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此试验以产高活性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的复合酶发酵液对葛根进行酶解处理,然后对葛根进行常规提取,测定其有效成分黄酮的提取量,并与未加酶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葛根黄酮的提取量提高21.1%;经t检验分析,加酶前后提取量均数差异极显著(P0.01)。对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复合酶发酵液酶解法提取松针粉的最佳条件为:最佳温度40℃,pH=4.0,而酶解作用时间和加酶量分别为6h和6%。研究表明在最佳酶解条件下,复合酶发酵液能显著的提高葛根有效成分的释放提取。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棕榈粕的营养价值,本试验利用正交结合熵权TOPSIS法对甘露聚糖酶、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水解棕榈粕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以棕榈粕为原料,还原糖、三氯乙酸可溶蛋白含量为指标,筛选了复合酶的组成和各酶的最适浓度;采用单因素试验获得料水比、复合酶酶解时间、酶解pH值以及酶解温度的最适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结合熵权TOPSIS方法获得最佳酶解条件。结果:复合酶组成和含量分别为酸性蛋白酶250 U/g、甘露聚糖酶45 U/g、纤维素酶160 U/g;各因素最适条件为料水比1∶3、酶解时间24 h、pH值4.8、温度37℃;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水比1∶2、酶解时间24 h、pH值4.8、温度42℃。结论:复合酶在料水比1∶2、时间24 h、pH值4.8、温度42℃条件下水解棕榈粕,反应后还原糖含量达到65.29 mg/g,酸溶蛋白含量达到3.86%,粗纤维降解至8.58%。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高得率的山豆根多糖提取工艺,试验以山豆根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山豆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山豆根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浓度2%、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 h、酶解pH值5,山豆根粗多糖含量为88.48%,多糖的提取率为5.11%,明显高于水提醇沉法提取的粗多糖得率(3.54%)。该方法简便、成本低、提取率高,适用于山豆根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油莎豆粕中的淀粉,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获得高提取率淀粉。以淀粉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 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加酶量、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与酶解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淀粉提取率有显著影响,油莎豆粕淀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25%、酶解温度47℃、pH 5.5、酶解时间为5 h,淀粉提取率为77.67%。  相似文献   

5.
滁菊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滁菊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考察指标,分别以药材粉碎度、加水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滁菊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影响滁菊挥发油提取的最主要因素为粉碎度,其次为蒸馏时间、加水量、浸泡时间,滁菊中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菊花粉碎度80-100目,14倍加水量,浸泡10 h,提取13 h。结论:此提取工艺合理可行,试验重复性较好,可用于滁菊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以龙安柚果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果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Plackett -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影响龙安柚柚皮果胶得率的关键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果胶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龙安柚柚皮果胶得率的关键因素为提取pH、酶解时间、超声功率和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提取pH 5.0、提取时间30 min、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59 min、复合酶比例1∶3、超声功率70W、提取温度51 ℃,果胶得率可达27.43%。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草鱼鱼肉蛋白为原料,采用蛋白酶突变株166水解,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抗氧化性为考察指标,对反应时间、加酶量、反应pH及反应温度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蛋白酶突变株166水解草鱼蛋白获得活性物质的最佳操作条件:酶解时间120 min,酶解温度65℃,pH 7.5,加酶量4 000 U/g,在此条件下,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性可达到52.07%.  相似文献   

8.
黑曲霉酶解提取葛根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产高活性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的黑曲霉ANO2鲜曲对葛根进行酶解处理,然后对葛根进行常规提取,测定其有效成分黄酮的提取量,并与未加黑曲霉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葛根黄酮的提取量提高21.1%,经t检验分析,加黑曲霉前后提取量均数差异极显著(P<0.01)。对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黑曲霉酶解法提取葛根的最佳条件为:最佳温度40℃、pH值4.0、酶解作用时间6h、加黑曲霉量为6%。研究表明,在最佳酶解条件下,黑曲霉ANO2鲜曲能显著提高葛根有效成分的释放提取。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使用双酶法制备饲料级小麦低聚肽。试验对比了食品级与饲料级蛋白酶水解谷朊粉的多肽含量,筛选出最佳的复合酶种类;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条件并测定可溶性小肽含量。结果显示,酶解工艺条件为谷朊粉添加量12%、pH值7.0、中性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各添加3%、水解5 h。在此条件下,可溶性小肽含量84.34%。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重均分子量为764 Da,分子量小于1 000 Da的小麦低聚肽占比87.19%。研究表明,使用饲料级蛋白酶酶解谷朊粉,小麦低聚肽含量显著提高,并降低成本,具有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开发藜麦蛋白,提高藜麦应用价值的最佳条件,本研究以白藜麦芽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碱性蛋白酶酶解藜麦芽制备多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碱性蛋白酶添加量、酶解p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底物浓度这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获得制备多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2000 U/g,酶解pH 10.0,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3 h,底物浓度9%,在此条件下进行的验证试验,多肽含量达(0.4105±0.0021)mg/mL,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藜麦|酶解|多肽|单因素试验|正交设计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羽毛粉为原料,对羽毛蛋白酶解的条件进行初步研究。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吸光度值为指标,得出酶解的最佳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以水解温度、加酶量、水解时间和pH作为4个因素,通过试验筛选每个单因素较好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最适酶解条件为水解温度60℃、加酶量2.5%、水解时间6 h和pH 6.5。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复合酶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探究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质量比、复合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和料液比对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当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质量比为1︰1时,复合酶浓度1.0%,酶解时间60min,酶解温度50℃,pH=5,料液比1:21g/m L,原花青素得率最高,达3.805%。原花青素提取液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弱酸、暗光、50℃左右的环境下保存和使用稳定性最好。酶解法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条件温和,利于其在饲料中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3.
蝇蛆生物活性肽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蝇蛆为试验材料,设酶解温度、复合酶量、酶配比、酶解时问和pH值5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进行L15(4^5)正交试验设计,以水解度作为评价指标,筛选脱脂蝇蛆粉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脱脂蝇蛆粉的最优酶解条件为A1B3C3D4E3,即温度(A)45℃,酶量(B)8000U/g,风味酶:木瓜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配比(C)是35%:50%:5%:10%,酶水解时间(D)为7h,pH(E)为7.5。脱脂蝇蛆粉溶液水解度的最大影响因素为酶解温度。  相似文献   

14.
以梅花鹿鹿角盘为原料,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鹿角盘胶原蛋白提取工艺。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p H值、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因素进行4因素4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4个因素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得出鹿角盘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根据实际情况修正为p H 1.8、加酶量4%、酶解温度37℃、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鹿角盘胶原蛋白提取率可达到80.10%。  相似文献   

15.
《饲料工业》2019,(17):21-25
试验以贵州铜仁香椿子为原料,采用果胶酶协同超声波法提取香椿子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果胶酶的最佳作用pH值为3.5,最佳作用温度为50℃。在最佳pH值、最佳温度固定的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香椿子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香椿子中总黄酮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提取液中乙醇浓度>酶解时间>酶用量>液料比,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5%,酶解时间30 min,酶用量1.25%,液料比401。该条件下香椿子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26.41 mg/g,比不加酶直接提取提取率提高了17.95%。该方法稳定、重复性好,是一种高效的香椿子总黄酮提取方法,为香椿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波协同酶法提取甜地丁槲皮素,分别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参数条件。结果表明,酶解pH值对槲皮素得率有显著性影响,微波协同酶法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pH值4.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70 min、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2∶1)用量0.8%,在此条件下槲皮素得率达到1.20 mg/g。优化得到的微波协同酶法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甜地丁槲皮素提取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优化黄皮叶挥发油的提取条件,并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皮叶挥发油,以料液比、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确定黄皮叶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黄皮叶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黄皮叶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时间2 h、提取时间4 h、料液比为1∶10(m∶V),挥发油得率为0.50%,GC-MS共分离鉴定出37种化合物,以芳香烃、萜类化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等为主,占挥发油总量的96.49%。本试验明确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皮叶挥发油的优化工艺和挥发油的成分,可为黄皮叶挥发油的工艺研究、标准制定和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罗非鱼鱼皮为原料,经酸碱处理后,加热熬制得到胶原蛋白,再用复合蛋白酶水解制备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研究pH、温度和酶添加量对罗非鱼鱼皮酶解消化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枯草杆菌复合酶法提取鱼皮多肽饲料添加剂工艺。结果表明:枯草杆菌复合酶法提取鱼皮多肽饲料添加剂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pH7.64、温度50.30℃、加酶量1.55%,在此操作条件下,多肽的提取率最高,为14.63%。此提取工艺参数优良,稳定性强,可以为鱼皮多肽饲料添加剂的研发与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蝇蛆生物活性肽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蝇蛆为试验材料,设酶解温度、复合酶量、酶配比、酶解时间和Ph值5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进行L16(45)正交试验设计,以水解度作为评价指标,筛选脱脂蝇蛆粉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脱脂蝇蛆粉的最优酶解条件为A183C3D4E3,即温度(A)45℃,酶量(B)8000U/g,风味酶:木瓜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配比(C)是35%:50%:5%:10%,酶水解时间(D)为7 h,Ph(E)为7.5.脱脂蝇蛆粉溶液水解度的最大影响因素为酶解温度.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沙葱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沙葱粉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在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的基础上,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以浸泡时间(A)、料液比(B)、超声波处理时间(C)、蒸馏时间(D)为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提取沙葱挥发油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沙葱挥发油提取率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蒸馏时间>浸泡时间;最佳组合为A1B3C3D3,即浸泡时间1.5 h、料液比1:11、超声波处理时间20 min、蒸馏时间3.5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0.46%。通过验证试验表明,所选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