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核移植)是指将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细胞核以显微手术及细胞融合的方法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或受精卵中,并使重组胚胎发育至产仔的过程。通过此技术,不仅可以生产出大量的克隆动物,而且对于研究动物胚胎的发育机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早在1905年,Spemann就证明,蝾螈早期胚胎的卵裂球具有功能相同的核,并在1938年提出了核移植的设想;按这一设想,1952年Berggs和King首次获得了两栖类美洲豹蛙的核移植后代。到80年代,核移植技术在哺乳动物中也相继获得成功,目前已取得了绵羊、牛、小鼠、兔、猪、山羊的核移植后代。而且核移植技术也成功地用于研究细胞的核质关系,配子发光过程中核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尽管多种体细胞核移植动物已经诞生,但核移植效率很低。目前普遍认为核移植动物胚胎基因组重编程(主要是甲基化)异常是核移植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论述了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DNA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细胞核移植技术细胞核移植技术 ,根据核供体细胞的不同 ,有胚胎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核移植、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以核移植为核心技术的动物克隆技术 ,其基本技术环节除基本显微操作外 ,主要包括供核的分离、受体细胞的去核、核卵重组、重组胚的融合、核移植胚的培养与移植或重复克隆。供体核的分离胚胎细胞用 0 2 %链霉蛋白酶预处理胚胎 ,去胚胎的胶膜及透明带 ,离出单个卵裂球。目前在胚细胞核分离技术中有两大重要进展 :①胚胎干细胞系建立──胚胎干细胞在发育阶段上类似于内细胞团细胞 ,胚胎干细胞系是早期胚胎经…  相似文献   

4.
牛胚胎原代和继代细胞核移植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比较了原代和继代核移植的操作各环节以及核移植胚胎在体外发育能力上的差异。通过显微操作将体外受精发育而来的8~32细胞期胚胎的单个卵裂球注入激活的去核卵母细胞的卵周隙内,并用80V/mm、40us2次电脉冲诱导卵裂球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借此进行牛胚胎的原代核移 体外发育来的8~32细胞期的原代核移植胚胎作为供体,用原代核移植相同的方法进行牛胚胎的继代移植。原代核移植的存活率和融合率(87.3%和68.5  相似文献   

5.
胚胎细胞核移植是实现牛胚胎克隆的有效方法,是产生大量遗传基因相同动物最具潜力的技术。自从Robl等(1987)最先在牛上进行核移植偿试并获得成功之后,Wiladsen等(1989,1991)也相继取得了成功,使核移植程序逐步得到完善和改进。国内牛核移...  相似文献   

6.
细胞核移植是一种有效的动物克隆技术。本文谨将哺乳动物胚胎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及其历史现状、价值意义、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作以综述和评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是试验一种牛胚胎核移植的方法,并观察去核的胚胎移植不同龄胚胎的细胞核后的发育情况。先将原核胚胎离心处理,以显示原核,再用非穿透法取出原核,用电击法将其融合到去核的合子中。在Zimmernan细胞融合液中,以100伏电压脉冲20~40微秒,融合膜与电极平行时融合率最高(79%)。用原核胚胎观察了核移植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将这些胚胎的原核取出再注回,然后保存在绵羊输卵管里5天。结果,从输卵管回收到的完好的核移植胚胎中,5/29(17%)发育到桑葚期或囊胚期,而未作核移植处理的胚胎为11/30(37%)。将2个核移植胚胎移植给母牛,结果都发育成正常犊牛。而移植2-、4-或8-细胞期胚胎细胞核的去原核胚胎中,没有观察到发育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山羊核移植胚胎体外培养体系,提高核移植效率,本研究检测了山羊体细胞核移植(SCNT)胚胎在序贯培养液G1/G2中的发育率和囊胚细胞凋亡,以及核移植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率,以传统mSOF-FBS培养液作为对照组,评估序贯培养液G1/G2支持山羊核移植胚胎的发育能力。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1/G2组的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27.7±3.1)%vs(25.3±1.0)%,P>0.05),囊胚细胞数和囊胚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分别为(93.2±4.5)vs(109.1±6.2)和(4.9±0.2)%vs(11.3±0.1)%,P<0.05),但移植后的妊娠率显著增高(21.4%vs 8.0%,P<0.05)。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培养液mSOF-FBS相比,序贯培养液G1/G2能更好地支持山羊核移植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所谓动物体外胚胎是指动物的卵母细胞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发育、成熟、受精 (或核移植 )和培养所产生的胚胎。该过程主要是依靠体外受精、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及核移植等技术来实现的。从第一例体外受精 (IVF)犊牛的出生 ,到体细胞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动物体外胚胎技术自建立以来 ,在医学和农业上己经取得了许多惊人的成就 ,成为了家畜改良的重要技术。但由于该技术还不十分完善 ,存在一些缺陷 ,因而妨碍了它在实际中的应用。因为从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体外生产的胚胎发育成功率低 ,流产率高。另外 ,人们在研究中还发现 ,通过核移植 (NT…  相似文献   

10.
牛淑玲  丰培金  周虚 《中国兽医学报》2004,24(2):199-201,208
胚胎体外生产作为常规研究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育种计划中。利用体外发育的牛胚胎已生产出数以万计的后代,但也出现了诸如流产、过重的出生犊牛、难产和新生仔畜死亡率高等问题。在核移植中,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只有1%~2%核移植胚胎能够成活。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理解调节启动胚胎发育的细胞生物学过程以降低胚胎操作技术对胚胎  相似文献   

11.
胚胎操作(Embryo Manipulation)是当今动物遗传繁育的一个新的概念。胚胎移植(超排,胚胎收集和移植)属于操作的一项。狭义的胚胎操作除胚胎移植外还包括胚胎冷冻、胚胎分割、核移植、胚胎性别鉴定、基因移植、胚胎干细胞等。广义的胚胎操作技术除以上外,还应包括体外受精生产胚胎这一新技术环节,即卵母细胞的收集、体外成熟与受精、胚胎的培养。本文主要介绍狭义胚胎操作技术中的几项。  相似文献   

12.
动物克隆技术,即动物核移植技术,是通过显微操作,电融合等实验手段,将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核供体(胚胎细胞或体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注入相应发育阶段的去核的原核胚或成熟卵母细胞中,再将重构胚的胚胎移植,到相应生理状态的动物体内,达到大量生产遗传同质动物的一种生物工程技术。1动物克隆技术的应用克隆技术对畜牧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利用动物克隆技术,可缩短育种年限。据报道,自1987年牛胚胎细胞移植成功,牛克隆胚胎的重复克隆已达6个世代,并获得第三代克隆牛,由一枚胚胎反复克隆已得到近200枚克隆胚胎,母牛繁殖后代数可以呈几何基数增…  相似文献   

13.
小鼠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实验动物,特别是随着基因工程动物的大量开发,对小鼠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尤其是2-细胞胚的需求量日趋增多。自50年代人类建立了受精卵和早期胚胎的采集技术之后,很快就完成了小鼠早期胚向代母体内输卵管及子宫移植的胚胎移植技术的开发和研究。[1]。小鼠的胚胎移植技术对于实验动物学研究及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人类用小鼠进行的各种研究,包括改良动物模型的研究、嵌合体的研究、核移植的研究、突变基因的研究、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及不同试剂对冷冻胚胎的影响等都涉及胚胎体外操作的各…  相似文献   

14.
小白鼠颗粒细胞核移植技术是指将小白鼠的颗粒细胞,通过显微手术和细胞融合的方法,移植到一个去核卵母细胞中,构成重组胚胎(克隆胚胎),然后移植给受体,获得与核供体基因型相同的后代(克隆动物)的生物技术。目前,在核移植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核移植的效率。1供体和受体细胞的获取1.1超数排卵超数排卵是核移植中获取供体和受体细胞的关键技术。小白鼠的超数排卵常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由于小白鼠的个体差异以及不同的饲养环境,注射激素的剂量有所不同,剂量过大或过小都有可能影响超数排…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探讨猪卵母细胞核因子在重编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将体细胞引入未去核的MⅡ期卵母细胞中,构建体细胞核与卵母细胞核共存的核移植四倍体胚胎。通过分析核移植四倍体胚胎的早期发育情况探讨卵母细胞核因子对核移植四倍体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核移植四倍体胚胎、孤雌二倍体胚胎及孤雌单倍体胚胎这3组胚胎的卵裂率极显著高于核移植二倍体胚胎(P<0.01),且核移植四倍体囊胚率及总细胞数也极显著高于核移植二倍体囊胚(P<0.01)。与通过标准核移植程序构建的核移植二倍体胚胎相比,核移植四倍体胚胎具有更强的发育能力。本研究建立了一个体细胞核与完整卵母细胞核因子物质共存的四倍体胚胎模型,有助于研究供体核与卵母细胞核之间的联系,为研究核因子在重编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6.
牛卵母细胞质内注射体细胞核移植胚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牛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处理方式对卵质内直接注射法构建的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同时比较了MⅡ期与TⅡ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细胞核注射前对供体细胞作低渗处理可明显提高胚胎构建的成功率和早期发育能力。牛皮肤成纤维细胞是否作G1/G0期同期化处理,对核移植胚胎的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发现供核细胞在悬浮情况下作休眠处理,所得核移植胚胎的发育能力与贴附休眠的细胞基本相同,且悬浮休眠3d后的细胞无需再作低渗处理便可用作细胞核注射。MⅡ期或TⅡ期卵母细胞作为胞质内核注射受体,对牛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的早期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水牛体细胞连续核移植的效果,以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进行了水牛体细胞连续核移植。结果显示,连续核移植的融合率显著高于原代核移植(87.9%vs76.2%,P<0.05),但两者之间的分裂率和囊胚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水牛体细胞核移植胚胎可被再次克隆而不降低其发育能力,水牛体细胞连续核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1显微注射法转基因猪的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方法是核显微注射法。其原理是在显微镜下将外源基因注入到原核期或经重构发育至原核期的受精卵细胞的胚胎原核中,注射的外源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然后进行体外培养,最后移植到受体母畜子宫内发育,这样分娩的动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新的DNA片段,此即转基因后代。显微注射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位置效应(外源基因插入位点随机性)造成表达结果的不稳定性、动物利用率低等。其优点是外源基因的转移率和整合效率都较高。迄今为止,核显微注射法还是最有效、最实用的动物转基因方法。2核移植转基因法…  相似文献   

19.
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其体外受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科动物胚胎对于改进犬科珍贵物种及保护濒危犬种十分重要,因此对犬科动物体外受精(IVF)以及辅助生殖(ART)的研究逐渐变得必要.通过体外受精和核移植已经成功获得能够发育的犬科动物胚胎,克隆的犬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犬能成功产仔,但是这一技术的效率仍然很低.主要原因是犬科动物胚胎在体外发育能力很低.犬卵母细胞早期发育和其他动物不同,犬卵巢排出的卵母细胞处于生发泡(GV)期,在输卵管中恢复减数分裂.犬卵母细胞核难以观测并且不容易确定排卵时间,所以很难确定精子入卵的确切时间,并且多精受精的情况时常发生.回顾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和体外受精取得的进展,对于提高其胚胎生产效率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是其成功率依然很低。目前普遍认为,核移植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体细胞重编程不完全,即体细胞的表观印记未被完全去除,未能建立正确的胚胎基因表达模式,进而出现各种发育阻滞和异常。论文综述了近年来对牛体细胞核移植重编程机理的探索以及提高牛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