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我国主要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抗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土置入法,以来源于辽宁省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的大白菜根肿病菌为病原菌,对国内2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基地的大白菜根肿病菌对Willianms鉴定系统的4个鉴别寄主均表现感病;22个参试品种中21个表现为抗病,1个表现为高感。  相似文献   

2.
以感病菜豆(油豆角)品种老来少和高抗品种大油豆为试材,在菜豆炭疽病菌侵染不同时间(0、3、6、9、12 d)内测定两者叶片中5种防御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SOD、POD和LOX)活性及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接种后抗病品种的防御酶活性和HRG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酶活性提高幅度较大的时期因酶种类而异,但都早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防御酶活性升高较慢且较抗病品种滞后。与感病品种相比,抗病品种POD活性变化幅度最大,而HRGP含量变化幅度最小。β-1,3-葡聚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接种前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感病和抗病品种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3.
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对云南省盈江县高山大白菜产区采集的根肿菌进行鉴定,4个鉴别寄主均表现为感病,病情指数分别为21、33、28、30,说明该根肿菌为4号生理小种。采用菌土法接种盈江根肿菌,对18个抗根肿病大白菜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其中6个品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对盈江根肿菌表现免疫;2个品种病情指数10,表现抗病,可以作为该病区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的抗性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抗性甜瓜接种蔓枯病菌后测定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3种防御酶(PPO、PO、PAL)的活性。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在接种后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抗病甜瓜增幅大,叶绿素含量高于感病甜瓜;可溶性糖含量在接种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抗病甜瓜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感病甜瓜;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接种后逐渐升高,感病甜瓜峰值出现早于抗病甜瓜;3种酶活性在接种后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抗病甜瓜酶活性增幅高于感病甜瓜。几种酶活性变化可以用于甜瓜蔓枯病抗性鉴定。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柑桔褐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侵染后柑桔防御酶活性变化与抗性的关系,以通过病情指数法和病斑平均直径法鉴定筛选出的高抗种质Lw8、中抗种质L2和高感种质Lw14的盆栽苗为试材,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法在叶片上接种柑桔褐斑病菌(以喷洒无菌水为对照),接种后0、1、2、3、6、8和10d时采用各种酶试剂盒测定了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几丁质酶(CHT)和β-1,3葡聚糖酶(GLU)等7种防御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接种前,抗病种质(Lw8和L2)的SOD、PAL、PPO、GLU、CHT活性显著高于高感种质(Lw14),POD活性则与高感种质相近,CAT活性低于高感种质。接种后,3个不同抗性种质的7种防御酶的活性较对照明显提高,但增加幅度不一致;除CAT活性表现为高感种质的增幅高于抗病种质外,其余6种防御酶的活性均表现为抗病种质的增幅高于高感种质,并且抗病种质的防御酶活性升高迅速,一般在接种3d内可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6.
以对辣椒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具有不同抗性的辣椒近等基因系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抗性品系接菌后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PAL、POD活性的变化情况,研究了上述4种叶片防御酶活性与辣椒对疫病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辣椒疫霉菌能诱导辣椒叶片中上述4种防御酶的活性增强,但4种酶在积累速度和幅度上抗病品系和感病品系有显著的差异。接菌后高抗品系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PAL、POD活性达到峰值时酶活变化率分别是164.4%、99.1%、173.7%、107.6%;而感病品系的酶活变化率分别是91.8%、48.1%、93.1%、64.0%,与感病品系相比,高抗品系的4种酶活性不仅升高的速度快、幅度大,且高活性维持时间长,中抗品系的4种酶活性介于二者之间。在抗病品系中,β?1,3-葡聚糖酶的酶活变化率是几丁质酶的1.66倍,PAL的酶活变化率是POD的1.61倍。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观察了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粗酶液对辣椒疫霉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囊形成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β?1,3-葡聚糖酶粗酶液抑制作用明显,而几丁质酶粗酶液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栽培菊感染菊花白锈病后体内防御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切花菊抗、感品种分别接种菊花白锈病病原菌,肉眼观察及显微鉴定其症状变化,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定期测定菊花叶片内PAL、PPO及POD的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后15 d内,C039、B86均未出现明显症状,而C002于接种后第10天肉眼可见冬孢子堆,B76于接种后第11天肉眼可见冬孢子堆;随着病原菌的侵染,与对照相比,切花及盆栽的抗、感菊花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活性提高幅度及变化规律因酶而异,就同一种酶而言,抗病品种酶活性较感病品种增高幅度大;在菊花与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互作过程中,菊花白锈病的潜育期长短因品种而异,防御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抗病性密切相关,这3种防御酶活性峰值高低及出现的早晚可作为菊花白锈病早期抗性鉴定的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感染甘蓝链格孢后三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抗病和2个感病的大白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人工接种甘蓝链格孢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在受到甘蓝链格孢侵染时,叶片内POD活性反应较感病品种快,但POD活性值上升比感病品种小;抗病品种在受到病原菌侵染时,叶片内CAT活性反应快,且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感病品种在受病菌侵染后叶片内的CAT活性变化缓慢,变化程度低;另外无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的PAL酶活性在接种后的动态变化有相似规律,接种后所有品种的PAL酶活性均比未接种前增加。  相似文献   

9.
枯萎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与品质。以感病番茄Moneymaker和抗病番茄LA1221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了抗、感番茄品种接种枯萎菌后O_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O_2·产生的速率峰值出现早且高,MDA含量高,POD活性升高迅速且增幅大;抗、感品种SOD活性变化幅度较大,均高于未接菌的对照。揭示了病原菌胁迫下抗、感番茄品种可能存在的调控机制,为进一步的番茄抗性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根肿病抗性基因的标记和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与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高抗大白菜根肿病的F1金锦2号(编号A00645)及其自交F2群体197个单株为材料,通过根肿病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发现该材料中根肿病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和InDel分子标记技术,在F2分离群体中构建抗感病池,筛选了720对InDel引物,多态性标记进一步单株验证并利用JoinMap4.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获得与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连锁的InDel标记9个,其中最近的两侧标记为BrID90269和BrID11683,遗传距离分别为2.0 cM和2.5 cM。该抗病基因定位在大白菜染色体A8的Scaffold10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南方一些省市蔬菜根结线虫病由零星发生转为普遍发生,特别是在大棚内四季连续发生,其蔓延、危害已成为一些地区蔬菜生产的严重障碍.为此,开展了对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研究,现将番茄根结线虫病抗性鉴定及抗丰株系筛选的进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4 种诱抗剂诱导番茄抗晚疫病的初步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苯并噻二唑、香菇多糖、几丁聚糖和氨基寡糖素对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作用效果,测定了这4 种诱抗剂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并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明确了4种诱抗剂对番茄晚疫病的诱导抗性。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4 种诱抗剂在不同浓度下的抑菌效果普遍低于30%,无明显的杀菌活性。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4 种诱抗剂对苗期番茄晚疫病的诱导抗病效果良好,其中500 mg·L-1 的2% 几丁聚糖水剂(AS)诱导抗病效果最佳,为90.0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4 种诱抗剂对成株期番茄晚疫病的诱导抗病效果均超过了70%(除125 mg·L-1 的2% 几丁聚糖AS 处理外),效果较好的为50 mg·L-1 的1% 苯并噻二唑水乳剂(EW)和100 mg·L-1 的3% 氨基寡糖素AS,诱导抗病效果分别为94.71% 和95.89%。  相似文献   

13.
生物电阻抗技术评价大花月季的耐热性及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大花月季品种"黑魔术""金奖章""全美小姐"当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电阻抗图谱(EIS)法研究了茎在4—8月的耐热性与9月至翌年1月的抗寒性,并对高温、低温胁迫下电阻抗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期确定各电阻抗参数对温度胁迫的响应,并得到不经温度处理估测半致死温度的最适参数及响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胞外电阻率re和弛豫时间τ随高温、re随低温处理的变化曲线能用Logistic方程得到较好拟合结果;不经温度处理样本最适估测高温半致死温度的参数分别为"黑魔术"胞内电阻率ri(r=0.795)、"金奖章"ri(r=0.809)、"全美小姐"τ(r=-0.858);最适估测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参数分别为"黑魔术"弛豫时间发布系数ψ(r=0.967)、"金奖章"re(r=-0.873)、"全美小姐"ψ(r=0.922)。  相似文献   

14.
黄瓜黑斑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及品种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黑斑病近几年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已成为黄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适应黄瓜抗病育种的需要,对黄瓜黑斑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适合于黄瓜黑斑病苗期抗病性鉴定的方法:于黄瓜幼苗1~2片真叶期时,采用分生孢子浓度为1×107~2×107个?mL-1的悬浮液喷雾接种,以叶面不形成水滴为度,接种温度22 ℃左右,黑暗保湿48 h|接种后幼苗置于培养箱中,白天28~30 ℃、夜间20 ℃,13 h光照/11 h黑暗,前48 h温度为22 ℃左右、相对湿度为100%|以后仅夜间保湿,5~15 d调查发病情况。利用该方法筛选出10份高抗材料,8份中抗材料,以及2个高抗品种D9和W3,4个抗病品种3-1、LW11、BA74和A8674。  相似文献   

15.
外源抗草甘膦DNA导入菜豆及其抗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外源DNA导入技术,将抗性89-05-3DNA导入敏感品系89-13植株中,其后代抗性鉴定存活率为7.5%,而且经过三代的选择,其受体植株的存活率为87.5%,其抗草甘膦遗传特性基本接近稳定。说明外源抗草甘膦DNA导入技术其子代表现型变化小,稳定性快。  相似文献   

16.
外源抗冷物质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昼夜温度(6±0.2)℃条件下,研究了经抗冷剂(冷冻宝)处理的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2.0×10-3 g•mL-1抗冷剂可缓解低温胁迫后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保持相对较高的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削弱丙二醛(MDA)积累,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抗冷剂使黄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提高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7.
百合抗镰刀菌资源鉴定及抗病相关基因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个百合种质资源的组培苗进行尖孢镰刀菌百合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ilii)室内接种鉴定;以筛选出有较好抗性的大花卷丹(Lilium leichtlinii var. maximowivzii Baker)为材料,以镰刀菌诱导12和24 h的作为处理组,无菌水处理作为对照组,采用SMART技术构建了百合经镰刀菌诱导后的抑制差减正、反向两个SSH文库。在正向文库中选择了4个抗病相关的ESTs,用半定量RT-PCR分析这些ESTs的表达情况。经接种鉴定,20个百合种质资源中,对百合镰刀菌表现高抗的有3个,中抗9个,感病8个;SSH文库ESTs片段大小为200 ~ 2 000 bp。依据斑点杂交结果,从正向SSH文库中挑取50个单克隆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得到6种共10条抗病相关EST。通过半定量RT-PCR对其中的4条抗病相关ESTs: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S/TPK)、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亲环素(cyclophilin,CYP)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证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受百合镰刀菌诱导而表现上调表达,推测其可能参与了百合对镰刀菌枯萎病的抗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菜豆抗炭疽病基因SCAR标记在品种抗性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5个来自于普通菜豆抗炭疽病基因SCAR 标记(SCA1000、SH181100、SAB3400、SB12350和SCF101072)引物组,对143份荚用菜豆资源进行DNA水平的鉴定。同时使用苗期接种方法,验证了143份资源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共有61份资源检测到SCAR标记。在这些资源中,有40份具有SCA1000标记,40份具有SCF101072标记,19份兼有SCA1000和SCF101072标记,其余的82份未检测到SCAR标记。这143份资源中均未检测到SAB3400、SB12350和SH181100扩增带。群体抗性鉴定结果显示:143份资源中,抗病的有16份。其中含有2个SCAR标记,群体抗性结果表现抗病的有5份,含有1个SCAR标记,并且群体抗性结果表现抗病的有3份。通过本研究明确了:荚用菜豆中Co-2和Co-10基因含量比较丰富,除扁圆荚类型紫荚菜豆中Co-2基因含量多于Co-10基因外,这两个抗病基因在其它类型的菜豆中分布比较均匀。在油豆类型和扁圆荚类型绿荚菜豆资源中,同时含有此两个抗病基因标记的较多。在油豆类型资源中,含有两个抗病标记,并且群体抗性表现抗病的最多。  相似文献   

19.
甜瓜抗枯萎病的遗传与育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综述了甜瓜对枯病的抗性表现、鉴定方法及遗传多样性,归纳了甜瓜抗枯萎病的复合杂交方法及所取得的成就,展望了我国甜瓜抗枯萎病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黄瓜褐斑病抗病性鉴定技术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孢子浓度为(3~4)×10 4个•mL-1的黄瓜褐斑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第一真叶期黄瓜幼苗,保湿24 h。该方法适合于黄瓜褐斑病的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和大量材料的抗源筛选,利用该方法筛选出3份高抗材料和2份抗病材料。品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津优3号和津优38号为高抗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