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驻马店烟区各品种上部烟叶的烘烤特性以优化和完善配套品种烘烤工艺,为河南浓香型烟叶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分析密集烘烤中(0~96 h)云烟87、K326、豫烟13号、NC71和贵烟2号上部烟叶水分、色素、多酚氧化酶活性以及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差异。【结果】云烟87、NC71和贵烟2号的变黄与失水协调性较好,耐烤性相对较好,烤后烟外观质量较好;K326失水快,色素含量高且降解较慢,变黄稍慢,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定色期较高,耐烤性最差,烤后烟外观质量较差;豫烟13号失水慢,色素降解慢,变黄慢,多酚氧化酶在定色期含量较高,耐烤性相对较差,烤后烟外观质量相对较差。【结论】应当使云烟87、NC71和贵烟2号变黄期的干湿球温度与烟叶的变黄排湿相一致,促进烟叶的变黄失水相协调;豫烟13号应当适度保湿变黄,延长变黄时间为10~15 h,将干湿球温度差缩小到约1℃;K326应当加大排湿量,使干湿球温度差扩大到3~4℃。为促进烟叶变黄,转入定色期的转火速度要稳,定色期间应该加大排湿而不升温,促进烟叶内在物质充分转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探讨烤烟生长特性,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烤烟(K326、毕纳1号、韭菜坪2号、贵烟2号和南江3号)旺长期(移栽后50、65、80 d)的植物学性状和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毕纳1号、贵烟2号和K326大田旺长期的植物学性状较好,生物量较大;移栽后50 d和65 d,不同基因型烤烟SPAD值差异显著,移栽后80d,不同基因型间(除南江3号)SPAD值差异均不显著,且叶绿素相对含量有所降低;大田旺长期,南江3号、毕纳1号和K326叶绿素相对含量较高,韭菜坪2号和贵烟2号叶绿素相对含量较低,毕纳1号、K326和南江3号光合特性较好;韭菜坪2号的植物学性状和光合特性相对较差,贵烟2号光合特性指标一般。  相似文献   

3.
贵州6个烤烟新品种在四川泸州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烤烟生产合理布局及优良烤烟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主栽品种云烟87为对照,结合不同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指标、抗病性、原烟外观质量、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产值等经济效益指标,分析了南江3号、毕纳1号、韭菜坪2号、贵烟4号、黔西1号、遵烟6号6个烤烟品种在泸州生态条件下的区域适应性及其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南江3号综合性状表现最好,株型高大、有效叶数多、田间长势旺、抗病性强、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经济效益较高,综合表现较主栽品种云烟87好;其次为毕纳1号、韭菜坪2号和黔西1号综合表现与云烟87相当;遵烟6号表现一般,贵烟4号品种各项指标表现较差.南江3号、韭菜坪2号和毕纳1号可作为优质烤烟补充品种在泸州烟区引进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突出烟叶外观品质,提高烟叶产质量,内在品质优的地方特色烟叶,针对烟叶质量特点不突出、缺乏优质烤烟品种等问题对不同品种进行了比较,忠义基地单元从中选出适应当地生产实际、满足工业需求的优质烤烟品种。2012年种植自育品种有南江三号、韭菜坪2号、毕纳1号共三个品种,通过对各品种抗逆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抗逆性以南江三号最强,毕纳1号最弱;烟株大田生长表现以南江三号最好,其次是韭菜坪2号,毕纳1号最差;烟叶外观质量及烟叶内在质量、色度、化学成分等属毕纳号1号最好,南江三号略差。经济效益以南江三号最高,其次是韭菜坪2号,毕纳1号最低。  相似文献   

5.
6个烤烟品种在黔西南州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烤烟生产合理布局及优良烤烟品种的推广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云烟87、K326、兴烟1号、韭菜坪2号、贵烟201和南江3号6个烤烟品种的农艺性状、抗病能力、经济价值、外观质量和内在化学成分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了6个烤烟品种在黔西南州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兴烟1号和南江3号的综合表现较当前主栽品种云烟87和K326好,韭菜坪2号和贵烟201的综合表现与云烟87和K326相当。适应性较好的兴烟1号、韭菜坪2号、贵烟201和南江3号可作为优质烤烟补充品种在黔西南州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贵阳市烤烟种植的品种选择及贵州自育烤烟品种的应用提供参考,于2013年以K326为对照,对贵州省自育的9个烤烟品种在贵阳主产烟区开阳县进行适应性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大田生育期以兴烟1号的最长(达155d),贵烟4号的最短(为123d),分别比对照K326长31d和短1d。生长综合表现以南江3号、遵烟6号和韭菜坪2号较好。产量高于对照的是南江3号、遵烟6号和兴烟1号,产值高于对照的是南江3号和遵烟6号。吸食品质超过对照的品种有南江3号、毕纳1号和贵烟4号,与K326相当的品种有遵烟6号、兴烟1号和晚花K326,比K326差的品种有黔西1号、韭菜坪2号和贵烟201号。结论:适合在贵阳市推广种植的品种有南江3号、毕纳1号和贵烟4号。  相似文献   

7.
为优质烟叶的烘烤提供理论依据,以K326、毕纳1号、遵烟6号、贵烟1号、贵烟4号、贵烟13号、红花大金元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贵州密集烤房散叶插扦和普通烤房挂竿装烟方式叶片长宽和收缩率的差异性及形态指标间的关联性,并分析烟叶收缩率的主效应。结果表明:2种装烟方式烤后烟叶长宽比均大于烤前烟叶,烤烟烤前和烤后烟叶长宽比为贵烟1号、红花大金元K326、毕纳1号贵烟13号遵烟6号、贵烟4号;散叶插扦密集烤房烤后烟叶纵向收缩率、横向收缩率、叶面积收缩率平均值均大于普通烤房。普通烤房K326、毕纳1号、遵烟6号和贵烟1号烟叶纵向收缩率值显著大于红花大金元,横向收缩率、叶面积收缩率红花大金元较高;散叶插扦密集烤房烤后烟叶纵向收缩率、横向收缩率和叶面积收缩率以毕纳1号和贵烟1号较大,贵烟4号和遵烟6号较小。经主效应分析,纵向收缩率的主效应因子为烤房类型,横向收缩率的主效应因子为品种(系),叶面积收缩率的主效应因子为烤房类型与品种(系)的互作效应。关联分析表明,烤前和烤后叶片长宽比相关系数为0.969,横向收缩率和叶面积收缩率相关系数为0.915,烤后烟叶长宽比与横向收缩率及纵向收缩率与叶面积收缩率均显著相关;与纵向收缩率相比,横向收缩率与叶面积收缩率的关联性更强。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天柱烟区烟-稻两熟推广种植的烤烟品种,以K326、毕纳1号、贵烟201、南江3号和云烟87为参试品种,采取大区对比的方法,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经济性状以及烟叶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现为:(1)毕纳1号、南江3号的田间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有效叶片数较多,其中毕纳1号叶片数最多;K326和云烟87的大田生育期较短,毕纳1号和南江3号较长.(2)毕纳1号经济性状表现最佳,产量和产值均为最高;K326和云烟87产量、产值较为接近,较毕纳1号略低.(3)化学品质总体表现较好的是K326和毕纳1号,两个品种上、中、下3个部位吸食质量均表现最佳.根据本试验综合分析来看,作为烟稻两熟区,建议天柱烟区选择K326、毕纳1号等烟草品种为佳,其次为云烟87.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明确烤烟烘烤特性和优化散叶烘烤工艺,以毕纳1号和贵烟2号上部叶为材料,研究散叶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叶片形态、电导率值、质体色素含量、SPAD值的变化以及烟叶变黄程度。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叶长、叶宽、叶面积、叶绿素含量、SPAD值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电导率值基本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降低后略有升高的趋势。38℃时,贵烟2号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毕纳1号;48~54℃时,两者的水分含量降幅值均最大;42~48℃时,两者的叶片长度和宽度收缩均较大;贵烟2号烘烤过程中叶片纵向、横向和叶面积收缩率均较大,其中,叶面积收缩率显著大于毕纳1号。毕纳1号和贵烟2号烟叶绝对电导率和相对电导率的最大增幅值分别出现于38~42℃和48~54℃;其中,38℃时,贵烟2号烟叶相对电导率值显著大于毕纳1号;54℃时,贵烟2号绝对电导率和相对电导率值均显著大于毕纳1号。毕纳1号和贵烟2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SPAD值在鲜样至38℃间降幅值最大;与贵烟2号相比,毕纳1号38℃前变黄较快,38℃后变黄相对较慢。相对于毕纳1号,贵烟2号较易烘烤,而电导率值、叶绿素含量和SPAD值均可作为烟叶烘烤特性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密集烤箱烘烤烟叶变黄期温度容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变黄期各恒定温度梯度处理下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变化规律,最终找到适宜密集烘烤变黄期温度的容差范围,为烘烤工艺的优化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方法】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以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变黄期各温度梯度处理下对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1)下部叶以36~44℃变黄处理,中部叶以36~42℃变黄处理和上部叶以34~42℃变黄处理的烟叶,烤至72 h时,失水率均达到50%~60%,叶绿素降解率均在90%以上,有利于烟叶变黄和定色;(2)不同部位烤后烟叶以36~42℃变黄处理烘烤工艺,烟叶经济性状指标较高,其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可达85.53%,均价最高可达32.48 CNY/kg;(3)不同部位烤后烟叶以36~42℃变黄处理烘烤工艺,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其中烟叶糖碱比均在9.58~12.16,且烟叶感官质量较好,其中下中部叶以38~40℃变黄处理和上部叶以36~40℃变黄处理感官评吸质量达到最大值.【结论】变黄期以36~42℃容差范围烘烤工艺处理的烤后烟叶基本满足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烤烟品种经济烘烤效率和叶片失水特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用K326和红花大金元(HD)两个烤烟品种,在气流下降式烤房(对照)、烟叶专用烘烤烤箱的35℃和38℃两个变黄条件下,研究了烘烤过程中不同烤烟品种经济烘烤效率、叶片失水特性及其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烤后干物质平均比烤前减少7.23%~12.38%,K326减少幅度均比HD的大。顶台干物质损失比中台和底台的多。烘烤过程中,实际失水率(FWLR)变化幅度比其它几个指标大而稳,不同品种在各种烘烤条件下的情况一致。在三种烘烤条件下,K326和HD的FWLR均随着烘烤的进行不断增加,K326的失水速度要比HD慢。在烤箱38℃变黄条件下,K326烤后烟叶质量比35℃的好,而这两个变黄温度对HD烟叶质量的影响不明显。说明烟叶更适合在38℃条件下变黄,不同烤烟品种经济烘烤效率有别,要根据烘烤特性采用相应的温湿度条件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不同生态地区烤烟品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晶  张荣春  杨显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52-6353
[目的]为贵州省烤烟品种换代、品种布局提供依据。[方法]以K326和云烟85作为对照,研究了贵烟4号、贵烟11号、黔西1号、韭菜坪2号和GS045共5个烤烟品种的生育特性。[结果]韭菜坪2号和贵烟4号的主脉较粗,K326、云烟85较细。韭菜坪2号、贵烟4号叶肉组织较厚,GS045较薄。贵烟4号、贵烟11号长势较强,K326较弱。打顶期株高较高的品种是贵烟11号(99 cm),较低的是K326(81cm);叶片较多的是贵烟11号(19.2片),较少的是韭菜坪2号(17.3片);腰叶较大的是云烟85和GS045,最小的是K326;产量最高的为GS045,K326最低;云烟85外观质量最好,贵烟4号最差。[结论]5个供试品种产量和对照差异不大。黔西1号和韭菜坪2号综合表现最好,贵烟11号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适宜密集烘烤变黄期湿度的容差范围。【方法】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以K326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变黄期各湿度梯度处理对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1)在相对湿度60%~80%条件下,烤至72 h时不同部位烟叶的失水率均达到40%~60%,叶绿素降解率均高于80%,有利于烟叶变黄和定色;(2)相对湿度70%~80%条件下,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指标较高,其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可达78.01%,均价最高可达29.26 CNY/kg;(3)相对湿度60%~80%条件下,不同部位烤后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且烟叶感官评吸质量较好,其中下、中部叶以相对湿度70%~80%处理、上部叶以相对湿度65%~70%处理的感官评吸质量达到最大值。【结论】变黄期以相对湿度60%~80%容差范围烘烤处理的烤后烟叶基本满足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预凋萎处理烟叶烘烤过程中水分迁移干燥及形态收缩特性,为烘烤工艺优化提供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烤前对烟叶进行凋萎处理,研究烘烤过程中预凋萎烟叶温度、水分迁移态势、含水率和形态收缩的变化,并利用干燥收缩模型分析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失水收缩行为。【结果】与未进行预凋萎的烟叶相比,变黄期预凋萎烟叶叶温提高0.5~1℃,干筋期叶温、脉温提高0.5~2℃;烘烤过程中预凋萎烟叶主脉水分核磁信号强度明显较弱,主脉水分向叶片迁移效率较高,变黄期主脉的失水比率增大,主脉湿基含水率下降较快;预凋萎烟叶变黄期主脉直径收缩率增幅较大,烘烤过程中烟叶叶片和主脉体积比与水分比呈非线性变化,利用Quadratic收缩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烟叶叶片和主脉的失水收缩变化。【结论】与未进行预凋萎的烟叶相比,烘烤过程中预凋萎烟叶主脉水分迁移干燥及形态收缩加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基因型特色烤烟品种的烟叶油分表征化学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基于对不同基因型烤烟烟叶油分表征化学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差异的探索,以毕纳1号、云烟87、K326和南江3号4个烤烟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基因型烤烟烟叶油分表征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试验表明,云烟87和南江3号的烟叶油分表征化学物质总体好于K326和毕纳1号,云烟87、毕纳1号、K326和南江3号烟叶含钾量均偏低,云烟87、毕纳1号和K326的上部叶烟碱含量高,南江3号和云烟87的中、上部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相对较高.[结论]研究可为烟叶质量偏低、油分差的烟区选育和推广优良烤烟品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红花大金元”带茎采烤上部叶色素和水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烘烤过程中带茎采烤上部烟叶色素降解和水分散失的规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上部叶的烘烤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上部叶为材料,以不带茎采烤烟叶为对照,研究了烘烤过程中带茎采烤烟叶色素含量和含水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烟叶色素含量与含水量的关系。【结果】1)带茎采烤烟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烟叶类胡萝卜素与总叶绿素含量比值和含水量则高于对照;2)带茎采烤烟叶的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比值和含水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回归关系,随着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比值的变化,带茎采烤烟叶含水量的下降速度呈现出由慢到快的趋势,与对照相比,带茎采烤烟叶失水速度在变黄期减慢了0.08%/h,在定色期加快了0.17%/h。【结论】带茎采烤能加快烟叶的变黄速度,缩短变黄时间;减慢烟叶在变黄期的失水速度,在定色期又加快烟叶的失水速度,使得烟叶的变黄和失水趋于协调,提高了红花大金元上部叶的易烤性。  相似文献   

17.
烤烟红花大金元不同素质上部烟叶烘烤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明确返青烟、多雨寡照烟及过量施肥烟叶等不同素质上部烟叶烘烤特性。【方法】采用暗箱和电烤箱的方法研究了红花大金元不同素质上部叶的变黄特性、失水特性以及烘烤过程中烤烟水分、颜色、色素的动态变化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在暗箱及烘烤试验中返青、过量施肥烟叶变黄速度较慢,失水速度较快,多雨寡照烟叶变黄速度较快,失水速度较慢;烘烤过程中返青、过量施肥烟叶色素降解速度较慢,多雨寡照烟叶色素降解速度较快;淀粉含量多肥返青多雨寡照;多酚氧化酶活性多雨寡照多肥返青;烤后烟叶质量多雨寡照、过量施肥烟叶挂灰、黑糟烟比例较高,返青烟叶烤青烟比例较高。【结论】返青烟叶易烤性较差而耐烤性良好,多雨寡日照烟叶易烤性较好而耐烤性较差,过量施肥烟叶难变黄、易变褐,易烤性耐烤性均较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其烘烤特性进行烘烤工艺的调整,从而提高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8.
贵州天柱烟区烤烟品种(系)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通隆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5-56,58
[目的]筛选出适宜天柱烟区气候的后备烤烟品种。[方法]以云烟87和K326为对照,2015年在天柱基地单元进行了3个品种(系)的筛选试验,对其农艺性状、田间发病率、产质量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贵烟9号、贵烟14抗根茎性病害强,明显高于对照,在根茎性病害较重区域,产量、产值均优于对照;贵烟9号易感叶斑类病,成熟度要求高,烘烤特性为中,初烤烟叶桔黄较多;贵烟14号易烘烤,烤后烟叶颜色偏淡;贵烟13号早生快发明显,成熟早,易烘烤,杂色率低,均价高,产值较高,上部烟叶特征不明显,抗根茎性病害能力与K326相当,产值量均高于对照。[结论]贵烟9号、贵烟14号抗根茎性病害明显强于对照K326和云烟87,适宜根茎性病害较严重区域,但贵烟9号不易烘烤,成熟度要求高;贵烟13号适宜种植于病害较轻的地区和烟稻两熟烟区。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基因型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C-MS 测定方法,对贵州4 个基因型烤烟的中性致香物质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类 西柏烷类、新植二烯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毕纳1 号、贵烟1 号、贵烟2 号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明 显高于K326;毕纳1 号烤后烟叶中性致香化物质总量、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苯丙氨酸类含量、类西柏烷类和新 植二烯含量均最高,其中新植二烯含量显著高于K326,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显著高于贵烟2 号;贵烟2 号和贵 烟1 号中性致香物质总量高于K326,主要是因其新植二烯含量的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烤烟品种(系)上部叶叶面积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表现,为选育上部叶开片良好的烤烟杂交种提供亲本选配依据和组合选择技术.[方法]以叶面积差异明显的8个烤烟品种(系)为亲本,采用NCⅡ遗传设计组配16个杂交组合,打顶前测定各亲本及杂交组合的自然株高和自然叶片数,打顶后7 d测定株高及顶上部往下5片烟叶的叶长和叶宽,计算叶面积,并分析上部叶叶面积相关性状的遗传及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亲本间和杂交组合间的上部叶叶面积及相关性状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叶面积与自然叶片数、叶长和叶宽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6、0.87和0.94;烤烟自然叶片数、叶长、叶宽及叶面积性状的广义遗传率高,分别为83.91%、66.33%、52.22%、50.67%,其中叶长和叶面积主要受加性效应基因的影响,而叶宽和叶片数受非加性效应基因的影响较大.对于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自然叶片数性状中最大的分别是南江3号(3.64)和G28×南江3号(5.70);叶宽性状中最大的分别是G28(7.06)和G28×韭菜坪2号(10.91);叶面积性状中最大的分别是毕纳1号(12.54)和G28×韭菜坪2号(13.63).G28×韭菜坪2号的叶宽和叶面积性状及G28×南江3号的自然叶片数均表现为正向的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结论]通过优势育种改良烤烟上部叶开片时要重视上部叶片叶宽和自然叶片数2个性状的有效利用.毕纳1号、G28和南江3号是改良烤烟上部叶开片度的优良亲本,G28×韭菜坪2号、G28×南江3号和Va116×毕纳1号的特殊配合力、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值大,是上部叶开片较好的优良杂交组合,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