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琥红平板试验(RBPT),是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应用于布病血清学诊断的简易、快速检验方法。诊断液(琥红抗原)由琥红染料(Rose Bengal)—四氯四碘萤光钠盐和牛、羊、猪三型布氏杆菌混合标化制成,是一种酸性且具有缓冲能力的染色抗原。经四  相似文献   

2.
牛布氏杆菌病(布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传染病,是国际贸易检疫中必检的传染病.近几年来,随着养牛(尤其是奶牛)业的发展,牛及其制品调运越来越频繁,致使牛布氏杆菌病疫情在一些地方有所抬头.加强牛布氏杆菌病监测,扑杀阳性牛是控制牛布氏杆菌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 ELISA 检测牛布氏杆菌病的价值及酶标金黄色葡萄球菌 A 蛋白(PPA)在检测上应用的可行性,对40头牛进行了布氏杆菌病诊断研究,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牛布氏杆菌抗原:由吉林省地方病  相似文献   

4.
用培养的布氏杆菌菌体,通过超声波裂解、反复离心制备出布氏杆菌细胞壁抗原。将细胞壁抗原作1:128稀释,用作牛种布氏杆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抗原;将布氏杆菌细胞壁抗原作1:32稀释,用作平板凝集试验抗原;把细胞壁抗原作1:16稀释用作试管凝集试验抗原,分别建立了牛布氏杆菌ELISA试验、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用这3种方法,检测已知200份平板凝集试验阴性血清,5份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血清。结果5份阳性血清在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ELISA试验中均为阳性;200份阴性血清在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中均为阴性,在ELISA试验中有1份为阳性?试验证明,细胞壁抗原,既能用于传统的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又能用于ELISA试验。  相似文献   

5.
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热酚法提取的脂多糖(LPS)作为抗原,建立了牛布氏杆菌病的ELISA方法,对45份血清进行检测,证明本ELISA方法灵敏性较高,经阻断试验和交叉试验,证明特异性较好。同时对建立的ELISA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制备的牛布氏杆菌ELISA试验试剂盒能在4℃条件下长期保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6.
1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引起牛生殖障碍的传染病。牛流产布氏杆菌是常见的病原,而马尔他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于少数情况下也可感染牛。  相似文献   

7.
NSP—ELISA鉴别FMDV感染与免疫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利用大肠埃希氏菌表达的口蹄疫病毒(FMDV)非结构蛋白(NSP)3ABC多肽作为抗原,建立了一种可区分FMDV感染与接种灭活疫苗免疫牛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通过对336份正常牛血清、508份注射疫苗牛血清、60份人工感染牛血清和58份豚鼠免疫血清的检测,确定了血清抗体阴性与阳性效价的临界值。试验证明,该方法简易、快速,灵敏度比VIAA—AGID高。  相似文献   

8.
对牛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试验中,尚未有完全不产生假阴性反应的方法,尤其是在感染的早期。27头来自无布氏杆菌病母牛的处女犊,经由眼结膜接种流产布氏杆菌544株后(1.5×10活菌)于发现培养阳性时,研究它们的血清学。其中18只以前曾接种过19菌株或45/20菌株菌苗,9只未曾接种菌苗。以感染后血清样品应用放射免疫检定(RIA)、补体结合试验(CFT)、间接溶血试验(IHLT)及玫瑰红平  相似文献   

9.
在32个月期间对10个牛群的14个月以上小母牛及成年母牛同时进行粪便细菌学培养和免疫琼扩(AGID)试验,以确定AGID试验诊断亚临床型牛副结核的效果。 在139头牛的粪样中有109头分离到副结核分枝杆菌,同时有28.8%(40/139)为AGID阳性,而在上述109头中有36头为AGAD阳性(33%)。如将屠宰时的结果包括在内,则培养法诊断为感染的117头,其中55头(47%)曾为AGID阳性。AGID假阳性最高上限为2.1%。 据培养的菌落数,AGID阳性的亚临床型感染牛粪中排菌数多(P<0.0001),对感染牛进行重复的细菌培养和AGID试验,均缺乏一致的阳性重复。 48头在犊牛期经副结核分枝杆菌菌苗免疫过的成年牛,有3头为AGID阳性,从其中1头粪便分离到副结核分枝杆菌,这表明在犊牛期免疫过的牛,其AGID假阳性率是低的。 程安春 摘译自 Am J Vet Res,1989,50(4):525~530 汪铭书校  相似文献   

10.
用沙眼衣原体55Y120标准株、鹦鹉热衣原体B11001株和6BC-MY52标准株分别接种鸡胚卵黄囊,收获感染的卵黄囊膜,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乙醚法抽提,成功地试制出琼脂免疫扩散(AGID)试验抗原.这些抗原制作方法简单,特异性可靠。经过多方面的试验和对2162份各种禽的被检血清样作AGID试验表明,本方法简单易行,特别适合于大量的血清学样品调查、流行病学群体的定性诊断和病原体分离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牛布氏杆菌血清抗体快速诊断方法,试验采用PCR技术从河北省某牛场流产污物中扩增得到牛布氏杆菌外膜蛋白OMP31基因,将该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DE3进行诱导表达,再将表达产物重组外膜蛋白OMP31纯化后作为抗原,建立检测牛布氏杆菌血清抗体的OMP31-ELISA,并对最适反应条件进行确定,然后对从河北省部分牛场采集的150份腹泻奶牛血样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牛布氏杆菌OMP31蛋白成功表达,表达产物能与牛布氏杆菌免疫兔血清反应;建立的OMP31-ELISA最佳工作条件为外膜蛋白OMP31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2.0μg/mL,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1∶400,血清稀释度1∶160,以3%明胶-PBS封闭30 min。检测的150份临床血清样本中,特异性、敏感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0.91%(50/55)、95.79%(91/95)、94.00%(141/150)。说明本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2.
著作叙述了应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的抗原作快速定量平板凝集试验(QPAT)以区别牛只的布氏杆菌和耶尔森氏杆菌感染。应用试验的实验室动物与牛只,发现对同型抗原的滴度趋向于超过对异型抗原的滴度。且这种反应和检测耶尔森氏杆菌OH凝集素滴度一起,可用作鉴别的目的。然而,对自然存在抗体  相似文献   

13.
(三)牛白血病牛白血病在全世界呈地方性流行病,所以又称地方流行性牛白血病(Enzootic bovi-ne leukosis),常招致亚临床感染,而且,在病原学上常和成年牛的多发性淋巴肉瘤并存。最常见的成年奶牛的恶性感染,可根据临床及病理学上瘤肿分布型的肉眼以及组织学病理变化而取得诊断。目前,临床及亚临床感染则采取从牛白血球分离牛白血病病毒(BLV),用琼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以及接种细胞培养物检测是否形成合胞体或进行合胞体减少试验。最近还发展用放射免疫测定(RIA),以及用免疫酶方法检查血清抗体或抗原。  相似文献   

14.
从已知感染副结核分枝杆菌的13群牛(192头)中采集的粪便和血液样品做了补体结合试验(CF)、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和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三种副结核血清学诊断比较。从36头牛的粪便中分离出了副结核分枝杆菌,23头粪便培养阳性牛 CF 试验的滴度出现疑似或阳性,10头 AGID 试验阳性及  相似文献   

15.
1、用PCR检测感染牛、羊和驼乳中的布氏杆菌研究人员从52头母牛、21只母羊18只山羊和12头骆驼收集130份乳样。用标准凝集试验(SAT)、RB平板试验(RBPT)和乳环状试验(MRT)检测动物至少有一种试验阳性。用培养和一步PCR方法检查所有乳样品检测布氏杆菌。用CPR从29份牛乳样、  相似文献   

16.
1牛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牛、羊最易发病,虽然猪等其他家畜也可感染发病,但是较轻。  相似文献   

17.
布氏杆菌病 (Brucellosis)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家畜中 ,牛、羊、猪感染最为常见 ,且可由牛、羊、猪传染给人和其他家畜。临床病理学特征是器官、胎膜发炎 ,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性病灶。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对畜牧业和人类造成危害。国际上将布氏杆菌分为 6个种 (即血清型 ) :羊型 (即马耳他布氏杆菌 ,Brucellamelitenis)、牛型 (流产布氏杆菌 ,Br .abortus)、猪型 (Brucellasuis)、森林属型 (Br.neotomae)、绵羊型 (Br.ovis)和犬型 (Br .canis)。我国主要有羊型 ,其次为牛型、猪型。其中猪布氏…  相似文献   

18.
牛布氏杆菌病是由牛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牛慢性细菌性传染病,该病也是人兽共患病,不仅感染牛,也会感染人,主要危害生殖系统。动物会导致不孕不育,人感染后会呈现波浪热,反复发作,严重将丧失劳动能力。所以,对牛布氏杆菌病的防控不仅要做好动物的防疫,也要做好养殖人员的防护。为此,本文介绍了牛布病的检疫方法和防控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血清试验显示未确定或牛布氏杆菌感染呈阴性反应的病牛阴道粘液用阴道粘液凝集试验(VMAT)法有可能得到阳性反应(Roberts等,1960)。如果是这样,VMAT 将有明显的价值,特别是已证实为现场特异感染,因为它有助于鉴别其它试验不能确定的感染动物。  相似文献   

20.
人工感染牛白血病病毒(BLV)的绵羊血清IgG与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4B偶联,制成免疫吸附柱Ⅰ:用兔抗牛血清IgG与之偶联,制成免疫吸附柱Ⅱ.将BLV粗提抗原经柱Ⅰ和柱Ⅱ亲和层析后获得无色透明抗原。该抗经AGID试验表明具有gp和P抗原活性,回收率分别为38.8%和51.8%;经SDS-PAGE分析表明,含有5种蛋白组分,分子量分别为15、24、64、70和80K道尔顿;经薄层扫描,测得5种组成的百分含量之和为72.08。将提纯抗原同提纯各阶段不同纯度的抗原同时进行ELISA测定,结果以提纯抗原最理想,本底很浅,工作浓度仅为5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