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广西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广西6个市的6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对其中4个猪场统计,在11090头猪中,患流行性腹泻的猪4658头,发病率为42%;死亡265头,病死率为5.69%。对6个猪场的170头份血清检测,阳性血清14份,阳性率为8.24%。结果表明广西的一些规模化猪场有猪流行性腹泻存在。  相似文献   

2.
正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一种以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高度接触性的猪肠道传染病[1]。非洲猪瘟在我国暴发后,规模化猪场在复养中由于头胎母猪的增多以及种猪不纯,使得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发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加重趋势[2]。规模化猪场一旦发生该病,如果不及时做好防控工作,会使猪群多数猪感染发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 发病情况南宁市武鸣区某规模猪场存栏母猪2 268头,仔猪6 415头,  相似文献   

3.
1996年春节前后,我县部分规模化猪场和不少农户饲养的猪受到猪流行性腹泻病的侵袭,给养猪生产造成极大影响。所以1996年10月起,县兽医站要求各规模猪场试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灭活二联苗实施免疫,收到较好效果,但有一个集约化供港猪场仍于1997年3月暴发猪流行性腹泻,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系自繁自养的供港猪场,场内圈存生产母猪750头、肉猪4000多头。1996年10月24日开始,遵照县兽医站免疫要求.对母猪实施产前25~30天颈肌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灭活二联苗,每头4ml,至1997年2月底,共免疫404头母猪。疫…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状况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分别检测了46个规模化猪场1075头母猪、9个规模化猪场198头育肥猪、规模化猪场72头断奶前仔猪和13个规模化猪场296头断奶后仔猪血清的猪瘟抗体效价。结果,母猪、育肥猪、断奶前仔猪和断奶后仔猪分别为149、65、3和110份血清抗体效价≤1∶8,低于临界保护线;分别有926、133、69和186份血清抗体效价≥1∶16,视为免疫合格,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6.17%、67.17%、85.83%,检测结果表明,断奶后仔猪和育肥猪免疫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6,(9):116-118
为了查清山西省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情况,对山西11个地市的30个规模化猪场的仔猪腹泻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采集的253份病料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检测。结果:共有5 158窝、52 533头仔猪发生腹泻,死亡40 059头,死亡率为76.25%;病料检测PEDV阳性率为73.26%,TGEV阳性率为7.36%。表明山西省猪群发生的腹泻,主要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在我国规模化猪场呈现爆发趋势,且流行性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重要的传染性病之一。本文根据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在规模化猪场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点,结合临床防控实践,重点论述了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业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天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主要引起猪水样腹泻、呕吐和伴随脱水为主要特征,对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段的猪群均易感,但对哺乳仔猪,尤其是新生仔猪危害更严重.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在我国规模化猪场呈现爆发趋势,且流行性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之一,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在规模化猪场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点,结合临床防控实践,重点论述了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主要引起猪水样腹泻、呕吐和伴随脱水为主要特征,对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段的猪群均易感,但对哺乳仔猪,尤其是新生仔猪危害更严重.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在我国规模化猪场呈现爆发趋势,且流行性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之一,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近年来猪流行性腹泻在规模化猪场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点,结合临床防控实践,重点论述了猪流行性腹泻的病原体,诊断以及流行性防治措施做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养猪》2015,(6)
2015年2—6月山西省5个规模化猪场3~10日龄哺乳仔猪发生严重腹泻,对采集52份病料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PCR或RT-PCR检测,结果发现,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率为75%,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率为61.54%,传染性胃肠炎病毒阳性率为9.62%,表明这5个猪场发生的腹泻主要是由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0.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仔猪呕吐、严重腹泻、高死亡率(产房仔猪达到100%)为主要特征,随着PEDV毒株的变异及其规模化猪场的扩张,猪场布局密度日益扩大,猪流行性腹泻在猪场已经成为常态化,尤其在冬春季节更为严重,对养殖场造成的损失严重,笔者处理了一起规模化猪场的的腹泻案例,在此分享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猪流行性腹泻又称流行性病毒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呕吐、腹泻和脱水,新生仔猪感染后常因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一般可达50%以上。2011年冬季气温骤降,广西富川县白沙镇某猪场部分猪拉黄色或灰色水样稀粪,特别是仔猪较为严重。伴有呕吐、严重脱水等症状,并出现死亡,猪场损失严重。笔者在兽医I临床诊疗工作中遇到过较多猪流行性腹泻的病例.现将该病的防治措施和体会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2年2月中下旬起,张掖市两家规模化猪场先后发生发病急、传播快的大规模腹泻。对病死猪进行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结合临床症状表现、流行病学,判断其为仔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采取支持性治疗和母猪返饲技术,并及时跟踪判断,通过对两猪场治疗效果观察,结果表明:猪场A中156头母猪治疗康复148头,康复率94.8%,901头仔猪治疗康复421头,康复率58.04%;猪场B中155头母猪治疗康复146头,康复率94.2%,895头仔猪治疗康复420共,康复率57.98%。为暴发仔猪流行性腹泻病的规模猪场和养殖小区提供有效防治措施,以达到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以来,我们对黑龙江省3个发生猪流行性腹泻规模化养猪场,进行的临床、病理学和实验室诊断,并从其中1个猪场发病猪中分离获得了l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经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冠状病毒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命名为PEDV—HRB—1株。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应用RT-PCR方法对来自广西5个猪场疑似猪流行性腹泻(PED)的37份病料和2份细胞培养物进行了检测,检出阳性30份,阳性率为76.92%;5个猪场均检测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结果表明,本病在广西的猪场中普遍存在。RT-PCR检测PEDV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田野  张海明  贺东生 《养猪》2013,(5):128-128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仔猪腹泻、呕吐、脱水和食欲下降的传染病。从2010年春季至今,我国的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安徽、江苏、湖北、河北和山东、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份的部分地区,甚至泰国、菲律宾、韩国等亚洲国家的规模化猪场发生严重的腹泻病例。应用疫苗进行免疫预防是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PEDV抗体的检测主要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本试验于2012年9月进行,通过对不同的免疫途径与血清抗体相关性研究,为猪流行性腹泻病的防控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猪场蓝耳病血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耳病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繁殖性能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作者在河南省5个年产万头商品猪的规模化猪场猪群中随机采集165头种猪及仔猪血清进行蓝耳病血清学调查,使用IDEXX酶联免疫吸附诊断试剂盒,检测蓝耳病毒抗体。结果表明,旧的商品猪场种猪群蓝耳病阳性率为98.18%,仔猪群阳性率为78.65%,而新建商品猪场种猪群蓝耳病阳性率为63.64%,仔猪群阳性率为9.52%。  相似文献   

17.
应用RT-PCR方法对来自广西5个猪场疑似猪流行性腹泻(PED)的37份病料和2份细胞培养物进行了检测,检出阳性30份,阳性率为76.92%;5个猪场均检测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结果表明,本病在广西的猪场中普遍存在.RT-PCR检测PEDV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疫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湖南省益阳地区某规模化猪场暴发疑似猪流行性腹泻,通过对该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和实验室RT-PCR技术病原学检测,最终确定该猪场发生猪流行性腹泻;通过对该场猪群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笔者将诊断与防控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飞  韩彬  张才 《养猪》2023,(1):76-79
猪流行性腹泻病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严重腹泻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为:仔猪呕吐、腹泻、脱水、死亡率高(严重时,产房仔猪可达到100%死亡率),成年猪感染亦能引起腹泻,但死亡率较低。由于PEDV毒株易变异,疫苗免疫效果不佳,因此,该病在猪场时有发生,冬春寒冷季节更为严重。尤其是规模化猪场,一旦发病,损失巨大。本文对一起规模化猪场发生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病例进行了简要阐述,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2001年11月,定州市东城区某猪场暴发猪流行性腹泻。一、发病情况该猪场饲养体重20~30kg断奶仔猪200头。去年11月5日个别猪排灰白色水样粪便,并有呕吐,症状逐渐加重,严重脱水、消瘦、眼窝下陷,发病猪逐日增多。11月10日猪只开始出现死亡。11月15日就诊时病猪已达162头,发病率为81%,死亡猪54头,死亡率27%。发病后曾用链霉素、氯霉素、病毒灵、环丙沙星、蒽诺沙星等药物治疗均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