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铁皮石斛的最佳组织培养培养基、最佳移栽基质、最适菌剂种类和施用方式,选取具有1~2片叶片的铁皮石斛分化苗在3种常用组培培养基上培养,11周后,统计平均株高、茎粗、根长、鲜质量的增长量、平均产生新根数、新孽数;选取相同长势的铁皮石斛组培苗,在2种常用兰科植物培养基质上移栽,将3株优良兰科菌根真菌制成4 g· L-1的单一液体菌剂,对铁皮石斛移栽苗分别进行蘸根、灌根,90 d后,统计成活率、平均鲜质量、株高、茎粗增长量、平均新根数。结果显示:MS+0.34 g· L-1KNO3+100 g· L-1土豆提取液+2.4 g· L-1植物凝胶+30 g· L-1蔗糖培养基上生长的铁皮石斛苗平均株高增长量、平均鲜质量增长量、平均新根数、平均分蘖数极显著大于其他两组处理;移栽于V(珍珠岩)∶V(仙土)∶V(松树皮)∶V(活苔藓)=1∶1∶1∶2基质上的铁皮石斛幼苗除平均新芽数略低于移栽于V(花生壳)∶V(石灰岩)∶V(蛭石)∶V(活苔藓)=1∶1∶1∶2基质上的铁皮石斛幼苗外,其他生长指标均高于后者,其中新根数显著高于后者;施用Dh57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在成活率、平均新根数、生长量方面显著高于施用Do60、 Ph03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在株高、茎粗增长量方面极显著高于另外4组处理;施用 Ph03菌剂的铁皮石斛幼苗平均新芽数极显著高于施用Dh57、D6o0菌剂的处理组;同一菌剂蘸根处理的幼苗生长指标均高于灌根处理。  相似文献   

2.
白菜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及其细胞学研究(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秋水仙素茎尖处理技术,对二倍体白菜(Brassciavar.communisTsenetLee)进行了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并结合细胞学观察,对诱变一代(C1)和二代(C2)的减数分裂行为与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用0.1%的秋水仙素药液在气温10℃下处理幼苗生长点72h,诱变效果最好,幼苗存活率为86%,植株的变异率达42%。(2)变异株的自交后代(C2)经染色体数目鉴定,有85.7%的株系为同源四倍体(2n=4x=40),加倍成功率为35.74%。(3)四倍体的结籽率与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密切相关,随着世代的推移,减数分裂的异常行为和结实性会得到逐步改善,如C1的二价体数平均为16.6个,结籽率为46.72%,C2的二价体数提高到17.16个,结籽率为58.5%。(4)四倍体植株茎叶肥厚、脆嫩、纤维明显减少,生长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中华金叶榆( Ulmus pumila‘Jinye’)为试材,剪取当年生枝条中上部做插穗,每个插穗保留2片叶子,用ABT 1000 mg· L-1溶液处理插穗10 s,分别扦插在河沙、珍珠岩、蛭石、草炭、V(珍珠岩)∶V(蛭石)=1∶1、V (珍珠岩)∶V(蛭石)=3∶1、V(珍珠岩)∶V(草炭)=1∶1、V(珍珠岩)∶V(草炭)=3∶1,8种基质上,探究不同扦插基质对插穗生根的影响;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即选用ABT、IBA、NAA 3种生根促进剂,每种生根促进剂设计500、1000、1500 mg· L-13个质量浓度梯度,处理时间为10、30、60 s,扦插在V(珍珠岩)∶V(蛭石)=1∶1的基质中,筛选金叶榆嫩枝扦插最佳生根促进剂及处理时间。结果表明:蛭石为最佳基质,插穗生根率为89.17%,平均根数为10条,平均根长为12.92 cm,最长根长为38.5 cm。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用质量浓度为500 mg· L-1的IBA生根促进剂处理30 s得到的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为82.22%,平均根长为21.12 cm,平均根数为17条。通过spss软件中的多重比较法分析推测得出,采用1500 mg· L-1 IBA生根促进剂处理插穗基部30 s,得到的金叶榆插穗生根率将会更高。  相似文献   

4.
以花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常温和50℃2种种子处理方式和森林腐质土(1#)、黄土(2#)、黄土∶沙土=1∶1 (V∶V)(3#)、黄土∶沙土=2∶1 (4#)、黄土∶椰槺=1∶1 (5#)及黄土∶椰槺∶沙土=1∶1∶1(6#) 6种不同配比基质进行育苗试验,探究不同种子处理方式和基质配比对花旗木种子萌发以及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 50℃种子处理较常温更有利于花旗木种子的萌发;而在相同种子处理下,6#基质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基质处理组;(2) 1#和6#基质的花旗木苗高、地径和高径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常温浸种6#基质和50℃浸种1#基质的是较优组合;(3) 1#基质处理组花旗木的主根长、苗高和地径显著较高,分别为31.383、36.150 cm和4.063 mm,3#基质处理组花旗木的根幅显著较高,为191.165 mm,4#基质处理组花旗木的一级侧根数和根冠比显著较高,分别为59.670根、1.625;(4)综合评价前三排序为6#基质1#基质3#基质,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680,0.664和0.594,最低的为4#基质,综合评价值为0.537。结果表明∶6#(黄土∶椰槺∶沙土=1∶1∶1)基质能有效提高花旗木的发芽率和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盆栽菊花糖果粉为植物材料,用腐叶和椰糠为基质原料,按不同体积比替代泥炭配制成复合基质,共设置T1[V(泥炭)∶V(珍珠岩)∶V(腐叶)∶V(椰糠)=6∶2∶1∶1]、T2[V(泥炭)∶V(珍珠岩)∶V(腐叶)∶V(椰糠)=2∶1∶1∶1]、T3[V(泥炭)∶V(珍珠岩)∶V(腐叶)∶V(椰糠)=2∶2∶3∶3]、T4[V(珍珠岩)∶V(腐叶)∶V(椰糠)=1∶2∶2]、T5[V(腐叶)∶V(珍珠岩)=4∶1]、T6[V(椰糠)∶V(珍珠岩)=4∶1]、对照[CK,V(泥炭)∶V(珍珠岩)=4∶1]7个处理,通过分析各基质理化性质及菊花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筛选出适宜菊花生长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添加农林废弃物可以使基质容重与碱解氮含量降低,使总孔隙度、pH值、EC值、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提高;除T6处理外,盆栽菊花在各配方基质上成活率超过83.33%;定植120 d前,盆栽菊花在T5处理中的株高和冠幅高于CK,但定植120 d后,盆栽菊花在T1—T6处理组的株高、茎粗、冠幅等形态指标均低于CK,其中T5处理的株高最接近CK,T1处理的茎粗和冠幅最接近CK,盆栽菊花在T1、T2、T5处理中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降低育苗成本,研究不同配比的椰糠和沙土基质配方理化性状及对番茄幼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筛选出椰糠沙土在番茄育苗中的最佳配比。[方法]采用穴盘育苗,椰糠与沙土的体积比设置为6∶1、5∶1、4∶1(记作T_1、T_2、T_3)测定各处理基质的的理化性状以及不同处理对番茄幼苗的生长、生物量累积及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沙土的加入增加了椰糠基质的容重、气水比,改善了混合基质通气透水性能,3个处理下,沙土比例越小,番茄幼苗的出苗率、生长、干鲜重、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越高。[结论]6∶1的椰糠沙土配比最适合番茄育苗。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N、P、K配合施肥对长白山欧李( Prunus humili( Bge) Sok)果实中Ca 、Fe、Zn元素积累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5年生长白山欧李的优良品系“02-12-19”为试材,进行了N、P、K配合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N、P、K质量分数配合比例对长白山欧李果实中Ca、Fe、Zn元素的积累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果实中Ca的积累以质量分数w(N)∶w(P )∶w(K)=1.0∶0.6∶10.的最高,w (N)∶w(P)∶w(K)=1.0∶0.2∶1.0、w(N)∶w (P)∶w(K)=1.0∶0.4∶1.0、w(N)∶w(P)∶w(K)=1.0∶0.8∶1.0三个处理次之;果实中Fe的积累以单一施用有机肥及w(N)∶w(P)∶w(K)=1.0∶0.2∶1.0、w(N)∶w(P)∶w(K)=1.0∶0.4∶1.0、w(N)∶w(P)∶w (K)=1.0∶0.6∶1.0四个处理较高;果实中Zn的积累以单一施用有机肥及w(N)∶w(P)∶w(K)=1.0∶0.2∶1.0两个处理较高;w(N)∶w(P)∶w(K)=1.0∶0.2∶1.0和w(N)∶w(P)∶w(K)=1.0∶0.4∶1.0的增产效果最佳;食用品质以单一施用有机肥及w(N)∶w(P)∶w(K)=1.0∶0.6∶1.0、w(N)∶w(P)∶w(K)=1.0∶0.8∶1.0两个处理较好。综合配合施肥对欧李果实Ca、Fe、Zn积累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效果,则以w(N)∶w(P)∶w(K)=1.0∶0.6∶1.0施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温水热技术合成了新型超分子化合物[HN (C2 H5)3]2 H [PWl2 O40]·4H2 O ,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 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学参数:三斜晶系,C2/C空间群, a=2.4689(5) nm , b=1.0831(5) nm ,c=2.2482(5) nm ,α=90.00°,β=121.094(5)°,γ=90.00°,V=5.148(3) nm3,Z=4,R1=0.0456,wR2=0.1471.该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2个质子化的三乙胺分子、4个水分子、1个质子和1个Keggin型杂多阴离子[PWl2 O40]3-组成.不同结构单元之间通过氢键作用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链间进一步通过分子间氢键构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9.
不同育苗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黔北地区资源丰富的农业有机废弃物和珍珠岩为基质原料,筛选适合辣椒种植的育苗基质。将老糠灰、珍珠岩以及腐熟后的有机物料A和有机物料B按不同比例混合组成8种处理[V(有机物料A)∶V(有机物料B)∶V(老糠灰)∶V(珍珠岩)分别为1∶4∶5∶0(T1)、2∶3∶4∶1(T2)、3∶3∶3∶1(T3)、4∶3∶2∶1(T4)、4∶4∶1∶1(T5)、3∶4∶2∶1(T6)、3∶2∶4∶1(T7)、4∶1∶5∶0(T8)],以菜园土为对照(CK),对辣椒品种湘辣12号进行穴盘育苗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T1处理的水气比和CK的容重不在理想基质的要求范围内,其余处理均能满足辣椒育苗要求。除T1处理的出苗率和成苗率低于CK外,其余7种处理的出苗率和成苗率均高于CK,其中,出苗率比CK提高12.25%~36.79%,成苗率比CK提高12.88%~33.67%。不同育苗基质处理的辣椒幼苗形态指标优于CK(T1处理除外),其中,T3处理的辣椒幼苗株高、茎粗、单株鲜质量、根冠比、壮苗指数以及G值最优。T3处理能够有效地促进辣椒幼苗的生长,可以作为育苗基质应用于辣椒育苗。  相似文献   

10.
以日本晚樱‘杨贵妃’和日本晚樱‘醉红’带芽茎段为试验材料,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和培养基对晚樱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MS +6-BA 1.0 mg/L +NAA 0.1 mg/L 最适合2个品种的启动培养,‘杨贵妃’的腋芽萌发率为73%,‘醉红’的腋芽萌发率为80%。WPM+KT 1.0 mg/L +IBA 0.1 mg/L 适于2个品种的增殖培养。芽先在含生长素的生根培养基1/2 WPM+IBA 1.0 mg/L +NAA 0.5 mg/L 中培养4 d 后,再将其转接到无生长调节剂培养基的1/2生长调节剂 WPM中培养24 d,生根率达93.3%(‘醉红’)和90.0%(‘杨贵妃’)。生根苗移栽至V(蛭石)∶V(珍珠岩)∶V(泥炭土)=1∶1∶1的基质中培养,炼苗30 d 后,成活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蓝狐( Alopex lagopus)胆囊胆汁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建立了测定狐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结果表明,采用Hypersil BDS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V(甲醇)∶V(30 mmol/L磷酸二氢钾)=70∶30的溶液(pH=3.8)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25℃。测得狐胆汁中含有牛磺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它们的峰面积比分别为35.05%和9.23%,不含牛磺熊去氧胆酸。各组分在3.33~10 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用来分析狐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泥炭的开采和提高绿化废弃物的再利用率,探讨绿化废弃物好氧堆肥和蚯蚓堆肥替代泥炭作为蔬菜育苗基质的可行性,将好氧堆肥、蚯蚓堆肥、泥炭按不同体积混配制成6种基质:对照(泥炭),T1(好氧堆肥),T2(蚯蚓堆肥),T3[V(好氧堆肥)∶V(泥炭)=1∶1],T4[V(蚯蚓堆肥)∶V(泥炭)=1∶1],T5[V(好氧堆肥)∶V(蚯蚓堆肥)∶V(泥炭)=1∶1∶1],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对3种不同耐盐性蔬菜甘蓝Brassica oleracea(高耐盐性)、莴苣Lactuca sativa(中耐盐性)、西葫芦Cucurbita pepo var. ovifera(低耐盐性)进行育苗试验,重复10次处理-1,研究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蔬菜幼苗生长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评价各基质配方的优劣。结果表明:T4处理基质的理化性质的各项指标均在无土栽培基质的理想范围,甘蓝、莴苣和西葫芦幼苗在其中的生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分别为0.52, 0.52, 0.54高于对照0.33,0.49,0.49, 成本较对照降低了41.56%,可用作甘蓝、莴苣和西葫芦育苗代用基质。表7参23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在室外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为下一步的大田造林提供科学依据,以6株根瘤菌接种直杆型大叶相恩幼苗。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对相思苗木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6个月后,接种不同根瘤菌的直杆型大叶相思幼苗与不接菌的对照相比,株高生长量增加1.1%~44.8%(除直6菌株),地径生长量增加6.8%~26.2%,总生物量增加10.6%~104.3%,根瘤鲜质量增加18.8%-420.8%,固氮酶活性增加28.6%-106.1%,叶片含氮量增加0.5%-5.3%(除直2菌株)。同时,根瘤菌接种对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元素含量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枸杞枝条不同复配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及光合参数的影响,以筛选适宜的番茄育苗基质配比方案。【方法】以枸杞枝条、珍珠岩和蛭石作为基质材料,共设10个处理,其中T1处理全部使用枸杞枝条,其余9个处理中枸杞枝条、珍珠岩、蛭石的体积比分别为2∶1∶1(T2)、3∶1∶1(T3)、4∶1∶1(T4)、5∶1∶1(T5)、6∶1∶1(T6)、3∶1∶2(T7)、4∶1∶2(T8)、5∶1∶2(T9)、6∶1∶2(T10),以"壮苗二号"育苗基质作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复配基质的物理性状及其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光合参数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添加枸杞枝条可降低复配基质的容重,提高复配基质的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其中T10处理(V(枸杞枝条)∶V(珍珠岩)∶V(蛭石)=6∶1∶2)复配基质的物理性状在栽培基质的适宜范围内。由育苗指标可知,T10处理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根体积指标较好,壮苗指数较大,长势最强;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比CK高51.28%;番茄的单位中心吸收光能(ABS/RC)、能量散耗(DIo/RC)比CK高出7.2%和25.73%;番茄幼苗的总叶绿素含量最高,比CK高17.02%;番茄的MDA含量较低,比CK低39.65%。【结论】综合比较认为,V(枸杞枝条)∶V(珍珠岩)∶V(蛭石)=6∶1∶2为番茄育苗的最适枸杞枝条基质配比方案,可作为无土栽培基质进行研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融合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体外成熟培养22-24h的延边黄牛卵母细胞作为受体,颗粒细胞为供核细胞,挤压法去核,注入供体颗粒细胞到卵黄周隙中,甘露醇融合液中施加20μs时长的电脉冲刺激使之融合,复合化学方法激活,从融合前恢复培养时间、融合电场强度、甘露醇浓度等3个方面研究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的适宜融合条件.结果表明,2.5h处理组的融合率(70.9%)显著高于4.0h处理组(58.2%,P〈0.05),2.5h处理组重组胚的卵裂率(77.9%)显著高于其它4组(P〈O.05),其它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融合电场强度1100V/cm处理组的融合率(86.4%)显著高于900V/cm处理组(67.1%)和1200V/cm处理组(75.2%,P〈O.05),重组胚的卵裂率(84.6%)显著高于900V/cm处理组(69.6%,P〈O.05),囊胚发育率(26.1%)显著高于900V/cm处理组(10.0%),1200V/cm处理组(8.0%,P〈O.05);不同浓度的甘露醇对融合率和重组胚的卵裂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0.28mol/L组囊胚发育率(25.3%)显著高于0.25mol/L组(15.3%,P〈0.05).因此,适合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的融合条件为融合前恢复培养2.5h,0.28mol/L甘露醇作为融合液,电场强度1100V/cm.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控制地桃花的质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地桃花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的方法,对地桃花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用 C18色谱柱(100 mm×4.6 mm,5μm),以甲醇-0.4%磷酸水溶液(45∶5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测定出槲皮素和山奈酚的线性范围均为2.500~25.00μg/mL,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9997和0.9999,精密度 RSD (n =5)分别为0.98%和0.79%,稳定性试验 RSD (n =5)分别为1.36%和1.13%,加样回收率 RSD (n =5)分别为2.37%和2.10%。该方法适于同时测定地桃花中的槲皮素及山奈酚含量,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精密度高,结果可靠。地桃花中槲皮素和山萘酚的最高含量分别为(1.067±0.02)mg/g 和(1.232±0.03)mg/g。  相似文献   

17.
以牡丹种皮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酶解辅助乙醇提取木犀草素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果胶酶0.05 g· L-1、酶解温度45℃、pH值4.5条件下进行酶解孵育180 min后,在m(牡丹种皮)∶V(乙醇)(料液比)=1 g ∶10 mL、乙醇质量分数为80%、匀浆4 min条件下提取2次,木犀草素提取率最高可达3.241 mg· g-1,相对乙醇提取法木犀草素提取率提高了4.30倍。  相似文献   

18.
以聚乙二醇/丙三醇( m(聚乙二醇)∶m(丙三醇)=4∶1)为液化剂,研究了硫酸催化橡胶籽壳粉在多元醇体系的液化反应,探讨了不同反应因素对液化反应的影响,同时通过反应时间与液化率的关系,揭示了液化产物的性质随反应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8%、反应温度150℃、V (液化剂)∶m (橡胶籽壳)=4 mL∶1 g、液化反应时间90 min时,其液化产率高达94.32%。同时,橡胶籽壳液化符合二级动力学反应,活化能Ea=20.60 kJ/mol,指前因子A=3.6598 s-1,ΔH=17.09 kJ/mol,ΔS=-245.34 J/mol,ΔG=120.91 kJ/mol,表明体系较易进行,在外界供能的前提下,体系的有序性发生了变化,反应形成了某种形式的协同的过渡态,体系变得复杂。  相似文献   

19.
秋葵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兼用作物,为筛选适合秋葵工厂化育苗的人工光源,以秋葵品种卡里巴为试材,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盆栽试验,将穴盘育苗后长至子叶展平时的秋葵幼苗转入荧光灯(FL,对照)、蓝光(B)、蓝红组合1∶2(BR1∶2)、红光(R)和黄光(Y)下进行照射,考察不同光质对秋葵幼苗生长指标、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产物和气孔特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秋葵幼苗的鲜样质量、干样质量、根长和茎粗以BR1∶2处理最大,株高和叶面积以R处理最大;(2)BR1∶2处理幼苗根系活力最高,其次为B处理;(3)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在各光质处理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BR1∶2处理最大,其次是B处理,R处理下最小;(4)BR1∶2处理幼苗叶片的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最高,R处理幼苗叶片的淀粉含量最高;(5)秋葵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面积均以BR1∶2处理最大,其次为B处理,Y处理最小;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频度在BR1∶2处理下最大,其次为R处理,FL处理较小。可见,BR1∶2能显著提高秋葵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光合色素、光合产物的含量和气孔发育,有效促使幼苗快速、健壮生长,可采用BR1∶2作为秋葵育苗的人工光源。  相似文献   

20.
探讨青贮玉米施肥量及施肥配比,结果表明:处理3(亩施用N6kg、P2O5 3kg、K204kg)、处理4(亩施用N10kg、P2O5 3kg、K2O4kg)、处理6(亩施用N8kg、P2O5 3kg、K2O 6kg)产量较高,亩产分别为4438.32kg、4777.38kg、4977.39kg,较处理1(ck)亩产3400.17kg,分别增产1038.15kg、1377.21kg.1577.22kg,增产率分别为30.5%、40.5%、4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