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合细菌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细菌是对果树生产有益的细菌,包括红色非硫黄细菌、红色硫黄细菌、绿色硫黄细菌、滑行丝状绿色硫黄细菌等4个科,在果树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红色硫黄细菌。1 作用1.1 促进土壤中放线菌、固氮菌等微生物生长 在施用光合细菌1个月后,每克土壤放线菌、固氮菌总数比对照组增加8.7×105和1.1×106个。放线菌的增多有利于土壤中抗菌素和激素类物质的增加,对各种病害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苹果中氯氟氰菊酯残留降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解苹果生产过程中氯氟氰菊酯的残留污染及其在苹果中的降解规律,用气相色谱法动态检测了大田苹果中氯氟氰菊酯残留量。结果表明,最后1次施药后苹果中氯氟氰菊酯的残留量顺序为:37.5g/hm2喷施3次>37.5g/hm2喷施2次≈18.8g/hm2喷施3次>18.8g/hm2喷施2次,喷药总量是影响农药残留的主要因素;施药后到采收前,果皮残留浓度是果肉的9~40倍,氯氟氰菊酯的降解为一级动力学模型,半衰期为17.6d,苹果果肉降解速率(T1/2=22.7d)比果皮(T1/2=16.9d)慢。以37.5g/hm2浓度喷3次,30d后苹果中氯氟氰菊酯残留量(<0.02mg/kg)远低于我国和欧盟等国家的最大残留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俗称杨树菇)为食用菌子实体样本,以有代表性的毒死蜱、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3种农药为检测目标,建立1种利用气相色谱对食用菌子实体中多种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分析的方法.所建方法的色谱条件为:Agilent 6890N气相色谱仪,63Ni-ECD检测器;HP-5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 μm);高纯氮气(纯度>99.999%)为载气,流速1.5 mL/min;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80℃;柱前压为72 psi,尾吹60 mL/min;柱升温程序为初始柱温150℃,恒温3 min后以6℃/min的速率升温至270℃,恒温25 min后,不分流进样,进样量为1.0 μL.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加样回收率和变异系数符合《农药残留试验准则》相关要求;利用该法对柱状田头菇子实体样品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的数据稳定、误差小.初步表明,建立的气相色谱方法适合用于柱状田头菇子实体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主栽食用菌品种农药残留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龙  张铎  徐强 《中国食用菌》2011,30(2):44-45
2008年6月~2010年8月,通过对甘肃省中南部地区主栽食用菌品种金针菇、香菇、平菇175个样品及3个食用菌生产基地的灌溉用水和培养料(棉籽壳)的农药残留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滴滴涕、甲胺磷等剧毒和高毒农药、甲基托布津在3种主栽食用菌175个样品中均未测出;多菌灵、氯氰菊酯及溴氰菊酯等有少量残留,但均在检出限值以内;3个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均未检测出农药残留;3个生产基地的培养料(棉籽壳)中均测出多菌灵、氯氰菊酯及甲基托布津,其中陇南市康县阳坝镇食用菌示范生产基地培养料(棉籽壳)样品中还含有滴滴涕0.0635mg·k^-1、溴氰菊酯0.010mg·kg^-1,均在检出限值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5.
以"山东大叶"香菜为研究对象,以光合细菌为试材,研究了施用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对基质培香菜株高、根长、鲜重以及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光合细菌对香菜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显著增加了香菜的叶绿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基质培香菜喷施光合细菌菌液的最佳浓度为108 cfu/mL。  相似文献   

6.
采用常规的食用菌栽培技术,用果树枝条屑栽培平菇、黑木耳和大球盖菇。依据国标及常规方法,分别测定平菇、黑木耳和大球盖菇子实体中农药残留、总砷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测试样品中农药残留乐果、百菌清、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均未检出,平菇子实体中农药残留腐霉利的质量分数为0.028 mg/kg,黑木耳和大球盖菇子实体中均未检出腐霉利;平菇、黑木耳和大球盖菇子实体中总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44 mg/kg、0.016 mg/kg、0.124 mg/kg。利用果树枝条栽培平菇、黑木耳和大球盖菇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选用6种杀虫剂和2种杀菌剂,采用拌料处理和子实体喷雾两种方法,测定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子实体中的农药残留量,观察不同处理对银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农药不同处理银耳农药残留量差异较大,其中480g/L毒死蜱3种浓度(240,480,960mg/kg)拌料处理农残量最高,分别为0.33、0.42、0.39mg/kg,子实体阶段喷施(480,960,1920 mg/kg)的残留量在0.33~184 mg/kg之间。80%敌敌畏拌料处理或子实体阶段喷施,各处理均未检出其残留量。在4种菊酯类农药拌料处理中,添加50 mg/kg和100mg/kg的10%氯氰菊酯和10%联苯菊酯、12.5 mg/kg和25 mg/kg的25g/L溴氰菊酯的残留量低于0.05mg/kg,其余处理的农药残留量均高于0.05mg/kg。供试的6种杀虫剂,拌料、喷施均对银耳生长发育无显著的不良影响。无论拌料处理还是喷雾处理,供试各浓度50%多菌灵和70%甲基托布津均会导致残留超标,而且导致银耳菌丝生长停滞、不出耳、子实体畸形或腐烂。  相似文献   

8.
以是否产生药害和产品农药残留量为评判指标,研究施用不同农药对秀珍菇生长及产品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敌敌畏不耐高温灭菌,毒死蜱对秀珍菇菌丝会产生药害,均不适合拌料栽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多菌灵、百菌清在培养料中添加量为4 g/kg时成品菇可达绿色食品要求。②出菇期喷施敌敌畏和高剂量的毒死蜱对秀珍菇子实体会产生药害;氯氰菊酯用量≤140 g/667 m2,溴氰菊酯、百菌清在子实体形成前喷施剂量分别≤160 g/667 m2、270 g/667m2,可达绿色食用菌食品的农残指标;多菌灵在出菇期不宜喷施。  相似文献   

9.
苹果一个生长季内喷施1次多菌灵,8个月后,果皮上有少量农药残留。一个生长季喷施2次,3个月后在果皮上农药残留仍然超标,果肉内仍然有少量农药残留。在苹果一个生长季最多喷施1次多菌灵,喷施时间应控制在套袋前。  相似文献   

10.
李云玲 《北方园艺》2017,(22):76-79
以"莎白一号"香瓜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法,研究了在低温逆境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1×10~9~8×10~9 cfu·mL~(-1))光合细菌对香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香瓜苗期叶面喷施1×10~9~4×10~9 cfu·mL~(-1)的光合细菌,能显著增强低温胁迫下叶片中可溶性物质的含量,提高叶片的渗透调节能力,促进根系及地上部的生长。其中,叶面喷施光合细菌最适宜浓度为4×10~9 cfu·mL~(-1),可显著增强香瓜幼苗对低温逆境的适应能力,但8×10~9 cfu·mL~(-1)浓度的光合细菌对香瓜幼苗会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薛丽  刘敏  张宏雨  孙茜  孙燚 《蔬菜》2017,(1):49-54
为摸清农药在草莓采收期的降解规律,建立农药安全间隔期,指导农户安全用药及合理采收,选取了昌平一栋草莓日光温室大棚作为试验场地。按照草莓常用农药使用情况,选取抗菌剂:百菌清、腐霉利、三唑酮;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和吡虫啉7种农药,按说明书推荐用量进行喷洒。喷洒前1 d及喷药后1、3、6、8、10、13、15、17、20、22、24、27 d分别进行采样,应用NY/T 761-2008、GB/T5009.110-2003、GB/T 20769-2008检测方法进行残留跟踪测定。结果显示:农药喷洒前所采集的样品中7种农药的残留量均为0,喷洒后7种农药残留均有检出,其中百菌清、溴氰菊酯超出残留限量标准,而其他5种农药均在安全标准范围内;随着采样时间的延长各种农药降解速度呈梯度下降,在22、24、27 d检测时,高效氯氰菊酯全部降解为0;在24、27 d时三唑酮全部降解为0;在27 d时氰戊菊酯全部降解为0;27 d试验结束时,百菌清、腐霉利、溴氰菊酯和吡虫啉仍有微量残留。7种农药降解速度为高效氯氰菊酯三唑酮氰戊菊酯吡虫啉溴氰菊酯腐霉利百菌清。百菌清安全间隔期为24 d;溴氰菊酯的安全间隔期为3 d,其他5种农药无安全间隔期,可以安全食用。  相似文献   

12.
日本灰树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灰树花的栽培法大致上接近于滑子蘑、侧耳、毛柄金钱苗。灰树花的出菇温度稍偏高 ,为16~ 2 2℃之间 ,较之其它食用菌 ,灰树花抗菌 (霉苗、细菌 )力低弱。因此普通农户选择在害菌不易繁殖的冬季即 1月至 2月份之间接种 ,采用袋栽方式 ,使其自然发生子实体 (5月中旬至 6月上旬及9月上旬至 10月上旬 )。现将方法之一介绍如下。1 培养基制作 培养基制作需要的材料及设备为阔叶树木屑、米糠、水、聚丙烯塑料袋 (30 0mm×4 0 0mm× 0 0 3mm)、塑料线、灭菌锅。木屑要选用新鲜的 ,最好是以山毛榉、栎、山樱为主的阔叶树。木屑颗粒…  相似文献   

13.
采用拌料处理和出菇阶段喷施两种方式,研究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四种菊酯类农药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子实体生长的影响,并对其残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拌料栽培时,试验范围内(1~4mL/kg)四种菊酯类农药均未超出食品安全限量和绿色食品标准;出菇阶段喷施,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半衰期分别为14.15、8.89、18.24、14.44h,在子实体中降解都较快。菌筒刚开袋时喷施这四种农药,子实体能够正常生长,且施药后7d仅甲氰菊酯在45mL/667m2施药剂量下有少量残留3.4μg/kg,其余均无农药残留;在子实体菌盖直径约2~3cm时喷施这四种农药,施药后3d,虽然子实体中农药残留量没有超过食品安全限量和绿色食品标准,但会对子实体造成药害。  相似文献   

14.
番茄中己唑醇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对不同浓度、次数施药后番茄中的己唑醇进行了GC-ECD检测,测定了番茄种植过程中己唑醇的残留污染情况和其在果实中的降解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药处理的番茄中,己唑醇残留量由高到低顺序为:225 g/hm2浓度施药4次225g/hm2浓度施药3次150 g/hm2浓度施药4次150 g/hm2浓度施药3次225g/hm2浓度施药1次,喷药次数是影响农药残留量的主要因素.己唑醇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主要残留在番茄果皮中.果肉中己唑醇的残留量最少,影响降解的主要因素包括雨水的淋洗作用、作物生长的稀释作用和果体内酶代谢作用.番茄150g/hm2浓度施药后,己唑醇残留量在施药7 d后降解到0.1 mg/kg以下,低于我国和欧盟等国家对番茄中己唑醇最大残留限量要求.己唑醇属于易降解农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对设施栽培条件下的2个葡萄品种进行了不同浓度、不同时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灵试验,结果表明,喷施50%多菌灵250、500、1 000倍液4 d与8 d后,套袋果的农药残留量均达到无公害果品质量要求,以1 000倍液间隔8 d后的残留量最低,而未套袋果的残留量均超标.喷施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4 d与8 d后,套袋果均未检测出残留,但甲基托布津在植物体内可转化为多菌灵,果实内是否存在多菌灵残留仍需进一步检测验证.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漳州快丰收植物生长剂有限公司生产的2 85%硝·萘酸水剂 (快丰收 )由两类不同生长素四种有效成份复合组成 ,含萘乙酸钠1 2 %、复合硝基酸钠 1 6 5% ,是一种新型复合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 ,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大豆、花生、棉花、果树、茶叶、蔬菜、食用菌、花卉等作物。可以用浸种、浇灌、叶面果面喷施等多种方法使用 ,用 30 0 0~ 6 0 0 0倍液浸种 8~ 1 2h ;用 50 0 0~60 0 0倍液浇灌果树、蔬菜、花卉等 ;用30 0 0~ 6 0 0 0倍液叶面果面喷施 ;用 1 0 0 0 0~1 2 0 0 0倍液喷施蘑菇、香菇、平菇培养料床面上。“快丰收”低…  相似文献   

17.
灵芝菌丝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灵芝 (Ganodermalucidum)菌丝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MYG为灵芝菌丝培养基 ,2 %真菌溶壁酶 (Lywallzyme)作脱壁酶 ,0 6mol/L甘露醇作渗透压稳定剂 ;对培养 6d的灵芝菌丝在 30℃下进行酶解 ,酶解时间 4- 6h ,可产生约 3 0× 1 0 6个 /mL (0 1g菌丝 )原生质体 ,并在添加灵芝子实体浸出汁的双层培养基上实现了灵芝菌丝原生质体的再生。  相似文献   

18.
<正>1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无公害农药。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使环境和果品受到污染,生物链受到破坏,是无公害生产的主要障碍。因此,应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普及生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氯氰菊酯( Cypermethrin)是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化学名称为α-氰基苯氧苄基(RS)-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氯氰菊酯是高效,广谱性杀虫剂,对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双翅目昆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业已应用于果树、蔬菜、棉花等作物害虫的防治。对哺乳动物毒性属中等,大白鼠口服LD50为247~309毫克/公斤体重,该农药是取代有机氯杀虫剂的良好品种,我国已能化学合成,批量生产。笔者为了解其在蔬菜上的残留情况,制定安全使用标准,于1985年进行了氯氰菊酯在春甘蓝上残留动态的研究。 试验方法 试验点设在南京市江东乡。甘…  相似文献   

20.
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药剂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根据国内报道、结合“九五”科技攻关有关项目的研究实践 ,介绍几类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天敌相对安全的菜田杀虫剂 ,供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害虫时选用。①微生物杀虫剂 主要有 80 0 0IU/mgBt乳油、16 0 0 0IU/mgBt可湿性粉剂 (湖北Bt研究开发中心生产 ) ,15 0 0 0IU/mg先力生物杀虫剂 (美国雅培公司生产 ) ,其对十字花科蔬菜重要害虫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②病毒杀虫剂 主要有“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制剂”和“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制剂”、V Bt生物复合杀虫剂等 ,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