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库拉索芦荟的茎尖、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库拉索芦荟的诱导培养,以MS 6-BA 4.5 mg/L NAA 0.2 mg/L培养基对芽的诱导效果最佳,芽的诱导分化率最高;增殖培养基以MS KT 2.5 mg/L IBA 0.1 mg/L的增殖效果最佳;高浓度IBA不利于库拉索芦荟试管苗的诱导与增殖;库拉索芦荟试管苗代限为4代,代期在25~35 d。  相似文献   

2.
以红富士苹果为材料,选用3种质量浓度(0.02 g/L、0.035 g/L、0.05 g/L)的芦荟粗提物对红富士苹果进行浸泡处理,并置于冷藏条件下贮藏,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CK),研究芦荟粗提物处理对红富士苹果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质量浓度的芦荟粗提物均可有效地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率的增加,延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总酸(TA)含量的下降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减少水分流失的速率,保护细胞结构,较好地维持果实的品质。其中以质量浓度为0.05 g/L的芦荟粗提物浸泡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芦荟组织培养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芦荟3个主栽品种的茎段,顶芽,花萼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无菌培养,结果表明,(1)诱导愈伤组织;中国芦荟以顶芽,茎段的愈伤组织发生率最高,其适宜培养基为Ms 6-BA1.5mg/L IBA0.1mg/L;库拉索芦荟的顶芽,茎段和花萼均有较高的愈伤组织发生率。其适宜培养基为Ms Kt1.0mg/L NAA0.2mg/L;木立芦荟的茎段,顶芽以Ms 6-BA2.5mg/L NAA0.2mg/L培养为较佳。(2)芽的分化与继代培养基;中国芦荟以Ms 6-BA2.0mg/L NAA0.2mg/L较佳;库拉索芦荟以Ms 6-BA2.0mg/L IBA0.1mg/L为较适;本立芦荟以Ms 6-BA2.5mg/L NAA0.1mg/L为较好。(3)生根培养基;中国芦荟以Ms IBA2.5mg/L NAA0.2mg/L,库拉索芦荟以Ms IBA0.1mg/L NAA0.01mg/L,木立芦荟以Ms 6-BA0.5mg/L IBA0.2mg/L为较适。  相似文献   

4.
钙和硼对芦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淑娟  毛桂莲  孙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38-7239,7282
[目的]探究钙和硼与芦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设置不同浓度的Ca^2+和H3BO3,研究不同浓度钙和硼对芦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a^2+对芦荟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伸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低浓度Ca^2+不利于花粉管的生长,而高浓度Ca^2+则抑制花粉管生长,其最适Ca^2+浓度为1.3×10^-3mol/L。在高浓度硼条件下,较长时间内花粉管均呈现出波浪形,花粉管生长的最适硼浓度为1.6×10^-4mol/L。[结论]不同浓度的钙和硼,会促进或抑制芦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L9(34)和L16(45)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观赏羽扇豆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和玻璃化控制的最佳组合,探讨吸附剂(活性炭、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抗氧化剂(维生素C、柠檬酸)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1%升汞是影响外植体消毒的主要因素,0.1%高锰酸钾次之;采用0.1%高锰酸钾、70%乙醇和0.1%升汞依次消毒30 min、40 s和9 min效果较好,污染率最低为14.8%。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2.0 g/L,培养周期控制在25 d之内,平均褐化率可控制在5.3%,效果最理想;培养基中添加柠檬酸5.0 g/L也能有效控制褐化(8.5%),但整体效果不如活性炭。与正常苗相比,玻璃化苗组织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干物质积累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温度是影响玻璃化的关键因素,培养基中添加蔗糖30 g/L和琼脂6 g/L,在20℃培养条件下,光照14 h,玻璃化率最低为3.1%。  相似文献   

6.
彭威  张友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955-8956,8977
[目的]利用硼、钼及稀土微肥对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进行成花调节,并分析其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9个不同浓度的微肥试验处理,分别为:硼肥低(2 000 mg/L)、中(4 000 mg/L)和高浓度处理(6 000 mg/L),钼肥低(1 000 mg/L)、中(3 000 mg/L)和高浓度处理(5 000 mg/L),稀土低(100 mg/L)、中(300 mg/L)和高浓度处理(600 mg/L),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结果]稀土高浓度处理在提高总花数方面为最佳,比CK增长53.02%,但并不能有效调节雌雄花比例;硼肥中浓度处理在提高五味子雌花数和单株产量上最佳,雌花数比CK增加了151.76%,单株产量比CK增加了65.43%;与CK相比,钼肥能提供五味子总花数、雌花数和单株产量,但增量与硼肥与稀土相比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提高五味子雌花率和产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芦荟红枣奶的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竹君  刘晓娟  张挚旋  温柔  陈文通  赵俊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822-13824,14024
[目的]确定芦荟红枣奶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方法]以新鲜库拉索芦荟、红枣和奶粉为原料,以感观评定为指标,选取琼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单甘酯为稳定剂,以沉淀率和分层状况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芦荟红枣奶的最佳原料配比和稳定剂配比。[结果]芦荟红枣奶的最佳原料配比为:芦荟汁10ml/100ml,奶粉6.5g/100ml,红枣汁45ml/100ml。各稳定剂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程度顺序为CMC-Na〉单甘酯〉琼脂;稳定效果最佳时,各稳定剂复配用量为:琼脂0.02g/L,CMC-Na0.01g/L,单甘酯0.01g/L。[结论]该工艺制作的芦荟红枣奶口感香滑,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8.
两种芦荟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中国芦荟和木立芦荟为试材,取其茎段和叶为外植体研究芦荟的组培快繁。结果表明:①外植体以茎段为佳。②适当浓度的NAA对荟出芽(0.2mg/L)和长根(0.5mg/L)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浓度过高则抑制出芽和根的分化。且培养基中加入NAA有利于壮苗。③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的培养基均以MS+BA5mg/L NAA0.2mg/L 活性炭1.5‰最优,中国芦荟的繁殖系数大于木立芦荟。木立芦荟生根培养基以MS+BA4mg/L NAA0.5mg/L 活性炭3‰为佳,中国芦荟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0.5mg/L IBA0.5mg/L为佳。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翠叶”芦荟 (A barbadensisMill)无菌分化芽为试材 ,研究芦荟的生根条件 ,结果表明 :高浓度的IBA不利于生根 ,而高浓度的NAA、低浓度的H3BO3有利于提高平均生根条数 ;芦荟生根以 1/ 2MS大量元素 +MS微量无素 +NAA1- 2mg/l+IBA0 5 - 1mg/l+H3BO310 - 5 0mg/l为佳 ,既有利于提高生根率 ,也有利于提高平均生根条数  相似文献   

10.
草石蚕组织培养及种苗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石蚕(Stachys Sieboldii Mig.mip)带腋芽茎段诱导率比叶片高,根状茎诱导率低于茎段。暗培养5天后转入光照条件下培养,促进不定芽的形成和缩短培养周期;在6-BAl.0mg/L的组合下不定芽诱导率较高。培养基中6-BA浓度超过2.0mg/L时,玻璃化加剧;在增殖培养基中加10%的椰汁明显改善了其生长势,减轻了玻璃化和脱叶现象。种苗生产时基质以泥炭加珍珠岩生根及根状茎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1.
满天星试管玻璃化苗与正常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满天星组培正常苗和玻璃苗为材料,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同工酶分析,探讨了满天星试管苗玻璃化发生原因。结果表明:玻璃苗组织含水量较高,为95.8%,而正常苗为91.7%。玻璃苗的各种叶绿素平均含量及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正常苗的14.0%,63.8%和86.9%;而玻璃苗的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增加,是正常苗的2.6倍。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玻璃苗的酯酶同工酶电泳谱带出现缺失的异常现象,同时其谱带颜色较浅;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玻璃苗与正常苗相比活性增加且谱带增多。  相似文献   

12.
以菊花品种‘铺地金’和‘七月桃花’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从基部至茎尖依次横向切成0.3~O.5mm的薄层,放在添加不同浓度6-BA、NAA的MS培养基上,进行不定芽的诱导,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和不同薄层部位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分别以蔗糖和果糖为碳源,考察碳源种类和浓度对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于‘铺地金’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2mg/LBA+0.5mg/LNAA,再生率达到96.4%,适合于‘七月桃花’诱导不定芽再生的培养基为MS+2mg/LBA+0.1mg/LNAA时,不定芽再生率可高达97.9%,适当提高蔗糖浓度可以有效减少薄层组培中的玻璃化现象,而高浓度的果糖会对外植体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灰杨休眠茎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包埋玻璃化法,对灰杨休眠茎尖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将灰杨休眠茎尖包埋在含3%褐藻酸钙的胶球中,研究了预培养中的蔗糖浓度、培养时间和不同玻璃化保护液处理时间对灰杨休眠茎尖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灰杨茎尖的胶球在0.8 mol/L的蔗糖溶液中培养24 h,可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胶球经玻璃化保护液[40%甘油+45%(0.4 mol/L)蔗糖+10%聚乙二醇(分子量4 000)+5%二甲基亚砜]在25℃处理20 m in,可以显著提高其存活率,在优化条件下存活率可高达58.3%。  相似文献   

14.
抗旱植物沙冬青对植物激素反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沙冬青为材料,选用茎尖、茎段、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主要研究植物激素6-BA、KT在芽分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茎尖和茎段在含1mg/L和2mg/L 6-BA的培养基上,形成了玻璃化的丛芽而死亡,在含低浓度6-BA(0.5mg/L,0.1mg/L,0mg/L)的培养基上,能够产生一定比例、无玻璃化生长正常的芽,以6-BA含量为0.5 mg/L分化的芽率较高。在子叶和下胚轴的分化过程中,0.5 mg/L的6-BA,能够提高子叶不定芽的分化频率,作用较KT明显,相反0.5 mg/L KT提高了下胚轴不定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栽培品种甘农薯1号的试管苗为材料,进行了茎尖超低温保存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3~4 d,用玻璃化溶液PVS2室温下处理20~30 min,直接投入液氮中冷冻保存,然后接种在MS添加2.50 mg/L KT、1.25 mg/L IAA和1.25 mg/L 6-BA的培养基上,经过恢复培养,茎尖成活率可达42.8%.  相似文献   

16.
用200条随机引物对满天星试管正常苗和玻璃苗进行了RAPD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条随机引物中,有23条引物的扩增产物DNA片段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其中每个引物对不同供试样品扩增出现的DNA谱带数少则5条,多达13条,分布在200~2 000 bp.不同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谱带不同,差异较大,选出的23条引物对14个供试样品共扩增出206条DNA谱带,经聚类分析,14个供试样品可分为2类或4类,可直观准确地区分满天星试管正常苗和玻璃苗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屋顶长生花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捅要:为建立屋顶长生花快速繁殖体系,以希腊引种的屋顶长生花肉质叶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对影响其愈伤组织诱导、玻璃化苗现象及根、芽分化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激素组合对其愈伤组织形成、芽分化以及根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以MS 2,4-D2.0mg/L 6.BA2.0mg/L为最适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以MS 6-BA2.0mg/L NAA0.2mg/L GA30.4mg/L为最适分化培养基;用于继代增殖的培养基,6-BA的质量浓度为0.3~4mg/L;生根以I/2MS NAA0.2mg/L 1AA1.0mg/L 0.3%活性炭为宜.采用增加光照度、降低培养温度、增加培养基中蔗糖和琼脂质量分数以及加入青霉素等措施能较有效地防止玻璃化苗现象.  相似文献   

18.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香石竹种质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石竹"云恋蝶"离体茎尖为试材,研究玻璃化法对香石竹茎尖的高体超低温保存.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存活率的主要因素(预培养培养基中蔗糖浓度、预培养时间、装载时间和PVS2处理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预培养1 d,预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0.5 mol/L,装载40 min,PVS2液处理40 min,液氮处理1 d,在40℃水浴化冻后的香石竹茎尖,成活率达44.13%,且超低温再生苗与其常温苗的生理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本试验成功地建立了香石竹种质资源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的技术,为香石竹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菠萝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菠萝为试材,建立试管无性系,进行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约2.0 ~3.0 cm的菠萝茎尖于含有0.Smol/L蔗糖的培养基上预培养l~2d,剥取含1~2片叶原基(1.0~2.5 mm长)的茎尖,室温(25℃)下用LS装载液预处理50min,再用PVS2溶液于0℃下处理40 min,换入新鲜的PVS2溶液后迅速投入液氪,保存24h后在40℃水浴中迅速化冻90 s,用1.2 mol/L的蔗糖培养液洗涤2次,每次10 min,然后转入含0.3 mol/L蔗糖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48 h后转入含BA 0.5 mg/L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1周后转移到正常光下,4个菠萝品种(澳大利亚卡因、夏威夷、巴厘、台农16号)的成活率分别为96.5%、95.3%、78.6%、87.7%,再生率分别为93.2%、92.6%、76.7%、87.7%.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其形态上与对照一致,生根后可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20.
杂交兰种苗超低温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携带建兰花叶病毒(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的杂交兰根状茎为试材,采用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法对杂交兰病毒脱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炼苗21 d的茎尖,在0.5 mol/L的蔗糖浓度预培养基中培养3 d,然后浸入0.4 mol/L高糖液体培养基中加载90 min,之后转入玻璃化溶液PVS2(protect vitrification solution 2)中冰上处理6 h,再液氮保存1 h,最后于37℃水浴中解冻2~3 min,1.2 mol/L高糖液体培养基中卸载20 min,待恢复培养后,杂交兰茎尖成活率为64%以上,随机检测30个样品,两种病毒脱毒率均为100%。研究为杂交兰种苗脱毒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