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满足桑叶保健食品生产对优质桑叶原料的需求,以15个桑品种在5月份、10月份采摘的桑叶为材料,测定桑叶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估15个桑品种桑叶中游离氨基酸的综合品质。15个桑品种不同生长时期的桑叶中均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以5月份采摘桑叶中的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且不同桑品种间的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大多存在显著差异(P0.05)。5月份采摘桑叶样品以早生桑1号桑叶干物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质量比1.950 mg/g)最高,以澧24×苗33桑叶中的游离蛋白质组成氨基酸含量(质量比18.837 mg/g)最高;10月份采摘桑叶样品以早生桑1号桑叶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质量比1.520 mg/g)最高,以伦教40号桑叶中的游离蛋白质组成氨基酸含量(质量比12.011 mg/g)最高。对2个季节采摘供试桑品种桑叶中的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10月份采摘桑叶样品中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而5月份采摘桑叶样品中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定可以反映10月份采摘桑叶样品中17种游离氨基酸综合品质86.140%信息的4个主成分,用以综合评价15个桑品种桑叶中游离氨基酸品质较优的是伦教40号和农桑14号,这2个品种可以作为桑叶药食产品生产的专用桑品种。  相似文献   

2.
桑叶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齐全,是营养均衡的优质蛋白质资源。以桑叶粉为原料提取蛋白质并制备蛋白粉,选择桑叶干燥方法、桑叶蛋白浸提剂种类、桑叶蛋白提取液中的蛋白质沉淀分离方法等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将桑叶自然晾干粉碎,以5 g/L Na OH溶液作为浸提剂,设定料液质量浓度为40 g/L,经超声波处理20 min后在40℃下浸提1 h获得桑叶蛋白提取液,再以1 mol/L HCl沉淀分离蛋白质,可使桑叶蛋白质的提取率达到14.42%,其中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可达49.58%,冷冻干燥获得的桑叶蛋白粉中总黄酮与多糖的质量比分别达到60.97 mg/g和12.32 mg/g。采用上述优化的工艺技术条件,可以提高桑叶蛋白质的提取率和制备出品质较优的桑叶蛋白粉。  相似文献   

3.
为了开拓桑叶粗蛋白的食用性,筛选桑叶粗蛋白含量较高、加工性能较好的桑品种,以来自不同原产地的4个代表性桑品种的桑叶为材料,对桑叶干燥方法、粗蛋白浸提剂、粗蛋白沉淀干燥方法等制备工艺的重要参数进行优化。桑叶粗蛋白较优制备工艺是:桑叶自然晾干粉碎,按照料液质量浓度为40 g/L,用5 g/LNaOH溶液并在超声波功率40 Hz条件下常温浸提20 min,然后40℃水浴1 h,收集上清,以1 mol/L HCl在等电点(p H 3)条件下沉淀分离蛋白质。来自4个桑品种的烘干桑叶粗蛋白粉的蛋白粉得率、粗蛋白含量、总氮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桑品种大10的桑叶粗蛋白粉品质较佳,其粗蛋白粉得率为15.30%,粗蛋白和总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4.07%、8.65%。相较于烘干桑叶粗蛋白粉,冻干桑叶粗蛋白粉显现出更好的风味特性。对4个桑品种的冻干桑叶粗蛋白粉的加工特性进行比较,挑选出加工特性较好的大10冻干桑叶粗蛋白粉,其溶解指数、持水率、持油率、起泡率、泡沫稳定率、乳化活力指数及乳化稳定率分别为78.7%、64.0%、4.9 m L/g、72.0%、62.3%、4.0 m2/g、43.6%,重金属Pb、Cd含量也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研究结果表明,用桑品种大10的桑叶可制备食用级优质植物蛋白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收割时间和加工工艺对饲用桑叶和桑叶枝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测定了不同收割时期及不同干燥方法的桑叶和桑叶枝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9月份收割的桑叶枝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5月份、7月份(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5月份、7月份(P0.05);7月份收割的桑叶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显著高于5月份(P0.05)。3个不同时期收割的桑叶和桑叶枝样品氨基酸含量丰富,氨基酸总含量为13.3%~20.22%。9月份收割的桑叶枝和桑叶维生素E和叶酸含量显著高于5月份、7月份(P0.05)。通过不同干燥方法对桑叶枝处理,结果自然晒干样品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直接烘干或酸液处理组(P0.05);自然晒干桑叶枝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直接烘干(P0.05);酸液处理桑叶枝样品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非酸液处理组(P0.05);而直接烘干桑叶中维生素E和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自然晒干处理组(P0.05)。说明饲用桑叶和桑叶枝收割时间和干燥方式对饲用桑叶及桑叶枝有影响,可视畜禽养殖的营养需求而定。  相似文献   

5.
研究分析了饲料中分别添加6%和9%桑叶粉对肥育猪肉品质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桑叶添加量增大,肉中蛋白质含量也相应升高,但蛋白质含量增加差异不显著(P0.05);6%组肉中脂肪含量最高为16.02%。9%组猪肉中维生素B1和B2含量最大分别为0.94 mg/100 g和0.27 mg/100 g。猪肉中共检出6种矿物质元素,各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9%组猪肉中必需氨基酸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76 g/100 g、1.04 g/100 g、0.97 g/100 g、1.13 g/100 g和1.78 g/100 g,高于6%组猪肉中各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9%桑叶粉能显著改善肥育猪肉品质,提高优质蛋白质量和增加猪肉鲜味度。  相似文献   

6.
程嘉翎  肖龙云  张波 《蚕业科学》2006,32(4):577-579
改善桑叶茶的品质,有望促进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此研究了外源硒对桑叶中硒及若干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分别对3组桑苗施用0.25、0.5、1.0mg/L Na_2seO_3溶液,并以蒸馏水作为对照,培养1个月后的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施用亚硒酸钠的浓度与桑叶中的硒含量成正相关,其中1.0mg/L Na_2seO_3处理组桑叶中的硒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桑叶鲜物质中硒的含量由0.39μg/g上升到5.36μg/g;0.25、0.5mg/L Na_2SeO_3处理组桑叶中的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多糖以及桑叶黄酮类成分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1.0ng/L处理组。  相似文献   

7.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代谢调节,它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采用比色法测定了23个桑树品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季节桑叶GAB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桑叶的GABA含量差异很大,高的达10.00 mg/g干桑叶,低的仅4.92 mg/g干桑叶;其中含量达到了9.00 mg/g干桑叶以上的品种有抗青10号、云阳二号、大红皮、强兵、湖桑199等;桑叶中的GABA含量会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春季桑叶GABA含量最高、夏秋季次之,冬季最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制备富含GABA桑叶食品的桑树(Morus alba L.)品种,提高桑叶产品的口感品位,研究从GABA桑树品种资源库中筛选出含量高的18个品种,调查了影响桑嫩叶产量的指标发芽数,并且测定了影响产品口感品位的指标总氨基酸含量和总糖含量。结果表明各品种发芽数差异显著,枝条的平均发芽数在4个-12个之间,其中有10个品种平均发芽数超过8个;桑嫩叶的氨基酸含量在0.54 mg/g-6.12 mg/g之间,其中苍溪49和丰国等两个品种达6.0 mg/g以上;总糖含量在8.49 mg/g-75.90 mg/g,其中有4个品种的总糖含量达40 mg/g以上。经统计分析比较,丰国各指标均较高,作为食用桑树品种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建立高效提取桑叶植酸的方法,并应用于检测分析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桑叶中的植酸含量和蚕粪中的植酸含量,有助于进一步开展降低桑叶中的植酸含量及提高桑叶营养利用率的研究。运用Design-Expert 8.0.4 Trial软件的Box-Behnken模型,分析不同提取条件因子对桑叶植酸提取效果的影响作用为原料质量浓度>提取液中盐酸的浓度>浸提时间,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液为1.25%盐酸+0.1 g/mL硫酸钠,浸提时间为2.18 h,原料质量浓度为0.05 g/mL。在此优化条件下提取桑叶和蚕粪中的植酸,并应用比色法测定5个桑品种春季成熟叶、嫩叶以及秋季成熟叶、嫩叶中的植酸平均质量比分别为3.98、3.55、3.75、3.52 mg/g,5龄幼虫蚕粪中的植酸含量为3.78 mg/g,与桑叶中的植酸含量接近。检测结果说明桑叶中的植酸随着桑叶的成熟其含量不断增加,家蚕不能吸收利用植酸态的磷。  相似文献   

10.
江西地方鸡种肌肉氨基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泰和乌骨鸡、余干黑鸡、广丰白耳鸡、索仁麻鸡、宁都三黄鸡、万载康乐鸡、南城五黑鸡、东乡绿壳蛋鸡、景德黄鸡等9个江西地方品种和以色列隐性白羽鸡的胸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1.肌内氨基酸总量在所测定的10个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广丰白耳鸡的氨基酸总量最高(226.42 mg/g),其次是宁都三黄鸡(213.81 mg/g)、万载康乐鸡(212.14 mg/g)。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是广丰白耳鸡最高(92.34mg/g),其次是景德黄鸡(88.79mg/g)、万载康乐鸡(88.57mg/g)和宁都三黄鸡(86.47 mg/g)。因此可以认为广丰白耳鸡、宁都三黄鸡、万载康乐鸡、景德黄鸡等品种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 2.从测定的结果来看,似乎存在三黄鸡的氨基酸含量高于黑鸡的趋势,这其中是否存在沉积氨基酸与形成黑色素之间有某种内在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3.主要的鲜味氨基酸谷氨酸以东乡绿壳蛋鸡的谷氨酸含量最高(33.21 mg/g),其次是万载康乐鸡(30.45 mg/g)和广丰白耳鸡(30.40mg/g),其含量与我国著名的优质肉鸡品种石歧杂的谷氨酸含量(32.16 mg/g)相当或略高,表明这三个品种的鲜味较好。 4.肌肉中各种氨基酸的相对含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差异有些较大,有些则较小。但不同品种的氨基酸的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表现在所测定的10个品种都以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12%~17%,其次是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分别占7%~9%;含量较低的氨基酸有精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苏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蛋氨酸,分别占3%~6%;色氨酸和胱氨酸的含量都很低,均在1%左右。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桑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施肥对桑叶品质的影响 ,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土壤养分缺乏的桑园施用相应的缺素养分总体上有改善桑叶品质的作用。N、P、K、S、Mg、B等 6种养分的施用均明显提高桑叶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 ;N、K、S、B肥有提高桑叶蛋白质的作用 ,Mg对蛋白质的影响作用很小 ;N、Mg、B肥有提高桑叶全糖含量的作用 ,P、K肥则会降低全糖含量 ,S对桑叶全糖含量的影响不大 ;N、P、K肥施用有提高桑叶中脂肪含量的作用 ,而S、Mg、B肥的作用则相反。结果还显示 ,同一种养分在不同试验中对桑叶某一具体品质参数的影响大小及影响方向不尽相同 ,表明施肥对桑叶品质的作用还受其他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多元化开发利用桑叶蛋白质资源,将桑叶粉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制备桑叶蛋白。以桑叶蛋白得率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桑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发酵后桑叶蛋白的体外消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桑叶粉质量浓度、装液量、蔗糖质量浓度和发酵时间对桑叶蛋白得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影响大小依次为桑叶粉质量浓度>装液量>蔗糖质量浓度>发酵时间,发酵最优条件为桑叶粉质量浓度2.64mg/mL、装液量105 mL、蔗糖质量浓度22 mg/mL、发酵时间45.1 h。在此优化条件下,桑叶蛋白得率的预测值为16.43%,验证值为16.29%,试验结果重现性良好,建立的桑叶蛋白得率与主要发酵条件因子的数学回归模型可靠。体外消化试验表明,该方法制备桑叶蛋白的体外消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P<0.05),体外消化率比发酵前提高了4.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贮藏条件对苜蓿叶蛋白功能性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苜蓿为原料,采用酸碱法沉淀叶蛋白凝聚物。冷冻干燥后,分析叶蛋白中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氨基酸组成,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得到的苜蓿叶蛋白分别在常温、4℃、-20℃、-40℃条件下储藏,在2周、4周、8周、12周时取样,分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苜蓿叶蛋白中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远高于日常食品,各种氨基酸种类齐全;苜蓿叶蛋白中含有丰富的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低温对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保存率保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饲料桑生理活性物质及其饲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桑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纤维素含量低,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饲料资源,对牛、羊、猪、兔、鸡、鱼等多种畜禽都具有很好的适口性。蛋禽日粮中添加桑饲料,可以显著改善蛋黄颜色,提高蛋黄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蛋清浓稠蛋白含量,改善蛋的风味和品质。肉类畜禽日粮中添加桑饲料,可以显著改善肉品色泽,提高肌肉中肌苷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胆固醇含量,降低肌肉滴水损失、延缓pH值下降及脂质氧化变质,提高肉品质量。牛、猪等大型肉类动物采食桑饲料后可减少皮下脂肪沉积,增加肌肉间脂肪含量,有效改善肉的品质风味。综述了饲料桑中主要生理活性物质的种类、含量、结构特征、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饲用价值;从生产性能和改善品质方面分析总结了饲料桑在多种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减轻抗营养因子不利影响、改善栽培利用效果的技术措施;展望了饲料桑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桑叶含粗蛋白质、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等营养组分及黄酮类等多种活性成分,是理想的动物蛋白质资源。研究发现,在猪生产中,添加15%桑叶可能会影响育肥猪的生长,但添加适量的桑叶(6%左右)可延缓宰后肌肉pH降低,增强肌肉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桑叶可提高肌肉脂肪沉积,对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有影响,并改善肉的风味。在家禽生产中,添加桑叶能降低鸡肉的pH,且可通过改变肌肉脂肪酸组成改善肉品质。此外,桑叶的活性成分已被证实能提高细胞或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具有降血脂、血糖及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本文简述了桑叶的营养价值及其在猪、肉鸡、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旨在为其作为蛋白质资源进一步应用于畜禽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利用选792桑树品种研制出的桑叶茶中的1-DNJ、蛋白质、脂肪、可溶性总糖、铜、锌、铁、锰、磷、钾、硒、钙、18种游离氨基酸以及重金属砷、铅、镉、汞的成分含量与干桑叶中的成分含量是否存在差异,分别采用RP-HPLC法以及国标相应的检测方法,对主要成分1-DNJ及其它部分营养成分和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比照分析的结果,桑叶茶和干桑叶中的蛋白质、脂肪、铁、锌、总游离氨基酸和重金属等成分含量总体无差异;主要成分1-DNJ含量比干桑叶低14.2%,可能与该成分具有热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桑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也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种与逆境胁迫有关的非蛋白氨基酸。研究表明,用AlCl3有效地去除桑叶中的水溶性色素后,采用分光光度法可以准确测定桑叶中GABA的含量。探讨了影响桑树叶片中GABA含量的主要因素:不同品种中GABA的含量不同,陕桑305最高,育71-1次之,湖桑32号和农桑14号含量稍低;相同叶位桑叶中GABA的含量为早期叶片高于后期叶片;同一时期不同叶位桑叶中GABA的含量随叶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桑叶中GABA的含量在一天中以5:30时含量最低,17:00时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茶粉、桑叶粉和大蒜粉对鸡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影响,为植物添加剂在惠阳胡须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20只120日龄体重相同、健康的惠阳胡须母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2%绿茶粉;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4%桑叶粉;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1.5%大蒜粉;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预试验7 d,正式试验30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随机选取10只鸡进行屠宰。每只屠宰鸡取同一部位胸肌100 g,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肌肉中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通过气相色谱仪测定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试验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植物添加剂对肌肉中氨基酸的组成没有影响,但对肌肉中氨基酸的含量有影响,试验组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日粮中添加植物添加剂对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没有影响,但对肌肉中脂肪酸的含量有影响,对照组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3个试验组(P<0.05),而3个试验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植物添加剂不影响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但影响肌肉中两者的含量,显著降低鸡肌肉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提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增加必需氨基酸含量。因此,日粮中添加植物添加剂可改善惠阳胡须鸡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9.
桑树叶片的叶绿素值检测与光谱特征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一种基于光谱技术的快速、无损且准确的桑树叶片叶绿素值(SPAD)检测方法,对6个桑树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值与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反射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同一叶片因测量部位不同,SPAD值也不同;同一植株自上而下的叶片SPAD值呈上升趋势。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6个桑品种叶片的SPAD与叶片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反射率定量分析模型,校正相关系数均达到0.80以上,预测相关系数均达到0.79以上,表明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法能较好地检测桑树叶片的叶绿素值。  相似文献   

20.
王传振  赵静  徐欣  张升祥  崔为正 《北方蚕业》2012,33(3):23-25,27
本试验采用隧道式微波干燥设备干燥桑叶制作桑叶粉,以烘干法、晒干法、室内阴干法制作的桑叶粉为对照,分别配制人工饲料,采用一至二龄一次给饵法鉴定养蚕效果。结果表明,利用上述4种干燥方法加工的桑叶粉配制人工饲料养蚕,收蚁后24h疏毛率、存活率、龄期经过等指标差异不大,但起蚕率和蚕体重存在一定差异,168h三龄起蚕率以室内阴干法较高,二龄眠蚕体重以微波干燥法最重,两项指标均以80℃烘干法最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为,微波干燥法是大规模生产优质桑叶粉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