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50年生天然次生栓皮栎林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的蒸腾速率变化。结果表明:①栓皮栎光补偿点变动范围为40.0到42.21μmol/(m2.s),光饱和点(LSP)的变动范围为1000到1600μmol/(m2.s),表观光量子效率的变化范围为0.014到0.06μmol/mo1;②栓皮叶片的CO2补偿点的范围为57.54到72μmol/mo1;③栓皮栎叶片在生长末期光呼吸速率为0.952μmol/(m2.s)。  相似文献   

2.
采用LI-6400XT光合仪对湘酿1号刺葡萄进行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湘酿1号光饱和点为1264.00μmol/m2·s,光补偿点为28.35μmol/m2·s,暗呼吸速率为1.878μmol/m2·s,CO2饱和点1583.72μmol/m2·s,CO2补偿点为91.22μmol/m2·s,光呼吸速率为-3.224μmol/m2·s,净光合速率为22.98μmol/m2·s。晴朗天气条件下,湘酿1号刺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为单峰曲线,且无光合“午休”现象。湘酿1号刺葡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暗呼吸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空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苦楝叶片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苦楝叶片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楝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最高峰出现在12:00,最大净光合速率为5.63μmol/m2.s,光饱和点为1300μmol/m2.s,光补偿点为34.9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1031,CO2补偿点为78.5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332。其光饱和点较高、光补偿点低,表明它是一种既有一定的耐荫能力,又能适应较强的阳光辐射,对光适应幅度较宽的植物。  相似文献   

4.
中亚热带四川桤木与台湾桤木幼林的光合生态特性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四川桤木与台湾桤木是湖南乃至亚热带地区极具发展前景的阔叶纸浆原料林树种.为了系统研究四川桤木与台湾桤木在湖南的适应性,对四川桤木、台湾桤木4年生幼林的主要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桤木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有单峰与双峰曲线两种类型,四川桤木光合作用日变化在6月、9月净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型,4月和10月、11月净光合速率呈单峰曲线型;台湾桤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4月、6月、10月和11月呈双峰曲线型,而9月份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一年中以6月份的净光合速率峰值最高,分别达18.68和23.51μmol/m2.s,10月或11月最低.(2)两种桤木光照强度日变化始终成单峰曲线,只是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在4月、6月和9月,光照强度峰值在中午12:00~13:00出现,10月光照强度以中午12:00最高,11月13:00最高;一年中,光照强度峰值6月份最高(1 800μmol/m2.s),11月份的最小,仅1 260μmol/m2.s.(3)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面水气压亏缺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趋势规律和净光合速率一致,两种桤木的蒸腾速率和叶面水气压亏缺的日变化有单峰与双峰曲线两种类型;一年中两种桤木蒸腾速率峰值均以6月份的的峰值最高为8.10 mol/m2.s(台湾桤木)和6.38 mol/m2.s(四川桤木),其次是4月份,在11月份的蒸腾速率的峰值最小;两种桤木的叶面水气压亏缺峰值均以6月最高,其次是9月、10月,生长初期的4月份和末期的11月份较小.(4)四川桤木光饱和点为262~468μmol/m2.s,光补偿点介于11~104μmol/m2.s,不同部位的叶片和不同季节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有差异;台湾桤木的光饱和点介于288~409μmol/m2.s,光补偿点为14~102μmol/m2.s,二种桤木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即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园铃和佛手两个银杏品种的新梢生长量、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圆铃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明显高于佛手。二者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但在9:00~11:00时,园铃叶片的(Pn)显著高于佛手。二者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 200μmol/(m2.s)、1 000μmol/(m2.s),光补偿点分别为75.23μmol/(m2.s)、62.43μmol/(m2.s)。园铃叶片的Fv/Fm、Fv/Fo和qP均大于佛手;而qN小于佛手。  相似文献   

6.
7种彩叶树种光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了解北方常见彩叶树种的生态特性,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自然生长状态下7种彩叶树种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光合特征,结果表明,7种彩叶树种最大净光合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彩叶豆梨、秋紫白蜡、金叶接骨木、全红杨、紫叶稠李、金叶风箱果、紫叶风箱果,其中,彩叶豆梨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4.93μmol/(m~2·s),紫叶风箱果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为8.65μmol/(m~2·s);紫叶风箱果、彩叶豆梨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的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0.893;紫叶风箱果、金叶风箱果、紫叶稠李、彩叶豆梨的净光和速率与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920、0.946和0.959;其中彩叶豆梨、紫叶稠李、全红杨、秋紫白蜡、金叶接骨木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 166μmol/(m~2·s)、1 010μmol/(m~2·s)、836μmol/(m~2·s)、1 136μmol/(m~2·s)、1 456μmol/(m~2·s),紫叶风箱果、金叶风箱果的光饱和点均较低,分别为508μmol/(m~2·s)和424μmol/(m~2·s),较高的光饱和点使植物更好地适应当地中午高光条件,较低的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使植物表现出耐阴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桂林岩溶石山光蜡树群落常见植物夏季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光蜡树群落中的光蜡树Fraxinus griffithii、一叶萩Securinegasuf-fruticosa和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在夏季中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夏季,林冠层光蜡树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1 064μmol/(m2.s)和20μmol/(m2.s);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最大净光合速率出现在12:00时,其值为4.45μmol/(m2.s),16:00时出现第二个峰值2.74μmol/(m2.s),与最大峰值相比降幅达38.43%。光合有效辐射VPAR、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EWUE的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日变化呈"W"型曲线。光蜡树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林下植物一叶萩和粗糠柴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396,562μmol/(m2.s)和7,5μmol/(m2.s)。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梨生产国。而我国众多的梨树品种中,除鸭梨及黄县长把梨有部分出口外,其他品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随着日本梨新品种的引进,传统的名牌梨果如鸭梨、砀山酥  相似文献   

9.
测定人工气候室中培养的旱柳当年生枝条和完全展开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并应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枝条皮层和完全展开叶片叶绿体,测定其完整性,比较分析二者光响应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旱柳皮层叶绿素含量约是叶片的10.0%,类胡萝卜素含量约是叶片的13.7%,叶绿素 a/b 比值小于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大于叶片;应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可获得被膜完整率超过80%的离体叶绿体,能够满足叶绿体光合生理特性研究的需要;100,200,300,500,800μmol·m -2 s -1光强下,旱柳皮层叶绿体的光合放氧速率均低于叶片,光饱和点出现在300μmol·m -2 s -1,最大光合放氧速率为35.58μmolO2·mg -1 Chl h -1,而叶片的光饱和点在500μmol·m -2 s -1,最大光合放氧速率为42.78μmolO2·mg -1 Chl h -1;皮层叶绿体的 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 )平均高出叶片30.2%,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平均高出叶片36.1%。旱柳皮层叶绿体的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低于叶片,皮层叶绿体表现出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较低的叶绿素 a/b比值等适应枝条内光环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红榉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及不同CO2浓度(CCO2)范围内叶片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当大气CO2浓度为400μmol/mol时,红榉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回归方程为Pn=-9×10-6PAR2+0.021 2PAR+0.592,光饱和点、补偿点及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1 177.8μmol/(m2.s)、20.0μmol/(m2.s)、0.034 5 mol/mol;叶片蒸腾速率(Tr)与PAR间回归方程:Tr=0.002 5PAR+4.535(R2=0.816 9,n=48);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PAR之间的回归方程:WUE=-2×10-6PAR2+0.003 3PAR+0.193 9(R2=0.822 2,n=48);②1 200μmol/(m2.s)PAR条件下,Pn与CCO2之间回归方程为Pn=-2×10-5C2CO2+0.062 1CCO2-5.501 8(R2=0.936,n=48),CO2饱和点、补偿点、羧化速率分别为1 552.5μmol/mol、84.8μmol/mol、0.040 3 mol/(m2.s);Tr随CCO2增强基本保持稳定不变;WUE与CCO2之间回归方程为:WUE=-3×10-6C2CO2+0.010 5 CCO2-0.944 2(R2=0.894 1,n=48)。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核桃品种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香玲、鲁光、清香、西林3号、西洛3号5个核桃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大小顺序为香玲>鲁光>清香>西林三号>西洛3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蒸腾速率日变化和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型和双峰型;不同品种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香玲品种核桃苗叶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分别为58.997、1 450μmo1·m-2·s-1。  相似文献   

12.
用 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系统研究南方红豆杉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①1-4年生南方红豆杉幼苗的光饱和点为1000~1999μmol /m2.s,光补偿点为87-44.81μmol /m2·S,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32~3.00μmol/m2.sl,接近耐阴喜光性植物的光合特征.②不同苗龄南方红豆杉幼...  相似文献   

13.
为给湖南园林中运用的箬竹属植物的栽培以及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5年生‘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es(Munro)Keng f.、‘湖南箬竹’I.hunanensis B.M.Yang、‘阔叶箬竹’I.latifolius(Keng)Mc Clure为试材,研究了其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3种箬竹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0:00,其中阔叶箬竹的峰值净光合速率最高,达14.79μmol/(m2·s);各个供试种的光合参数差异显著,阔叶箬竹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较高,分别为15.16、1191.61、20.51μmol/(m2·s),箬竹的暗呼吸速率(Rd)较低,为0.461μmol/(m2·s)。叶绿素荧光参数显示湖南箬竹的电子传递速率(ETR)较高。表明阔叶箬竹的光合性能较强,相对较喜光,箬竹较耐荫,湖南箬竹的光合性能中庸。  相似文献   

14.
采集"常德铁城一号"、寒露籽和霜降籽3种油茶品种的鲜果,对其品种特性与采摘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铁城一号"具有"两大三高"的优点,鲜果平均重12.88 g,比一般寒露籽大91.6%,最大果达41 g;种子平均重1.23 g,比一般寒露籽大80%;干籽出仁率达71.27%,比寒露籽高0.46%;7年生单株产量平均达10.97 kg,比青林霜降籽高63.5%,单位面积平均产油达99.69 kg/667m2,比青林霜降籽高75.2%。霜降籽鲜果出干籽率为21.53%,比寒露籽低20.5%;鲜果含油率为7.24%,比寒露籽低22.4%;果实成熟迟,霜降籽在10月下旬开始成熟,比寒露籽迟20 d左右;种子中茶子象甲虫口密度为5.08%,比寒露籽高23倍。寒露籽种仁含油率10月10日达48.8%,成熟度为93.2%,开始裂果;霜降籽种仁含油率10月26日为48.77%,成熟度为94.3%,开始裂果。因此,在常德市寒露籽宣在寒露节气开始采摘,霜降籽宣在霜降节气开始采摘。  相似文献   

15.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广州南沙区红树林湿地公园的无瓣海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并探讨其与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无瓣海桑叶片的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10:00时和午后14:00时,并出现明显午休现象。影响P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有光强、气孔导度、相对湿度和胞间CO2浓度等;无瓣海桑叶片的Tr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中午12:00时,影响Tr的生理生态因子主要有叶面温度、气孔导度和相对湿度等。无瓣海桑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100,1800μmol·m^-2s^-1左右,CO2补偿浓度和饱和浓度分别为50,900μmol·mol^-1左右。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条件下白榆光合与蒸腾特性对光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彧 《森林工程》2009,25(3):26-29
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即对照组(含水量90%)、轻度干旱胁迫(含水量70%)、中度干旱胁迫(含水量50%)和重度干旱胁迫(含水量40%),以1a生白榆(Ulmus pumila)为试验苗木,分1800、1000、500、200、50和0μmol·m^-2·s^-1 6个光照强度,利用LI-6400测定白榆幼苗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探讨白榆的光合特性和蒸腾特性对光强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梯度下白榆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升高呈先上升然后逐渐趋向于平稳的趋势,蒸腾速率的变化曲线与光合速率变化曲线趋势大致相同,适度干旱胁迫下,水分利用效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水分胁迫严重时,水分利用率开始下降。说明白榆具有抗旱能力,在比较干旱的条件下也能够很好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三种菊科药用植物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量牛蒡子、蒲公英和水飞蓟的光合特性,主要包括光强、水分、蒸腾作用、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结果表明,①牛蒡子、蒲公英和水飞蓟具有午休现象,成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第1峰出现在上午10:00,第2峰则在下午16:00,第二峰比第一峰分别下降了11.33%、11.29%和10.42%;②牛蒡子、蒲公英和水飞蓟光响应中,水飞蓟光饱和点最高,为1600μmol·m^-2·s^-1,蒲公英的光补偿点最高,为45.3μmol·m^-2·s^-1,其中水飞蓟光饱和点比牛蒡子和蒲公英分别高14.28%和60%,蒲公英的光补偿点比牛蒡子和水飞蓟分别高32.45%和79.05%。  相似文献   

18.
紫花含笑和苦梓含笑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i—Cor Inc.,USA)对常绿灌木紫花含笑和常绿乔木苦梓含笑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两种含笑叶片的光响应曲线符合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表观光量子效率接近,但灌木紫花含笑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均比乔木苦梓含笑低。(2)光照强度对两种含笑的气孔行为、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效果近似,光照强度诱导气孔导度变大,蒸腾速率加强。当达到光饱和后,随着光强的增强,净光合速率增加缓慢,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持续增大,水分利用率下降。  相似文献   

19.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青花椒坐果期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坐果期青花椒的光饱和点为500μmol/(m^2.s),光补偿点为55.59μmol/(m^2.s);坐果期青花椒的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青花椒叶片的气孔导度(stomacond)与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平行变化趋势,说明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直接因子。  相似文献   

20.
砀山酥梨花芽分化及开花物候期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砀山酥梨花芽分化时期,了解其开花过程,试验以砀山酥梨短枝顶芽为试材,采取田间摘叶法,统计花芽的生理分化时期;通过徒手切片、利用OlympusBX51显微镜拍摄记录花芽形态分化不同阶段的纵切面图片。结果表明,砀山酥梨花芽的生理分化始于6月初,持续到7月中下旬;花芽形态分化始期发生在7月下旬,9月中旬为雄蕊出现期,雌蕊出现期在10月中下旬。次年3月下旬,花芽开始膨大,经历花序伸长、花序分离、白蕾期、大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谢花期,4月中旬,开花物候期结束。试验结果为促进砀山酥梨花芽分化、提高果实产量与品质,于花期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