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苹果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RAPD评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苹果栽培品种Gala试管苗叶片为材料 ,将叶片刺伤后接种于附加了BA1mg L、2 ,4 D 0 5mg L和NAA 5mg L的MS培养基 ,黑暗培养 7d后转移至附加BA1mg L的MS培养基 ,继续暗培养 40d ,97%叶片发生直接类型体细胞胚胎 ,单位叶片平均再生体细胞胚胎 2 5个。对来自同一植株上的前 3片展开叶中的 1片叶进行组织培养 ,再生得到 1 5株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植株再生后代。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技术 ,以供体 (原初供体 )为对照进行了供体和再生体间及再生体彼此之间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 ,没有观察到供体和再生体间及再生体彼此之间有DNA多态性 ;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对上述 1 5株体细胞胚胎植株随机抽取 7个单株单叶进行培养 ,得到二代直接体细胞胚胎植株 ,分别从 7个单株单叶再生的二代植株中各随机抽取 1株 ,再次用RAPD方法进行原初供体和二代再生体间及二代再生体之间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分析 ,结果二代直接体细胞胚胎植株 5和引物OPF 0 6组合中出现一条多态带 ,其分子量约为 90 0bp,命名为OPF 0 690 0 ,重复 3次多态性稳定。结果表明 ,苹果离体叶片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再生植株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率接近自然变异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苹果离体叶片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和外植体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形态学特征。结果显示 ,苹果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经历原胚、球形胚、心形胚、子叶形胚、成熟胚等阶段 ;子叶形胚以前的阶段没有观察到形态学多样性 ,发育至子叶形胚期的直接体细胞胚胎表现出形态学多样性 ,分别观察到一子叶胚、两子叶胚、三子叶胚、杯状胚、多子叶胚、畸形胚等 ,这些类型的胚最终都能发育成正常的成熟胚进而发育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3.
γ射线对苜蓿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晓东  林廷安 《核农学报》1992,6(3):139-146
以5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用于叶与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0—16kR的辐射处理,研究了不同照射量γ射线对出愈率、愈伤组织鲜重、体细胞胚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外植体的辐射敏感性高于下胚轴,2kR对愈伤组织的形成与生长、体细胞胚的产生和植株再生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16kR完全抑制子叶愈、信组织的形成和生长。用英648和集宁两个品种的愈伤组织进行0—8kR的处理,结果发现,低于2kR对愈伤组织的生长和体细胞胚的形成具程度不等的刺激作用,8kR对愈伤组织具致死效应。苜蓿育种工作中离体诱变处理的最佳照射量为4—6kR。  相似文献   

4.
李英  喻景权 《核农学报》2001,15(6):355-359
CPPU处理瓠瓜子房可显著增加瓠瓜果实的早期产量和后期产量 ,采收日期提早 2 0d左右 ,总产量提高 46%。CPPU参与了植株源库关系的调节 ,与对照相比 ,CP PU处理后叶片干重降低 3 0 % ,而果实干重上升 43 % ,地上部总干重则无明显差异。CPPU处理后叶片的光合作用加强 ,14 C同化物从标记叶的输出率以及在果实中的分配率都比对照显著增多 ,表明CPPU处理增大了果实的库强 ,促进了同化物向果实的运转。  相似文献   

5.
两种基因型泡桐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范国强  翟晓巧  马新业  黎明 《核农学报》2005,19(4):274-278,254
以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毛泡桐和白花泡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情况。结果表明,白花泡桐叶片和茎段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0.3mgLNAA+14mgLBA和MS+0.3mgLNAA+8mgLBA,其最适培养基皆为MS+0.3mgLNAA+17mgLBA。从体细胞胚胎发育所需时间来看,两种泡桐叶片的体细胞胚胎发育能力均高于茎段。  相似文献   

6.
香蕉和荔枝体胚发生两种不同途径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体细胞胚胎发生是植物界的普遍现象.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胚胎发生,即由外植体表面直接产生体细胞胚胎,不需经过愈伤组织;另一种是间接胚胎发生,即先由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然后建立胚性愈伤组织系,最后间接分化出体胚.  相似文献   

7.
矮壮素对马铃薯磷素营养动态变化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生育前期的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喷施浓度为0、1.5、2.0和2.5g/L矮壮素(chlorocholine chloride,CCC)后,应用32P示踪技术研究其对磷素营养及其平均每穴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出苗后天数,CCC增加了植株对磷素的吸收,植株中的磷素主要分配到地上茎和叶中,按其相对含磷量依次为地上茎>叶>根>地下茎;植株吸磷量随其生长而增加,但在生育后期总株的吸磷量减少;在各出苗后天数,2.0g/L处理对中薯3号的总株吸磷量增加最大;1.5、2.0、2.5g/LCCC处理使中薯3号平均每穴产量分别增加6.83%、10.10%和3.08%,各处理平均每穴产量与其出苗后36d的叶片含磷量成极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菊苣高效不定芽直接发生及其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菊苣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高效不定芽直接发生及其植株再生体系。在附加不同浓度N-6-benzyladenine(6-BA)或与低浓度α-naphthaleneacetic acid(NAA)组合的MS培养基上,5~7d外植体表面不经过愈伤组织诱导阶段,直接形成不定芽。组织学观察表明,不定芽起源于叶片维管束薄壁细胞,且其微管组织系统与叶片外植体内微管组织系统紧密相连。6-BA是不定芽直接发生所必需的,外植体的发育时期、取材部位和培养基蔗糖浓度对不定芽直接发生有重要影响。在附加2.0mg/L 6-BA,0.5mg/L NAA,100mg/L Vc,100mg/L VB1,300mg/L脯氨酸和40g/L蔗糖的MS培养基上,培养20d龄基部叶片15d时,不定芽直接发生频率最高为100%,每块外植体上产生的不定芽数量也最多,平均为36~38个。在1/2 MS+IBA 0.5mg/L培养基上,再生苗诱导生根频率为97.58%,再生植株移栽于盆土中,100%存活且生长良好,未见形态异常。  相似文献   

9.
水分亏缺对小麦碳同化物的动员与分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吕金印  山仑  高俊凤 《核农学报》2002,16(4):228-231
利用14 CO2 对小麦花前光合标记 ,在开花灌浆全期通过对对照 (CK)、中度胁迫(MS)、严重胁迫 (SS) 3个水分处理试验表明 :在灌浆过程中 ,中度胁迫处理叶中花前14 C 同化物输出比例为 1 6 56% ,略高于对照和严重胁迫 ,收获时同化物滞留最少( 8 68% )。严重胁迫处理颖壳中14 C 同化物外运比例最高 ,为 8 70 % ,约为对照和中度胁迫处理的 2倍。 3种水分处理茎中同化物输出比例不明显。胁迫程度增加 ,旗叶中同化物输出比例和撤退量增加 ,籽粒对同化物调运速度与比例增加。表明水分亏缺促进了籽粒对花前叶、鞘、颖壳等“临时库”同化物的再动员以及对后期产量的补偿  相似文献   

10.
关正君  郭斌  尉亚辉 《核农学报》2011,25(3):594-601
以樱桃番茄叶片为外植体在附加6-BA 2.0mg·L+IAA 0.1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体细胞胚发生,研究了樱桃番茄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某些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樱桃番茄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表现为SOD活性在培养第7天和第21天出现2次高峰,分别为73.69U·g-1FW和77...  相似文献   

11.
苹果叶柄体细胞胚胎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苹果栽培品种嘎拉试管苗带柄叶片为材料,接种于附加不同浓度BA和蔗糖及不同氨基酸的MS培养基上,诱导叶柄产生体细胞胚和再生嫩梢。研究显示,附加BA 1.5mg/L的MS培养基是叶柄形成体细胞胚进而发育成嫩梢的适宜培养基。培养基中蔗糖浓度调控叶柄的分化类型,浓度在5~10g/L时,叶柄由体细胞胚途径分化嫩梢,浓度为20g/L时,叶柄同时由体细胞胚和器官发生途径形成嫩梢,浓度30g/L以上时,叶柄由器官发生途径分化嫩梢。4种氨基酸中,L-脯氨酸和谷氨酰胺促进叶柄体细胞胚形成,以L-脯氨酸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平阳霉素对花生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花生离体培养高频率体细胞胚(体胚)诱导方法,及平阳霉素(PYM)对体胚发生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以PYM作为化学诱变剂进行花生离体诱变提供有效方法.以花生品种花育20号和花育22号成熟种子的胚小叶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浓度2,4-D(0,5,10,15,20mg/L)的MSB5(MS无机盐+B5有机成分)培养...  相似文献   

13.
Solution retention by avocado (Persea americana cv. Fuerte) and apple (Mallus domestica Burkh. cv. Anna) leaves was measured by weight gain of detached leaves after dipping them in solutions of two surfactants and by analysis of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urea retained at zero time on surfaces of attached leaves.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s were calulated, relating leaf area and retention of solution. The slope of the equation represents the retention of solution on the leaf surface, and its intercept represents the value retained on the leaf margin. Solution retained on leaf surface was 2.5–2.6 and 5.4–6.4 mg/cm2 for ‘old’ avocado and apple leaves, respectively. Retention on the serrated leaf margin of the apple was greater than on the smooth margin of the avocado. The abaxial leaf surfaces retained approximately 62% and 83% of the total solution retained by the avocado and the apple leaves,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urea uptake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applied concentration and reached in avocado 65–85% within 2–5 days and over 90% in apple within 2 days. The rate of urea uptake by avocado was similar on ‘Young’ and ‘old’ leaves, similar from either Triton X‐100 or L‐77 surfactants, and similar through abaxial and adaxial surfaces. The nitrogen enrichment from foliar application of urea was related to retention and threshold of phytotoxicity rather than to rate of uptake. Older leaves of avocado showed some phytoxicity to 4% urea. Young leaves were damaged by repeated 2% application and flowers by 0.5–1.0%.

The actual nitrogen enrichment in avocado, which could be predicted accurately from measurement of urea retention, was 43% following three successive applications of 3% urea in 12 days.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我国10个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主要栽培品种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在体细胞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的能力上因基因型不同而差异显著.以组培苗茎段侧芽或顶芽为外植体,在添加Picloram和2,4-D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培养基上暗培养2周后,可诱导胚状体的形成.生长素浓度中,2,4-D在6mg/L及Picloram在12mg/L为最佳使用浓度,并且Picloram的效果明显优于2,4-D.NZ188、SC124和SC205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频率可达到80%以上.诱导的胚状体经循环继代培养可形成次生胚状体.次生胚状体在成熟培养基上经2~3周的光培养可形成绿色子叶的体细胞胚,进而萌发形成再生植株.NZ188及SC8体细胞胚萌发频率最好,可达80%以上.以培养2周的子叶胚切块置于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培养基上可诱导形成次生胚状体,诱导频率都在77%以上.子叶胚切块置于器官发生培养基上可诱导芽器官发生,2周后可形成芽原基及不定芽,诱导频率在34.4%到72.2%之间,其中NZ188、NZ199和SC124诱导效果较好.再生培养附加乙烯抑制剂AgNO_3可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提高芽器官发生的能力,包括再生频率及芽再生的数目,浓度以4 mg/L为宜.从含AgNO_3的培养基上再生的芽有利于进一步生长和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15.
苹果枝条往复式切割剪枝参数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苹果枝条剪切力学特性,寻找最优切割参数组合,支撑后续剪枝装备的开发,该研究利用自制的往复式枝条切割试验台,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枝条直径、平均切割速度、切割间隙和刀具滑切角对枝条峰值切割力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平均切割速度、切割间隙和刀具滑切角为影响因素,以峰值切割力为目标进行多因素试验,并建立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峰值切割力与枝条直径呈线性增长关系,随着平均切割速度和滑切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切割间隙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对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分析,得到最优切割参数组合为平均切割速度0.4m/s、切割间隙1.5 mm、刀具滑切角20°,该组合下的峰值切割力为560.97 N。峰值切割力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小于4%,切割参数优化结果可靠。该研究可为后续苹果枝条修剪装备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苹果叶片离体培养中秋水仙素加倍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与2%二甲基亚砜的复合溶液处理苹果栽培品种嗄拉和千秋的试管苗离体叶片,结果表明,以0.5%秋水仙素溶液处理4天的效果最佳,诱变频率达56.1%,诱变后获得的四倍体植株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均发生了明显变异,与对照相比,变异株茎矮、粗壮、节间短、叶色浓厚,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减少,气孔体积增大,染色体数目加倍,2n=4x=68,核仁数目增加,梢端组织学切片证实,获得的同质四倍体频率为86  相似文献   

17.
王彩霞  杨志玲  欧阳彤 《核农学报》2011,25(6):1164-1168
以外植体母株为对照,利用ISSR标记对来自同一忽地笑鳞茎诱导,通过不定芽和体胚发生途径形成的再生一代和二代植株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的ISSR位点变异,表现为新增加带和缺失带。体胚发生途径出现的ISSR位点变异率高于不定芽形成途径。第二世代的变异率高于第一世代。体胚发生途径形成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