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戈壁日光温室双孢蘑菇废料栽培蔬菜的3种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了3种适宜在酒泉市肃州区戈壁日光温室推广且经济效益较好的双孢蘑菇废料栽培蔬菜模式,即双孢蘑菇—番茄—架豆栽培模式、双孢蘑菇—黄瓜—架豆栽培模式、双孢蘑菇—西葫芦—架豆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棉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棉秆能否用于栽培双孢蘑菇,不同类型菇房(砖砌房和简易草棚房)栽培双孢蘑菇对其产量影响为目的。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棉秆做原料,麦秸为对照,设计了8个原料配方试验,在砖砌和简易草棚两种菇房中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用棉秆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率快,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提前,出菇期集中,且当棉秆用量一定时,牛粪和鸡粪同时施用对双孢蘑菇产量的提高比单纯施用牛粪效果更好。棉秆和粪肥以1∶1的比例栽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生物学效率较高。棉秆是双孢蘑菇的优质栽培料且在砖砌房比简易草棚房中的产量高。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俗称丁子菇.依靠自然温度进行室内床架栽培,采收期集中在10~12月和翌年4~5月,春秋鲜菇上市过于集中,货多价低,效益不佳.为此,笔者进行了日光温室浅地沟栽培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成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蘑菇属17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酯酶同工酶对野生双孢蘑菇和褐色、白色双孢蘑菇栽培种,大肥菇,美味蘑菇和姬松茸等蘑菇属17个菌株进行了酶谱带表型和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双孢蘑菇与双孢蘑菇之间亲缘关系较近,相似系数为0.667,而与大肥菇和姬松茸之间亲缘关系较远,相似系数分别为0.00,0.333;野生双孢蘑菇组织分离菌株、多孢分离菌株和单孢分离菌株遗传变异幅度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表明野生双孢蘑菇的遗传背景较单一;同时分析了大肥菇与美味蘑菇,褐色蘑菇彼此之间,以及白色双孢蘑菇菌株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烟草秸秆为试材,利用烟秸秆替代玉米秸秆、玉米芯等原料栽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对比了3种不同原料对双孢菇产量及单品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烟秸秆栽培的双孢蘑菇出菇集中,第一潮菇占总产量的60%以上;前三潮菇产量达18 kg/m2以上;与玉米秸秆相比,用烟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总产量和平均单品重显著增加;与玉米芯相比较,用烟草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总产量和平均单品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草菇是草腐菌、高温菇,在炎热的夏季生长,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双孢蘑菇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山东聊城莘县由于栽培面积大,产量高,被誉为“中国双孢蘑菇之乡”。本文介绍聊城在设施内进行草菇-双孢蘑菇轮作的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利用草菇栽培后的菌渣,添加部分新料栽培双孢蘑菇,实现“一料双菇”,培养料重复利用,栽培成本低,栽培效益高,高低温品种轮作还能减轻病虫害,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稻—菇轮作栽培模式的经济、生态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稻收割后的冬闲田露天栽培双孢蘑菇是近几年在我国四川、湖北等省出现的一种新的"稻-菇"轮作栽培模式。据初步统计,2007年湖北安陆市的稻田栽培双孢蘑菇面积已发展到近400亩,笔者对这种稻田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及出菇现场情况进行了考查,以下就稻-菇轮作栽培模式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产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施兴凤 《北京农业》2007,(21):23-24
双孢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在贵州省温凉地区采用旧房或烤烟房经改造后栽培秋菇,或用塑料中棚、小棚栽培秋菇,效益好。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际,对温凉地区双孢蘑菇秋菇生产技术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菇房建造、培养料配制、栽培工艺等方面,总结了双孢蘑菇生产中的一些栽培要点,旨在帮助生产者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北方地区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的研究,发现其出菇特点具有双峰值的规律性,剖析并指出影响北方地区双孢蘑菇栽培的关键因素是温度和设施设备条件,提出了适宜北方地区双孢蘑菇栽培的设施和改进栽培技术等高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双孢蘑菇采用稻田栽培方式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一是集约利用耕地、时间、空间和农作物废弃物生产双孢蘑菇;二是选用的双孢蘑菇新品种"2796"经稻田栽培试验,该蘑菇抗性好、产量高,每平方米菇床产鲜菇7.5kg,按8元/kg计算,667m2稻田产值可达2.35万元.  相似文献   

12.
双孢菇的品种较多,有白蘑菇、棕色蘑菇、大肥菇等。目前我国主要栽培品种是白色双孢蘑菇,又称为白蘑菇。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地区高山台地双孢蘑菇错时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市售的双孢蘑菇和高温蘑菇上市季节分别为10月上中旬至次年4月和6月至8月,9月份双孢蘑菇尚未上市,高温蘑菇已基本结束。因此,9月仍然是鲜蘑菇市场的淡季,市场价格高,栽培效益好。“长三角”地区利用高山台地夏季冷凉气候条件,可在自然条件下实现双孢蘑菇错时高效栽培,出菇期提前到9月初,与低海拔地区栽培相比可提早20-30d,主要包括菇棚设计、栽培适期、发菌管理技术和出菇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王宏 《农技服务》2014,(3):52+51-52,51
<正>1、种植模式双孢蘑菇于9月上旬培养料建堆发酵,10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覆土、出菇,翌年1月中旬采收结束;番茄于12月上旬播种育苗,翌年1月下旬移栽,4月中旬开始上市,6月上旬收获结束;萝卜于6月下旬播种,8月中旬收获。2、效益分析日光温室双孢蘑菇—番茄—萝卜一年三种三收高产高效栽培,亩产双孢蘑菇3000kg,产值6000元;番茄亩产4000kg,产  相似文献   

15.
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可鲜销、罐藏、盐渍。双孢蘑菇的菌丝还可作为制药的原料。我国双孢蘑菇栽培最多的有福建、山东、河南、浙江等省。栽培方式有菇房栽培、大棚架式栽培和大棚畦栽等。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季节可采取适合自己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肉质肥嫩,鲜美可口,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是当前栽培和消费范围最广的世界性商业化生产和全球消费的食用菌。漳州地区是国内双孢蘑菇的主产区之一,2010年漳州双孢蘑菇的栽培面积高达1 400万平方米,产量超过14万吨,产值达7亿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漳州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双孢蘑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当前"南菇北移"趋势日益明显,为方便其它地区菇  相似文献   

17.
塑料日光温室双孢蘑菇双膜覆盖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塑料日光温室内搭建小拱棚,并在小拱棚上覆盖黑色塑料薄膜,日光温室可利用自然光照提升室内温度,而黑色塑料薄膜又具有良好的遮光性和吸光传热性,二者结合可在我国北方冬季进行双孢蘑菇节能栽培,来提高栽培双孢蘑菇的经济效益,并可缩短整个栽培周期。  相似文献   

18.
青海夏秋季双孢蘑菇生产不同用料量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海省夏秋季双孢蘑菇生产菇床不同铺料厚度与产量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孢蘑菇产量与堆肥用量成正比关系,在一定铺料厚度栽培料密度相同的情况下,较厚的料层比较薄的料层单位面积能产更多重量的蘑菇;用栽培料重量相同的堆肥,薄料层可以铺较大的栽培面积,产量随铺料厚度增加而递减。菇床栽培料铺料厚度标准为20-30cm,采用标准质量的堆肥每平方米双孢蘑菇菇床用料(湿料)在80-110kg时,能达到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福鼎市农科所利用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象草、皇竹草等菌草代替稻草栽培双孢蘑菇喜获成功,近日第1潮菇已成功开采。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较大面积的双孢蘑菇有机栽培试点。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种植蘑菇的主要品种是双孢蘑菇,多属中低温型菌株,不适合南方春、夏季栽培.我所从1998年开始对属四孢蘑菇Ag-H1、Ag-H2(从野生蘑菇中分离)品种进行培养观察和栽培试验,表明这两个菌株子实体耐高温,出菇快(30~40天),产量高,平均单产7.5~10kg/m2,菇质优、耐储运,适合广西等南方省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