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桔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不同的溶剂提取桔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用50%甲醇提取桔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提取率为6.6%。其它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较高的溶剂依次是75%甲醇、75%乙醇和冰局酸。同时对不同溶剂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做了薄层层析(TLC)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的一类重要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抗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目前其已成为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的热点之一。为给食用菌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黄酮类化合物,对食用菌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和分离纯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不同物候期狭叶柴胡茎、叶等不同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狭叶柴胡各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比较不同物候期狭叶柴胡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变化趋势.[结果]在狭叶柴胡不同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积累在茎、叶、花及幼嫩果实中,其中以叶中的含量最高,为2.259%;而根和成熟果实中的含量很低,分别为0.032%和0.046%.在茎、叶的发育过程中,盛花期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坐果时含量有所下降,果实成熟时含量又开始上升,至枯萎前期,两者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又恢复到一个较高水平.[结论]对狭叶柴胡中黄酮类物质的开发利用应重点选择叶片,并在狭叶胡植株枯萎前期采收其地上部分,以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确定从青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条件,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方案,测定提取的粗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结果表明,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0%,提取时间3.0 h,固液比为1 g∶40 ml,提取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2.885%。此外,青蒿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随着猪油中黄酮类化合物添加量的增加,其抗氧化作用逐渐增强。[结论]青蒿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青蒿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80%乙醇做溶剂提取桔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热、酸碱、蔗糖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苦荞的原料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料的选择对苦荞中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很大,且不同质量的苦荞要求不同的生产工艺,因此我们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苦荞原料的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苦荞叶、苦荞茎、苦荞皮及苦荞粉中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其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苦荞叶苦荞种皮苦荞粉苦荞茎苦荞麸皮;不同产地的苦荞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略有差异,含量基本在3.5%左右;原料处理方法的不同导致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纤维素酶辅助法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中的提取机理,以及其在豆科、银杏科、芸香科、唇形科等植物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此外,对与其他技术结合的方法(纤维素酶-超声辅助法、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法)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中的进展也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通过醇水提取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在510 nm下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其含量。[结果]黄酮类化合物浓度在0.02~0.10 mg/m L时,其浓度与对应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精密度试验中,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吸光度为0.420 5,RSD=0.740 7%;在重现性试验中,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质量比为9.091 mg/g,RSD=2.007%;在加样回收率试验中,其平均回收率为97.92%,RSD=1.568%。[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其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均良好,可用来测定发酵蜈蚣粉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多酚类化合物 ,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 ,如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抗血小板聚集等。近来的研究表明 ,黄酮类化合物是几种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细胞转化有关激酶的抑制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的多种生物学作用 ,是由于它们抑制了这些关键酶从而能够选择性地阻断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因此 ,黄酮类化合物被认为是治疗肿瘤的潜在化合物。但是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不溶于水 ,这极大地限制了其生物利用度和给药途径。理论上 ,在力求保持黄酮类化合物活性结构的情况下 ,将其改造成水溶性衍生物可望开发出一种抗肿瘤或抗血小板聚…  相似文献   

10.
用玉米秸秆、大豆秸秆和塑料薄膜覆盖罗布麻,研究这3种覆盖处理对罗布麻根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豆秸秆覆盖的罗布麻长势最好,其鲜根粗、叶面积、株高的平均值最大;该覆盖条件下罗布麻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且稳定.说明采用大豆秸秆覆盖有利于罗布麻生长,可明显提高其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提取条件对黄酮类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70%和90%乙醇做溶剂,分别提取枯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的条件下,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稳定 性.结果表明,用70%和90%乙醇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对热、酸、碱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正交实验法研究芦荟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芦荟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提取芦荟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用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1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值并计算其含量。[结果]在95℃时,用70%的乙醇提取,历时2 h,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较好,含量为0.184%。[结论]该实验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实验结果对芦荟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和抗氧化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丽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75-14878
[目的]研究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其抗氧化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分别用索式提取法、微波法和超声法提取普洱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效率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从而得到最佳的工艺方案,并对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在3种提取方法中,超声波法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大,为85.91mg/g,其最佳工艺方案为乙醇浓度90%,固液比1:10,超声时间15min,超声频率800W。3种方法的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为超声波法〉微波法〉索式提取法。[结论]超声波法是较好的提取方法;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并与黄酮溶液浓度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涛  何勇  严寒  田志宏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1):29-31,69
研究了马蹄金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对菜油的抗氧化作用。采用超声波法对马蹄金叶片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并采用正交分析确定马蹄金叶片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对提取液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液体积和提取次数4因素3水平的选择试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以70%的乙醇作为提取液、提取体积为80mL、提取时间为1.5h、提取1次。在此条件下,马蹄金叶片总黄酮平均提取量为4.2820mg/mL。将马蹄金叶片提取物以不同比例添加到菜油中,恒温70±1℃并定期用碘量法测定油样的POV值。结果表明,马蹄金叶片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菜油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且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量在试验计量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活性成正相关;当其添加量0.5%时,马蹄金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可与0.02%BHT相媲美。同时还研究了马蹄金叶片黄酮类化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发现其浓度大于0.5mg/mL时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与VC相当。  相似文献   

15.
黄酮类化合物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多酚类物质,具有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理保健类物质。就桑树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化学分类、生物活性、药理作用、提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且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桑树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水稻感染细菌性条斑病后叶片中酚类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细菌性条斑病病菌接种4个抗性水平不同的水稻品种,分析水稻幼苗叶片的总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对照健叶的总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虽有一定的差异,但与品种抗病性无关;接菌后病叶中总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高于相应品种的对照健叶.在抗病品种中的总酚、黄酮类化合物在发病早期增加迅速,而感病品种中的则在发病早期变化不大,到后期才有较大积累.接菌后,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主要酚类物质的种类相同,共4种,其中2种为黄酮类化合物.抗病品种酚类物质各组分的同体积分离液对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菌作用比感病品种大,尤其是黄酮类化合物的抑菌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7.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认猪仔笠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含量45%、料液比1∶3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 h.探讨光照、加热、p H和存放时间对猪仔笠黄酮类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猪仔笠黄酮类化合物在暗室和室内自然光照下较稳定,室外强光照下其含量明显下降;加热对黄酮类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p H对黄酮类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在p H为5-6时的稳定性最好;猪仔笠黄酮类化合物可存放一定时间,暗室内存放60 d,黄酮类化合物保存率为98.32%.  相似文献   

18.
黄酮类化合物降糖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是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摄入富含黄酮食物与疾病预防有密切关系。对黄酮类化合物降糖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黄烷-3-醇、花青素、黄酮醇、黄酮类和异黄酮类,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有降脂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相关葡萄糖代谢酶活性和抗糖尿病氧化损伤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花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产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如抗氧化、降血糖、抗癌、抗肿瘤等,其抗氧化作用最为突出,并构成其他功能的基础。为了实现金花茶中黄 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提取、分离及测定,开发金花茶黄酮类产品,对黄酮类化合物及金花茶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并就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超声 波辅助提取、酶解法)、分离方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色谱法、膜分离法)、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 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进行综述研究。目前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主要是有机溶剂提取法, 其与超声波方法结合效果更佳;金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大多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及色谱法;金花茶黄酮类 化合物的测定以分光光度法为主,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该试验以胭脂红石榴果皮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法,借助于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对其果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案分析,并用最优提取工艺测定其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40,此时提取的石榴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48.09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