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姚国成 《淡水渔业》1994,24(3):39-41
鳗鲡养殖技术姚国成(广东省水产局,510222)一、鳗苗的采捕和运输1.鳗苗的采捕我国东南沿海都有鳗苗生产,汛期从1月开始,自南向北转移,到5月结束。在沿海采集鳗苗的主要方法有:(1)灯光诱捕:利用鳗苗的趋光习性,在岸边安置灯光,诱导鳗苗游集。生产者...  相似文献   

2.
鳗鲡养殖是我国新兴的高效养殖业。养鳗中—个突出的问题是:鳗鲡的个体生长差异较大,部分鳗苗经过2—3年饲养仍不能达到上市规格,变成留之无益、弃之可惜的“老头苗”(僵鳗),一般养鳗场“老头苗”占的比例在10-20%。形成“老头苗”既有先天性的原因,也有后天养殖过程中技术的问题。鳗鲡和其他动物一样,  相似文献   

3.
郑建平 《淡水渔业》1995,25(5):35-37
鳗鲡人工饲养技术郑建平(广东省肇庆市粮食局科技中心)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为名贵鱼类。1993年我们在广东肇庆市进行了日本鳗鲡(以下简称鳗鲡)的养殖试验。以后又在广东新兴县推广鳗鲡的养殖,效益良好。现将...  相似文献   

4.
东澳鳍鳗Anguilla reinhardtis(英文名Australian Longfin Eel),隶属鳗鲡科,鳗鲡属。产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洛德豪岛、新喀里多尼亚。因其形体大,俗称长鳍鳗、龙鳗。该品种生长速度快,性情温和,易于饲养,味道鲜美,是一种名贵鳗,具有良好的养殖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养殖的花鳗鲡种类主要为菲律宾花鳗,养殖区域主要在海南、广东,以池塘养殖为主;而福建、江西仅少量养殖,以水泥精养池为主。福建培育出大量的菲律宾花鳗鲡黑仔鳗苗主要转卖到海南和广东南部进行商品鳗养成。笔者依托对各地区养殖场走访与技术服务,已成功摸索出一套池塘无公害养殖花鳗鲡技术,现简述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鳗鱼的种类及主要鳗苗的区别广东福建等地读者来函询问鳗鱼的种类及主要养殖鳗鳗苗的区别,现根据《鳗鱼养殖加工和检验》一书中的有关资料,回答如下:一、种类馒鱼属于鳗鲡亚目,鳗鲡科,鳗鲡属鱼类,是世界上分布广、种类多的经济鱼类之一。鳗鲡属(AnguillaS...  相似文献   

7.
郑建平 《内陆水产》1995,21(7):23-24
日本鳗鲡的生物学特征及人工饲养技术(一)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鱼纲、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日本鳗鲡(以下简称鳗鲡)肉质细嫩鲜美,内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烯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风味...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花鳗鲡种类鉴别与形态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脊椎骨数及量度性状,用形态学分析方法鉴别了菲律宾花鳗鲡鳗苗的种类,并应用方差、主成分和判别等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引进鳗苗种类间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引进的菲律宾花鳗鲡鳗苗实为2种鳗鲡,即花鳗鲡和太平洋双色鳗。其中花鳗鲡数量绝多,个体较小;太平洋双色鳗数量少,但个体显著大于花鳗鲡。花鳗鲡总脊椎骨数、臀鳍起点前和起点后脊椎骨数均显著小于太平洋双色鳗。花鳗鲡与太平洋双色鳗的多个形态性状差异显著,包括体型、头部、口裂及鳍,散布全身。建议在鳗苗培育后期分级选别时,可根据花鳗鲡与太平洋双色鳗体型的差异和鳍型不同将其分开。花鳗鲡体型较小,背鳍前端和臀鳍前端距离较远;太平洋双色鳗体型较大,背鳍前端和臀鳍前端几乎平齐。  相似文献   

9.
美洲鳗鲡苗种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学豪 《齐鲁渔业》2005,22(6):31-33
总结了自1996年以来美洲鳗鲡(Auguilla restrata)苗种的培育。从鳗苗的选购、放苗前的准备工作、鳗苗人池放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配合饲料转换等6个方面探讨美洲鳗鲡苗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0.
鳗鲡属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yes)、鳗鲡目(Anguilliformes)、鳗鲡科(Anguillidae)。鳗鲡目鱼类大多数生于海洋,但鳗鲡科鱼类大部分属降河繁殖洄游鱼类,它们在海洋中产卵繁殖,幼鳗孵化后漂游到沿岸,然后进入淡水河流中成长。鳗鲡属共有17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有12种是属热带和亚热带种类。一、人工繁殖鳗鲡的研究早在30年代人们就开始鳗鲡人工催熟的试验。1973年春日本北海道大学山本教授等首次获得受精卵。同年年底和次年初孵出了第一批人工繁殖的仔鳗,仔鳗存活了120小时,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日本鳗苗资源的锐减,苗价飞涨,廉价的欧洲鳗苗逐年增加地涌入我国,养殖规模迅速扩大。据估计,1997年福建省共投苗3.5亿尾(比去年增加2亿尾),占全国鳗鲡总投苗量的60一70%;其次是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欧鳗的养殖从1991年福建和江苏部分养殖场试养开始,目前已从沿海波及到内地,但各地的技术参差不齐,很大部分是以日本鳗的饲养方法为基础.稍加改进。从而影响欧洲鳗的养殖效益。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和实践,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以欧洲鳗的生活习性为主线,探讨与之相关的饲养技术,并总结厂近年来三类苗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花鳗的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花鳗学名花鳗鲡,又叫鲈鳗,是鳗鱼中大型的经济鱼类,在养殖中最大的个体达10多千克,一般个体都能达到3~5千克。花鳗苗国内分布在南海海域,白苗溯河入淡水生长育肥,花鳗苗经人工培育养成大规格苗种,再放入池塘养成  相似文献   

13.
鳗鲡“三类苗”也称鳗精、落脚苗或鳗尾,主要是指一些生长缓慢或个体瘦小而难以长成的鳗鱼,一般体重只有几克重左右。鳗鱼养殖过程中,“三类苗”所占数量多少直接影响到鳗鱼的养殖成本、商品率、产量及经济效益,在当前鳗价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有效控制鳗鲡“三类苗”的数量显得尤其重要。一、导致鳗鲡养殖产生“三类苗”的主要原因1.苗种质量差。在鳗鲡养殖过程中,苗种的选择至关重要。若鳗苗表现为体弱、个体大小不均匀或由于暂养时间过长而体表呈黑色素沉淀,此种鳗苗容易形成“三类苗”。2.鳗鲡作为性情凶猛的鱼类,在高密度养殖的条件下,容…  相似文献   

14.
郭哲生 《内陆水产》2005,30(9):24-25
欧洲鲠鲡(Europe eel)。原产欧洲,分布的北限在北纬70度(即挪威北部)。我国于1993年开始引进人工试养,并获成功.养殖技术日臻成熟。已成为继日本鳗鲡(河鳗)之后在福建省普遍养殖的又一鳗鲡品种在建瓯利用土池养殖欧鳗,一般每667m^2放养5000—6000尾的鳗种,经8~10个月的饲养.产量达1~1.5t.  相似文献   

15.
鳗鲡的规格和名称江苏省东台市、如东县读者问鳗鲡在饲养阶段的名称,兹参照有关书籍介绍如下:鳗鲡各饲养阶段的名称.叫法各不相同.现根据我国大部分养鳗场的习惯名称,并参照日本有关资料.介绍如下:1.白苗:又称线鳗、透明鳗、玻璃鳗,体长5.5~6.0厘米,体...  相似文献   

16.
九龙江口鳗苗资源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九龙江口鳗苗的种类组成;日本鳗鲡苗的溯河生态,汛期与规律;鳗苗的时空分布和群体组成;同时对鳗苗的资源量进行测算,并提出鳗苗资源利用和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17.
鳗苗,来自何方?科学家有新说宁波张建江历年来,游向我国沿海的鳗苗,来自何方?科学家有新说。据《中国海洋报》报导,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科技人员,历经两年的研究,在海洋中采集到80粒鳗鲡鱼卵进行分析鉴定,确认其中19粒是日本鳗卵。并确定日本鳗鲡产卵场...  相似文献   

18.
韦剑山 《科学养鱼》2016,(10):37-38
正花鳗鲡是生活在淡水的降河性繁殖鱼类,俗称麻鱼、鲈鳗、花鳗、雪鳗、溪鳗等。为探索花鳗鲡池塘养殖关键技术,2011-2015年我们在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大皇后村益鸣水产养殖场进行了花鳗鲡池塘养殖试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示范总结如下。一、养殖塘的选择1.鱼苗培育池选用砖墙结构四方形水泥池  相似文献   

19.
黄文华 《福建水产》2013,(5):386-390
采用分级微生物净化、曝气增氧、有效控温等循环水养殖系统对菲律宾鳗鲡进行苗种培育试验.鳗苗放养密度为3 000尾/m2和3 050尾/m2,约为传统模式的5~6倍.试验结果显示:在水温27~30℃范围内,对个体体重0.15~0.20 g(平均0.17g)的菲律宾鳗鲡苗进行培育,经过71d培育,个体平均体重为2.95 g,增重17.7倍,日均增加重量0.04g,鳗苗养殖成活率达到98.81%,高于传统养殖模式,水蚯蚓饲料系数7.14.试验表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适用于菲律宾鳗苗培育,并具有节能减排优点,为开发新的鳗鲡养殖品种及环境友好型的鳗鲡育苗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烂鳗假单胞菌(Pseudomenas anguilliseptica)是池塘养殖日本鳗鲡和欧洲鳗鲡红斑病病原菌。红斑病流行于低水温(10-20℃)期,尤其是早春,消失于夏季27℃以上高水温期。以前有关烂鳗假单胞菌的血清学研究表明,有毒的菌株具有遇热易变表面抗原(K抗原)。中井敏博等(1985)对有K抗原菌株和和无K抗原菌株在鱼体内命运分析表明,在日本鳗鲡血清中的成活能力可以作为极其重要的病原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