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公安县城区居民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影响,为社区制定高血压患者综合防治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分层抽取2015年,年龄30~85岁,在社区服务中心建档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居民8935人。对性别、年龄、家族史、饮食习惯、锻炼情况、有无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6.6%,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男性患病人数明显高于女性(P0.05);发病与高盐饮食、吸烟、饮酒、肥胖、精神紧张、缺乏锻炼密切相关;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患病率为6.1%。结论:性别、年龄、家族史、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缺乏锻炼是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加强社区管理,健康宣教,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有效地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生。早期诊断、规范用药、跟踪管理、有效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校教工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观察干预前后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以及对血压、体重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干预后情绪稳定、饮食有节、坚持锻炼、戒烟及限酒者比干预前明显增加,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食盐量和饮酒量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或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进行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能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联合电话随访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将9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于住院期给予高血压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于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继续对患者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相关知识达标率、生活方式良好率及遵医嘱状况良好率分别为85.4%、79.2%和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3%、35.4%和33.3%(均P〈0.01);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在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于出院后继续予以电话随访可有效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控制血压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所辖社区141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给予为期1a的综合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膳食、运动、用药情况,血糖、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体质量指数。结果经社区综合干预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率明显提高,膳食情况、用药情况及运动情况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血糖控制良好,血糖、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均有下降,动态血压≤130/80mmHg的患者由原来的33例增加到122例,达标率为8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提高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患者血糖、血压的控制也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小莉  王燕青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193-194,19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4例社区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于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进行生活方式、心理、用药指导和血压监测等护理干预,1年后进行干预效果比较。结果:2组血压控制效果,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危险性认识和服药依从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系统地掌握疾病知识,改变了以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达到减少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市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状况。方法:测定糖尿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并检测空腹甘油三脂(TG)、空腹高密度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然后算出体重指数,计算和分析MS的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组MS的患病率为75.7%(137/173例),高血压组为77.8%(130/167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为92.1%(58/63例),三组MS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3.5%,15/111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的MS患病率最高。3组患者的血糖、血压、体重指数及血脂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这些患者对MS的知晓率仅为2%。结论: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MS患病率较高,因此有必要早期对其给予指导和干预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东莞市横沥镇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流行状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东莞市横沥镇≥35岁的10036户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血压。结果完成问卷调查、血压测量共9987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4.7%(标化为34.0%)。男、女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65岁以上患病率增幅比其他年龄段均更为明显。结论东莞市横沥镇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10年前广东省平均水平,对大于65岁老年人群需要重点预防。  相似文献   

8.
张健夫  赵忠伟  李维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04-17906
[目的]探讨龙胆草斑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方法]分别试验不同用药时期、遮阴方式、栽植密度以及清理田园卫生等方法,对龙胆草斑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土壤、种苗消毒及苗期用药,防治效果为79.6%;遮阴栽培及与玉米间作可减轻发病,防治效果分别为57.1%和35.8%;清理田园卫生并施药及清理田园卫生可延迟发病4~9 d;栽植密度为200株/m2时,防病效果达42.7%。[结论]单靠药剂较难取得理想防治效果,采用土壤消毒、种苗消毒、清理田园卫生、遮阴栽培及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玫瑰茄与菊花混合粗提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方法]以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以SHR大鼠作为模型对照组,WKY组及SHR组直接用生理盐水灌胃,研究玫瑰茄与菊花混合粗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对SHR大鼠皮毛色泽以及饮食饮水情况变化,以及是否出现腹泻、易激惹等情况的影响,同时测定SHR尾动脉压,以观察对SHR大鼠血压的影响。[结果]高浓度治疗组其血压变化趋势跟阳性对照组类似,在给药1周后血压略有降低,连续给药后,血压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并在给药后第28天时血压降至最低值。[结论]玫瑰茄与菊花混合粗提物高剂量组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方农村地区成年人群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北方农村地区心肌梗死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对辽宁省阜新地区的7个乡镇≥35岁30214名农村常驻(≥5年)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由培训过的医师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血压测量和常见心肌梗死危险因素资料的收集。结果辽宁省农村居民心肌梗死患病率为0.29%,标化率为0.28%;男性患病率为0.26%(标化率0.25%),女性患病率为0.32%(标化率0.31%),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90,P=0.342)。随着年龄和血压分级的增高,心肌梗死患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超重、肥胖、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吸烟和爱吃咸食等因素是心肌梗死患病的危险因素。其中肥胖人群患心肌梗死的调整优势比是体质正常人群的6.08倍(95%CI为2.84~13.03)。结论辽宁省农村居民心肌梗死患病率较高,肥胖、高血压是心肌梗死最显著的危险因素,而许多居民对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防治知识非常匮乏。应提高农村居民对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和相关知识的认识度,以降低心肌梗死的患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正>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高热量、高蛋白食物摄入量的增加,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及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也不断增加。研究表明,HUA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不同城市、地区间HUA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2-3]。我们对张家口蔚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体检资料进行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社区387名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5.6%,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30.7% vs 19.2%,P<0.05);女性总胆固醇高于男性,收缩压低于男性(P<0.01或0.05)。结论社区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的MS患病率高,社区卫生中心应定期检测老年人BMI、腰围、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并应加大宣传教育、饮食指导、生活方式干预的手段预防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英子 《新农村》2011,(8):45
近年来,"生活方式病"日渐增多。实际上除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外,尿路感染的发病也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那么,我们该如何远离尿路感染呢?多喝水小便通畅排尿不仅能及时排出人体毒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冲刷泌尿道,这对  相似文献   

14.
老年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1-3]。随着老年痴呆患者对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临床护理模式已经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对症护理和康复训练,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制定综合护理干预方案,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4]。我们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稻曲病发生与氮肥施用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合理利用施肥等栽培措施控制稻曲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氮肥不同施用量及不同施用时期对稻曲病发生的小区评价试验研究稻曲病发生与氮肥施用的关系。[结果]稻曲病的发生与稻田施肥的时期和用量密切相关。分蘖期和孕穗期追施氮肥的稻曲病发病相对较重,发病率和病指分别达到9.38%、5.06和12.17%、6.33,明显高于稻田中后期不追施氮肥和早期仅施农家肥的处理,后者的发病率和病指仅为3.92%、1.38和0.93%、0.25,同时,相同施肥水平下,孕穗期偏施氮肥易于稻曲病的发生。[结论]以农家肥为底肥,适时适量追施的氮肥能降低稻曲病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樱花褐斑穿孔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樱花叶片孔洞数,研究空气湿度对樱花褐斑穿孔病的影响。[结果]当气温为20~30℃时,湿度是决定樱花褐斑穿孔病发病程度的主要因素,发病程度与空气湿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空气湿度与樱花褐斑穿孔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申玉香  李洪山  乔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60-10762
[目的]为稳定芹菜生产。[方法]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调查了芹菜叶斑病的发生特点,并用10%、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芹菜叶斑病的初侵染源主要为种子或残留病株,发病适温为22~30℃,相对湿度85%以上。该病普遍发生在苗期至成株期,主要为害茎、叶。芹菜叶斑病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株率、严重度逐渐增加,但与当时的气候状况密切相关,其中,病株率增幅为11.11%,1、35、级平均病斑数为8.141、7.28、29.33个。芹菜叶斑病病叶随着茎枝的生长,发病部位向上移升。苯醚甲环唑可有效防治芹菜叶斑病,防效随着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结论]芹菜叶斑病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发生普遍,发展迅速。苯醚甲环唑对芹菜叶斑病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适合规模化养猪场的粪污收集方式。[方法]以规模化猪场清粪方式(水冲粪、水泡粪和干清粪)产生的废水为研究对象,3家猪场都使用新型UBF综合系统,对3家猪场废水处理前后进出水量、CODCr、BOD5、SS、处理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与水冲粪、水泡粪相比,干清粪方式污水在新型UBF系统处理中的净化效果更好,CODCr去除率为98.0%,BOD5去除率为98.9%,SS去除率为99.0%,达标处理时间7 d,废水排放量最小。干清粪方式是规模化猪场废水收集的最佳选择。[结论]干清粪方式结合新型UBF养猪污水处理综合系统是一项经济、环保、可操作模式,适宜在规模化猪场中推广使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1例,所有患者脑出血量均<20mL,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利尿剂降低颅内压、血压调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于发病24h后应用20%甘露醇250mL静滴,每8h一次;对照组于发病6h内应用20%甘露醇250mL静滴,每8h一次。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再发出血病例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过程中,发病24h内不宜盲目使用甘露醇。  相似文献   

20.
奶牛腐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是奶牛3大常见病之一,常以变形蹄和腐蹄为多见[1]。该病主要是由坏死杆菌感染蹄部趾间皮肤和深层软组织引起的以蹄部组织化脓、坏死、腐败和角质层破坏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奶牛常见病。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与牧场管理、奶牛的生活环境及奶牛自身因素密切相关,奶牛腐蹄病占奶牛疾病的40%以上,患腐蹄病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