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芝麻种质资源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调查186份国内外芝麻资源的21个表型性状,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对所 有性状进行聚类分析,186份材料可划分为7个类群。结果表明:选取单株蒴数多、千粒重高、花期适中的大蒴材料 作亲本能显著提高单株产量;不同地区间品种农艺性状整体变异差别较小,区域内变异较大且侧重的性状不同;聚 类结果显示,芝麻品种的遗传差异与地理远缘无明显相关性,说明培育高产优质品种时,亲本选配要以亲缘关系为 主要参考依据;同时推测国内芝麻的引种传播是由南向北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芝麻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5个芝麻品种(品系)为材料,根据生物学意义将15个性状归纳为4个性状组,对性状和性状组基因 型值进行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并建立了由多个农艺性状间接改良品质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对 单株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农艺性状(株高、果轴长、始蒴部位)和产量构成因子(蒴粒数、千粒重) ,而且农艺性状 与产量构成因子以正相关为主,因此可以同步改良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以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含油量与主 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子以及种子容重呈正相关,而与粒宽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含油量和产量可以 协调发展,同步提高,而且可以通过籽粒性状间接辅助选择高产、高含油量的芝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芝麻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分析2007-2017年全国(北方片)芝麻品种区域试验数据,探讨北方芝麻产区育种变化趋势。利用多元逐步回归、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进行比较与分析,对通过鉴定的16个品种进行品质性状和抗病性分析,剖析北方芝麻产区高产优质育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年间共有41个品种参加了全国(北方片)芝麻区域试验,16个品种通过全国芝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新育成的芝麻品种产量水平逐渐上升。随着年份的推移,参试品种和通过鉴定的品种株高、主茎果轴长、单株蒴数、生育期和产量持续增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主茎果轴长、单株蒴数、生育期对产量影响较大,其次为株高和千粒重、单株蒴数和每蒴粒数等性状。对已通过鉴定品种的品质性状及抗病性做分析,发现品质没有明显变化,抗病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因此认为,育种中在保证一定株高和生育期的前提下,更应注意提高品种的单株蒴果数、千粒重和每蒴粒数。生育期延长、株高增加直接影响芝麻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应以中矮秆、节间短、抗裂蒴、抗倒伏、品质优、抗病性强为主要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4.
芝麻产量的农艺性状,如株高、结蒴部位、分枝数、叶腋蒴数、全株蒴数、蒴粒数以及千粒重等,它们之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1979年我们用河南省提供编写《中国芝麻志》的49个品种进行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1962、1963年的研究基本一致。这一相关性的分析研究,使我们对芝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育种和栽培技术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观察分析夏播大豆新品种在广西河池市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旨在筛选出适合当地气候环境栽培的大豆新品种,为其在本地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18—2020年在广西河池市开展三年的种植试验,以桂夏1号为对照品种,调查桂夏1701、桂夏1702、桂夏1703、华夏17号、粤夏2016-3、粤夏2016-5、桂夏豆117、桂夏豆118、桂夏豆119、金百夏1号和金百夏2号品种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对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对11个大豆新品种进行评价和分类。粤夏2016-5、粤夏2016-3、桂夏豆119和金百夏2号的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分枝数及产量均高于对照。根据相关分析可得,大豆产量与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由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依次为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有效荚数和单株粒数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是粤夏2016-5和粤夏2016-3,其次是金百夏1号、桂夏豆118、金百夏2号;最后是桂夏1703和桂夏豆119。桂夏1701、桂夏1702、桂夏豆117和华夏17号在本地区表现欠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与朝天椒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间的关系,为筛选性状优良的亲本材料及新品种选育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的24份朝天椒种质资源的株高、主茎粗、株幅、单果鲜重、单果干重、单株结果数、果实纵径、横径、果型等1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变异性及相关性。[结果]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0.76%,其中单株果数、单株鲜产量、单果鲜重在各种质资源间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40.14%、34.92%、30.8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干产与鲜椒产量为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38,单株干产与茎粗、株幅、果实纵径及单株果数为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7、0.433、0.413、0.404。[结论]在筛选朝天椒自交系或选配组合时,可选择单株果数较多、单果重较重及果实纵径较大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夏大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新育成的18个大豆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有限结英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主茎节数、百粒重、单株英数、株高、单株粒数、底荚高、分枝数;而亚有限结英习性的大豆品种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株高、百粒重、底荚高、分枝数。明确了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关系,为选育高产夏大豆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旱稻引进种质的类缘关系与农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份水稻籼粳种质作对照,对15份引进早稻种质的类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份早稻种质属于籼稻,5份偏籼,4份偏粳,4份粳稻。对这些早稻种质的主要农艺特征进行了测验;并对其产量构成因子相关性作了分析。单株产量与7个穗部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穗总粒数、结实率和穗数相关极显。与穗长相关显;早稻陆引46、IRAT l04、巴西陆稻、早稻297等4份引进种质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单株产量较高,值得进一步种植观察。  相似文献   

9.
山东间作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间作大豆的性状表现,筛选适宜间作的高产、稳产性大豆品种,本研究在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对50份大豆材料在两年的产量与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并采用GGE双标图法进行品种适应性及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50份材料的主要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6.87%~77.32%,广义遗传力为0.62~0.97,且生育期、营养生长期、百粒重等9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大于0.8;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茎粗(0.75**)、生育期(0.76**)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为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底荚高、营养生长期、百粒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茎粗>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单株荚数>百粒重>底荚高>单株粒数>分枝数>主茎节数>株高>生殖生长期;GGE双标图法表明汾豆79、中作J7018和皖豆30为适宜间作的高产、稳产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指导国家长江流域高产优质春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分析了2006-2017年国家区试长江流域春大豆组12年间的品种试验数据,并通过方差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参试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其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化规律与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2年间90个参试品种有16个通过试验并申请国家审定;参试品种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品质性状的变异最小,其次是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重要农艺性状的变异最大;随着年度的递增,参试品种的生育天数、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呈现缓慢下降的总趋势,而产量、单株粒重、百粒重呈缓慢增加的总趋势,单株有效分枝数、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蛋白质与脂肪总含量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粒重、百粒重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生育天数、粗蛋白质含量负相关且达极显著及显著水平。因此,在长江流域春大豆新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适当缩短生育天数和降低粗蛋白质含量,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芝麻花期叶绿素含量变化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110份芝麻栽培品种和5份野生资源种为研究材料,分析了芝麻花期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野生芝麻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栽培品种;各种材料叶绿素含量从初花期到终花期不断升高;不同阶段的叶绿素含量相关显著;叶绿素含量与株高、果轴长度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单株产量仅呈中等强度的正相关。在分组方差分析中,高叶绿素含量品种组与低叶绿素含量品种组之间的单株产量差异显著,表明通过选育高叶绿素含量的芝麻新品种来实现增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挖掘控制芝麻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位点,本研究利用多态性较高的72个SSR标记,对来自国内外96 份芝麻品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TASSEL3.0软件的MLM (MixedLinear Model)方法对株高、株蒴数、每蒴粒数、蒴长、蒴宽、千粒重、始蒴部位、空稍尖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SSR标记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72个标记共检测出446个等位变异,变异范围为2~14个,平均6.2个;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异范围为0.2421~0.8210,平均为0.5407;基因多样性指数的变异范围在0.5504~0.9897,平均值为 0.7477。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亚群。关联分析结果显示,51个标记位点与株高、蒴长、每蒴粒数、始蒴部位、空稍尖显著关联,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在13.29% ~32.08%。有5个位点在多个环境或均值 下被重复检测到,是较为稳定等位变异,如与株高相关联的位点Hs1775-A2、SIM201-A1;与每蒴粒数、始蒴部位和株蒴数分别关联的标记位点Hs1514-A1、SIM004-A3和SIM002-A1。  相似文献   

13.
为指导鲜食夏大豆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分析了2006-2018年国家区试鲜食夏大豆13年的品种试验数据,研究了鲜食夏大豆品种14个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8年8个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14个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在6.75%~38.67%之间,A级口感率的变异系数最大,标准二粒荚宽最小;参试品种的平均鲜荚产量为10 468.9 kg·hm-2,较对照减产1.7%;随着年度的推进,鲜荚产量得到了提升,采青天数、株高、主茎节数、单株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鲜荚数有下降趋势,而多粒荚率、单株鲜荚重有上升趋势,百粒鲜重、标准二粒荚长和宽、标准荚率、A级口感率逐步提升。相关性分析表明,鲜荚产量与多粒荚率、单株鲜荚重、百粒鲜重、标准二粒荚长和宽、标准荚率极显著正相关,A级口感率与百粒鲜重、标准二粒荚长和宽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鲜食夏大豆性状变异的最主要因子是标准二粒荚长和宽、荚数、多粒荚率及株型因子,在鲜食夏大豆选育过程中应注重选择多粒荚多、荚长、荚大、粒大的品种进行组配,以提高鲜食夏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265份田埂豆地方品种遗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田埂豆地方品种各性状均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潜力,尤以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 粒数和单株粒重的变异最大:茎粗的遗传率最高,结荚高度,分枝数、株高其次。各性状对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的大小顺序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分枝数>主茎节数>株高>茎粗>百粒重。单株粒数对单株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株高对单株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小。从中选出10个生育期适中,分枝多、结荚多、株高适宜、单株生产力较高,可用于生产或作为育种的基础材料;系统选择了埂青81、埂青82两个田埂豆品种,且提纯改良了16个田埂豆品种。  相似文献   

15.
对"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审定的51个高产型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组合的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经济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这51个组合的平均有效穗数为13.89万/667 m~2、穗着粒数为176.87粒、结实率为80.99%、千粒重为29.52 g、稻谷产量为547.22 kg/667 m~2、增产率为5.36%。单产与有效穗数和增产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长、穗着粒、结实率和千粒重相关性均不显著;有效穗数与穗着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长呈显著负相关;结实率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四川省这样的生态条件下,要进一步突破水稻产量水平,应在保持一定单穗质量的基础上,平衡协调穗、粒结构,适当增加有效穗数。针对不少品种结实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新育杂交稻结实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四川省玉米区试2005年平丘1~4组参试的40个玉米新组合及相应对照分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单穗粒重>株高>穗位高>出籽率>穗长>适应度>穗行数>百粒重>抗倒伏>CV值>生育期>行粒数,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是单穗粒重、株高、穗位高、出籽率和穗长等。选育玉米杂交种时,在保证适当的株高和穗位高的前提下,要注重单穗粒重、出籽率、适应性、长穗和多行的选择,同时不要忽略百粒重和抗倒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筛选到的20株麻疯树优良单株的产量性状指标和种子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单株果数、单株种子数、单株果重和单株种子重的变异系数均大于60%,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而百粒重、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种子含水量和种子含油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09%、1.67%、1.99%、2.04%、11.84%和7.02%,相对选择潜力较小;(2)单株果数、单株种数、单株果重和单株种子重4个性状反映了单株产量,且相互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则反映了种子饱满程度,因此可选取单株种重和百粒重作为麻疯树优良单株筛选评价的主要指标;(3)种子含油量可在将来获得麻疯树高产稳产品种的基础上作为高油品种的筛选评价指标;(4)优良单株CPT1的单株种重、百粒重和种子含油量分别为676.84g、62.04g和34.43%,其产量性状和含油量表现较好,可作为生产上优良品种进一步筛选和培育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主要性状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以4种种植密度下4个小麦新品系(种)的11个性状为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其主要性状对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下各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是:穗长>可孕小稳数>穗下节长>株高>蛋白质舍量>整齐度>不孕小穗数>成穗数>穗重>千粒重>穗颈长.在不同的密度下各主要性状对蛋白质含量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株高>可孕小穗数>穗重>千粒重>穗长>整齐度>产量>穗下节长>不孕小穗数>成穗数>穗颈长.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影响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主要性状各有侧重,在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中应重视可孕小穗数和株高这两个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19.
为指导鲜食春大豆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分析了2004-2017年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品种的14个重要农艺性状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国家区试鲜食春大豆品种性状的遗传变异十分丰富,变异系数为5.9%~33.49%,遗传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是单株有效鲜荚数,而采青天数、标准二粒荚荚长和荚宽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小。随着年度的递进,鲜食春大豆的株型、鲜荚产量、口感、荚型性状获得了逐渐的改良。主成分分析表明,荚数与生育生长、鲜荚产量、株型、荚率、品尝品质和荚型因子是鲜食春大豆性状变异的最主要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鲜荚产量与单株有效分枝数、百粒鲜重、单株鲜荚重、标准二粒荚荚长极显著正相关,与500 g标准荚数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余性状相关性不显著。A级口感率与采青天数、株高、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等性状极显著负相关。因此,鲜食春大豆品种选育时,应注重分枝多、粒大荚长而饱满的亲本组配及后代选择,协调荚型、株型和生育期的改良,从而选育出高产优质鲜食春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