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DH群体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能义  薛庆中 《作物学报》1997,23(1):123-128
  相似文献   
2.
应用花培技术选育水稻光敏核不育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常规粳稻品种及其F1杂种进行花药培养,所得花粉植株用于分期播种和进入人工气候箱以鉴定光敏核不育性.结果表明:不同光敏核不育系及其杂种F1培养力存在明显差异.从组合N5047S/浙农大40和N5047S/02428分别获得84个和35个二倍体花培系,构建成了两个DH群体;在长日下这两个DH群体育性发生明显分离,其中28份为光敏核不育系,短日下各花培系都可育;从N5047S/02428组合中筛选出一个花培系浙农大13S(HP13S),经人工气候箱鉴定表现为光敏核不育特性.不育期为8月上旬到9月2日,长达20多天,制种是安全的,可育期结实率高,繁种也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应用花培技术选育出广亲和恢复系种质TG7的基础上,为克服其与籼型不育系杂交生育期严重超亲的缺点,以TG7作为亲本与明恢63等优良恢复系进一步杂交和复交,并结合花药培养初筛到YQ1、YQ2、YQ3、YQ4、YQ5等5个优良花培系,分别与协青早A、I-32A、7627A、秋光A、新光S、HP13S等雄性不育系测交表现广亲和恢复性,部分还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可以在生产上试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 N5047S/T8340和 N5047S/02428的 F_1进行花药培养,获得了两个二倍体花培群体。以平均自然结实率为指标,对这两个花培群体在长短日下的育性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日下两个花培群体的育性表现为明显分离,呈连续的双峰曲线分布。X~2检验,不育花培系比可育花培系符合1:3的分离比,说明光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受两对独立的隐性主效基因控制。在短日下,各个花培系都为可育,说明,花培不育系的育性能稳定地转换。但不同的花培不育系育性恢复的强弱不一致。本研究还表明花培群体对研究光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具有独特的优点。我们还就用花培技术选育新的光敏核不育系进行了讨论,并选到了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表现彻底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育成了早、晚两季都能直播的粳稻新品种浙农大104。1997年在长兴县试种,早季产量与同期播种的中熟早籼品种HG13-2(453公斤/亩)相仿,并早熟2天;晚季产量比同期移栽的晚粳品种丙528(320公斤/亩)高13公斤。全年每亩产量达783公斤,可节省成本约90元。种植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早季在4月15日左右播种,晚季杭嘉湖地区于7月27日前播种,宁绍  相似文献   
6.
应用花培技术选育水稻敏核不育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粳光敏核不育系,常规粳稻品种及其F1杂种进行药药培养,所得花粉植株用于分期播种和进入人工气候箱以鉴定光敏核不育性,结果表明:不同光敏核不育系及其杂种F1培养力存在明显差异,从组合N5047S/浙农大40和N5047S/02428分别获得84个和35个二倍体花培系,构建成了两个DH群体;在长日下这两个D体育性发生明显分离,其中28份为光敏不育系,短日下各花培系都可育;从N5047S/02428组合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第一个原生质体光敏核不育无性系浙农大11S①薛庆中李宏张能义严菊强徐芬(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杭州310029)TheFirstPhotoperiodSensitiveGenicMaleSterility(PGMS)ClonefromProtop...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推广应用的杂交水稻组合杂种优势强,增产潜力大,但多数缺乏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多年来用常规技术改良恢复系和不育系的抗病性进展不快,其原因是已发现的多数抗病基因和恢复基因均属显性基因,在杂交后代中产生纯合重组体的概率很低,同时抗性鉴定手续繁杂,选择...  相似文献   
9.
浙农大454是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采用复式杂交选育的中熟晚糯新品种。1994年定型,1995年参加浙江省晚稻联合品种比较试验,亩产量达449.6公斤,比对照秀水11增产8.4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并提早成熟3~5天。各性状综合评分居首位。1996年晋升浙江省晚稻区域试验,产量名列前茅,亩产量达457.3公斤,比对照晚梗稻品种秀水11增产4.62%,同年参加浙江杭州、湖州市晚稻新品种联合品比试验,产量均列首位,亩产量分别达469公斤、497.5公斤,分别比对照秀水11增产8.6%、10.4%。在长  相似文献   
10.
将6份早粳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并在早季及其再生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早季稻和再生稻的生长势和繁殖力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再生稻表现为抽穗天数缩短、植株变矮、穗数下降、穗子变小;早季稻和再生稻性状的基因效应表达也有不同,在株高、剑叶长、主穗长和主穗总粒数等性状上,早季稻均以加性效应控制为主,而再生稻则受显性效应的影响更大;早季稻与再生稻间存在着相关性,除单株穗数和主穗总粒数外,其余6个性状上两者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