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十四、气泡病▲病因:养殖池底质有机物含量过高,在高温时节发酵冒泡,蝌蚪误食过多的气泡,或气泡附着在蝌蚪的体表后,使之在水中不能平衡。▲症状:体表或肠道中有许多小气泡,使蝌蚪浮于水面而不能下沉,影响其活动和摄食,最后导致死亡。▲流行及危害:因该病由水质...  相似文献   

2.
张新 《科学养鱼》1989,(6):12-12
一、蝌蚪疾病与敌害 1.气泡病:病因是由于水中溶解的氧气达到饱和状态,这些饱和的溶解气体又很不稳定,以气泡形式吸附在水草或池壁上,这时若投饵过迟或不足,蝌蚪四处觅食,气泡就会不断地被蝌蚪吸入体内和粘附在体表,致使蝌蚪肠内充满气泡,身体膨  相似文献   

3.
十、肿腿病▲病因:该病因皮肤擦伤后受细菌感染所致。▲症状:病蛙后腿肿胀,皮下积水,有时表皮充血发红,有明显炎症,跳跃无力,厌食,最后死亡。▲流行及危害:发病的多数为种蛙,常在从外地引种入池后几天内发病。蛙在越冬苏醒后易发病,该病有一定的传染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朱炳全 《淡水渔业》2000,30(5):12-13
6 3 常见疾病的防治6 3 1 蝌蚪的病害及防治(1)车轮虫病症状是体表及鳃的表面呈现有青灰色斑 ,或尾部发白 ,这是由患病蝌蚪分泌的粘液和坏死表皮所形成的 ,此病以 5~ 8月流行最盛 ,且多发生在密度大 ,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 ,虫体寄生鳃上时 ,使呼吸困难 ,浮于水面 ,进而大批死亡。其病因是寄生了原生动物车轮虫所致。防治方法 :①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控制放养密度 ,经常保持水质清新 ,可预防病发生。②治疗可用0 5mg L硫酸铜和 0 2mg L硫酸亚铁合剂 (总量浓度为 0 7mg L)全池泼洒。(2 )气泡病症状是腹部膨胀如…  相似文献   

5.
1车轮虫病此病易发生于早繁苗培育期,特别是0.8~2厘米的小苗。虫体呈蝶形,寄生于鳃及体表,在体表粘液中或鳃小片间迅速游动或翻滚。发病初期鱼苗单个或几个在他角、池边缓慢游动,或静止不动,鱼体呈黑色。发病后期则能见到鱼苗成群绕池狂游。防治方法:鱼苗下地前用s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浸浴10~20分钟,发病后用O.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地泼洒。2小瓜虫病小瓜虫幼虫呈卵形或鞋底形,成虫呈球形,运动时体形随所处空间而变化。虫体寄生于鳃、体表、鳍条等处,形成白色胞投,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鳃、体表和…  相似文献   

6.
五、非寄生性鳗病1.气泡病病因:养殖水体中氧和氨过于饱和而在鳗鱼体内形成气泡而引起。主要症状:外观上可在头部、鳃盖、鳍及眼睛等处见到气泡,尤其将鳗朝阳放置时更清晰可见,病鳗行动迟缓,浮游于水面,不能摄饵引起栓塞死亡。预防:防止水中溶解氧过饱和,保持水质良好,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治疗;及时排换水,降低浮游生物的密度。2.胆囊变性病主要症状:病因不明。病鳗摄食活动减弱,外观不明显,解剖内脏可见胆囊肿大或萎缩,胆囊壁增厚,胆汁由绿色转变为黑色或淡黄色或无色,肝脏轻微肿大,肾脏正常。预防:饵料中添加适…  相似文献   

7.
潘建  徐帅 《科学养鱼》1997,(7):28-28
稚鳖在温室内进行高密度加温养殖,是目前一个较普遍的快速高效的养殖项目,但由于密度大、投饵量大、鳖的排泄物和残饵积存多,加上因燃料费用的限制不能经常换水,水质极易恶化。也容易使稚鳖发病,特别是池水发黑发臭,水中硫化氢、氨气、甲烷、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很高,而水中溶氧又减少,稚鳖会因吸入大量有毒气体而缺氧发病,甚至大量死亡。这种因水质恶化而引发的鳖病症状:大量病鳖爬上休息台,反应迟钝,病鳖体表无伤,鳖体象充了气一样膨胀,手微捏腹部有气泡从口、鼻排出,排出的气体带有刺鼻的臭味。解剖病鳖时,有强烈刺…  相似文献   

8.
李明锋 《内陆水产》2004,29(12):24-24
车轮虫病主要发生在蛙类的蝌蚪阶段,蝌蚪的皮肤和鳃部组织,呈现青灰色的斑,尾鳍发白、腐烂,鳃丝颜色变淡,粘液增多,呼吸困难,最后漂浮于水面窒息死亡。此病流行于每年的4~6月份,常发生于放养密度过大,蝌蚪活动缓慢的池中。  相似文献   

9.
沈国安  周文娟 《内陆水产》2002,27(11):32-32
在河蟹养殖中,因放养密度高,饵料投放不足,水体富营养化,病害日益突出。在常见寄生生物中,除固着类纤毛虫,还常可见到丝状藻类病、水霉病,蟹农常因不能将这三类寄生生物病正确区别,经常有混淆现象,而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用药后毫无疗效,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现将三类常见病的区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纤毛虫病病原:包括原生动物环毛目的聚缩虫,原生动物缘毛目的累枝虫、钟形虫、单缩虫等固着类生物附着在河蟹的肢体上。症状:纤毛虫主要寄生在蟹的体表,被感染后,病蟹体表长满许多肉眼可见的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和大量的…  相似文献   

10.
在河蟹、青虾的体表常见寄生生物中,除固着类纤毛虫,还常可见到丝状藻类和水霉,这三类体表寄生生物外观共同症状均为绒毛状,因而在虾蟹养殖生产中,养殖户常因不能将这三类寄生生物病正确区分,而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用药后毫无疗效,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将河蟹、青虾这三类常见体表寄生生物病的区别与防治方法分别介绍,供虾蟹养殖户参考。一、纤毛虫病病原包括原生动物环毛目的聚缩虫,原生动物缘毛目的累枝虫、钟虫、单缩虫等固着类生物。症状纤毛虫主要寄生在虾蟹的体表,被感染的虾蟹体表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灰色或黑色…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上旬邢台、石家庄部分池塘养殖发生死鱼事故,死亡率达30%~50%,给养殖者造成重大损失。涉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鲤龟、斑点叉尾鮰、鲢鱼等,根据现场调查和部分渔场的报告情况,发生病害的鱼类主要症状有:鱼体倾斜,缓游于水面,气泡多的鱼类不能下沉;尾鳍出血、出现气泡、轻微蛀鳍,胸鳍充血,背鳍有大量气泡,鳃丝充血,鲜红,体表无寄生虫;剖检,内脏无明显病变。  相似文献   

12.
《水产科技情报》1998,25(6):285-285
十五、白点病▲:病症1.外观可见皮表有小白点,鳃部有纤毛虫寄生。2.通常发生于低水温期(20℃以下)。▲:病因其病原体为纤毛虫(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tis)属的原虫,虫体甚大,呈球形,有缓慢的运动性,成虫大小为500~8...  相似文献   

13.
《水产科技情报》1997,24(3):138-139
鳗鱼主要疾病之防治七、水霉病▲病症:1.鳗鱼躯干上可见明显的棉絮状附着物。2.有时只见其局部体表有薄薄的白雾状附着物,刮下此附着物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菌体或菌丝,再或孢子体。3.此病多为继发性疾病,故通常先有原发性疾病感染,如赤鳍病或寄生虫病,诊断时...  相似文献   

14.
一、主要预防措施第一:采捕鳝种,不能用铁夹,钓钩。黄鳝池内不得有玻璃碎片或铁片等锋利杂物,以免损伤体表,在搬运和放养的操作过程中要尽量细心,避免干燥、粗糙的工具接触,保持鳝体湿润。第二:投放鳝种前,要彻底清池消毒,每平方米池面可用生石灰1公斤或用20克漂白粉化浆后全池泼洒,一周后再投放鳝种。第三:做好发病鳝鱼的隔离工作,对发病鳝鱼池不要使池水相互串通,病鳝死亡后不要随便抛弃,必须深埋土中。第四:鱼体消毒。从外地购进和捕捉的鳝种,在放养前,必须先放在3%~4%食盐水中浸洗5分钟或放在10克/米3的漂白粉液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牛蛙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其病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牛蛙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作一简要介绍。1 气泡病:发生在蝌蚪阶段,患病蝌蚪身体膨胀,仰游在水面,肠道内充满气体。防治方法:将蝌蚪捞出置于清水中暂养1~2天,不投饵,或投喂些煮熟的麸皮、米糠等。若发病不严重时,可迅速注入清新水。  相似文献   

16.
《内陆水产》1994,(6):20-20
一、水霉病:鱼卵、鱼苗、鱼种、成鱼因操作不慎造成鱼体表受伤,易发生此病。防治方法:对鳜鱼的孵化用水,用60目尼龙筛绢网过滤以防杂物进入。擦伤的鱼卵及鱼体可用孔雀石绿溶液泼洒或浸洗。泼洒时须停水3—5分钟,每天2—3次。  相似文献   

17.
五月上旬至九月中旬是蝌蚪胃肠炎的发病高峰季节。此病来势凶猛,危害性较大,死亡率较高,对整个养蛙生产影响较大。本场总结此病的病因、病症及防治措施如下,供养殖同仁参考:一、发病原因蝌蚪胃肠炎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1投喂不当:在蝌蚪投喂中不能定时、定量,饥饱不匀。长期投喂单一饲料或长期投喂干粉饲料,所投饲料营养成分不定,使蝌蚪营养不良,体质衰弱,导致胃肠紊乱,产生胃肠炎。2管理不当:在蝌蚪管理中不注意水质清洁,水质过肥,蝌蚪排污换水时不注意池子的温差,同时夏季高温季节不重视防暑降温等而引起的胃肠炎。二、发病…  相似文献   

18.
高飞 《水产养殖》2009,30(8):38-38
1病症 气泡病多发生在鱼苗、鱼种阶段,成鱼发生较少,夏秋季为发病季节。通常发病类型有两种:一是鱼苗肠道,体表,鳍,鳃丝上显现许多小气泡,鱼体上浮,游动失常。另一种是血液循环中出现气泡。病鱼浮于水面,失去平衡,打转,挣扎游动,不能下沉而死亡。成鱼发病尾部向上,头撞岸边,挣扎而死。内部体腔壁、肠系膜、鳃血管等部位都附着小气泡,病死鱼一般口都张开。  相似文献   

19.
工厂化养殖罗非鱼的易发病症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继友 《齐鲁渔业》2001,18(3):33-33
1气泡病1.1症状气泡进入鱼体,病鱼鱼鳍、体表肉眼可见米粒大小透明气泡,解剖可见肠壁及肠道内有气泡,病鱼不振食,停在水表面,游动困难,受惊后呈挣扎状,不久衰竭死亡。1.2病因 1)由于追求高密度和高产量,人为送气过多。2)使用的深井水、温泉水或工厂余热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1.3危害从鱼苗到成鱼均可发病,鱼苗尤为严重,损失也较大。1.4防治1)改善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量,根据放养密度,合理送气。2)深井水、温泉水、工厂余热水在使用前必须充分曝气,使水中的过饱和气体溢出。3)病情较轻的病鱼,移入清新水…  相似文献   

20.
一、气泡病黄颡鱼苗种培育池塘长期投喂高蛋白质粉料,流失进入水体比例高,气温适宜情况下易造成水质过肥。水质过肥,藻类易丰富,光照强,白天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没有风的天气或池塘搅动不够,池塘溶氧过饱和会在水中形成大量的微小气泡。苗种误以为微小气泡是食物吞食或气泡黏附在鱼苗体表,苗种活动能力弱,易造成气泡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