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农业科学》2011,(4):929-929
秀水414(浙审稻2011006)系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连作常规晚粳稻品种。2009-2010年浙江省双季晚粳稻区试,平均667 m^2产量503.6 kg,比对照秀水63增产7.2%。2010年省生产试验平均667 m^2产量481.8 kg,比对照增产5.6%。  相似文献   

2.
八优52是杭州市农科院农作所用8204A和Z052配组而成的杂交粳稻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八优52植株较高,茎秆粗壮,抗倒性和后期熟相较好;剑叶较挺,分蘖力中等偏强,穗型较大,结实率高,丰产性、稳产性好;米质较优;对稻瘟病的抗性显著优于对照秀水63,褐稻虱的抗性与对照秀水63相仿,白叶枯病的抗性差于对照秀水63。适宜于杭州市及相似生态区域作单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3.
脱乙酰壳聚糖活性生物制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三个推广的水稻晚粳品种(秀水63,优丰,秀水110)作材料,用生物活性脱乙酰壳聚糖水基溶液处理供试水稻品种的种子,研究该溶剂对秧苗素质,主要农艺性状及增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该制剂处理后的秧苗素质和主要经济性状均好于对照,稻谷产量也高于对照,增产幅度为1.9-4.2%。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取秀水05、秀水09、秀水414、秀水519、镇稻15、镇稻18、皖稻84、皖稻86、甬优9号和春优84等10个粳稻品种,研究庐江县不同参试品种单季晚粳稻机插秧产量以及抗性情况。结果表明:秀水09、甬优9号、镇稻18、皖稻84、皖稻86和春优84这6个粳稻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庐江县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浙江农业科学》2010,(4):720-720
<正>水稻品种秀水134(浙审稻2010003)系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2008年浙江省单季常规晚粳稻区试,平均667 m2产量555.0 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8.8%,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续试,产量559.7 kg,比秀水09增产8.6%,达显著水平;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87.5 kg,比对照增产10.1%。  相似文献   

6.
 扑虱灵、吡虫啉是选择性杀虫剂,主要目标是同翅目昆虫。经2年3个代次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非目标害虫三化螟幼虫取食2种农药处理的秀水63,其后代成虫产卵量显著高于对照,刺激了三化螟产卵。但这种效应又与水稻品种有关,对三化螟有中等抗性的镇稻2号不明显。另外,低龄幼虫(1龄)处理后刺激成虫产卵比高龄幼虫(3龄)处理更明显。生化测定表明,扑虱灵、吡虫啉处理后,水稻植株的草酸含量有一定下降,叶片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还原糖除扑虱灵在秀水63外,均有显著增加,谷胱甘肽-S-转移酶因水稻品种和农药而异。  相似文献   

7.
中熟晚粳甬粳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粳18属中熟晚粳,全生育期139.1d,半弯穗,穗大粒多,秆粗剑叶挺,叶鞘包节,后期青秆黄熟,根系活力强,功能叶寿命长。抗稻瘟病、生理性青枯病、纹枯病,抗倒伏能力显著好于对照品种宁67。米质与秀水11相仿。作连作晚稻手栽、抛栽,作单季稻手栽、撒直播远适宜。栽培上重点是培育壮秧和防治稻曲病。  相似文献   

8.
稻田常用农药对水稻3个品种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报道了稻田常用的 5种农药 (扑虱灵 ,吡虫啉 ,井冈霉素 ,杀虫双 ,三唑磷 )对水稻 3个品种 (秀水 110 ,秀水 6 3,镇稻 2号 )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用药后 3d ,5种农药处理均导致水稻体内草酸含量不同程度的下降 ,多数农药对秀水 110、镇稻 2号的影响大于秀水 6 3;农药对还原糖的影响不明显 ;对叶绿体含量的影响在不同品种间有差异 ,5种农药处理均引起镇稻 2号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 ,三唑磷、吡虫啉、井冈霉素对秀水 6 3影响较大 ,扑虱灵、杀虫双则不明显 ;农药对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的影响也因品种和农药而异 ,同样对秀水 6 3的影响小于镇稻 2号和秀水 110 ,但对镇稻 2号除三唑磷处理GST显著下降外 ,吡虫啉、井冈霉素、杀虫双处理GST显著上升 ,扑虱灵处理对GST影响不大 ;5种农药严重影响了 3个水稻品种的光合速率 ,几乎所有处理光合速率均显著受抑制 ,最大抑制率可达 32 % ,其中对镇稻 2号和秀水 110的影响大于对秀水 6 3的。  相似文献   

9.
“嘉991”由嘉兴农科院从“武育粳7号”ד水晶1号”杂交组合中选育而成,属中熟偏早品种,全生育期144d,比本区当家品种“秀水63”略早,该品种叶色浅绿,植株清秀略高,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有效穗多,谷色黄亮,成熟一致;较抗稻曲病和纹枯病。2005年我们引进该品种试种示范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甬优12病虫害发生特点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甬优12杂交稻在余杭区病虫害发生特点,对甬优12与常规粳稻秀水134等的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曲病发生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同一防治水平下,甬优12田块稻纵卷叶螟虫苞量比秀水134高26.43%,虫口数量高45.03%;在不同时段稻飞虱百丛虫量分别是对照品种的5.4倍、5.1~11.0倍和4.7~6.6倍;在直播条件下,甬优12和秀水134感染稻曲病病穗数分别为6.60个·m-2和0.40个·m-2,可见甬优12杂交稻易受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曲病危害,需要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浙农大454是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采用复式杂交选育的中熟晚糯新品种。1994年定型,1995年参加浙江省晚稻联合品种比较试验,亩产量达449.6公斤,比对照秀水11增产8.4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并提早成熟3~5天。各性状综合评分居首位。1996年晋升浙江省晚稻区域试验,产量名列前茅,亩产量达457.3公斤,比对照晚梗稻品种秀水11增产4.62%,同年参加浙江杭州、湖州市晚稻新品种联合品比试验,产量均列首位,亩产量分别达469公斤、497.5公斤,分别比对照秀水11增产8.6%、10.4%。在长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虾—稻连作种养模式在繁昌县逐渐推广开,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实践,对虾—稻连作种养高效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包括稻田选择及改造、水稻品种选择及种植管理、清塘消毒、种植水草、投放虾苗、日常管理、捕捞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应用 A M M I模型分析了 1997 年南方稻区晚粳品种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产量。结果表明:8 个品种的产量超过对照秀水 11, 增产幅度达 04% ~121% , 其中镇稻 532、70 优 04、9212、丙 9363 增产极显著;基因型×环境的互作平方和为品种平方和的 25 倍, A M M I2 模型解释了互作平方和的 7992% ,鄂粳杂 1 号、秀水 11、70 优 04、华粳杂 1号、9212、丙 9363 和镇稻 532 的稳定性相对较好; 镇稻 532、9212 的适应性较广,产量不高稳定性不好的品种粳 791在江苏南京、上海有效利用了互作,表现出特殊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庐江县开展双季晚粳稻品种(系)比较试验,共安排丙07—077、秀水等12个品种,以宁粳3号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杨粳4038、N6201、丙11-073品种表现突出;宁粳3号可作推广品种,皖稻386号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部分双季连作稻区的晚稻,产量低而不稳定,亩产200斤左右,仅为早稻的5-7成。其原因除了秋季干旱、施肥不足、螟虫为害外,在栽培技术上主要是由于嫩秧迟插引起生长期的不足。连作稻区的连作晚稻品种数目很少,同时多数是生长期短、产量较低的品种,随着连作稻的扩种,不少地区引种或采用了生长期长的一季晚稻或间作晚稻品种当连作晚稻栽培。根  相似文献   

16.
“秀水128”是我区于2005年从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引进的常规稻新品种,2004年在上海市区试中平均亩产619kg,比对照“秀水110”增产7.1%,达极显著水平,列参试常规稻首位。该品种全生育期155d,比对照早熟1.7d;每穗总粒数135粒,每穗实粒数121粒,结实率90.3%;株高中等,达95.1cm,适合直播稻栽培。该品种生长整齐,株型适中,叶色淡绿,熟期转色好,分蘖力较强,对稻瘟病抗性较好,米质达国标2级优质米标准。  相似文献   

17.
秀水09由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用秀水110,嘉粳2717//秀水110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中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穗粒兼顾,生长清秀,结实率高,抗逆性强等特点,属于半矮之源供密穗之库的源库协调品种。2002年育成,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作单季晚稻(水育秧,旱育秧,直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在虾稻田开展早稻、中稻、晚稻不同类型的13个水稻品种随机区组直播试验,结合虾稻连作最大养殖期、当地水稻安全齐穗期、优质米品牌市场开发,比较分析各品种产量、直播生育进程、特征特性,提出了要实现虾稻连作模式效益最大化的优质稻优选品种和不同类型品种直播播期,为虾稻连作模式中应用水稻直播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优质抗病晚粳新品种浙粳20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浙粳20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抗病中熟晚粳新品种,茎秆粗壮,株形紧凑,丰产性好。其特点是品质优、高抗稻瘟病。稻米胶稠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秀水11、秀水63。垩白度指标与秀水11相仿,比秀水63低约50%。米饭柔软,食味佳。叶痕抗性平均级为0,穗瘟抗性平均级和最高级分别为1.3和3.0,穗瘟平均级和最高级损失率分别为0.8%和3.0%,明显优于对照秀水11和秀水63。  相似文献   

20.
苏秀9号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44 品种来源:苏9522/秀水63/19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4天,与对照豫粳6号相当.株高100.2cm,穗长16.9cm,每667m2有效穗数19.5万,每穗总粒数155.5粒,结实率87.4%,千粒重25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