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寻提升黔南烟区烤烟品质途径,找出影响感官质量的关键化学指标,为黔南烟区烤烟品质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黔南烤烟样本为材料,通过对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指标的量化测定,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多重差异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相关关系。[结果]黔南烟区不同等级和不同产地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存在显著差异,总植物碱、两糖和总氮与感官评吸质量相关性较强,总植物碱、总氮含量和糖碱比、氮碱比是影响烤烟感官评吸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糖碱比增加和总植物碱、总氮的减少,感官评吸质量中的香气量、浓度和劲头的得分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着氮碱比增加,感官评吸质量中的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和刺激性的得分呈现降低的趋势。[结论]适度降低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提高糖碱比和氮碱比有利于提升黔南烟区烤烟的感官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2.
烤烟评吸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烟叶化学成分与烤烟评吸质量的定性关系,以327份烤烟资源中部烟叶为材料,对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糖类(总糖、还原糖)含量与含氮化合物(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含氮化合物和增加糖含量有利于提高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烤烟感官评吸质量各指标间均达极显著正相关;钾氯比与香气量和评吸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香气质、吃味和刺激性显著正相关;氮碱比与香气量、吃味、杂气和评吸总分极显著正相关,与香气量和刺激性显著正相关;总氮直接负向影响评吸总分;钾和蛋白质对总分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均较小;总糖负向直接影响评吸总分,通过还原糖正向间接影响评吸总分;还原糖正向直接影响评吸总分较大,通过总糖和糖碱比负向间接影响评吸总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德阳晒红烟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探寻提升德阳晒红烟叶品质的切入点。[方法]以德阳传统晒红烟烟叶样本为材料,通过对烟叶化学成分的测定和感官评吸质量的量化评定,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典型相关性。[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钾含量的提高,烟叶感官评吸质量中的杂气、刺激性、燃烧性的得分呈现升高的趋势;随着总氮和氯含量的降低,感官评吸质量中香气质、香气量和余味的得分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氮碱比和钾氯比比值的增大,感官评吸质量中的杂气、刺激性、燃烧性的得分呈现升高的趋势。[结论]增加烟叶中钾的含量,降低烟叶中总植物碱、总氮及氯含量可以减小烟叶杂气和刺激性,改善烟叶燃烧性,提高烟叶的香气质、香气量。  相似文献   

4.
三门峡烟区不同年份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三门峡烟区不同年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门峡烤烟烟碱、总氮、氯含量和钾氯比较适宜,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较高,钾含量较低;还原糖的变异系数(13.56%)最小,比较稳定,钾氯比的变异系数(81.30%)最大,较不稳定;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在不同年份间存在着广泛的变异,氯含量、香气质、杂气、燃烧性和总得分达到了显著水平,还原糖、总糖、总氮、烟碱、糖碱比、氮碱比和香气量年度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将钾氯比和氮碱比进行分组,并对相应的感官质量进行显著性检验,表明当氮碱比≥1时,烤烟香气量降低,燃烧性变差,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当钾氯比4时,烤烟的刺激性增大,燃烧性变差;因此,控制烟叶总糖含量,协调糖碱比,提高钾含量是今后三门峡烟叶品质的改良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赣州烟叶主要化学成分适宜范围,为指导烟叶栽培及采收烘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2020年赣州8个产烟县79个C3F和B2F烟叶样品的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及各感官质量评价指标、可用于卷烟类型评吸结果数据,建立相关分析,采用隶属度函数评价法,使化学成分与各评吸质量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化,采用加权和法得到综合评价值。[结果]综合赣州烟叶C3F和B2F最优适宜范围为植物碱2.23%~3.20%、总氮1.70%~2.30%、还原糖19.20%~27.50%、总糖20.00%~30.00%、钾≥2.40%、氯0.16%~0.60%、淀粉2.50%~5.63%、糖碱比4.30~14.00、钾氯比≥12.00、氮碱比0.48~0.82、二糖比0.88~0.96。K326品种感官评吸质量明显优于云烟87。赣州烟叶可用性由总糖、钾、氮碱比、二糖比、氯、糖碱比、总氮、淀粉、还原糖、植物碱10个主要化学成分决定。赣州烟叶存在部分淀粉、糖碱比、氯、氮碱比、二糖比偏高,钾、钾氯比偏低。[结论]赣州烟叶主要化学最优适宜范围基本在云南优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适宜范围内。针对2020年赣州烟叶主要化学成...  相似文献   

6.
移栽期对德阳新品种雪茄烟叶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德阳新品种雪茄烟叶最适宜的移栽期。[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移栽期对德阳雪茄烟叶品种多米尼加长芯、多米尼加短芯、尼加拉瓜长芯、美国康恩阔叶的苗龄、生长发育、农艺性状、产量、常规化学成分、感官评吸的影响。[结果]5月份移栽烟株苗龄相对较为适宜;田间生育期气候条件适宜,病害有效降低,生长发育较好;烟叶产量显著增加;美国康恩阔叶品种的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接近于印尼烟叶,氮碱比协调指标较为适宜;除多米尼加短芯外,各品种5月份移栽的感官评吸质量优于3月份移栽。[结论]对于新品种雪茄烟叶来说,5月初移栽的烟株更有利于生产优质雪茄烟叶。  相似文献   

7.
四川烤烟中部叶评吸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四川省烤烟通过化学成分评价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3~2005年在四川省主产烟区选取烤烟中部叶样品347个,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评吸鉴定。[结果]四川省烤烟中部叶化学成分适宜,评吸质量较优。评吸质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分析表明,香气质与钾离子含量、糖碱比极显著负相关,与氯离子含量显著负相关,香气量和评吸总分与糖碱比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香气质和香气量影响最显著的化学指标为氯离子、钾离子、烟碱和总氮,对烟叶总体评吸质量影响最显著的化学指标为氯离子、烟碱和总氮。[结论]评吸质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应提高烟叶中总氮及钾离子含量,以进一步改善烟叶评吸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贺州市烤烟K326适宜的施氮量,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最大叶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烟叶产量逐渐增加,上中等烟比例逐渐降低,烟叶产值、均价及上等烟比例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量偏低会导致中部叶颜色偏浅、身份变薄、油分减少,施氮量偏高会导致上部叶颜色偏暗、成熟度降低、身份变厚、结构僵硬;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和糖碱比逐渐降低,总植物碱和总氮含量逐渐升高,钾、氯含量及氮碱比、还原糖与总糖比变化不明显;施氮量偏低会造成中部叶香气质差、香气量不足,施氮量偏高会造成上部叶杂气重、刺激性过大。综合分析,贺州市种植烤烟K326的适宜施氮量为165 kg/hm2。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复烤温度(80、85、90℃)对云南和四川烟区中、上部清香型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和感官评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复烤温度升高,中部烟和B2F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升高,中部烟的糖碱比升高,复烤温度对烟叶总植物碱、总氮和氮碱比的影响较小;复烤温度在80~85℃时,烟叶致香成分中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西柏烷类物质的含量较高,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杂气、余味及香韵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中上部烟叶的复烤温度控制在80~85℃为宜。  相似文献   

10.
桂阳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湖南郴州桂阳烟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桂阳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评吸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还原糖、总糖、氯、糖碱比和两糖差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呈显著正相关或者极显著正相关,还原糖和总糖与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氯与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总植物碱和钾氯比与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和余味呈极显著负相关,钾氯比与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总氮与香气质、杂气和余味呈显著负相关;氮碱比与香气质、杂气、刺激性和余味呈极显著正相关;湖南郴州桂阳烟区浓香型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植物碱、糖碱比和钾氯比的最优区间分别为24%~31%、22%~28%、1.7%~2.4%、9.7~15.8和5.1~14.0,适宜区间分别为23%~31%、21%~28%、1.7%~2.6%、9.0~15.8和5.0~17.0。  相似文献   

11.
黔西南州烤烟总氮含量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深入了解黔西南州烟叶总氮含量分布状况,测定黔西南州主产烟区烟叶总氮含量并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黔西南州烟叶总氮含量变幅在1.36%~2.42%,平均值为1.78%,属总氮含量较低烟区;贞丰县、兴义市、晴隆县烟叶总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兴仁县;总氮含量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总氮含量空间分布有从东北部向西南部递减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2.
烤烟总氮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川渝中烟库存的2000~2005年的320份烤烟为材料,研究了烤烟总氮含量在不同产区、不同年份和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烤烟总氮含量存在广泛变异,在产区和部位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年份间差异不显著;烤烟总氮含量以重庆、江西、福建和云南较高,以黑龙江和内蒙古较低。(2)基于总氮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相应统计了各类样品其他化学成分的表现。在总氮含量较高的类群中,蛋白质和醚提物含量均较高,纤维素含量中等,总糖、还原糖、淀粉和果胶含量较低;在总氮含量较低的类群中,蛋白质和醚提物含量较低,而总糖、还原糖、淀粉、果胶和纤维素含量较高。(3)总氮含量与其他化学成分的相关情况因产区、年份和部位而异,除内蒙古、黑龙江、广东和贵州外,其他地区总氮含量与还原糖、总糖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雾灵山地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海拔1 050~1 950 m处土壤样点中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的测定,发现河北省雾灵山地区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和全氮含量垂直变化明显。在1 050~1 200 m处,各项含量均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于1 200 m处达到最低值,在1 200~1 950 m处各项含量又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土壤剖面中,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又随着发生层的降低逐渐减少,表层明显高于其他各层。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将三者的关系一一建立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回归方程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用该方程描述该地区三者含量之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苦参总生物碱的浓度50%乙醇溶液,加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振摇后,氯仿萃取,萃取液于一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结果]氧化苦参碱检测浓度在0.013~0.026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7 1)。用氧化苦参碱作为对照品,在pH值7.0的条件下加入2.0 ml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在417 nm处有最大吸光度,该条件下可准确地测定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试验测得不同产地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所购得的陕西、甘肃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较高,分别为1.801、1.778 mg/kg。[结论]该试验所采用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通过总生物碱的含量客观全面地评价苦参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GPS定位,在陕西省汉阴县采集耕地表层土样(0 ~ 20 cm) 1500个,应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对汉阴县耕层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汉阴县土壤全氮的平均含量为1.20 g·kg-1,为中等偏上水平;土壤全氮的变异系数为0.31,为中等变异程度.通过各向同性和备向异性的半方差模型分析可得,汉阴县全氮含量空间变异以各向同性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其块金系数为0.425,表明全氮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的.土壤全氮空间分布呈现中部高、东北和西南低的趋势,这主要受当地地形、土壤类型和施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于2007年8月对珠江河口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氮和总氮含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八大口门表层沉积物中总氮的含量变化范围为492.21~1 002.69 mg/kg,平均含量为737.20 mg/kg。各口门上游总氮平均含量为756.85 mg/kg,高于下游的717.56mg/kg。东四口门总氮平均含量为609.75 mg/kg,明显低于西四口门的864.66 mg/kg。有机氮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71.90~521.76mg/kg,平均为370.47 mg/kg。有机氮是总氮的主要组分,占总氮的32.7%~64.5%,平均占55.6%。东四口门有机氮在总氮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西四口门。  相似文献   

17.
测定野生和栽培益母草各部位中总生物碱和黄酮的质量分数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生育期内益母草植株不同部位生物碱和黄酮的质量分数不同.叶柄中生物碱的质量分数最高,叶片其次,根中生物碱质量分数最低;各器官以叶片中黄酮的质量分数最高,叶柄其次,根部最低.野生和栽培益母草植株生物碱和黄酮质量分数存在明显差异.野生益母草中总生物碱的质量分数高于栽培益母草,而黄酮质量分数则是栽培益母草高于野生益母草.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主要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是进行合理科学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利用山西全省采集的75个典型农田剖面数据,测定其0~20,2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山西省主要农田耕层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7,0.85 g/kg,均属中等偏上水平,变异系数为中等程度变异;2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5,0.45 g/kg。其剖面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山西省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主要受地形、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艳焱  徐剑  张永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22-13323
[目的]测定贵州不同产地苗药飞龙掌血中总生物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方法]采用反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屈菜红碱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1%磷酸水溶液(V/V,28∶72),检测波长为27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总生物碱、白屈菜红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和99.8%;RSD分别为2.71%和0.40%。[结论]该分析方法准确、灵敏、可靠,可用于飞龙掌血中总生物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对烟草叶片中全氮含量和生物碱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全氮含量在F1表现为显性作用大的超显性效应,以含量减少的方向为显性,在F1,TI 1068带有较多的显性基因.生物碱的含量表现为加性作用大的部分显性,以含量减少的方向为显性,在F1,Burley 21和自兴烟带有较多的显性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