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宁夏肉牛杂交改良群体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对宁夏六盘山区肉牛杂交改良群体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研究,为宁夏肉牛杂交改良选育提供理论基础。采用PCR-RFLP对该群体110头个体MSTN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扩增出1346 bp的目的片段,其PCR产物被限制性内切酶DraⅠ消化后表现出多态性,共检测到2种基因型:AT和TT,其中AT基因型频率为0.0545,TT基因型频率为0.9455;T为优势等位基因,TT基因型为优势等位基因。因此,宁夏六盘山区的肉牛杂交改良群体MSTN基因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对宁夏六盘山区肉牛杂交改良群体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1(Pit-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研究,为其杂交改良提供理论基础。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该群体101个个体Pit-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扩增出的451 bp片段为目的基因片段,其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消化后表现出多态性,共检测到AA、BB和AB 3种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频率6.93%(7个);AB基因型频率34.65%(35个);BB型基因型频率58.42%(59个),等位基因A频率24.26%;等位基因B频率75.74%。因此,宁夏六盘山地区的肉牛杂交改良群体Pit-1基因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3.
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HR被认为是重要的泌乳性状候选基因。研究牦牛GHR基因SNP多态性是下一步开展牦牛乳用性能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重要基础。本试验对牦牛GHR基因exon 10-1片段进行了SNP检测,结果表明:牦牛GHR基因exon 10-1含SNP多态位点3个,第267位G,形成GG和AG两种基因型,第336位T,形成TT和GT两种基因型,第650位A,形成AA和AC两种基因型,所有样本形成四种基因型GG/GT/AA、GG/TT/AC、GG/TT/AA、AG/TT/AA,其中GG/TT/AA为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分析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外显子10的多态性及其与奶牛产奶性状的相关性。选用30头草原红牛与145头中国荷斯坦牛为材料,采用PCR-RFLP的方法对该基因外显子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对突变位点用SPSS软件分析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GHR基因外显子10的扩增产物被限制性酶BsaH I酶切消化后表现出多态性,经电泳检测显现AA、AB、BB 3种不同的基因型。使用SPSS软件对所得基因型与产奶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中,AA型个体乳脂率显著高于BB型(P<0.05),AA型个体的体细胞数显著低于AB型个体(P<0.05),AA型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A可显著提高个体的乳脂率,降低个体体细胞数,为中国荷斯坦牛的早期选种选育、改善乳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GHR基因F279Y多态位点与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采用Sequenom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检测确定768头宁夏地区荷斯坦奶牛的基因型,用最小二乘法对产奶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GHR基因F279Y位点A、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45 8,0.854 2。AA基因型305 d产奶量优于其他2种基因型(P0.05),TT基因型乳脂率极显著高于其他2种基因型(P0.01),AT基因型与TT基因型乳蛋白率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等位基因A对产奶量有正效应,等位基因T是乳脂率、乳蛋白率的优势基因。  相似文献   

6.
生长激素受体基因是泌乳性状重要候选基因,研究牦牛GHR基因SNP多态性是开展牦牛乳用性能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重要基础。本试验对牦牛GHR基因exon 10-2片段SNP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牛GHR exon 10 (Genebank登录号AM161140.1),本试验青海泽库高原型牦牛GHR基因exon 10-2含SNP多态位点5个,AM161140.1-10第702位T(C/C型),该碱基编码的氨基酸为半胱氨酸(C),本群体所有样本该SNP位点编码氨基酸均为精氨酸(R)。第730位A(A/G型),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丝氨酸(S)变成甘氨酸(G),第755位C(T/T型),该位点碱基突变并未造成氨基酸的变化,为同义突变。第810位T(C/T型),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脯氨酸(P)变成丝氨酸(S)。第989位T(C/C型),碱基T编码的氨基酸为酪氨酸(Y),本群体所有样本该SNP位点编码氨基酸均为组氨酸(H);相对于本试验群体,共含SNP多态位点2个(第730位A,第810位T),且2个SNP多态位点共形成3种基因型,AA/CT共1头,基因型频率为4.35%,AG/TT共7头,基因型频率为30.43%,AA/TT共15头,基因型频率为65.22%,AA/TT为该群体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研究肉牛β-胡萝卜素双脱氧加氢酶(β,β-carotene-9',10'-dioxygenase,BCO2)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西门塔尔牛皮下脂肪颜色性状的关联,【方法】采用直接测序和PCR-RFLP技术研究西门塔尔牛BCO2基因的变异,分析其与肉牛脂肪颜色性状的关系。检测了88头同等饲养条件下的西门塔尔牛的BCO2基因的多态性和脂肪颜色的色差值,【结果】表明,在BCO2基因存在高度多态性,在BCO2基因上发现2个多态性位点,分别命名为BV1、BV2。在两个位点都各有三种基因型,且都以GG型为主。在关联分析中发现BV1位点与肉牛皮下脂肪颜色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三种基因型的牛肉脂肪颜色差异显著(P0.01),AA基因型脂肪黄脂得分较高。【结论】即BV1的AA基因型容易导致黄脂,可以通过人工选择降低群体中的BV1AA基因型个体的比例来提高肉牛脂肪颜色的得分。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20头中国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和夏洛莱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创造酶切位点PCR与降落PCR相结合的方法对3个品种的基因外显子1的突变位点扩增,分析了3个肉牛品种之间的Myostain(MSTN)基因多态性。运用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3个肉牛品种的MSTN基因已知外显1SNP位点,扩增片段大小为217bp。运用CRS-RFLP方法鉴定60头牛MSTN基因在3个群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西门塔尔群体中等位基因C占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60%,AA基因型频率为0;在夏洛莱群体中等位基因A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57.5%,CC基因型频率为0;而在利木赞群体中未检测到这一突变。  相似文献   

9.
对牦牛GHR基因exon 10片段SNP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牛GHR exon 10(Genebank登录号AM161140.1),青海泽库高原型牦牛GHR基因exon 10含SNP多态位点8个,第267位G(GG/AG),第336位T(TT/GT),第650位A(AA/AC),第702位T(C/C型),第730位A(A/G型),第755位C(T/T型),第810位T(C/T型),第989位T(C/C型);SNP多态位点共形成4种基因型,GG/GT/AA/CC/AA/TT/CT/CC (基因型Ⅰ)1头、GG/TT/AC/CC/AG/TT/TT/CC(基因型Ⅱ) 5头、GG/TT/AA/CC/AA/TT/TT/CC 12头(基因型Ⅲ)、AG/TT/AA/CC/AA/TT/TT/CC (基因型Ⅳ)2头,各基因型占比为1∶5∶12∶2,其中GG/TT/AA/AA/TT为优势基因型。4种基因型间各乳成分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牦牛GHR基因exon 10各SNP均为同义突变,未造成泌乳性状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李继伟  张娟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3,(1):49-53+127-128
为了研究绵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 BMP15)基因和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基因的多态性及不同基因型对滩寒杂交F1代群体繁殖性状的影响,试验以采集的915份滩寒杂交F1代群体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基因分型技术进行SNP位点分型和遗传多态性分析,并利用Sanger测序技术进行验证,然后对不同基因型与滩寒杂交F1代群体繁殖性状和泌乳性状分别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BMP15和GDF9基因SNP位点在915份DNA样本中均呈集中聚类分布。滩寒杂交F1代群体BMP15和GDF9基因均存在AA、AB、BB 3种基因型,其中BMP15基因在滩寒杂交F1代群体中的优势等位基因为A基因,基因型频率为0.69;GDF9基因在滩寒杂交F1代群体中的优势等位基因为A基因,基因型频率为0.58。BMP15和GDF9基因SNP位点在滩寒杂交F1代群体中均处于中度多态,GDF9基因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BMP15和GD...  相似文献   

11.
高原型藏绵羊KAP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寻找角蛋白辅助蛋白(keratin-associated proteins,KAP)基因与产毛性状相关的多态位点,为藏绵羊产毛性状的分子标记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CR-SSCP技术对高原型藏绵羊角蛋白辅助蛋白基因家族中KAP 3.2、KAP 7基因部分序列和KAP 8基因外显子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基因座都存在多态性,均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KAP 3.2基因以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AA基因型为优势等位基因型;KAP 7和KAP 8基因均以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BB基因型为优势等位基因型。高原型藏绵羊在KAP 3.2和KAP 8基因座达中度多态,而在KAP 7基因座为低度多态,在KAP 3.2和KAP 8位点上基因型频率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测序分析结果表明,KAP 3.2和KAP 8基因上分别存在1个C→T(271 bp)和1个T→C(1122 bp)的突变,均属于同义突变,KAP 7基因5′调控区存在1个T→C(102 bp)的突变。  相似文献   

12.
催乳素受体基因对大白、长白猪产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PCR—RFLP法对大白、长白猪进行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PRLR等位基因B频率略高于等位基因A频率,大白母猪PRLR基因型为AA的各胎平均产仔数比AB型高1.62头(P〈0.05),比BB型高2.41头(P〈0.05);长白母猪AA型比AB型和BB型相应高1.32和3.33头(P〈0.05)。  相似文献   

13.
ESR基因多态性对不同胎次的大白猪母猪产活仔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ESR基因对大白猪经产母猪整个生产周期的影响并应用于猪繁殖性状改良,试验检测了该基因在472头大白猪经产母猪中的多态性分布,并根据基因分型结果分析了不同基因型对该群体1774胎产活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AA、AB、BB基因型频率为0.206、0.572、0.222,A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A、B基因频率为0.493、0.507,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通过对不同胎次的分析发现,头胎AB基因型个体的产活仔数高于AA、BB基因型个体;2胎BB基因型个体的产活仔数高于AA、AB基因型个体;3胎AB、BB基因型个体的产活仔数高于AA基因型个体;4~7胎AA基因型个体的产活仔数最多(5胎除外),8胎及以上胎次AB基因型个体的产活仔数最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各胎次内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家兔HSL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状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PCR-SSCP方法对齐卡巨型白兔和齐兴肉兔HSL基因外显子1的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HSL基因对生产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HSL基因外显子1第784位处发生了碱基突变(A→C),共出现AA、AB和BB 3种基因型,在2个品种兔群体中AA型均为优势基因型,A均为优势等位基因;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2个品种兔群体均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在齐卡巨型白兔中,HSL基因AA型和AB型个体的宰前活体重均显著高于BB型个体(P0.05),AA、BB型个体的全净膛屠宰率和半净膛屠宰率均显著低于AB型个体(P0.05);在齐兴肉兔中,HSL基因AA型个体的宰前活体重显著高于AB、BB型个体(P0.05),BB型个体的全净膛屠宰率和半净膛屠宰率均显著低于AA、AB型个体(P0.05);在2个品种兔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的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以109只海南文昌鸡为试验动物,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了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β,FSHβ)基因的多态性,在其内含子1区域内发现了1个SNP,在群体中检测出2种基因型:AA、AB。将不同基因型个体与产蛋数、畸形蛋数、体重和开产日龄等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鸡个体的产蛋数比AB基因型个体多9.54枚,畸形蛋数比AB基因型个体少1.54枚,开产日龄比AB基因型个体早2.97 d,且差异均不显著(P>0.05)。22~26、27~30和31~34周龄的AA基因型鸡的产蛋量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而18~21和35~39周龄的AA基因型鸡的产蛋量也明显高于AB基因型,但差异不显著(P>0.05)。AA基因型鸡6、8、14、20周龄的体重高于AB基因型个体,AA基因型个体18周龄的体重却低于AB基因型个体,差异均不显著(P>0.05)。总体而言,FSHβ基因位点的A等位基因对产蛋数、畸形蛋数、体重和开产日龄的影响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SR)、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s 4,RBP4)的多态性对大白猪繁殖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试验猪群ESR、OPN和RBP4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对大白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窝重、初生重、死胎、木乃伊、弱仔数和畸形数等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大白经产母猪中,ESR和OPN基因的优势基因为A等位基因,RBP4基因的优势基因为B等位基因;ESR基因AB与BB基因型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性状上均高于AA基因型;OPN基因在总产仔数性状上AA基因型最高,在产活仔数、健仔数、窝重性状上均为BB > AA > AB;RBP4基因在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窝重性状上均为AA > BB > AB;合并基因型分析发现ESR-RBP4最优的分子标记组合为ABAA;OPN-RBP4最优的分子标记组合为BBAA。因此,ESR、OPN和RBP4基因多态性与大白猪繁殖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17.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strogen receptor (ESR), osteopontin (OPN) and retinol binding proteins 4 (RBP4) genotypes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Yorkshire sows, PCR-RLFP technique was used for genotyping, and the effects of genotypes on reproductive trai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allele of ESR and OPN genes were predominant allele, and B allele of RBP4 gene was predominant allele. TNB,NBA of ESR gene AB and BB genotypes were higher than AA genotype;TNB of OPN gene AA genotype was the highest, but the NBA, NHB and WB for OPN gene genotypes were BB > AA > AB;The TNB,NBA,NHB and WB for RBP4 gene genotypes were AA > BB > AB. Then combing genotype analysis showed that ABAA of ESR-RBP4 and BBAA of OPN-RBP4 were the most prolific alleles, respectively. The present data revealed that ESR, OPN and RBP4 genes polymorphisms were associated with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Yorkshire sows.  相似文献   

18.
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ACVR1基因外显子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CVR1基因20190 bp处发生G→A突变,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9075,B等位基因频率为0.0925。基因型与生长和繁殖性状的关联性分析发现,BB基因型鸡的开产体重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鸡(P<0.01),AA基因型鸡300日龄体重显著高于BB基因型鸡(P<0.05)。由此初步推断,ACVR1基因可能对京海黄鸡的产蛋和发育有一定的影响,A为体重的优势基因,B为产蛋的优势基因。  相似文献   

19.
试验利用PCR-RFLP法研究了三江白猪OB基因3 469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OB基因经HinfⅠ酶切后出现3个条带,表现为3种基因型(AA型、AB型和BB型)和2个等位基因(A和B),A等位基因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为67.6%;头胎产活仔数BB型极显著高于AA型(P<0.01),BB型高于AB型,AB型高于AA型,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BB基因型比AB型和AA型的头胎产活仔数分别高出1.65头、2.19头;不同的基因型对前5胎最高产仔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探讨催乳素受体(prolactin receptor,PRLR)基因遗传多态性及其与松辽黑猪、长白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采用PCR-RFLP方法对松辽黑猪和长白猪PRLR基因第10外显子进行了多态性检测,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各基因型对母猪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两个猪种中都存在A、B 2个等位基因和AA、AB、BB 3种基因型,松辽黑猪和长白猪等位基因A的频率分别0.551和0.578,A为优势基因。两个猪种的AA基因型个体的断奶仔猪数、乳头数都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基因型(P<0.05),初产松辽黑猪AA基因型个体的TNB、NBA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对其他繁殖性状影响不显著,但呈现出AA>AB>BB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