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十四、气泡病▲病因:养殖池底质有机物含量过高,在高温时节发酵冒泡,蝌蚪误食过多的气泡,或气泡附着在蝌蚪的体表后,使之在水中不能平衡。▲症状:体表或肠道中有许多小气泡,使蝌蚪浮于水面而不能下沉,影响其活动和摄食,最后导致死亡。▲流行及危害:因该病由水质...  相似文献   

2.
十四、气泡病▲病因:养殖池底质有机物含量过高,在高温时节发酵冒泡,蝌蚪误食过多的气泡,或气泡附着在蝌蚪的体表后,使之在水中不能平衡。▲症状:体表或肠道中有许多小气泡,使蝌蚪浮于水面而不能下沉,影响其活动和摄食,最后导致死亡。▲流行及危害:因该病由水质...  相似文献   

3.
科技撷零     
日本推广微·纳米气泡工程技术2007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日本展出了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推广应用于水产养殖、水处理、医疗、健康管理等领域。该装置采用加压溶解或旋转流方式,在水体中喷出直径在50μm(0.05 mm)以下的微·纳米气泡。通常将空气送入鱼缸,气泡就会噗噗地产生并轻飘飘地摇晃着上升,到了水与空气的界面时便破裂。但是该装置发生的气泡与其不同,发生时的气泡直径在50μm以下,并在水中逐渐收缩,最终完全溶解。微·纳米气泡尺寸很小,具有容易吸附于各类物体、上升速度慢、大量产生并完全溶解、气泡周围带电、气液界面积大等性质…  相似文献   

4.
鱼类气泡病是由养殖水体中溶解的过饱和气体析出气泡引起鱼苗失去游泳能力或失去消化功能,可致鱼苗大量死亡.通过目检、鱼体解剖、显微镜检、水质检测等方式对一起死鱼案例调查,分析了因高压和机械作用产生空气气泡致鱼死亡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为水产养殖场建场和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第三讲 牛蛙蝌蚪的养殖技术一、蝌蚪池的建造蝌蚪池可用土池、衬垫塑料纸的土地、水泥池等。在蝌蚪1月龄内最好选用衬垫塑料纸的土地纸或水泥池,以后可用土池,比较经济。蝌蚪孵化后可就在原孵化池培育,1月龄后转入土池继续培育。土池面积20~100m2,池深0....  相似文献   

6.
五月上旬至九月中旬是蝌蚪胃肠炎的发病高峰季节。此病来势凶猛,危害性较大,死亡率较高,对整个养蛙生产影响较大。本场总结此病的病因、病症及防治措施如下,供养殖同仁参考:一、发病原因蝌蚪胃肠炎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1投喂不当:在蝌蚪投喂中不能定时、定量,饥饱不匀。长期投喂单一饲料或长期投喂干粉饲料,所投饲料营养成分不定,使蝌蚪营养不良,体质衰弱,导致胃肠紊乱,产生胃肠炎。2管理不当:在蝌蚪管理中不注意水质清洁,水质过肥,蝌蚪排污换水时不注意池子的温差,同时夏季高温季节不重视防暑降温等而引起的胃肠炎。二、发病…  相似文献   

7.
一、水生动物气泡病的研究简况潜水员从深水中被骤然提升到水面,就会因压力突然减少使血液中的溶解气体以气泡状态游离出来,阻塞了血管造成死亡。鱼类也有类似的疾病,称为“气泡病”、“减压病”或“气体栓塞病”。  相似文献   

8.
大坝泄洪可携带大量空气进入水中,导致下游河道出现溶解气体过饱和,给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生存造成威胁。通过自行设计的室内试验装置,研究了影响溶解气体过饱和度的因素及不同鱼类对气体溶解过饱和的敏感性。鱼类暴露在溶解气体过饱和环境中易出现突眼、充血和气泡等气泡病症状。鲢、鳙和鳊在溶解气体含量高的水体中容易患气泡病,草鱼和鲫稍次,基本可以忽略溶解气体过饱和对黄颡鱼和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牛蛙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其病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牛蛙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作一简要介绍。1 气泡病:发生在蝌蚪阶段,患病蝌蚪身体膨胀,仰游在水面,肠道内充满气体。防治方法:将蝌蚪捞出置于清水中暂养1~2天,不投饵,或投喂些煮熟的麸皮、米糠等。若发病不严重时,可迅速注入清新水。  相似文献   

10.
邵闯  秦守旺  朱波  张俊智  戴济鸿  戴振炎  胡毅  陈开健 《水产学报》2023,47(10):109607-109607
为研究投喂策略对牛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建立科学的投喂标准,实验分别设置了4种投喂频率(1、2、3和4次/d)与4个投喂水平(4%、6%、8%和10%)饲养牛蛙蝌蚪,以探究牛蛙蝌蚪合适的投喂策略。投喂频率实验表明,投喂3次/d或4次/d的牛蛙蝌蚪在实验周期内的变态率显著高于投喂1次/d或2次/d的牛蛙蝌蚪,且投喂3次/d的牛蛙蝌蚪增重率最大。变态率与投喂量的比值(MFR)随投喂频率增加而上升,2、3或4次/d显著高于1次/d。投喂频率对已变态牛蛙蝌蚪的肝脏组织结构及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投喂水产实验结果显示,实验周期内牛蛙蝌蚪变态率随投喂水平增加而上升,且8%与10%组已变态牛蛙蝌蚪的均重显著高于4%与6%组,但已变态牛蛙蝌蚪肠道蛋白酶活性随投喂水平升高而降低。8%与10%组已变态牛蛙蝌蚪肝细胞脂滴含量明显增多,脂肪沉积现象明显。8%投喂水平组有益菌属暖绳菌属(绿弯菌门)与鲸杆菌属(梭杆菌门)相对丰度较高,一定程度改善了肠道微生物结构。研究表明,牛蛙蝌蚪每日投喂3次,综合投喂水平8%左右,蝌蚪的生长发育性能较优,兼顾了牛蛙养殖生产效益与蝌蚪肝肠健康,促进了牛蛙产业健...  相似文献   

11.
二、养殖(一) 蝌蚪的培育第一阶段:脱离卵膜后30日龄内的蝌蚪,可在原孵化池内培育。蝌蚪全部出膜后,及时轻轻漂动附着物上的蝌蚪,随即取出旧水草,同时补放入新水草给蝌蚪附着,避免旧水草腐烂败坏水质。此时,水深在20—25厘米,随着蝌蚪长大,加深水位至30—40厘米。  相似文献   

12.
陈德权  章爱华 《内陆水产》2002,27(10):34-35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牛蛙及其蝌蚪和其它动物一样,由于活动范围小、饲养密度大、水体环境的恶化和本身抵抗能力的下降,会发生多种疾病,影响养蛙的经济效益。目前牛蛙疾病的防治技术还不够成熟,有些疾病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生态环境,减少牛蛙生病。1蝌蚪的疾病及其防治蝌蚪的疾病较多,主要是水霉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和舌杯虫病。1.1水霉病病原体为水霉菌。该病主要由于牵捕和搬运蝌蚪操作不慎或因寄生虫破坏皮肤,致使水霉菌的动孢子从蝌蚪伤口侵入寄生。它吸取蝌蚪皮肤里的养料并迅速萌发。水霉菌…  相似文献   

13.
刘莹  王立志 《淡水渔业》2011,41(1):64-67,63
研究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和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对不同渗透压溶液的耐受性和对体液渗透压的调节能力.结果显示,不同的渗透压溶液中两种蝌蚪的存活率都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中国林蛙蝌蚪的存活率显著大于蟾蜍蝌蚪(P<0.001).两种蝌蚪体积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在渗透压为4...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黑斑蛙蝌蚪出血病的病原菌并筛选出防治该病的药物,本研究从患出血病蝌蚪体内分离出菌株KD-CXB-1,健康蝌蚪在人工感染该菌后出现与自然感染蝌蚪相似的出血症状.同时从人工感染死亡蝌蚪体内分离到与菌株KD-CXB-1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一致的优势菌株,以上结果表明KD-CXB-1为黑斑蛙蝌蚪出血病的病原菌.实验进一...  相似文献   

15.
邱海波 《水利渔业》2006,26(3):101-101
1浸洗法用较高浓度药物浸洗蛙体,可在短时间内治疗蛙病。浸洗时间、药物用量要适当,要视水温高低、蛙的体质灵活掌握。水温高,用药量要少些,浸洗时间宜短;水温低则相反。发现蛙或蝌蚪难以忍受,立即加水,或者将蛙或蝌蚪放入清水中。配制药液用清水,不要用肥水或浑水。漂白粉10 g  相似文献   

16.
蝌蚪是美蛙生长发育的一个特殊环节。蝌蚪体小柔软,搞逆性差,易造成大量死亡,在自然条件下成活率较低。它的生活习性不同于幼蛙和成蛙,它生活于水中,靠鳃呼吸,与鱼类相似。笔者结合生产实际,提醒养殖户必须抓好以下几项措施,以提高蝌蚪成活率。 一、蝌蚪池建造关 蝌蚪池应建于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方。蝌蚪池以土池简便易行,水质稳定,溶氧  相似文献   

17.
又称为蛙出血病、蝌蚪暴发性出血败血症。【病原、病因】病原为温和气单胞菌。当水质较差,气温变化过大时,极易发生该病。【流行及危害】流行范围极广,尤以华东流行最甚,该病有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发病率可达70%,死亡率在40%~70%,最高达100%,危害极严重,蝌蚪发病多集中在4cm以上的个体,且以临近变态或正在变态的蝌蚪为最,从刚变态的幼蛙到成蛙。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均有发生。【症状】蝌蚪发病时,其症状表现为腹水明显,腹部表面似有透明斑或斑点状出血,眼球时有充血,表面覆盖有一层红色粘膜,轻压则红膜脱落,眼球突出;切下表…  相似文献   

18.
一.蝌蚪的饵用价值 蝌蚪尾部肌肉发达,可作为牛蛙和虎纹蛙等食用蛙类的活饵料。笔者曾用蟾蜍蝌蚪养虎纺蛙蝌蚪直至变态;也曾用泽蛙和沼蛙的蝌蚪喂养牛蛙幼蛙与成蛙,效果良好。 二.利用蝌蚪当饵料的可行性 1.资源丰富,四季皆有蝌蚪可供利用。 2.生长快、易培养,一个月左右可充当饵料。 3.养、护、捕结合,促进蛙类繁衍。自然蚧的蛙类,在无人保护的情况下,产卵虽多却存活很少。人工培养蝌蚪则可在捕获的同时留下一些让其变态成蛙,放归田野继续繁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林蛙的蝌蚪期是指蛙卵从刚孵出到脱去尾巴,长出四肢之前称之为蝌蚪期.在正常条件下,这个时期为40多d,一般分为蝌蚪初期,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和变态期.蝌蚪期的饲养管理对于中国林蛙的养殖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蝌蚪的成活率、体质及个体大小,还影响幼蛙的成活率和性成熟的时间,也是提高林蛙养殖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0.
1蝌蚪池的建造 养牛蛙蝌蚪可以用水泥池,也可用土池,面积不宜过大;池子要建在地平线以下,以防止夏天高温.池深1.2-1.5m,排灌方便,加防逃设施;池中可种植适量的水花生或水葫芦(不宜布满全池)。池子个数要根据蝌蚪饲养量而定,要求大(200-300m^2)中(50-70m^2)小(10-20m^2)3种池子配套,以满足分级饲养和分期分批孵化蝌蚪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