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淮地区大麦田除草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江淮地区大麦田有效除草剂,选用麦喜+唑啉草酯处理、高渗异丙隆、麦喜、唑啉草酯进行防除杂草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麦喜可以有效防除大麦田阔叶杂草,唑啉草酯可以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而以58 g/L麦喜悬浮剂150 mL/hm2+5%唑啉草酯乳油1200 mL/hm2防除阔叶及禾本科杂草总防效较好,60天总草株校正防效、鲜重防效分别达98.58%和98.77%,并且对大麦安全性好,可以在江淮地区大麦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防除甜高粱田杂草的除草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甜高粱种植过程中往往杂草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且国内外关于甜高粱田化学除草的研究报道也很少。以苏科甜1号为材料,选用二甲戊灵、莠去津、精-异丙甲草胺、二氯喹啉酸、乙草胺、使它隆、二氯喹啉草酮的单剂或者混剂,采用甜高粱播后苗前、苗后除草剂处理方式,以期筛选出对甜高粱安全且对杂草具有高效防除的除草剂。结果显示:在甜高粱播后苗前用33%二甲戊灵2 250mL/hm 2+38%莠去津2 250mL/hm 2防除杂草效果最好,总杂草株防效达99.7%,对甜高粱没有药害;在甜高粱出苗后4~5叶期,用20%二氯喹啉草酮2 000mL/hm 2+38%莠去津5 000mL/hm 2防除杂草效果最优,总杂草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分别为99.2%、99.5%,对甜高粱也没有药害。以上2种药剂处理可作为甜高粱田杂草防除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3.
筛选对谷子安全且杀草效果较好的谷田芽前除草剂品种及施用剂量。以张杂谷10号为材料,针对覆膜穴播谷子膜间杂草危害问题,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两种芽前除草剂,设置不同剂量(乙草胺:2.25、4.50、6.75、9.00L/hm 2;异丙甲草胺:3.00、6.00、9.00、12.00L/hm 2),于谷子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从出苗率、形态指标、产量考察除草剂对谷子的安全性,从杂草株数、鲜重考察除草剂的防效。结果表明:2.25L/hm 2剂量的乙草胺和3.00、6.00L/hm 2剂量的异丙甲草胺处理对谷子较安全,出苗率、株高、叶面积等形态指标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可使谷子不同程度地增产;4.50~9.00L/hm 2剂量的乙草胺和9.00~12.00L/hm 2剂量的异丙甲草胺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好,最高可达99%以上,对阔叶杂草防效最高可达90%以上,但显著抑制谷子出苗、株高和叶面积,对产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覆膜穴播谷田应用乙草胺推荐2.25L/hm 2,异丙甲草胺推荐6.00L/hm 2,对谷子安全且能有效控制谷田杂草。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玉米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测定分析的方法,明确药剂对玉米田间主要杂草的控制效果、杂草防除对田间的透光率和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玉米田马唐、稗草和虮子草等主要杂草防控效果显著且作用持久,施药后30、60、90天对杂草的密度防效均达到90%以上;施药后90天对杂草的综合鲜重防效达92.41%~99.47%。药剂处理后显著增强玉米田间中下部透光率,增加了玉米的吸光率,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收23.28%~28.95%。研究结果表明精异丙甲草胺能有效防除玉米田禾本科杂草,促进玉米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5.
异丙甲草胺除草剂,国外企业在我国登记商品动态为:1988年登记都尔72%乳油,防除大豆、花生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防除甘蔗、玉米一年生杂草,1992年登记稻乐思72%乳油,用于水稻移栽田防除稗草等一年生杂草。1996年登记都阿50%悬浮剂(复配制剂),防除夏玉米一年生杂草。1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壬酸制剂对非耕地杂草的防除效果,研究了30%壬酸水乳剂(EW)对非耕地一年生禾本科、阔叶类以及其他类杂草的田间实际防治效果。通过划分小区施药后,调查药后3天,5天和7天的覆盖率防效及7天的鲜重防效。结果表明,供试30%壬酸EW有效成分25~40 kg/hm2(制剂用量83.4~133.3 L/hm2)对各类杂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7天覆盖度防效及鲜重防效均超过85%,与对照药剂20%百草枯AS有效成分0.45 kg/hm2(使用剂量2.25 L/hm2)差异不明显。其中,30%壬酸EW有效成分40 kg/hm2(制剂用量133.3 L/hm2)对禾本科及阔叶类杂草的覆盖率防效高达94.87%和92.36%,鲜重防效高达95.28%和92.66%。壬酸具有速效性、触杀性和非选择性的作用特点,能够达到生产实践中防除非耕地杂草的要求,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7.
4种除草剂对胡麻田油菜、荞麦和苦荞麦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西北和华北地区油菜、荞麦和苦荞麦种植面积较大,其收获时遗落在土壤中的种子翌年出苗后变成了严重危害胡麻的杂草,已成为胡麻生产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笔者对2甲·辛酰溴等4种除草剂防除胡麻田油菜、荞麦和苦荞麦开展了应用试验,结果表明:40% 2甲·辛酰溴乳油、25%辛酰溴苯腈乳油和80%溴苯腈可溶粉剂3种除草剂是防除胡麻田油菜的高效除草剂,在600、450、480 g/hm2剂量下药后45天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100%,胡麻增产率分别为83.24%、87.79%、88.13%,3种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对胡麻安全,其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适宜剂量分别为600、450、480 g/hm2。40% 2甲·辛酰溴乳油、25%辛酰溴苯腈乳油、80%溴苯腈可溶粉剂和24%氨氯吡啶酸水剂4种除草剂是防除胡麻田荞麦的高效除草剂,在660、450、540、180 g/hm2剂量下药后45天的株防效在90.32%~98.07%,鲜重防效在97.30%~99.27%,胡麻增产率在87.31%~92.80%,4种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对胡麻安全,其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适宜剂量分别为660、450、540、180 g/hm2,24%氨氯吡啶酸水剂需使用防护罩喷头进行定向喷雾。24%氨氯吡啶酸水剂是防除胡麻田苦荞麦的高效除草剂,在216 g/hm2剂量下药后45天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1.42%和98.71%,胡麻增产率为94.24%,此种除草剂在使用防护罩喷头进行定向喷雾条件下对胡麻安全,其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适宜剂量为216 g/hm2。  相似文献   

8.
精异丙甲草胺乳油是一种广谱型除草剂,对禾本科和部分阔叶杂草防效较好。通过试验,精异丙甲草胺乳油使用浓度在65 mL/667 m2时,对狗尾草平均株防效达到80.22%,对野西瓜苗、反之苋平均株防效达到81.58%和79.41%。  相似文献   

9.
几种茎叶除草剂防除高粱田杂草药效和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高粱田除草效果好、价格适宜的苗后茎叶除草剂。在高粱苗后6叶期采用茎叶施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6种茎叶除草剂的药效、安全性及成本。结果表明,6种除草剂对高粱均无明显药害;38%莠去津SC 1 500mL/hm 2+增效剂450mL/hm 2对高粱田难防禾本科杂草有特效,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1.41%和93.54%,成本为330元/hm 2;38%莠去津SC 3 000mL/hm 2+50%二氯喹啉酸WP 750g/hm 2+57% 2,4-滴丁酯EC 450mL/hm 2对阔叶杂草防效显著,且对杂草的综合防除效果最好,鲜重防效和株防效分别为92.76%和91.52%,成本为300元/hm 2。高粱田苗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可选用38%莠去津SC 1 500mL/hm 2+增效剂450mL/hm 2;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可选用38%莠去津SC 3 000mL/hm 2+50%二氯喹啉酸WP 750g/hm 2+57% 2,4-滴丁酯EC 450mL/hm 2。  相似文献   

10.
为达到一次使用除草剂兼防胡麻田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笔者开展了2甲·辛酰溴等3种新型阔叶杂草除草剂与高效氟吡甲禾灵等7种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混用苗期茎叶喷雾防除胡麻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40%2甲·辛酰溴EC 1500 mL/hm2或30%辛酰溴苯腈EC 1500 mL/hm2与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500 mL/hm2等7种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混用对胡麻田阔叶杂草均具优良防效,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94.17%~98.71%之间。40%2甲·辛酰溴EC 1500 mL/hm2或30%辛酰溴苯腈EC 1500 mL/hm2、80%溴苯腈SP 600 g/hm2与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500 mL/hm2或10%精喹禾灵EC 900 mL/hm2、50 g/L唑啉草酯EC 1350 mL/hm2、15%炔草酯WP 750 g/hm2混用对胡麻田禾本科杂草均具优良防效,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在97.22%~100%之间。从安全性、兼防效果、用药成本和增产效果综合评价,40%2甲·辛酰溴EC 1500 mL/hm2或30%辛酰溴苯腈EC 1500 mL/hm2+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500 mL/hm2或10%精喹禾灵EC 900 mL/hm2是苗期茎叶喷雾一次用药兼防胡麻田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的最佳组合,宜在胡麻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旱薄地甘薯除草剂与地膜覆盖配套栽培效应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旱薄地甘薯除草剂与地膜覆盖配套栽培效应,选用33%二甲戊乐灵、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50%乙草胺乳油3种除草剂,结合地膜覆盖栽培进行旱薄地甘薯杂草防除和增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化学除草剂与覆膜栽培法的6个处理平均鲜薯产量和薯干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3.79倍和3.88倍,平均茎叶产量较对照增加0.9倍,其中,以透明膜+33%二甲戊乐灵4500ml/hm2处理最为理想,30d、45d杂草株防效分别为87.33%、85.33%,45d、收获期草鲜重防效88.1%、93.98%,鲜薯产量为30300 kg/hm2,较对照增加7倍,薯干产量为9999 kg/hm2,较对照增加7.6倍,茎叶产量为25200 kg/hm2,较对照增加5.5倍。综合本试验结果可知,旱薄地不采取农艺措施粗放式甘薯种植效益低下,采用栽前喷施除草剂与地膜覆盖配套栽培法能有效的防除杂草,提高地温,促苗早发,保水保肥,节省劳力,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以二甲戊乐灵+透明地膜栽培法尤为突出,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2.
蚕豆田除草剂筛选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3种阔叶杂草除草剂复配1种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对蚕豆田间杂草的防效和安全性,筛选适于内蒙古中部蚕豆田使用的除草剂。结果表明,3种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即10%乙羧氟草醚EC、21.4%三氟羧草醚AS、48%苯达松AS与1种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即5%精喹禾灵EC复配,不论是常量组合处理还是倍量组合处理,对蚕豆田杂草均具有较好的防效。所有处理对杂草的鲜重防效都高于株防效;对稗草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对杂草的总防效以及阔叶杂草藜和反枝苋的防效3个倍量组合处理都显著好于常量组合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田间安全性调查显示,5%精喹禾灵EC 60g/hm 2+48%苯达松AS 720、1 440g/hm 2处理对蚕豆有很好的安全性,可放心使用;其次是5%精喹禾灵EC 60g/hm 2+21.4%三氟羧草醚AS 321、642g/hm 2处理,5%精喹禾灵EC 60g/hm 2+10%乙羧氟草醚EC 90、180g/hm 2处理对蚕豆安全性较差,不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9种除草剂对花生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安全性,采用茎叶处理的方法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茎叶处理药剂240g/L甲咪唑烟酸水剂72g/hm2、500g/L三氟草嗪悬浮剂150、300g/hm2、480g/L灭草松水剂2160g/hm2、10%乙羧氟草醚乳油60、120 g/ hm2、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577.5、1155g/hm2处理对花生田杂草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均在90%以上,但500g/L三氟草嗪悬浮剂150、300g/hm2、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5、90g/hm2、70%嗪草酮可湿性粉剂577.5、1155g/hm2对花生安全性较差,植株明显低于人工除草处理。因此,在花生田茎叶喷雾可选用240g/L甲咪唑烟酸水剂、480g/L灭草松水剂、10%乙羧氟草醚乳油进行杂草防除,对花生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27%二甲戊灵·砜吡草唑乳油土壤封闭处理对棉花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及对棉花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7%二甲戊灵·砜吡草唑乳油对棉花田主要杂草马唐、牛筋草、马齿苋、反枝苋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在有效成分用量为607.5、810、1012.5、1620 g a.i./hm2条件下,药后40天总鲜种防效为86.1%、91.7%、96.7%、99.3%,防治效果较好,棉花的增产率为26.04%~28.87%。因此,27%二甲戊灵·砜吡草唑乳油可采用土壤喷雾防除棉田杂草,对棉花安全,推荐剂量为607.5~1012.5 g a.i./hm2。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寻找防除薇甘菊的高效药剂,本研究测定了2,4-滴微乳对外来入侵杂草薇甘菊的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通过测定抑制率求取抑制薇甘菊生长90%的有效剂量ED90,以覆盖度防效和鲜重防效为指标研究其田间防治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后30天,18% 2,4-滴微乳剂(ME)抑制薇甘菊茎叶生长的ED90值是制剂用量125.9 mL/667 m2,抑制地上部和根部鲜重的ED90分别为制剂用量99.3 mL/667 m2和141.3 mL/667m2。在田间条件下,喷药处理后15、30天,供试18% 2,4-滴ME制剂用量60~180 mL/667 m2处理时覆盖度防效均为90%以上,显著优于或相当于70%嘧磺隆WP制剂用量25 g/667 m2处理防效。处理后45天时,18%2,4-滴ME制剂用量120、180 mL/667 m2对薇甘菊的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与70%嘧磺隆WP制剂用量25 g/667 m2处理防效差异不显著。供试18% 2,4-滴ME对薇甘菊选择作用明显,具有“灭薇保草”的效果,适用于林地、非耕地和城市绿化地防治薇甘菊,有利于受薇甘菊破坏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