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纤维剥制机械对苎麻纤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苎麻品种‘中苎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剥制机械(简易刮麻器、回拉式剥麻机、反拉式剥麻机)对原麻颜色、出麻率、单纤维强力和含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机械剥制原麻产量与品质存在显著差异。3种机器剥制的原麻颜色均偏黄色,简易刮麻器剥制的麻纤维明度最亮,反拉式剥麻机剥制的原麻红色最深。简易刮麻器剥制麻与回拉式剥麻机剥制麻出麻率无显著差异,显著低于反拉式剥麻机剥制麻,但反拉式剥麻机出麻率较高,原因主要是总胶质含量显著较高(28.21%)。不同剥制机械所获原麻的单纤维强力也存在显著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简易刮麻器>回拉式剥麻机>反拉式剥麻机。综上所述,简易刮麻器剥制原麻质量最好,回拉式剥麻机优于反拉式剥麻机。上述结果为苎麻剥麻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苎麻纤维剥制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纤维机械化剥制加工是实现苎麻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苎麻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阐述了苎麻基本结构、苎麻纤维收获工艺流程及苎麻物理机械力学特性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外苎麻剥制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综述了我国苎麻机械剥制发展进程中的简易式、人力反拉式、直喂式和横向喂入式4种剥麻装备的作业原理及作业特点,探讨了我国苎麻剥制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指出改进和完善现有苎麻剥麻机,研发轻便型与大型苎麻剥麻机,研究智能化、高效苎麻剥麻技术和攻克苎麻收剥一体化加工技术等是未来苎麻生产机械化重点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苎麻收获方法一直是以手工收获为主,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造成苎麻种植规模较小。2005年6月1日,在大通湖区千山红镇苎麻种植大户聂召丰10.7公顷麻园里,机声阵阵,欢声笑语,只见2台打麻机由5个农民操作正在进行机械化剥麻。据聂召丰介绍:BM-1200苎麻剥麻机已获得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4.
苎麻茎秆机械分离过程力学建模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苎麻茎秆机械分离技术主要核心工作部件是剥麻辊结构,试验以该核心工作部件为基础,构建了新型茎秆分离台架。苎麻茎秆分离过程是由折断和麻皮麻骨分离瞬时完成的,以此推导了辊齿对麻秆作用的折断能和分离能的关系表达式,分析了结构参数对茎秆分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主要部件剥麻辊以辊转速、辊半径、辊齿数、啮合深度为试验因素,设置了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剥净率影响的高低排序为剥麻辊转速、啮合深度、剥麻辊齿数、剥麻辊半径,较优组合为剥麻辊转速900 r/min、啮合深度5 mm、剥麻辊齿数20个、剥麻辊半径120 mm,此时剥净率为98.42%。试验揭示了苎麻茎秆机械分离的机理,优化了剥麻技术的工艺参数,为剥麻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JBM-100苎麻直喂式动力剥麻机是将麻类纤维(俗称麻皮)从鲜麻杆上剥离,并去除麻骨壳的机械。该机型适用于苎麻、红麻、黄麻等鲜麻剥制,是我国惟一采用直喂式剥麻作业的先进机型。它避免了其他剥麻机对麻纤维的损伤和因高摩擦造成的麻壳胶脂渗入麻纤维导致成品发硬、麻品质下降的  相似文献   

6.
陈文 《农家顾问》2007,(1):50-50
由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局自主设计研制、涪陵世勇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新华牌”FL-235型复刮式苎麻剥麻机,已获重庆市农机事业管理局颁发的“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该剥麻机包括机架、喂料斗、带刀片的双滚筒及带动剥麻滚筒旋转的“动力传动调节装置”、“夹持式手工复  相似文献   

7.
麻菇是利用苎麻剥刮下来的骨、壳、叶等副产物作培养料,接上菌种培养而成.实践证明,利用苎麻骨、壳、叶栽培麻菇有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8.
新品农机     
新型剥麻机通过鉴定重庆市涪陵农机局研制的复刮式剥麻机。近日成功通过鉴定。该机通过双滚筒多刀片挤压、打刮将麻骨打碎,然后经过“喷水阀”洗麻,再经过复刮清除麻骨和麻皮,最后得到原麻。刮制出的原麻具有更易成形,干净而不带麻骨、麻皮等优点。(联系电话:023-72222148)  相似文献   

9.
对湖南地区成龄苎麻田冬季套作蔬菜的种类、经济效益及套种对苎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龄麻田种植蔬菜要选择育苗移栽的种植方式,蔬菜可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叶菜类和茎菜类,收获期最迟不能超过4月上旬。套作蔬菜对苎麻农艺性状和产量有影响,尤其是对头麻的影响最大、二麻次之,对三麻的影响最小。套作豌豆、生菜、榨菜和芥菜可显著增加头麻的产量。麻田套作蔬菜在产量、产值及经济效益上均体现出一定的优势,尤其是芥菜要苎麻套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最高,可作为南方坡地成龄麻田套作的最佳模式,其次为小白菜要苎麻,莴苣要苎麻、榨菜要苎麻和雪里蕻要苎麻模式较好,产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在用的6BM280型苎麻剥麻机存在的不便于移动的主要不足,对其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改制成6BM280G型移动式苎麻剥麻机.该机在保留了6BM280型苎麻剥麻机的优点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外,增加了便于移动的两个滚轮和两个可拆卸的推移把手,还增加了可拆卸的晾麻杆,一个人就可以将该苎麻剥麻机推移到麻地现场剥麻,方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以中苎1号为材料,分别采用稻草、麻地膜和塑膜对其进行田间覆盖处理,以不覆盖为对照,观察记录4种不同覆盖处理下土壤温度变化,并测定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记录苎麻的出苗时间以及株高变化,苎麻收获后比较各处理的株高、茎粗、皮厚、纤维产量等产量性状。研究结果表明:苎麻过冬期间对其地表分别进行稻草覆盖、麻地膜覆盖和塑膜覆盖处理均能提早苎麻出苗时间,加快生长速度,收获的纤维产量和各经济性状也相对无覆盖处理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用白炽灯光间断夜间黑暗(夜间断),抑制了苎麻三麻开花,使其恢复营养生长,开花抑制的程度与苎麻所接受的夜间断光能相关,赤霉素可以减少雄花,使麻株增高,赤霉素结合夜间断处理,既可以完全抑制开花,又可使麻株增高,抑制苎麻开花使苎麻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改善,对第二年头麻产量也有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收获注意事项 1.适时收获:前季甘蔗的收获时间对宿根蔗影响很大。过早收获.低温干旱期长,不利于宿根蔗芽萌动:过迟收获,缩短了宿根蔗的生长期.影响产量。根据广东中南部蔗区的经验.在大寒过后,立春、雨水期间收获最适宜。收获时要选择晴天进行.切忌在雨天收获。  相似文献   

14.
黄花菜须在花蕾待放前及时采摘干制,过早出蕾成品率低,蕾开放后再摘采则影响质量.要获得黄花菜较高的成品率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必须掌握好收获的季节与摘采时间.如湖南的四月花,6月上旬收获,而中秋花要到9月上旬才能收获;江苏的大叶比小叶收获季节早.湖南早黄花、江苏的大叶必须在早晨采摘,过后花蕾开放则影响质量.菜子花与江苏的小叶在午前1~2小时摘花.同一品种收获季节与采收时间也因各地的气候与地理环境不同而有差异.黄花采摘后,必须用蒸笼蒸至半熟,过熟会影响产量,过生则品质和色泽差.一般晒干的可稍蒸熟一点,烘干的可稍生一点.烘制时要时时翻动.晒制的色泽黄,品质较好,而烘制的一般光泽差,品质稍次.每制250克干燥的黄花菜,晴天约需鲜花4千克,雨天约需5千克.产品干制成后,装在密闭干燥的容器中保藏.在干燥后若用10%明矾溶液喷洒使吸收回潮,可防虫蛀和回潮变质,利于保藏.  相似文献   

15.
苎麻四大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苎麻夜蛾俗称摇头虫、摆头虫.在我省一年发生3代.幼虫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7月上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危害麻叶.苎麻夜蛾成虫是一种褐色蛾子,老熟幼虫有黄色带黑线、黑色带黄线、淡绿色带红线等体色,头部呈红色或棕黄色.蛹茶褐色,卵扁圆形米黄色.苎麻夜蛾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大发生时,局部田块的叶片在7天内能被其取食而光.它还可危害黄麻和大豆.幼虫受惊后,常摇头不止,故称摇头虫.老熟幼虫在麻蔸附近枯枝落叶内化蛹.……  相似文献   

16.
七、芍药芍药栽后以3~4年采收为好。采收时间以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宜。选择晴天小心挖取全根,抖去泥土,留芍芽作种,切下芍根作药用。芍药加工步骤:①剖剪。芍根收获后,用刀切去头尾,两端削平,修去小支根,并削平凸出部分,使表面平整。  相似文献   

17.
剑麻丰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剑麻丰产高效生产包括叶片生产、纤维加工及综合利用等几方面.广西农垦国有山圩农场积极研发和集成国内外剑麻先进生产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确保产量、质量和效益取得一定成效.2010-2012年,全场剑麻按收获面积计算年均单产纤维572.6千克/亩,居全球大面积种植剑麻单产首位.利用自动生产线加工纤维(刮麻),提高劳动生产率、纤维质量及销售价格;综合利用麻渣和麻渣水,提取皂素、果胶和短纤维等,延长剑麻产业链,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实用技术》2013,(8):48-49
苎麻一年收获3次,消耗了大量地力,使土壤板结。如不适时加强管理,就会导致地力衰退、麻蔸败坏、麻园荒芜、产量下降。因此,搞好麻园的冬季培管是夺取苎麻持续高产的关键所在。市农业专家认为,麻园冬培要抓好四项措施。1、深耕松土深中耕疏松土壤,清除杂草,可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温性。中耕后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促进麻蔸  相似文献   

19.
<正> 1.采收。以每年收割2次为好。第1次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但不得迟于7月中旬,否则影响第2次产量。第2次在10月上旬开花前进行。收割时,选晴天的中午12时至下午2时进行,收割的薄荷叶中所含薄荷油、薄荷脑最高。每次收获用镰刀齐地面将上部茎叶割下,留桩不能过高,否则影响新苗的生长。割回后要立即摊开曝晒,不能堆积,以免发酵。  相似文献   

20.
农艺措施对湘北红壤丘岗区苎麻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湖南苎麻生产从平原湖区向山丘区的战略转移,对湘北红壤丘岗苎麻高产农艺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麻园冬培,二麻、三麻麻园行间深中耕+覆盖,头麻在5月31至6月5日,二麻7月26~31日,三麻10月20~25日收获有利于促进全年三季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