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概述了适宜麻疯树生长的温度、水分及光照条件,对柳州种植麻疯树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州市部分县区具备麻疯树种植的基本气候条件,但低温、霜冻及干旱等气象灾害时有出现.因此,柳州种植麻疯树需做好防寒、防冻及抗旱工作.  相似文献   

2.
冬春季的低温天气对贵州麻疯树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文章对贵州麻疯树新品系2011~2013年3年寒害情况及害后恢复情况进行调查,以探讨麻疯树新品系抗寒性,为贵州麻疯树育种和生产推广提供科学指导.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麻疯树品种在3年的低温天气中都不同程度受寒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枝条、顶芽等不同程度坏死干枯,认定贵州麻疯树品系寒害等级多在4~5级之间,而个别品系的寒害等级则介于1~2级之间,NX09-3抗寒性较强;在害后恢复能力上,NX09-3较强.综合分析,新品系NX09-3是适合在贵州干热河谷地区发展的麻疯树抗寒性品种.  相似文献   

3.
不同地区麻疯树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6个不同地区的麻疯树籽的性状、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不同地区的麻疯树种子外观性状差异不大,长度、宽度、侧径变异系数分别为2.6%、1.2%和2.4%,千粒重差异相对较大,变异系数为3.8%;不同地区的麻疯树籽的含油率均在30.0%以上,脂肪酸以C16和C18为主;不同地区的麻疯树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4.
2011年初贵州麻疯树冻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月对贵州贞丰县的白层镇、鲁容乡和册亨县的巧马镇、者楼镇、八渡镇等地的麻疯树冻害情况进行调查,以便了解分析2011年初贵州麻疯树受冻害程度及受冻原因,为贵州麻疯树冻害预防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两县5个乡、镇的8个村组麻疯树都受到不同程度冻害,其中以贞丰县鲁容乡孔索村和册亨县者楼镇平秧村的麻疯树死亡率最高,分别为81.7%和93.84%,综合分析,树龄较长的当地品种受害较轻,抗冻能力比引进品种强.  相似文献   

5.
测定云南不同产地麻疯树籽种仁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地不同,麻疯树种子中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差异,种仁中油脂含量为46%~58%,粗蛋白含量为20%~28%,总糖含量为1.6%~2.9%,灰分含量为4.1%~4.9%;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样地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华坪地区种子中各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样地。综合来看:潞江地区的种子含油率最高,是制备生物柴油的优质种植基地;云南地区麻疯树籽的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去脂脱毒后有望成为动物饲料源。  相似文献   

6.
能源植物麻疯树嫁接改良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麻疯树作为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在研究和开发上越来越受重视。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麻疯树已大量上山种植,但缺乏良种和技术保障。在麻疯树适应种植区金沙江干热河谷进行麻疯树嫁接技术研究,进行不同时间嫁接、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接穗等试验,比较嫁接前后植株形态、结果性状、抗病性等变化,研究影响麻疯树嫁接成活率的因子,以期为麻疯树规模种植后的品种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麻疯树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麻疯树的生长及结实情况。结果表明:麻疯树的新梢生长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率则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施肥量为100 g/株时果枝率最高,达30.8%;当施肥水平处于50~200 g/株时,施肥量对麻疯树单株种子产量影响较大;施肥水平为100 g/株时,单株产量最高,达201.7 g/株,比对照增加239.6%;麻疯树种仁含油率、果实与种子质量比均与施肥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8.
将麻疯树种子用不同浓度(0、10、30、50、70 mmol·L-1)CaCl2溶液进行浸种处理,研究CaCl2浸种处理对低温胁迫下麻疯树幼苗根长、株高、茎粗、鲜质量、干物质积累、根冠比、电导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Cl2浓度为10 mmol·L-1时,麻疯树幼苗根长、株高、茎粗、鲜质量、干物质积累等生长指标的处理效果最好,与空白处理(CK)相比,分别增加了43.5%、48.5%、18.1%、10.9%和30.1%;CaCl2浓度为30 mmol·L-1的浸种处理效果其次,在此浓度下麻疯树幼苗的电导率最低(比CK降低26.70%),各指标与CK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浓度为10、30 mmol·L-1的CaCl2溶液浸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麻疯树幼苗抗寒能力,缓解低温对麻疯树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将麻疯树FD-8号和云热1号种植于菜地、坡耕地和坡荒地,研究不同品种与种植地麻疯树生长差异.结果表明,品种间或种植地间麻疯树生长均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FD-8号苗木生长优势较云热l号的明显;种植于菜地的麻疯树植株生长优势较种植于坡耕地和坡荒地的明显;FD-8号种植于菜地表现出速生和挂果早的生长优势.可见,麻疯树生长性状与品种和种植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重要能源树种麻疯树新发现的重要害虫——黑额光叶甲[Physosmaragdinanigrifrons(Hope)]。[方法]通过2013年5月2次对贵州省罗甸县境内麻疯树林分的病虫害种类进行调查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对黑额光叶甲的识别特征及其对麻疯树的为害状况进行了介绍。[结果]黑额光叶甲在罗甸地区麻疯树林分上的为害株率达38%(n=100),主要以成虫取食刚萌发伸展的幼嫩新叶进行为害;介绍了该虫成虫的形态特征,并据其确定了该虫的分类地位;最后介绍了该虫的分布及寄主。[结论]为该害虫的有效控制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侧多食跗线螨是农林上最重要的广食性害螨种类之一,对新兴能源植物麻疯树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文章综述了国外对侧多食跗线螨为害麻疯树的相关研究报道,介绍其为害特点、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发展规律、主要发生区、监测检测方法及防治措施等.侧多食跗线螨在我国分布广泛,相关麻疯树种植区要积极做好该害螨的发生监测与科学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云南麻疯树(Jatropha curcas)资源生态地理分布及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云南省麻疯树的分布区、资源量和粗脂肪含量开展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麻疯树资源分布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和红河流域的260乡(镇),呈零星分布,不同产地种子粗脂肪含量差异较大,单株闯亦存在差异;81个种群所采种仁中,永仁县永兴乡种仁粗脂肪含量最高达67.00%,屏边白河最低为34.88%。评述了云南省的小桐子资源状况,并术其资源及利用的价值优势,论述了云南麻疯树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索氏提取法测定了云南元谋、梁河、永胜、元阳、老挝和卢旺达6个地区的小桐子粗脂肪含量。结果表明:云南元谋小桐子种壳、种仁和种子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30%、43.46%、34.50%;云南梁河小桐子种壳、种仁和种子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97%、58.32%、32.57%;云南永胜小桐子种壳、种仁和种子粗脂肪含量分别为0.98%、55.48%、33.45%;云南元阳小桐子种壳、种仁和种子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16%、47.42%、31.47%;老挝小桐子种壳、种仁和种子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11%、64.69%、37.75%;卢旺达小桐子种壳、种仁和种子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99%、51.02%、30.56%。  相似文献   

14.
对石家庄市不同树龄、不同栽植环境及栽植方式的大叶女贞冬季受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树龄之间的大叶女贞冬季受冻程度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树龄的增加,其抗寒性显著增强.市内建筑物形成的小环境对大叶女贞的受冻情况存在显著影响,庭院栽植、市内行道树栽植、近郊栽植及郊外栽植的大叶女贞受冻情况逐渐加重,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同是市内栽植,路北的行道树由于北面有建筑物的遮挡,受冻程度较轻;路南的行道树,由于其北面为空旷的道路,受冻程度较重;路东及路西的行道树,受冻程度介于路南及路北之间.单排栽植及多排块状栽植的行道树,平均叶片受冻率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平均叶片宿存率及平均枝条抽梢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鉴定麻疯树根腐病的病原。[方法]从罗甸县境内的不同麻疯树种植地点采集典型的根腐病病根标本,并对其病原物进行了分离培养、致病性测试以及形态特征观察。[结果]最终确认麻疯树根腐病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结论]为贵州罗甸县境内麻疯树根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麻疯树不同部位(叶、皮及种子)临界CO2萃取物的化学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异同,为进一步了解麻疯树各部位化学物质成分及研究麻疯树在医药、农药等领域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提取了麻疯树不同部位(叶、皮及种子)中的挥发性成分,所得萃取物为深黄色或淡黄色液体,产率为叶0.53%、树皮0.56%、种子0.78%。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萃取物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鉴定了各组成及质量分数。[结果]从麻疯树叶、皮、种子挥发性物质中分别检测出26、26、17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66.88%、36.44%、88.31%。化合物类型以酮、酯、脂肪类、萜类化合物、甾醇类、有机酸类、烷烃等化合物为主。麻疯树叶、皮及种子中超临界CO2萃取物化学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在云南省双江县膏桐良种繁育基地,对从云南省及四川省不同地区采集的13个膏桐种源进行培育。调查三年生不同膏桐种源的树高、干高、地径及分枝数,并对不同种源的生长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膏桐不同种源的4个生长性状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双江实生种源得分最高,沧源、攀枝花、东川、元谋与元江等5个种源得分次之。  相似文献   

18.
肥料与保水剂对膏桐幼苗生长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慧蓉  胡广琴  欧光龙  马焕成  王艳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02-15704,15706
[目的]为荒山造林与膏桐栽培的合理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膏桐良繁基地内布设肥料试验区和丙烯酰胺类保水剂施用区2个试验区。肥料试验区分别施用钙镁磷肥500g、NP复合肥200g、钙镁磷肥500g+NP复合肥200g,以不施肥为对照;保水剂试验区分别施用保水剂20、40、60g/株,以未施用保水剂区为对照,研究双江县膏桐良繁基地肥料与保水剂对膏桐幼苗生长与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复合肥与钙镁磷肥配合施用具有促进膏桐幼苗良好、稳定生长的作用;40g/株保水剂施用区膏桐幼苗成活率明显提高,且幼苗生长稳定、整齐。施肥导致试验区土壤有机碳降低,少量多次的肥料配合施用对砂质土壤养分补充效果较好;高剂量保水剂施用导致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略减,40g/株的保水剂用量可改善土壤速效养分供给。[结论]适量施用保水剂(40g/株)可提高膏桐造林成活率,复合肥与钙镁磷肥配合施用可保障膏桐壮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