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调查牦牛胸椎T+腰椎L不同组型与净肉重相关性,为金川牦牛的选育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屠宰抽样调查301头5.5~6.5岁牦牛的脊椎构成,测量了眼肌面积、净肉重及胸腰椎长度。结果显示,金川牦牛群体中存在4种椎骨组型T15L5、T15L4、T14L6和T14L5,其比例分别为51.58%、3.16%、8.42%和36.84%;4种椎骨组型公牦牛胸腰椎总长度(T+L)分别为112.77cm,97.4cm,110.89cm和103.58cm;金川牦牛中63.16%个体胸椎T+腰椎L为20节,普通牦牛的胸椎T+腰椎L为19节;当牦牛多1节胸椎或多1节腰椎时,脊椎平均加长约7.6cm,眼肌面积增大8.29cm2;T15L5最后一对肋骨为弓肋的个体约占60%以上;成年公牦牛各种组型净肉重T15L5T14L5T14L6T15L4,分别为152.58kg,135.29kg,128.29kg和121.31kg,T15L5较T14L5公牦牛多产肉17kg左右(P0.05);成年母牦牛各种组型净肉重T14L6T15L5T14L5,分别为120.75kg,86.19kg和81.2kg,T15L5较T14L5母牦牛多产肉5kg左右(P0.05)。多胸椎或多腰椎是金川牦牛的重要遗传特征,其产肉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牦牛,多胸椎、腰椎性状与产肉性能正相关关系,建议加强对这类牦牛的选育。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乌珠穆沁羊选育群与未选育群的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对6月龄乌珠穆沁羊选育群与未选育群公羔进行了屠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乌珠穆沁羊选育群公羔平均活重、胴体重、净肉重较同月龄未选育群公羔分别增加了5.52、3.49和2.86 kg,分别提高16.67%、21.95%和23.10%;选育群公羔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50.13%和39.37%,较未选育群公羔高出了2.37个百分点和2.25个百分点,提高4.96%和6.06%,差异均极显著(P<0.01).说明乌珠穆沁羊选育群产肉性能高于未选育群,选育工作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母本,澳洲美利奴羊、邦德羊、无角陶赛特羊、白萨福克羊、特克塞尔羊、南非美利奴羊等国外优良品种为父本,开展杂交组合试验,研究6个杂交组合F1的产羔率、羔羊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结果表明:在高寒牧区自然放牧条件下,6个杂交组合杂交效果均十分明显,尤其是特×甘F1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其羔羊初生重、断奶重、胴体重、净肉重均高于其他杂交组合,分别比甘细羔羊高0.92、5.07和4.50kg(P〈0.01),屠宰率、净肉率也分别比甘细羔羊提高了4.62个百分点和4.9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欧山F1和山谷型藏羊羔羊进行屠宰试验,结果得出:9月龄欧山F1羔羊宰前平均活重为38.25 kg,比本地山谷型藏羊羔羊宰前平均活重高10.17 kg,差异极显著(P<0.01)。欧山F1羔羊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为15.14 kg和39.58%,比对照组高4.58 kg(P<0.01)和1.96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欧山F1羔羊净肉率、后腿比例和腰肉比例分别为29.65%、38.18%和12.99%,高于山谷型藏羊4.01、7.78和2.68个百分点;欧山F1羔羊GR值和眼肌面积分别为8.23 mm和12.74 cm2,高于山谷型藏羊1.48 mm和4.38 cm2。  相似文献   

5.
布尔山羊与关中奶山羊杂交改良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布尔山羊与关中奶山羊杂交一代羔羊的外貌体型近似母本,体尺、体重、适应性等趋向父本。杂交一代羔羊的初生重(3.5kg)与关中奶山羊的初生重(2.9kg)差异极显著,杂交一代羔羊1月龄体重(7.8kg)与关中奶山羊1月龄体重(6.6kg)差异不显著;2月龄体重和3月龄体重分别高出关中奶山羊2.6kg和3.2kg,差异极显著,杂交一代羔羊2月龄日增重(136.7g)与关中奶山羊2月龄日增重(90.5g)差异极显著,杂交一代羊平均屠宰率为43.76%,净肉率为33.36%,分别高于关中奶山羊9.57%和7.26%。  相似文献   

6.
动物的脊椎变异尤其是多脊椎变异是一个与生产性能相关的重要性状。为给选育优质高产的新疆特色的多脊椎绵羊新品系做参考,本研究统计了屠宰后的569只哈萨克羊和218只阿勒泰羊的胸椎(T)和腰椎(L)的数量和比例。在哈萨克羊中共发现T13L7、T14L6、T14L5、T12L6、T12L7、T14L7这6种脊椎变异现象,在阿勒泰羊中发现T13L7、T14L6、T14L5、T12L6、T12L7这5种脊椎变异现象。其中T13L7、T14L6和T14L7为多脊椎性状,在哈萨克羊和阿勒泰羊中分别占26.01%和23.39%。对哈萨克羊的生产性能分析显示,胸椎或腰椎增加一个,胴体长度和胴体重量分别平均增加2.86 cm,1.94 kg或1.88 cm,1.56 kg,且多胸椎性状优于多腰椎性状。本研究表明,多脊椎现象广泛存在于新疆哈萨克羊和阿勒泰羊中,且相对于哈萨克羊而言,阿勒泰羊的多脊椎现象更倾向于多胸椎性状。本研究为高产优质的多脊椎的哈萨克羊和阿勒泰羊新品系的选育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用多赛特良种肉羊作为父本,与小尾寒羊及当地母羊开展经济杂交,其肉杂一代羔羊与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对照组羔羊相比,初生重提高了1.3kg,断乳重提高了9.66kg,5月龄活重提高了11.4kg,从羔羊出生到5月龄出栏日增重平均提高了72.5g。胴体重提高了7.23kg,净肉重提高了7.21kg,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了3.26和6.13个百分点:其生长发育速度、饲草料报酬、产肉性能、抗病力、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无角陶赛特羊对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陶×寒杂交一代羔羊不同发育阶段的体重和主要体尺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陶×寒杂交一代8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比同龄小尾寒羊增加11.70、7.23和6.25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3.85个百分点和3.34个百分点,差异也极显著(P<0.01).杂交羔羊比小尾寒羊平均每只多收入245.4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羔羊肉型巴什拜羊羔羊的产肉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并通过87只羔羊的平均草原活重、宰前空腹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及骨肉比等的研究分析,认为该品种的羔羊肉用体型突出,早期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高,肉质好,晃大有羔羊肉开发潜力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对金堂黑山羊杂种羊屠宰性能测定分析表明,利用金堂黑山羊改良本地山羊,提高肉用性能效果较好,其中含金血50%、75%杂种羊产肉性能比较好,胴体重、净肉重比本地羊分别提高5.4~6.4 kg、4.6~5.8 kg,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比本地羊提高5.6%~5.7%、4.8%~4.9%,并显著提高了其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1.
无角道赛特羊和特克塞尔羊与藏系羊杂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寒农区放牧加舍饲条件下,分别采用优良肉用无角道赛特、特克塞尔公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交,利用杂交优势进行羔羊肉生产。道藏 F1和特藏 F1羔羊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40 kg 和3.35 kg,3月龄重分别为11.45 kg 和12.32 kg,6月龄断奶重分别为28.24 kg 和27.67kg,6月龄羯羊胴体重分别为14.65 kg 和14.24kg,屠宰率分别为51.34%和51.1%,净肉率分别为76.45%和76.27%。两品种肉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一代羔羊的肉用生产性能显著高于藏系羔羊(P<0.01)。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7,(3):30-33
本研究在新疆北疆北塔山地区,比较了3种不同杂交改良模式对本地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阿勒泰羊与本地羊杂交模式,能够提高羔羊的日增重、胸深、胸宽、屠宰率和净肉率5个指标;多浪羊与本地羊杂交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羔羊的出生重、6月龄体重、日增重、体高、体长、胸深、胸宽、胸围、屠宰率、净肉率、净肉重、眼肌面积、嫩度和失水率14个指标;巴什拜羊与本地羊杂交模式,能够提高羔羊的6月龄体重、体长、胸深、胸宽、胸围、净肉重、骨肉比、眼肌面积和嫩度9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草颗粒和草颗粒补饲精料对乌珠穆沁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0只6月龄体重为(28.83±0.19) kg乌珠穆沁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设计2种日粮饲喂乌珠穆沁羊,分别为草颗粒(对照组)和草颗粒补饲精料(试验组)。结果表明:补饲精料未能显著影响羊的日增重(P>0.05),日增重分别为56.33和60.00 g。对照组和试验组的3项屠宰性能指标(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6项化学成分指标(粗蛋白、粗脂肪、有机物、干物质、钙、磷)、6项肉品质指标(pH1、pH24、大理石纹、亮度、熟肉率、剪切力)、16项脂肪酸指标和15项氨基酸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羊4项屠宰性能指标(净肉重、净肉率、眼肌面积、GR值)、4项肉品质指标(红度、黄度、胆固醇、失水率)、6项脂肪酸指标(十三碳酸、肉豆蔻酸、珍珠酸、γ-亚麻酸、α-亚麻酸、花生酸)和3项氨基酸指标(异亮氨酸、酪氨酸、精氨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7项主要脂肪酸(丁酸、月桂酸、肉豆蔻烯酸、十五碳酸、十五碳烯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n-6/n-3)、苏氨酸和谷氨酸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饲喂草颗粒补饲精料对乌珠穆沁羊生长性能影响不大;天然草地草颗粒饲喂能满足家畜营养需求,在促进乌珠穆沁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方面具有重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天然牧草干草和草颗粒对乌珠穆沁羔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20只6月龄体重为(28.60±0.31 kg)乌珠穆沁公羔羊,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设计2种日粮饲喂乌珠穆沁羔羊,分别为以天然草地牧草为原料调制成的干草和草颗粒。结果表明:(1)草颗粒组的采食量、日增重、胴体重、宰前活重、净肉重、眼肌面积和GR值均显著高于干草组(P<0.05)。(2)草颗粒组羔羊肉中的蛋白质、磷、胆固醇含量、大理石纹、失水率均显著高于干草组(P<0.05),但其脂肪、钙含量和肉质红度、黄度显著低于干草组(P<0.05)。(3)草颗粒组羔羊肉中的重要脂肪酸组分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α-亚麻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及谷氨酸、半胱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干草组(P<0.05),但n-6/n-3、络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均显著低于干草组(P<0.05)。因此,饲喂草颗粒能显著提高乌珠穆沁羔羊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并能有效优化羔羊肉的风味及品质。  相似文献   

15.
用夏洛莱高代次公羊(F2,F3)改良本地细毛羊,所产公羔羊在断奶后集中进行育肥,生产肥羔肉。与本地细毛羊繁殖羔羊在同等条件同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夏洛莱改良羔羊的平均初生重比细毛羔羊初生重增加1.16kg,差异非常显著(P<0.01);断乳重比细毛羔羊增加5.9kg差异非常显著(P<0.01);宰前活体重比细毛羔羊增加11.4kg差异非常显著(P<0.01);屠宰率比细毛羔羊提高11.3%,差异非常显著(P<0.01);净肉率提高9.7%,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从也木勒白羊核心群里抽出4.0~4.5月龄羔羊公、母各20只(共40只),进行屠宰、剔肉,并通过测定分析,初步得出了也木勒白羊羔羊的屠宰率(54%)、胴体重(18kg)、净肉率(41.22%)和骨肉比(1:3.7kg)等主要产肉指标指数。研究结果证实,也木勒白羊的脂臀小、净肉多,属于不可多得的产肉型绵羊类群。同时,笔者通过研究为今后也木勒白羊的选育及将来制定品种标准和鉴定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陶赛特公羊改良山西本地绵羊,杂种羊与本地羊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陶×本一代8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较同龄本地绵羊高13.68 kg,胴体重高7.04 kg,净肉重高6.15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陶×本一代胴体重达到国外上等羔羊肉胴体重标准,羊肉干物质、蛋白质和熟肉率分别比本地绵羊高5.81、1.53和1.65百分点.每只杂种羊仅产肉一项比本地羊多收入100元,经济效益明显.说明利用陶赛特公羊改良山西本地绵羊,对提高产肉性能、改善羊肉品质和增加养羊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杜泊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与乌珠穆沁羊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在相同饲养环境下,试验分别选择同年龄的杜泊公羊、德国肉用美奴公羊与乌珠穆沁母羊杂交,对杜×乌组合、德×乌组合与乌×乌组合的后代(F1)羔羊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杜×乌组合、德×乌组合F1代羔羊的初生体重、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乌×乌组合的后代(F1)羔羊同月龄体重(P<0.05);杜×乌组合F1代羔羊的初生重、1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德×乌组合,但6月龄体重两组合差异不显著。屠宰性能结果表明,杜×乌组合、德×乌组合F1代羔羊在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均显著高于乌×乌组合(P<0.05);胴体率和净肉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由该试验可以得出,杜泊公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公羊与乌珠穆沁母羊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均表现出良好的杂种优势,二者均可作为优秀的良种公畜杂交改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当地羊,以提高杂交羊的产肉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助力当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用特克赛尔公羊改良蒙哈混血羊,杂种羊与本地羊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特×蒙哈杂一代6月龄羔羊的宰前活重较同龄蒙哈混血羊高12.24 kg,胴体重高6.66 kg,净肉重高5.87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后腿肉重增加1.67 kg,眼肌面积增加8.13 cm2,为蒙哈混血羊的1.80倍,差异显著(P<0.05)。特×蒙哈杂一代胴体重达到国外上等羔羊肉胴体重标准,优质肉率、骨肉比均高于蒙哈混血羊,肉质较细嫩,羊肉品质得到改善。每只杂种羊仅产肉一项比本地羊多收入168.60元,经济效益明显。说明利用特克赛尔羊改良蒙哈混血羊,对提高产肉性能、改善羊肉品质和增加养羊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肥羔型黑山羊新品种三世代85日龄羔羊进行了屠宰测定和产肉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公、母羔体重达到了15.23 kg和11.95 kg,屠宰率分别达到了46.29%和47.03%,净肉率分别达到了33.49%和36.48%,均比育种素材自贡黑山羊有所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较好,肥羔特征明显。新品种85日龄公、母羊头蹄重与胴体重的比例分别为1∶5.51和1∶5.02,略微显高,肉骨比为公2.41、母3.16,比较低;群体体尺体重的变异系数较大,群体均匀度较低。新品种在躯体比例、肉骨比及群体均匀度等方面可以进行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