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山西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有机试验区耕层土壤(0~20cm)和灌溉水质重金属现状进行了含量分析和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Cr、Pb、Zn、Cu、Ni含量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综合污染指数P综=0.55,评价为安全,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土壤pH、有机质及各重金属之间的相关系数Cr、Cu与pH分别呈显著、极显著相关,Pb、Zn与有机质均呈极显著相关;地下水、渠水、库水的水质重金属Cr、Zn、Cu单项污染指数≤0.5,处于清洁水平,而综合污染指数P综=0.60,为尚清洁,Pb单项污染指数相对较高,灌溉用水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农业灌溉期浑河冲污水量与水质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库在农业灌溉期放水时间及河道流量情况,通过单指标法、综合污染指标法、有机污染评价法等方法分析评价沿河各水质站点的水质变化趋势及规律,得出在特定时段内河道水质与水库放水量的关系,以满足农业灌溉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3.
分别抽取庆元县高山松花菜及相应的灌溉用水、土壤样品,检测分析了高山松花菜品质营养指标、有害重金属、农药残留及相应灌溉用水、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并结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灌溉用水、土壤、高山松花菜产品均未受到有害重金属污染;如参照绿色食品甘蓝类蔬菜标准,7号样品农药多菌灵残留量超标,单因子污染指数为0.96,综合污染指数为1.1267,表明7号样品受到轻度的农药残留污染。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质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下水是南疆5地(州)生活用水及灌溉用水的重要来源。在南疆5地(州)采集了104个地下水样,测定其pH值、总溶解固体、总硬度、氨氮、NO2-、NO3-、高锰酸盐指数、F-、Cl-、SO24-,采用一票否决法对各取样点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进而完成了地下水水质等级分区,统计了各地(州)各评价指标在不同水质级别中所占的比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天然水质较差,并存在人为污染。据此提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的4条建议。  相似文献   

5.
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给区域内农业用水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利用2011-2014年矿区内农业用水的水质监测数据对农业用水安全进行研究。首先依据地表水功能划分的要求分析水质状况,其次评估水质是否满足绿色食品生产环境的要求。结果表明:榆神府矿区用于农业灌溉的地表水综合污染指数为0.292~0.478,部分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窟野河上游多个断面水质较差,2013-2014年化学需氧量超标率达100%,为Ⅳ类水;矿区内大部分断面水质都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环境的要求,但是2014年部分断面的pH有少量超标。为防止农业用水污染,必须加强入境水质监测,增加水污染检测项目,并加强农业用水监测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河流水质污染预测模型,采用河流水质污染的指标数据,得到水质污染的时间序列值;划分水质污染趋势的状态空间;建立状态转移矩阵,从而预测水质污染趋势变化区间.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河流水质污染的走势,进而能够为相关的环保部门提供治理河流的有效依据,从而达到保护农业灌溉用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分别抽取庆元县高山茭白及相应灌溉用水、土壤样品,检测分析了高山茭白品质营养指标,有害重金属、农药残留及相应土壤、灌溉用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并根据无公害水生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及绿色食品水生蔬菜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灌溉用水和土壤、茭白均未受到重金属污染。个别样品检出农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残留,其中氰戊菊酯残留量超过绿色食品甘蓝类蔬菜标准中的残留限量规定,但其他样品所有农残指标均未检出,均符合AA级绿色食品水生蔬菜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8.
水是农业命脉,而目前中国农业水资源短缺,农业灌溉用水量大,灌溉效率低下,用水浪费和水质污染等问题普遍存在,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当前,水稻节水灌溉研究均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笔者总结了目前对节水灌溉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水稻节水灌溉的增产机理和效益。认识并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沿海滩涂无公害水产品基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省大丰市境内江苏明天滩涂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塘口进行实地考察,对渔业用水和土壤(底泥)进行布点采样和分析监测,以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NY5051-2001)和国家标准《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作为评价标准,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和水质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说明所监测的项目无一超标;再结合综合污染指数,判断出该地区的土壤和水质环境质量达到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环境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杏林湾水库是厦门市重要的中型水库之一,是兼具防洪、灌溉等功能的集美区重要水利枢纽工程。根据杏林湾水库“十一五”期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杏林湾水库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杏林湾水库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和总磷;综合污染指数法表明,杏林湾水库处于基本合格状态;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表明杏林湾水库基本处于中度富营养—重度富营养化状态;水库有机污染指数为一般状态。其中,上半年和丰水期是各类污染相对集中的时段,各类污染风险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柑橘水分利用率和果实品质,实现柑橘果园的水分自动化灌溉和标准化生产。以沃柑为研究对象,研究两种水分管理模式对柑橘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物联网水分智慧化管理提高了柑橘叶片四个时期降低了叶片的蒸腾速率,提高了叶片的瞬时水分利用率。同时,物联网水分智慧化管理显著提高了柑橘总糖、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总酸含量。该水分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干旱缺水是导致果园低产、低效的主要原因。对坡地柑橘园的穴灌和沟灌2种灌溉技术进行对比,研究了坡地柑橘园节水技术。结果表明,穴灌和沟灌的秋梢数量分别比对照(自然不灌水)高49%和45%,存在显著差异;穴灌的果实横径、单株产量比沟灌高10 mm、19.4%,沟灌条件下的单株产量比对照高19.2%。穴灌的裂果率显著低于沟灌和对照。穴灌是有效的节水灌溉措施,对果实的膨大促进作用明显,有利于提高单株产量和降低裂果率,是适合坡地果园较优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3.
桔园生草对丛枝菌根形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试验以枳砧温州蜜柑成年树为试材。试验设土壤水分胁迫下百喜草生草区和清耕区2个处理,以清耕加轻度灌水为对照,4次重复。结果表明利用高菌根侵染率的百喜草在柑桔园进行生草管理,在土壤水分胁迫下,显著地提高了柑桔根系丛枝菌根侵染率及土壤丛枝菌根菌孢子数。菌根侵染率的提高改善了柑桔果实的品质,特别是促进了柑桔果皮的着色。生草管理还蓄养了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14.
柑橘对水分胁迫的反应特点及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和概括了柑橘对水分胁迫的生物学和生理学反应特点,并对这些反应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就柑橘对水分胁迫信号的识别与转导作了一定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柑橘在水分胁迫下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深化柑橘抗旱机理研究以及节水灌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湟水流域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青海省湟水流域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灌溉水质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并应用国家标准和农业部的评价方法,对湟水流域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土壤、灌溉水质和大气质量状况均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环境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品种改良、土肥改进、树体降高缩冠、完善排灌设施、园地反光膜覆盖、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栽培试验,解决了连城县柑橘生产存在的问题,达到了提高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微喷灌技术在露地蔬菜集约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喷灌技术是提高农业灌溉效果,科学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技术措施.研发先进、实用、高效的微喷节水灌溉技术,形成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综合技术体系,对提高蔬菜产量、品质和商品率,增强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蔬菜产业优化升级并健康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经过对蔬菜作物采取不同形式微喷灌溉方式完成多因子供给水、肥、药的试验研究,结合自然气候特点和蔬菜集约化生产的特殊性,集成整合贵阳地区露地蔬菜高架式自动化微喷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土壤和气候环境不同,特别是丘陵山区果园之间的土壤养分、水分和温度差异明显,这就需要因地制宜的来实施柑橘生产的施肥或灌溉。本文借助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建立柑橘土壤水分养分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水分、温度和养分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及时给出专家决策意见。测试表明,该系统有助于指导果农进行科学的施肥或灌溉,提高柑橘生产的精准化作业水平,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乱施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9.
对桂西北不同类型柑橘果园的土壤水分含量及柑橘枝梢生长情况、果实品质等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 ,果园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层次、建园时开梯与不开梯以及果园成土母质有关 ,果园土壤含水量年变化规律与全年每月降水量有关。在桂西北 ,每年4—8月为多雨季节 ,果园土壤含水量能满足果树生长所需。9—10月 ,正值秋梢及果实生长旺期 ,降水减少 ,土壤含水量降低 ,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 ,要及时灌水。10月以后 ,果实采收前 ,可适当控水 ,以促进秋梢花芽分化和果实风味。采果后 ,仍有冬旱 ,需灌水以保持树体水分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全县茶叶生长的土壤和灌溉水环境质量,明确安溪茶产业未来的拓展战略与发展方向,2009年在安溪县茶叶主产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茶园设立3个监测点,对监测点土壤和灌溉水的重金属污染物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监测点茶园的土壤和灌溉水环境均未受到重金属污染,全部达到清洁水平。以此,表明安溪茶叶主产区的土壤和灌溉水环境质量都能满足发展无公害茶叶生产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