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究皖南牛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及父系起源。[方法]利用PCR产物直接测序、荧光微卫星分型方法,选择2个Y-SNPs标记(UTY-19和ZFY-10)和2个Y-STRs位点(INRA189和BM861)对35头皖南公牛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发现35头皖南公牛包含Y1、Y2和Y3 3种单倍型组,其频率分别为2.86%、8.56%和88.58%。普通牛Y1单倍型组只有1种单倍型(Y1-98-158),普通牛Y2单倍型组有3种单倍型(Y2-102-158、Y2-104-158和Y2-106-158),瘤牛Y3单倍型组只有1种单倍型(Y3-88-156),皖南牛Y染色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2185±0.0924,表明皖南牛有普通牛与瘤牛2个父系起源,遗传多样性较低。[结论]皖南牛属于南方黄牛类型,以瘤牛的种质特性为主。  相似文献   
2.
micro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多细胞动物中的进化保守的大小为18~25nt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可以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非编码区(3′UTR)结合导致mRNA降解,或阻断mRNA翻译而调节基因表达。let-7是在线虫中发现的具有转录后调节功能的小分子RNA,具有高度的保守性,研究发现,let-7参与动物个体多个器官组织的发育过程。作者综述了近年来let-7参与调控脑、神经系统、心肺系统和肌肉发育等组织器官的研究成果,初步阐述了let-7调控组织器官发育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进一步探索let-7在动物体内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测定南德温杂交三代牛(F3)的生长性能、育肥效果,特在蚌埠近郊及三县进行了南杂F3牛饲养情况调查与6、12和18月龄生长性能指标测定,并进行了南杂F3牛与本地黄杂牛育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南杂F3牛适应性强,在农家饲养条件下,6月龄的体斜长较当地黄杂牛提高13.06%(P<0.05);12月龄体斜长和后管围分别提高15.52%(P<0.05)和11.39%(P<0.05);6~12月龄和12~18月龄平均日增重比当地黄杂牛分别提高9.30%(P<0.05)和8.48%(P<0.05);6、12和18月龄体重分别提高30.77%(P<0.01)、21.59%(P<0.01)和18.60%(P<0.01)。在相同强度育肥条件下,南杂F3牛日均耗精料2.61 kg,采食粗饲料17.72 kg,平均日增重达1 329.50 g,较当地牛提高17.43%(P<0.01),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及高档肉块比均高于本地牛,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经济效益较饲养本地牛提高70.46%(P<0.01),育肥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与诊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繁殖障碍、持续感染等的一个主要原因,并能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牛病毒性腹泻导致的黏膜病致死率几乎为100%,严重阻碍了养牛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对牛病毒性腹泻还没有好的防控措施.笔者对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诊治作了综述,便于在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诊断和预防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IGF2基因多态性位点与大别山牛体尺性状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CR和测序技术检测大别山牛群体中IGF2基因的多态性,利用SPSS 23.0软件分析其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在大别山牛群体中,IGF2基因第一内含子共检测到3个SNPs位点(g.22218GA、g.22421CT和g.22448GT),3个SNPs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且均属于中度多态(0.25PIC0.5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22218 GA位点与大别山牛群体体斜长、胸围显著相关(P0.05),与腹围极显著相关(P0.01);g.22421CT位点与大别山牛群体的体高和腰角宽显著相关(P0.05),与腹围极显著相关(P0.01);g.22448GT位点与大别山牛群体的胸围显著相关(P0.05),与腹围和腰角宽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IGF2基因第一内含子的g.22218 GA、g.22421CT和g.22448GT位点多态性与大别山牛群体部分生长性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皖南牛的种质资源特性,探讨其杂交利用效果。[方法]对皖南牛和和—皖杂交F1代牛进行了初生、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和体尺性状测定。[结果]皖南牛和和—皖杂交F1代牛公母牛在0~6月龄、12~24月龄时是体重增长高峰期,利用日本和牛对皖南牛进行杂交改良,可显著改善其个体小、生长慢等不足,杂交优势明显。[结论]皖南牛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牛之一,具有独特的遗传发育特性,亟需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且杂交改良可能是提高其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徐磊  贾玉堂  赵拴平  阮永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922-12923
[目的]为复合酶制剂在肉牛日粮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1%和0.2%的复合酶制剂,探讨不同剂量酶制剂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添加0.1%和0.2%的复合酶制剂的Ⅰ组和Ⅱ组肉牛的日增重比对照组(Ⅲ组)分别提高14.7%和36.5%,差异极显著(P<0.0l).Ⅰ组和Ⅱ组肉牛的料重比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7.5%和30.6%,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0.2%的复合酶制剂的Ⅱ组肉牛的育肥效果最好.[结论]在肉牛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其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肉牛育肥中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通过德系安哥拉兔、新西兰白兔两品种间杂交以及20余年的继代选育后,成功培育了我国第2个国家级长毛兔新品种——皖系长毛兔。该品种兔体型中等,11月龄体重、体长及胸围分别为4258.26 g、51.85 cm和33.47 cm,且前期生长速度较快,5月龄体重相当于成年体重的77.10%;产毛量、粗毛率均较高,5~8月龄91 d养毛期一次剪毛量公、母兔分别为278.74 g和288.03 g,估测年产毛量分别为1 114.96 g和1 152.12 g,11月龄刀剪毛粗毛率公、母兔分别为16.2%和17.8%;毛品质优良,11月龄刀剪毛毛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及伸度,粗毛分别为9.55 cm、47.04μm、24.33cN和47.33%,细毛分别为7.36 cm、15.64μm、4.73cN和45.37%;繁殖性能适中,头胎产仔7.21只,产活仔6.82只,3周龄窝重2 243.71g,2月龄体重1573.81g。皖系长毛兔遗传性能稳定。运用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估测法,对其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力分析,11月龄产毛量、粗毛率和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3296、0.2124和0.4293;窝产仔数、泌乳力及断奶窝仔数的遗传力分别为0.156 4、0.134 3和0.144 7。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