范建设和管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保护退耕还林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县林业局总结经验,结合中澳合作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把参与式方法推广运用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  相似文献   

20.
由于重庆市在执行德援造林项目中较好地应用了“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一种自下而上的规划方法),从而充分调动了广大项目农户参与造林和管护活动的积极性。这种不同于传统造林规划方法的“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把农民视为造林实施的主体,将农民的乡土知识、经验与林业技术人员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技术人员运用科学严谨的规划方法与农民共同选择造林地块和造林树种,一起讨论造林面积,农民参与了项目的宣传动员、讨论规划、实地勘察、确认规划、实施造林和监测评估的全过程。因为农民成为造林实施的主体,所以不仅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