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以阿拉善左旗的霜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阿拉善左旗地区霜冻灾害气候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基础上,从霜冻灾害发生的成灾环境、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承灾体的易损性三个方面选取了地貌、灾害频率、人口、社会经济条件等评价因子;应用模糊评价法建立了霜冻灾害孕灾背景、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等数学模型;运用ARCGIS10.0软件,通过对属性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的操作得到霜冻灾害的孕灾背景、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评价图层,经过图层叠加以及等级划分得到霜冻灾害的风险评估及其区划。  相似文献   

2.
以太行山北段贫困区为研究试点,运用实地调查法并结合研究区近20年有仁用杏栽培历史霜冻灾害信息以及4个仁用杏典型栽培区2010年气温资料,系统分析了杏树花芽膨大-初果期不同阶段面临的霜冻灾害隐患。研究结果表明:初花-盛花期为研究区仁用杏霜冻灾害多发时段,特定地区应根据当地小气候特征,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防霜抗冻措施以减轻或避免霜冻灾害发生,实现贫困地区荒山绿化与果林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3.
以太行山北段贫困区为研究试点,运用实地调查法并结合研究区近20年有仁用杏栽培历史霜冻灾害信息以及4个仁用杏典型栽培区2010年气温资料,系统分析了杏树花芽膨大-初果期不同阶段面临的霜冻灾害隐患。研究结果表明:初花-盛花期为研究区仁用杏霜冻灾害多发时段,特定地区应根据当地小气候特征,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防霜抗冻措施以减轻或避免霜冻灾害发生,实现贫困地区荒山绿化与果林经济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4.
应用常规的气象资料,分析了1980—2012年临夏春季28例霜冻灾害,从形成强霜冻灾害的气候特征、霜冻灾害类型、灾害成因等方面,揭示当地春季霜冻灾害的特征,并提出了经济花果树类、农作物霜冻灾害防御对策,其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是栽培技术法、喷药法、烟幕法、灌水法、覆盖法等,近年来在当地春季农业霜冻防御实践中,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晚霜冻灾害是一种威胁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冬小麦冻害预测预报提供参考,对山东桓台2001-2019年3次因晚霜冻灾害造成小麦减产年份的相应气温进行统计分析,结合2020年拔节至抽穗期小麦实地观测试验,研究确定冬小麦晚霜冻灾害气温服务指标。结果表明:拔节至抽穗期小麦在遇到气温0~4℃时天气过程时会发生冻害;2020年同一时间节点,桓台观测站点百叶箱内气温与小麦田间气温最小差约为4℃。由此确定冬小麦晚霜冻灾害最低等级气象服务气温指标为4℃。  相似文献   

6.
春小麦霜冻一般是指从拔节至抽穗这一时期内土壤表面的温度降到了0℃左右而产生的灾害。我国华北平原的春小麦常常遭受霜冻灾害,尤以农业大省河南省遭受的春小麦霜冻灾害最为严重。本文阐述了春小麦霜冻发生的主要症状及一般规律,提出了春小麦霜冻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河南省春小麦的霜冻灾害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为相关部门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霜冻形成特点、影响因子及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的防霜冻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介绍,总结了甘肃省霜冻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提出防御霜冻灾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9年冬春莱芜林果业低温霜冻灾害的成因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2009年冬春季,莱芜遭受的罕见的低温、霜冻灾害及由此给林果业造成的严重损失。分析了灾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在连续暖冬的背景下,低温、霜冻相互作用的结果。冬季剧烈降温和持续低温以及花期的霜冻是林果业受灾的直接原因,而闭塞、低洼地形和人为建园不当加剧了灾害的影响程度。并根据灾害调查特点,提出了一些防御低温霜冻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2013年春季低温霜冻对苏南茶树影响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苏南部9个茶区气象站观测资料及部份茶场实况气象和灾情资料,分析2013年春季低温霜冻过程,应用由主要气象因子构建的评估指标,对茶树低温霜冻灾害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苏南茶区低温霜冻灾害总体达中度到重度等级,对茶叶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酿酒葡萄霜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酿酒葡萄霜冻研究概况,查阅了大量有关各类作物霜冻及酿酒葡萄霜冻的文献,结果显示,酿酒葡萄指标的研究大多基于定性分析和描述,通过田间或室内试验的研究至今尚少,因此,通过试验方法对酿酒葡萄指标定量分析,进行霜冻预报及霜冻灾害区划等工作将成为今后的主要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1.
广西蔗区霜冻影响规律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西防城港市上思蔗区霜冻天气进行系统普查,了解霜冻天气的年变化、月(旬)变化,分析蔗区霜冻天气与温度、气压、云量、风速等天气现象的相关性,应用广西甘蔗气候区划霜冻灾害调查的成果,对蔗区霜冻灾害进行评估分析,制定相应的蔗区霜冻灾害预防及措施,以期为减轻霜冻天气对上思县甘蔗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早晚霜冻是影响金塔县棉花生长和产量的不利气象灾害,尤其偏早的早霜冻和偏晚的晚霜冻可造成棉花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提高霜冻灾害的预报预测工作、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加强棉花种植管理是防御灾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开展基于精细化茶树种植区的茶叶春霜冻灾害风险评估有利于增强茶叶生产过程中精准防御该灾害的能力。以浙江省松阳县为研究区,结合谷歌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和GIS技术,获取松阳县精细化茶树种植区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自然灾害风险形成理论构建茶叶春霜冻灾害风险指数模型,改变以往对整个行政区进行茶叶春霜冻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以茶树田块为单位,对松阳县茶树种植区茶叶春霜冻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并划分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的茶树田。结果显示,松阳县的茶树主要种植在县中部条带型区域,主要位于新兴镇、赤寿乡、樟溪乡、古市镇、斋坛乡、望松街道、叶村乡、水南街道、西坪街道这9个乡镇,其中新兴镇茶树田面积最大,是松阳县茶树田总面积的17. 5%;松阳县茶树种植区茶叶春霜冻灾害低风险的茶树田主要分布在松阳县的中心地区,中风险的茶树田主要分布在松阳县的中部条带型地区,高风险的茶树田主要分布在松阳县的东西两侧。  相似文献   

14.
朝阳地区霜冻灾害农业气候评价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分析评价霜冻灾害,为地方引种、作物布局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气候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气候统计方法,分析评价霜冻灾害规律和区域分布。[结果]朝阳地区农业受霜冻灾害影响较重,轻霜灾害:南部地区有31次,概率为64.6%,北部地区有38次,概率为79.2%;重霜灾害:南部地区有13次,概率为27.1%,北部地区有15次,概率为31.3%。近20年里无霜期延长10~15d。[结论]霜冻预报是防霜冻的基础,掌握霜冻发生规律,根据霜冻天气类型选择防霜措施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姜秀萍  周光会  王丽娟  黄金福  廖世  张钰  刘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1946-1947,2008
[目的]探讨霜冻灾害对开鲁县红干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开鲁县基准气候站1961~2010年地面最低温度资料及2005~2011年红干椒田间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年霜冻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对红干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开鲁县无霜冻期的延长基本来自于终霜冻日提前的因素,春季终霜冻对红干椒种植造成的灾害概率较小,而秋季初霜冻给红干椒产业造成的损失巨大;秋季初霜冻的致灾频率要大于春季终霜冻。针对早晚霜冻对红干椒生长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结论]为开鲁县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红干椒损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08年4月18日~20日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出现在欧洲脊强烈发展并缓慢东移,脊前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大举向南下,西伯利亚低槽明显向南加深,冷空气势力显著加强,并向东南爆发,受此强冷空气的影响,垦区经历了一次以大风、降温、降水和霜冻为主的寒潮天气过程.全垦区普遍出现了重度霜冻灾害或雨雪冰冻灾害,部分地方出现大风灾害  相似文献   

17.
近40年甘肃河东地区大范围霜冻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近40年甘肃河东地区大范围霜冻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9~2008年甘肃河东地区分布较为均匀的15个站点的逐日最低温度资料,根据通用的霜冻气候统计指标,分析了近40年甘肃河东地区大范围霜冻及大范围连续性霜冻的变化特征。[结果]自20世纪90年代起,甘肃河东地区平均终霜冻日期明显提早,初霜冻日期开始明显推迟,终霜冻日期提早时间明显比初霜冻日期推迟时间长;平均无霜冻期也明显延长。极早初霜冻日与极晚终霜冻日多发生于70、80年代,而极晚初霜冻日与极早终霜冻日则多发生于90年代中期以后;极长无霜冻期则逐渐变为频繁出现。40年来,连续性霜冻在逐渐减少,且强度也在降低。[结论]该研究有助于了解甘肃河东地区霜冻气候和气候变化特征,对提高该地区异常霜冻灾害的预测能力、有效防御霜冻灾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孙吴县农业生产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与发生特点 (一)霜冻类灾害 霜冻类灾害可以分为春季幼苗期的终霜冻和秋季未成熟期的早霜冻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在烟叶生长的过程中,霜冻灾害对不同种类烟叶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本文集中研究霜冻灾害对翠碧一号烟叶生长过程的影响,并尝试找到一种对遭受霜冻灾害的烟叶的适当处理方法。对遭受霜冻的烟叶采用自然生长、削茎留底杈、培育倒3杈等3种方式进行处理,并以未受灾烟叶为对照,观察不同处理方法对翠碧一号烟叶的农艺性状、烟叶品质、烟叶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C的产量、上等烟比例等与处理A的差异不明显,处理C的产值明显高于处理A,但是烟叶外观品质不如处理A。建议:翠碧一号烟叶团棵期受到霜冻,受冻较轻的采用自然生长的方式进行处理,受冻较重的采用的培育倒3杈的方式进行处理,不建议采用削茎留底杈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临夏地区春季霜冻灾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霜冻的形成、气候特征、形成霜灾的天气学模型以及霜冻预报模式条件,提出了预防霜冻灾害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