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星形细胞瘤CT增强扫描特征与其恶性程度的关系,研究CT对星形细胞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17例经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CT增强扫描特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CT增强扫描肿瘤强化的形态分6型:(1)囊性伴壁结节型。占20%;(2)假囊伴壁结节型,占14%;(3)实质型,占9%;(4)环型,占16%;(5)多环型,占15%;(6)混杂型。占26%。囊性伴壁结节型及实质型为Ⅰ级和Ⅱ级星形细胞瘤,两者约各占50%;多环型为Ⅱ-Ⅳ级星形细胞瘤,假囊伴壁结节型、环型及混杂型绝大部分为Ⅱ-Ⅳ级星型细胞瘤.分别占92.9%、81.3%、92.3%,其余为Ⅰ级星形细胞瘤。结论:根据CT增强扫描肿瘤强化的特征,对诊断和鉴别星形细胞瘤良恶性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卵巢囊腺瘤的诊断意义及其表现特征。方法搜集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35例,回顾性分析卵巢囊腺瘤的MRI表现。结果35例共有39个囊灶,其中15例浆液性囊腺瘤共有19个病灶(4例双侧卵巢发病);20例粘液性囊腺瘤均为单侧发病(包括交界性囊腺瘤3例)。5例为单囊病灶;30例为多囊多房性病灶,囊内有分隔,呈多房、破鱼网状、囊套囊状等,囊腺瘤囊壁一般较薄且规则,囊壁可有壁结节;单囊病灶信号均匀,多囊多房性病灶信号多不均匀。结论掌握卵巢囊腺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对卵巢囊腺瘤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系膜淋巴管瘤(ML)的CT表现及其分型。方法:经病理证实的ML13例,男7例,女6例,平均34岁。8例做常规CT扫描,5例做螺旋CT扫描,层厚10mm。结果:10例起源于小肠系膜,3例起源于结肠系膜。单房型囊肿3例,多发或多房囊肿10例,囊壁菲薄,光滑,囊内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如有囊壁及分隔有明显强化是其特点。成年型:囊肿形状较规则,分叶明显,类似扩张的结肠;幼儿型:囊肿形状欠规则,分叶及分隔不规则。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瘤好发于小肠系膜,无年龄特异性,CT表现为单房或多房性(多发性)囊肿,多呈壁薄分叶状多房性囊肿,增强扫描多数病变囊壁及分隔有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对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的临床分流价值。方法对115例TCT(thin-prep cytology test)检查结果为ASC-US的病例进行HPV基因扩增分型检测以及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15例ASC-US患者中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炎症的有57例(49.6%),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22例(19.1%),CINⅡ~Ⅲ级27例(23.5%),浸润性鳞状细胞癌9例(7.8%)。其中高危型HPV阳性者52例,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在高危型HPV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50.0%和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测对ASC-US病例有重要的临床分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CT非对称扫描模式对肺部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期间,35例临床疑似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进行CT非对称扫描,对比常规CT图像和非对称扫描图像对支气管扩张的显示。结果高分辨CT扫描模式能显示35例的肺部支气管扩张病变,而常规CT图像只有8例(22.9%)能显示肺部支气管扩张病变。结论非对称的CT扫描模式既能满足临床对肺部常规扫描,同时也能提供高分辨的扫描,大大提高对肺部支气管扩张的诊断准确率,也避免了对肺部的反复扫描,减少患者接受的X线辐射。  相似文献   

6.
应用超薄切片、光学及电子显微镜检查等技术,对临床上96例犬子宫蓄脓病例卵巢和子宫作显微、超微结构的观察,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表明,大部分病犬的子宫内膜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囊性增生(CEH)和炎症变化;卵巢有持久黄体或囊性黄体.开放型病犬多表现子宫壁增厚;闭锁型多表现子宫内膜萎缩,子宫壁极薄,子宫内膜腺体发生CEH时,其上皮表现鳞状化生和腺瘤样病变.此外,闭锁型病例其子宫与卵巢肉眼可见的、显微及超微组织病理学变化均较开放型严重.  相似文献   

7.
子宫蓄脓犬的子宫和卵巢组织的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薄切片、光学及电子显微镜检查等技术,对临床上96例犬子宫蓄脓病例卵巢和子宫作显微、超微结构的观察,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表明,大部分病犬的子宫内膜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囊性增生(CEH)和炎症变化;卵巢有持久黄体或囊性黄体。开放型病犬多表现子宫壁增厚;闭锁型多表现子宫内膜萎缩,子宫壁极薄,子宫内膜腺体发生CEH时,其上皮表现鳞状化生和腺瘤样病变。此外,闭锁型病例其子宫与卵巢肉眼可见的、显微及超微组织病理学变化均较开放型严重。  相似文献   

8.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X线诊断、X线分型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PAP的X线表现,全部病例都作了胸部X线平片检查,其中3例作了全肺体层。结果:15例中9例表现为双肺广泛分布的小结节状阴影,3例表现为以肺门为中心,向外放射的蝶冀状阴影,3例表现为双下肺野大片状致密阴影。结论:PAP根据X线表现可分为多发小结节型、类肺水肿型和类炎症型,分别应与肺泡细胞癌、肺水肿及肺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诊断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12例病例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大体检查乳腺肿块直径3~12 cm,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其中4例切面可见小脓腔或小囊腔,直径0.5~2.5 cm,腔内有灰红坏死样物或淡黄色分泌物。镜下病变为小叶中心性肉芽肿及混合性炎性细胞浸润,小叶内可见最具特征性的大油囊,油囊外为或窄或宽的中性粒细胞聚集带,其外周区见多少不等的类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有其独特的组织学特征,病理诊断是确诊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重要方法,病理医师应对其镜下形态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山羊胎期肺的组织发生 ,将肺的发育分为 5个时期 :1胚胎期 (3~ 5周 ) ,肺芽分支形成主支气管 ,主支气管长度不断增长并萌芽出叶支气管 ,均衬以假复层柱状上皮 ;2腺状期 (6~ 12周 ) ,以支气管树发育为主 ,小支气管及终蕾衬以假复层和 /或单层柱状上皮 ;3小管期 (13~ 14周 ) ,以呼吸部发育为主 ,原始肺泡开始形成 ,呼吸性细支气管和原始肺泡衬以未分化的立方上皮 ;4囊状期 (第 15周 ) ,呼吸部发育显著 ,肺内细支气管及其末端呈现出“充气”状态 ;5肺泡期 (16~ 2 2周 ) ,以肺泡的形成和分化为主 ,肺泡上皮分化为扁平的肺泡 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 型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儿童膀胱葡萄状肉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膀胱葡萄状肉瘤,其中2例进行了CT检查,4例进行了静脉肾盂造影,1例逆行膀胱造影。作者用双盲法分析儿童膀胱葡萄状肉瘤的影像诊断以及其鉴别诊断。结果:本组2例进行CT检查病例均见膀胱内多个小的软组织密度结节影,病变位于膀胱颈部、膀胱侧壁和后尿道,1例膀胱壁增厚,前列腺明显增大。膀胱造影表现:3例见膀胱内多个小的充盈缺损,呈葡萄状,1例表现为2个较大的充盈缺损。膀胱葡萄状肉瘤最常发生于膀胱颈部、膀胱三角区,最后可蔓及整个膀胱,根据影像表现分为息肉型和实质型。其CT表现为:息肉型平扫见肿瘤呈息肉样突入膀胱,其CT值为软组织密度,膀胱注入造影剂后见大小不一的颗粒状充盈缺损。实质型表现为膀胱壁不规则增厚,并可见壁外的肿块影。膀胱葡萄状肉瘤的膀胱造影表现:息肉型表现为大小不等,边缘光滑锐利的葡萄簇样充盈缺损。实质型由于主要向腔外发展,故膀胱造影可无改变或表现为膀胱壁稍不光滑、僵硬,晚期可呈肿块状充盈缺损。膀胱葡萄状肉瘤主要应与膀胱阴性结石,膀胱内血凝块,膀胱乳头状瘤以及膀胱乳头状癌等相鉴别。结论:作者认为CT对于检查膀胱葡萄状肉瘤明显优于  相似文献   

12.
用PCR检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快速诊断猪的传染性胸膜肺炎,试验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猪胸膜炎肺放线杆菌的PCR方法,猪胸膜炎肺放线杆菌Ⅰ型菌血清2、5、6、9、10型均能扩增出预期片段;大肠杆菌,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多杀性巴氏杆菌、鸡葡萄球菌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用该方法检测了自猪肺脏分离的30个菌株,有11株为阳性,19株为阴性,结果证实,本方法可以用于猪胸膜肺炎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山羊胎期肺的组织发生,将肺的发育分为5个时期,(1)胚胎期(3-5周),肺芽分支形成主支气管,主支气管长度不断增长并萌芽出叶支气管,均衬以假复层柱状上皮;(2)腺状期(6-12周),以支气管树发育为主,小支气管及终蕾衬以假复层和/或单层柱状上皮;(3)小管期(13-14周),以呼吸部发育为主,原始肺泡开始形成,呼吸性细支气管和原始肺泡衬以末分化的立方上皮;(4)囊状期(第15周),呼吸部发育显著,肺内细支气管及其末端呈现出“充气”状态;(5)肺泡期(16-22周),以肺泡的形成和分化为主,肺泡上皮分化为扁平的肺泡I型细胞和立方形的肺泡II型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42例脑型血吸虫病的CT、MRI及CSF免疫学检查资料.结果40例通过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获得明确诊断,1例不能完全排除脑肿瘤通过术后病理诊断为脑血吸虫病,1例高度怀疑脑血吸虫通过吡喹酮诊断性治疗证实.结论CT及MRI对脑型血吸虫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MRI在显示病变的主要病理改变时,其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CT高,CSF免疫学检查对脑型血吸虫病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囊性脑膜瘤的病理、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对13例囊性脑膜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实质及囊壁全切除9例,肿瘤实质全切加囊壁部分切除3例,肿瘤实质及囊壁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脑膜瘤由于急性囊变加速了病情发展,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易误诊为其它性质的肿瘤,MRI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应尽早手术,肿瘤结节与囊壁尽可能彻底切除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16.
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进修期间完成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大咯血文献报道不多。自1995年以来,我们对内科治疗无效、且不具备手术指征的8例患者作了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7例,女1例,年龄37~69岁。全部病例经胸部CT证实为支气管扩张,CT示病变分市于两肺者6例,一侧肺者2例。反复咯血史7d~40年,BAE术前出血3~12d,出血量20~1500ml/d,经抗感染、静滴脑垂体后叶素及普鲁卡因等止血药物无效。1.2方法栓塞操作参照文献[1]。本文以非离子型低渗造…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已发表的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apxⅣ毒素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致病性APP 1~12血清型标准菌株的PCR方法。在双盲试验中,血清1型(2株)、3型、5型和7型临床分离株与致病性APP 1~12血清型标准菌株一样,均能扩增出预期大小为876 bp的apxⅣ片段,可检出最低活菌数为2×102cfu.mL-1,最低检出DNA含量为9 pg.μL-1。检测疑似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猪的10份病变肺组织样品,阳性6份,与细菌分离鉴定结果一致。而副猪嗜血杆菌1~15型(缺失8型)、猪放线杆菌、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奇异变形杆菌、猪源支气管败血波氏菌、猪丹毒杆菌的PCR检测结果都为阴性。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可用于致病性APP生物Ⅰ型的快速特异性检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病例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13例患者大体检查阑尾呈不同程度囊性扩张、增粗,囊内含黏稠胶冻样物;镜下可见阑尾腔扩大,阑尾黏膜被黏液高柱状肿瘤细胞取代,细胞伴轻度异型性,肿瘤细胞可呈绒毛状,锯齿状或波浪状排列,呈推挤性生长,并分泌大量黏液;黏液突破黏膜肌层到达阑尾壁内或阑尾表面。术后电话随访l~85个月,2例有复发迹象,2例失访。结论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具有与其低级别细胞学特征不相符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临床易误诊为阑尾炎,病理诊断是确诊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PNET患者5例影像学表现,其中行CT平扫检查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4例,行MRI平扫检查1例。结果:5例PNET病灶均位于幕上大脑半球,其中顶叶3例,额顶叶1例,颞顶叶1例,病灶普遍较大,呈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T1WI上5例均呈稍低信号,T2WI上4例呈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2例行CT扫描病灶均呈稍高信号。5例病灶中囊实性4例,实性1例。病灶内出血4例,瘤周无水肿3例,轻度水肿2例;增强扫描病灶内实性成份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区未见强化。结论:儿童幕上PNE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根据肿瘤部位、形态、囊实性肿块、瘤周水肿、出血等特征可为该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胆总管轻度扩张患者进行脂餐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胆总管轻度扩张(内径6~10mm)的病例行脂餐试验。结果:30例中非梗阻性生理扩张12例(其中胆囊切除术后代偿性扩张8例.老年性扩张4例),轻度或部份梗阻的病理性扩张18例(其中胆总管下段小结石10例,胆总管下段小肿物及壶腹部肿物5例,炎症性狭窄2例,胆道蛔虫1例)。结论:胆总管轻度扩张患者进行脂餐试验有利于生理性或病理性胆管扩张的鉴别,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且脂餐后胆管的显示段往往增宽、延长、可以提高病因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