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狭叶薰衣草和甜薰衣草DUS筛选性状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薰衣草新品种DUS测试的性状选择,对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的2个品种狭叶薰衣草(L.angustifolia)和甜薰衣草(L.intermedia)主要表型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狭叶薰衣草的植株形态优于甜薰衣草,且更能适应北方的引种环境。在花序部分,甜薰衣草的观赏性状总体上优于狭叶薰衣草,具有更丰富的花色变化。两个品种在主要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并在生长过程中保持相对一致的稳定性。2个品种内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高,狭叶薰衣草在1%显著水平上相关的性状配对个数略多于甜薰衣草。  相似文献   

2.
基于薰衣草属新品种DUS测试的性状选择,对狭叶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和甜薰衣草(L.heterophylla)主要表型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狭叶薰衣草的植株形态优于甜薰衣草,且更能适应北方的引种环境。在花序部分,甜薰衣草的观赏性状总体上优于狭叶薰衣草,具有更丰富的花色变化。两种薰衣草在主要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并在生长过程中保持了相对一致的稳定性。两种薰衣草各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高,狭叶薰衣草在1%显著水平上相关的性状配对个数略多于甜薰衣草。  相似文献   

3.
薰衣草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薰衣草为唇形科薰衣草属多年生常绿耐寒亚灌木,是一种名贵天然香料。薰衣草种类很多,当前较常见的类型有甜薰衣草、羽叶薰衣草、齿叶薰衣草、真薰衣草等,多为专门提炼香料精油的品种。我区主要栽培"701"、"京豫"和"杂花"3个品种,均属狭叶薰衣草(真薰衣草),多从法国、保加利亚等国引进。一、生物学特性薰衣草植株灰绿色,呈丛生状,株高40~9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叶对生,呈长披针状,长约6厘米,宽约0.6厘米,花序穗状,顶生,长5~15厘米,轮  相似文献   

4.
正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中国薰衣草的主产区,位于北纬43°,南有天山,北有伊犁河,与法国普罗旺斯同海拔、同纬度。薰衣草喜欢强光、干燥的环境,而天山山麓常年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气候和土壤条件都适合种植薰衣草。一、品种选择薰衣草在分类学上可分为:法国薰衣草品系、真薰衣草系、杂交薰衣草品系、齿叶薰衣草品系、羽叶薰衣草品系5个系列,伊犁河谷种植的主要是真薰衣草系的狭叶薰衣草。狭叶薰衣草中提炼的香精油质量好,在香料工业中用于生产优质香水。主要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薰衣草在云南地区的生长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2):218-222
为研究香料植物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在云南省的栽培适应性评价,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地区引进表现优异的薰衣草品种12个和常规栽培品种3个,于2013—2015年在云南省昆明地区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并对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2个观赏类薰衣草齿叶薰衣草和西班牙之眼,西班牙之眼为1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生长较快,播种后60 d便能开花,花蓝色,一年中可连续开花,直至冬天低温及遇雪死亡。进口品种中,狭叶薰衣草维琴察、优雅天蓝色、优雅雪白和优雅紫色的耐寒性强,全株具有甜香气味,植株香味独特,观赏性状好;适合作盆花品种迷你蓝,植株矮小,株型紧凑,每棵植株能同时抽出7~14个花序;晚花品种为莱文丝和希德,花期比同批次品种相对晚15~27 d。从狭叶薰衣草部分品种中均能提炼出精油,其中,精油含量最高达1.522%,最低为0.289%。  相似文献   

6.
《天津农业科学》2015,(10):110-114
采用浸种恒温培养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酸对法国薰衣草、小姑娘薰衣草、狭叶薰衣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酸浓度和品种对种子发芽率均有影响。在供试的赤霉酸浓度范围内,其中以550 mg·L-1的浓度较为理想。法国薰衣草发芽率优于其它两个品种。经赤霉酸处理的3个品种的薰衣草种子其发芽势、胚轴长、胚根长均优于清水对照,其中低浓度的赤霉酸有利于胚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植烟地的间作利用,试验开展了烤烟K326分别与4种芳香植物柠檬草(Cymbopogon citratus)、甜罗勒(Ocimum basilicum)、美国薄荷(Monarda didyma)和香叶天竺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间作的研究。采用160 cm烤烟行距中间间作芳香植物的种植模式与传统的110 cm烤烟行距种植模式比较,间作处理的烤烟在农艺性状(打顶株高、叶长、叶宽、茎围、有效叶数)和经济性状(单株产量、中上等烟叶比例)指标都优于单作对照;间作烟地的经济收入也高于单作对照。试验表明,该间作模式虽稍微减少了烤烟产量,却提高了植烟地的经济总产值,为提高植烟地的综合利用、增加烟农收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设置3个10 m×10 m的样方,选取长势相近、健康的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30株;于生长初期(6月上旬)、旺盛期(8月中旬)、生长末期(11月下旬),每株随机选取10个当年生枝条,测量每个枝条的叶片数量、总叶面积、枝条和叶片质量,计算枝条和叶片功能性状;分早晨、中午、傍晚3个时段,在样方区域按5点法监测环境因子.依据试验统计监测数据,应用方差分析法、显著性差异法、相关性分析法、冗余分析法等,分析薰衣草枝叶功能性状在生长初期、旺盛期、生长末期期间的差异显著性、功能性状变异性、枝叶性状间相关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索薰衣草在哈尔滨地区的生长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薰衣草枝叶生长,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显著差异;枝条含水量、比叶面积、总叶面积、单叶面积、叶生物量、叶含水量,在生长旺盛期显著升高并达到最大值,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和运输,植物生长旺盛.比叶质量、叶干物质量,在生长末期时显著升高,利于植株为越冬提供养分.薰衣草枝叶功能性状相关性,在生长初期和旺盛期较为密切,体现出枝叶的协同生长,有利于植株形态构建.总体看,叶片生长变异性大于枝条的变异性;生长旺盛期的枝叶变异性为弱变异,植株生长稳定;生长末期的枝叶变异性为中等变异,与植物应对低温调节生理代谢有关.不同生长阶段,各环境因子对薰衣草生长影响的主导作用不同,气温是薰衣草生长初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电导率是薰衣草生长旺盛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绝对含水量是薰衣草生长末期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颖  姚婧  杨松  侯继华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59-162,171
为了解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主要树种的叶功能性状差异性,分别从种间和种内两个方面,对东灵山辽东栎林先锋树种棘皮桦、优势树种辽东栎和常见树种五角枫的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氮含量(LNC)、氮磷比、叶绿素含量与氮的比值等5种叶功能性状进行了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各树种成树的5种叶功能性状种间差异显著,幼树除氮含量外,其他性状在3个树种间差异显著。(2)对于各叶功能性状的种内差异性,棘皮桦和五角枫的比叶面积、叶绿素与氮的比值差异显著,辽东栎和五角枫的叶干物质含量、氮含量差异显著,辽东栎的氮磷比差异显著,且3个不同树种的叶种内功能性状差异并不具有一致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以南宁市金花茶公园人工种植的12种山茶属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叶和小枝的功能性状,并进行变异系数、差异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黄金花茶的9个功能性状变异系数小于其余植物,最为稳定;越南抱茎茶的6个功能性状变异系数大于其余植物,性状可塑性高;黄抱茎金花茶功能性状变异程度与其他10种金花茶接近。主成分分析表明,可以利用“总叶面积、总叶片鲜重、总叶片干重、茎鲜重”性状组合进行山茶属植物分类。聚类分析显示,12种植物可分为两大类:黄抱茎金花茶1种为一类,其余11种植物为一类;显脉金花茶与越南抱茎茶聚为一类,其余9种金花茶植物为一类;崇左金花茶和柠檬黄金花茶为一类,余下的7种金花茶中,小花金花茶、凹脉金花茶、毛籽金花茶最易聚为一类。越南特有种黄抱茎金花茶与中国特有种、中越都有分布的共有种在功能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表型性状上,在叶干物质含量、茎干物质含量、茎组织密度、出叶强度、比叶面积性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供试材料农艺、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导育种实践,以105份黄淮麦区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单株产量、5个农艺性状(株高、穗长、有效分蘖数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11个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率、沉淀值、容重、延展性、硬度指数、最大拉伸阻力、稳定时间、形成时间、拉伸面积)进行变异性分析、偏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有效分蘖数单株穗数的变异系数最大(23.11%),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小(8.81%);品质性状中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28.24%),容重的变异系数最小(1.21%)。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各品质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株高与稳定时间(-0.346)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形成时间(0.393)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沉淀值(0.299)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硬度指数(-0.278)呈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被分为7个类群,类群间遗传差异较小,仅个别类群之间在穗粒数、千粒重、吸水率、沉淀值、硬度指数、最大拉伸阻力、稳定时间性状中的少数性状上表现显著性差异。从第Ⅴ类群中筛选出在4个综合性状较好的材料(山农2...  相似文献   

12.
转双价抗真菌基因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已获得的对疫霉根腐病抗性显著提高的双价转基因大豆株系G0431和G0433进行了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性状上,两个转基因大豆株系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在形态性状上,株系G0431结荚习性由亚有限结荚习性变成了无限结荚习性,株系G0433株高低于对照、生育期短于对照、结荚习性由亚有限结荚习性变成了无限结荚习性;在品质性状上,与对照相比,两个转基因大豆株系蛋白含量有所下降而油分含量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3.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棉花的产量与品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尹景本  薛春善  王盈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245-5247
应用灰色关联度、通径分析,研究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棉花主要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性状的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粳稻根系性状与植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粳稻根系总吸收面积、根体积、活性吸收面积、单株根系氧化力、伤流速度和根数与产量相关显著,并且显著时期集中在孕穗期至灌浆中期。其中,总吸收面积在孕穗之后一直对产量起作用,根体积、伤流速度与活性吸收面积在孕穗至灌浆前期、根数与单株根系氧化力在灌浆期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而根干质量与总根长在水稻生长前期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较小。根系主要性状与结实率,一、二次枝梗数,一、二次枝梗粒数,一、二次枝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穗长相关性较小,与有效穂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1993年至2013年甘肃省审定的60个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其14项农艺和品质指标地变化及相关性,为甘肃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甘肃省近年来审定春小麦品种(河西地区)产量逐渐上升,平均每年提高41.6kg·hm-2,产量三要素中小穗数和千粒质量变化不明显,相关系数低;穗粒数呈下降趋势。生育期和株高逐年下降,生育期平均每年缩短0.23d。品质指标中面粉沉降值、湿面筋质量分数、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逐年下降,而其蛋白质质量分数、体积质量和面团吸水率逐年上升。但东片和旱地品种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总体来看,甘肃省春小麦产量总体水平呈西片东片旱地,产量及农艺性状与品质指标呈负相关,但二者之间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协调的;小穗数多、粒大粒质量和株高中等更适合甘肃河西地区气候和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16.
甘蔗引进新品种种性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13个甘蔗引进新品种进行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粤糖96/86、台98/0432、C1/2003、园林6号的综合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表现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福农15号和赣蔗18号虽然产量一般,但早熟、高糖,后期不回糖,可作为高糖杂交亲本加以利用;其他品种综合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7.
以‘宁春4号’与‘宁春27号’为亲本杂交构建重组自交系的128份家系为材料,测定该群体的产量、叶面积指数、碳同位素分辨率、面筋含量等20个性状,分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群体有丰富的变异类型,各性状离散程度较大,存在较大程度的超亲遗传。相关性分析表明生理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有较强相关性,冠层温度、碳同位素分辨率对品质与产量性状影响较大;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大都呈正相关。以差异极显著的20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特征向量累积贡献率达87%的性状,分别是沉降值、稳定时间、湿面筋含量、硬度指数、粗蛋白含量、不实小穗数、穗粒数、吸水率、株高、结实小穗数、冠层温度、千粒质量与碳同位素分辨率;基于各性状聚类共分为9个类群,第九类群材料高产优质且农艺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为今后育种工作提供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荆江鸭的生长与产蛋及蛋品质性状之间的典型相关性,为提高蛋鸭的生产水平和加快选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荆江鸭的生长性状与产蛋及蛋品质性状等性状间的17个变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生长性状与产蛋和蛋品质性状的第1个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典型相关系数为0.461,其相关信息(贡献率)占2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27.2%,在2组性状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包括开产体重、初生重、蛋黄重和蛋黄比率。[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于利用生长性状对荆江鸭进行早期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Phenomics studies a variety of phenotypic plant traits and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genetic functions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plant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enomics, many plant phenotyping platform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study complex traits related to the growth, yield, and adaptation to biotic or abiotic stress, but the ability to acquire high-throughput phenotypic data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in the study of plant genomics.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around the world have conducted extensive experiments and research on high-throughput, image-based phenotyping techniques, including visible light imaging, fluorescence imaging, thermal imaging, spectral imaging, stereo imaging, and tomographic imaging. This paper considers imaging technologies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for high-throughput phenotyping, reviews applications of these technologies in detecting and measuring plant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traits, and compares their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DNA重组技术、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等分子育种技术成为畜禽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简要介绍了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及其在改善蛋鸭青壳性状和生产性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蛋鸭的分子育种研究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