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河南省大白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河南省大白菜根肿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从新野县十字花科蔬菜种植基地采集2份大白菜根肿病菌样品(XY-1为原始菌,XY-2为新引菌),采用菌液注射接种法,利用Williams和ECD 2套鉴别系统分别对其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显示,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鉴定的2份大白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相同,均为4号生理小种;采用ECD鉴别系统鉴定的大白菜根肿病菌生理小种明显不同,原始菌XY-1为ECD16/15/31,新引菌XY-2为ECD21/31/31,后者较前者的致病性更强。以上结果表明,Willams鉴别系统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病原菌致病力强于4号生理小种时无法区分,而ECD鉴别系统由于所用寄主数量及种类较多,可以将4号生理小种进一步区分为不同的类型,鉴定结果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2.
依据江西省内根肿病菌的生理小种类群分布,分别在婺源县4号小种区域和南昌县9号小种区域设立田间病圃,于2016年9—12月对108个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包菜、萝卜、大白菜、小白菜)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并随机选取其中29个品种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十字花科不同种间蔬菜对根肿菌不同小种的抗性存在差异,种内品种对同一小种的抗性也存在差异;花椰菜、包菜和萝卜对9号小种均有抗性,上海黑叶五月慢、新奶白、京绿乌塌菜3个小白菜品种和京夏王、北京桔红心、京春娃2号等13个大白菜品种对9号小种有抗性;参试品种对4号小种的抗性不如对9号小种的,但仍筛选到紧花6、紧花16、松花2等10个花椰菜品种和满堂红萝卜品种可在4号小种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3.
自1989年至1992年的四年间,在吉林省的长春、公主岭、吉林、白城、通化等地区的各大豆品种上分离到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的菌株146个,接种在7个国际鉴别寄主上,即Aeme,Chippwwa,Flambeau,Harosoy,Lindarin,Merit,Norchief,观察其抗感反应。将测定结果与国际上已鉴定的9个生理小种在这7个鉴别寄主上的反应相对照,发现有98个菌株属4号生理小种,占总菌株数的67.1%,为主要菌株;4个菌株属2号生理小种;1个菌株属7号生理小种。经反复测定,发现两个新的生理小种,定名为10号和11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研究续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1985年继续用中国鉴别品种和吉林辅助鉴别品种接种鉴定了全省主要产稻区28个市、县533份稻瘟病标样分离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水稻品种更换,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新出现ZC群中国小种,ZD群和ZE群中国小种的出现频率也明显增长。吉林小种的变化更为明显,出现J_4、J_6两个新小种组,J_0组小种(ZD_1J_0、ZE_1J_0、ZF_1J_0、ZG_1J_0等)的出现频率明显下降;J_2组小种(ZD_1J_2,ZE_1J_2、ZF_1J_2、ZG_1J_2等)的出现频率显著上升。本文对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数量的消长变化与水稻品种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6年江西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中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对2006年在江西省部分地区采集的42个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5群28个生理小种,其中ZA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16.70%。生理小种的组成由1989年邓敏军等报道的4群发展到5群28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也由ZB1转变为ZA1。所鉴定出的28个生理小种对3个籼稻鉴别品种有较强的致病力。地域较近的地区稻瘟病茵的生理小种群体组成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普感特性的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 (以下简称 L TH)是云南粳型地方品种 ,也是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 7个鉴别品种之一。在 1976~ 1979年 ,全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联合试验协作组筛选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和生理小种鉴别期间 ,L TH对来自全国各地的 2 46 0个菌株表现高度感病反应。此后 ,经 2 0多个省 (区 )市 30多个研究单位近 2 0年的广泛接种鉴定 ,L TH对被测菌株都表现感病反应 ,没有发现任何非致病性菌株。 1980~ 1982年在日本用 2 0 0个菌株鉴定 ,1994年在菲律宾用 80个代表性菌株鉴定 ,1983~ 2 0 0 0年我课题组用中国南北方稻…  相似文献   

7.
2007~2009年福建省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国统一生理小种鉴别品种、CO39-NILs鉴别品种和LTH-NILs鉴别品种鉴定2007~2009年从福建省各地采集分离的223株单孢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和致病型组成.结果表明,223株稻瘟病菌被鉴定出20个生理小种,其中ZBl3为优势生理小种,出现频率为26.91%;CO39-NILs鉴别品种鉴定出18个致病型,其...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小麦叶锈菌小种2号和3号的4—6个菌株,对26—27个小麦品种进行接种试验,其致病力都不相同。用同一套鉴别寄主鉴定为同一的小种在鉴别寄主外另加品种,就可以把命名为同一的小种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生理型”。我组根据东方红3号、丰产3号、白蚰包、阿夫4个品种所鉴定的小种15和16,在上述4个品种的基础上再加上太山4号、洛夫林10号、6068、IRN66—331和Redman 5个品种,可将小种15的26个菌株分为10个类型,将小种16的121的菌株分为17个类型,如在以上的基础上再加6个品种又可将小种15的24个菌株划分为21个类型和将小种16的118个菌株划分为84个类型。所用的品种越多,划分的“生理型”也越多。证明了用有限的鉴别寄主鉴定为同一的小种其致病力不一定相同。也就是同小种的致病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全国统一的七个鉴别品种,对采自四川各大稻区的120个稻瘟病菌样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4大群9个生理小种:4大群分别是ZB、ZC、ZG和ZE群,9个生理小种分别是:ZB31、ZB29、ZB13、ZB21、ZB15、ZB32、ZC15、ZG1、ZE1。5年来优势种群ZB群一直保持相对稳定,优势小种是ZB31、ZB29。运用鉴别出来的生理小种对四川4个抗病品种R9、R10、3263、448及Lemont和普感品种丽江黑谷进行抗谱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丽江黑谷对四川的生理小种均表现感病,R10对全部生理小种表现抗性,R9只对E1和G1表现感病,3263仅对C15、B29表现感病,448仅对B31生理小种表现感病。表明四川几个抗性水稻品种均具有多个抗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基因,为后期进行基因的聚合与转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吉林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002年在吉林省内各稻作区采集的稻瘟病标样中分离出的95个单孢菌株,分别用中国和吉林2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用中国鉴别品种鉴定出7群16个中国小种,优势种群为ZD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D1,其次是ZF1和ZG1小种;用吉林鉴别品种鉴定出47个吉林小种,分布范围为J0.0~J77.7,其中J46.7,为优势生理小种;1995—2000年的优势小种J56.7和J54.7成为次要小种。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优势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为缓解西北风沙区冬季地面裸露、风蚀严重的问题,以3种油菜类型共20个油菜品种为试材,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于油菜成熟期分析油菜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质量、主根长、主根直径、直径小于2mm的总根长、根尖数等根系指标及油菜根际土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差异,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旨在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品种油菜根系差异以及根系对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进而为选择出根系发达的油菜类型和油菜品种增加相应的实践经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油菜、同一类型不同品种油菜间的根系指标及根际土养分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1)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直径小于2mm的总根长普遍大于芥菜型,其中甘蓝型油菜的根表面积相对芥菜型提高15.10%~94.00%;芥菜型油菜的根体积和根干质量最大,其中芥菜型油菜平均根体积分别比白菜型、甘蓝型油菜平均根体积提高11.26%、12.39%,平均根干质量分别减少49.77%和43.14%;芥菜型和甘蓝型油菜的主根长和主根直径普遍大于白菜型油菜。(2)3种油菜类型根际土壤全氮、速效钾、有机质质量分数大体上符合芥菜型白菜型甘蓝型的趋势,速效磷质量分数表现为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3)油菜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直径小于2mm的总根长与各养分指标呈负相关;油菜根表面积、根长、根尖数越大,养分吸收越多;芥菜型油菜主根发达,生物量大,可在土壤贫瘠、易风蚀的区域种植用于防风固土,培肥地力;甘蓝型油菜根系表面积大,可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用于收获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田间条件下小白菜对外源Cd的动态吸收特征,为Cd污染土壤上蔬菜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共设4个Cd浓度处理,即0(CK)、1、2、5 mg/kg,每处理3次重复,研究外源Cd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及小白菜对外源Cd的动态吸收特征。[结果]随着外源Cd浓度的升高及生长时期的延长,Cd对小白菜生长的抑制加重。5 mg/kg处理55 d时,小白菜的根长、株高、生物量较CK下降幅度均达到最大。任一Cd浓度下小白菜的Cd含量在前45 d快速增加,45 d后增速放缓,地下部Cd含量在55 d达到最大值,地下部平均Cd含量是地上部的1.62倍。[结论]Cd对小白菜的生长作用受Cd污染浓度、生长时期双重影响,且不同外源Cd浓度下小白菜各部位对Cd的吸收在不同生长时期呈现动态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L.),萝卜(Raphanus sativusL.)和白菜(Brassica chinensisL.)3种蔬菜作物为受体,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及幼苗生长试验,对分葱(Allium fistulosumL.var.caespitosum Makino)根系及其地上部水浸液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分葱根系和地上部水浸液对黄瓜、萝卜和白菜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对黄瓜和萝卜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其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白菜的萌发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对其幼苗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蔬菜栽培制度中,分葱可与黄瓜和萝卜进行合理的轮作与间套作;但可能不适宜与白菜进行轮作或间套作。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沟壑区果园绿肥油菜翻压对土壤水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秋雨季节在黄土高原沟壑区果园行间套种并翻压不同类型油菜对土壤水肥的影响。结果显示,翻压甘蓝型冬性油菜显著降低秋季及翌年3、4月份0~2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速效磷含量呈增加趋势;翻压白菜型冬性及春性油菜使当季及翌年3、4月份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呈明显的降低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与白菜型冬性油菜相比,白菜型春性油菜及甘蓝型冬性油菜单位面积耗水量较小、单位耗水生物学产量较大,且冬前根鲜质量、根与茎叶鲜质量的比值(根/茎叶)和主根长均较小。综上所述,翻压甘蓝型冬性油菜培肥土壤效果显著,且对深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纸床培养,探究了不同剂量(1、2、4、6、8、10 mg·L-1)纳米铜(Copper nanoparticles,Cu NPs)对小油菜(Brassica chinensis L.)种子发芽、幼苗Cu含量、根细胞微观特征以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u NPs处理对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P>0.05),小油菜根和茎伸长量均随Cu NPs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Cu NPs添加量为2~10 mg·L-1时小油菜根伸长抑制率为10.7%~59.9%,而当Cu NPs≥4 mg·L-1时小油菜茎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降低了4.8%~15.8%。幼苗体内Cu含量随着Cu NPs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出,添加10 mg·L-1 Cu NPs使根细胞出现比较普遍的质壁分离现象。与对照组比较,Cu NPs处理后小油菜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了4.5%~64.0%(1 mg·L-1除外),过氧化物酶降低幅度达到4.4%~59.3%,而不同浓度Cu NPs处理对小油菜幼苗体内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因此,小油菜生理生化特性对不同剂量Cu NPs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6.
菜薹花药培养出胚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菜薹、白菜薹、菜心2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式,研究基因型、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方式对不同品种菜薹花药培养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15个品种的花药诱导出胚,各品种间的出胚率差异显著;红菜薹、白菜薹、菜心中出胚率最高的分别为H08-4(1.38胚/蕾)、B08-7(,0.757胚/蕾)、C08-4(0.682胚/蕾);采用Keller培养基+10%蔗糖+0.1%活性炭作为花药胚状体诱导培养基;花药培养出胚率以接种在双层培养基中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耐铝性差异显著的2个油菜基因型湘油杂3号(耐性)和赣油杂2号(敏感)为材料,研究了铝胁迫条件下根系生长情况,根尖铝含量,根尖细胞壁果胶含量及其甲基酯化程度与耐铝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湘油杂3号的耐铝性显著高于赣油杂2号;0~5 mm根段积累的铝显著高于5~10 mm根段;距油菜根尖0~5 mm根段,敏感基因型果胶含量高于耐性基因型,且前者根尖及细胞壁对铝的积累量也显著高于后者;采用1.0 mol/L NH3.H2O预处理根尖2 h降低细胞壁果胶甲基酯化程度后,耐性和敏感基因型根尖细胞壁对铝的积累量分别下降了14.5%和19.1%。这些结果表明,细胞壁果胶含量及其甲基酯化程度可能是导致不同油菜基因型根尖及细胞壁铝含量、耐铝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甘蓝型油菜精氨酸脱羧酶(ADC)基因的cDNA片段,为进一步获得ADC基因全长及研究其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中双6号的花蕾为材料,设计简并引物,采用同源克隆法扩增ADC基因的cDNA片段.[结果]成功扩增获得8个不同的ADC基因拷贝,按长度将其分为1011、999、981 bp 3类,8个拷贝核苷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81%~99%,其推导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86%~99%.1011 bp片段包含3种不同的序列S1 ~S3,序列间存在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999 bp序列包含S4和S5,具有3个SNP位点,两个区段出现连续碱基缺失.981 bp序列包含S6~S8,发现14个SNP位点,且第67位核苷酸出现无义突变,4个区段发生碱基缺失.序列S4~S8共同缺失第632~634、642~650位的核苷酸小片段.氨基酸同源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8个不同ADC基因拷贝与芥菜(Brassica juncea L.)、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 L.)等物种的ADC基因同源性高,亲缘关系近.[结论]所获得的8个基因拷贝即为来自于甘蓝型油菜ADC基因的片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油菜(Brassica napus L.)根长法对NK#94827进行了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NK#94827对油菜的生物活性与氯磺隆和甲磺隆基本相当。室内土壤处理测定结果表明,NK#94827对稗草(Echinochloa phyllopogon (staf) Koss.)的除草活性比氯磺隆低,对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的除草活性与氯磺隆相当;NK#94827对玉米(Zea mayz L.)生长的抑制作用比氯磺隆和苯磺隆小,比甲酰胺磺隆大。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NK#94827以15g/hm2和30g/hm2进行土壤处理和茎叶处理时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水稻(Oryza sativa L.)安全,各种剂量都对大豆(Glycine max)、燕麦(Avena sativa L.)和油菜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  相似文献   

20.
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比较了低锌营养下芥菜、白菜、甘蓝型3个油菜(BrassicanapusL.)品种幼苗的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对锌的吸收、利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3个油菜品种由于基因型不同,在耐低锌营养能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低锌时(10-6mol/LZn2 ),幼苗植株地上部干重以芥菜型>甘蓝型>白菜型,地上部干重分别较无锌对照处理增加17.8%(芥菜型)、9.9%(白菜型)、3.3%(甘蓝型)。芥菜型叶CAT、POD、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也明显高于甘蓝型和白菜型油菜。锌积累量及锌利用率也以芥菜型远远大于其它2个品种,锌素利用效率分别为12.3%(芥菜型),8.0%(白菜型),4.9%(甘蓝型)。苗期油菜叶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可以作为筛选耐低锌营养油菜基因型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