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明确土壤来源的黄柄曲霉ASD次生代谢产物中的抑菌物质及其生物活性,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ASD发酵液的二氯甲烷粗提物进行纯化,运用核磁共振及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文献报道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验证鉴定结果;采用含药稀释平板法及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化合物对辣椒疫霉菌、大斑凸脐蠕孢菌和禾生刺盘孢菌等9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ASD发酵液中分离获得已知活性抑菌物质为sulochrin和4,5-二甲基间苯二酚。其中,sulochrin对辣椒疫霉菌、大斑凸脐蠕孢菌和禾生刺盘孢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4,5-二甲基间苯二酚只对辣椒疫霉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两者对灰葡萄孢菌、玉蜀黍尾孢菌和新月弯孢菌等6株致菌抑菌效果不明显或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兴安县是广西毛竹大县,黄脊竹蝗是毛竹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兴安县黄脊竹蝗危害成灾。从当地实际出发,分析了竹蝗危害成灾的发生原因,并探析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提高全县毛竹产量和质量,更好地保护当地毛竹产业。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葡萄炭疽病菌种类和遗传特征,给深入研究该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研究对不同地区的26株葡萄炭疽病菌通过形态学和r DNA-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及同源性研究。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对病菌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将测序结果与NCBI数据库上已知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利用Clustalx 1.83和MEGA 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病菌菌落为白色或灰白色,菌丝呈绒状或絮状,分生孢子为圆柱形或圆筒状,单孢,无色;测得病菌ITS序列为500 bp左右,鉴定病原均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不同地区葡萄炭疽菌的r DNA-ITS序列同源性高,亲缘关系比较近,但是各菌株间存在着遗传差异,并且菌株之间差异与地理来源和品种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辣椒土传病害镰刀菌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分离的辣椒镰刀菌形态、基因序列进行研究,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及这些菌的同源性,为进一步开展该病害诊断和防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对采自辽宁省各地辣椒土传病害的16株病菌进行形态观察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 引起辽宁省辣椒土传病害的主要镰刀菌有尖镰孢、茄镰孢、锐顶镰孢和串珠镰孢等4种,根据菌株分生孢子形态和rDNA ITS序列同源性,将ZW13、LY3、PJLJ、HC5、CY2、CY5、TLLJ、LY5、LY1菌株聚类为尖镰孢;FSLJ2和FSLJ3菌株聚类为茄镰孢;ZW和ZW18菌株聚类为锐顶镰孢;KPLJ、LZLJ、FSLJ1菌株聚类为串珠镰孢。[结论] 从分子系统树和菌株间的遗传距离看出镰刀菌同种同源性都很高,不同种之间同源性相对较低,种间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北镇市是全国闻名的优质葡萄主产区,在近年葡萄生产中,部分果农盲目追求高产量(亩产2000~3000公斤),树体结果量过多,负担过重,造成葡萄果实着色差、成熟晚、含糖量低、风味差、不耐贮藏等问题,影响葡萄产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辣椒根腐病菌-尖镰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尖镰孢菌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尖镰孢菌具有致病性,回接症状与田间一致;PDA为病菌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病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pH值为3~12.病菌均能生长,最适pH范围为6~8.以麦芽糖为碳源病菌生长最快,D-半乳糖最慢;以赖氨酸为氛源病菌生长最快,甲硫氨酸为最慢.总体上,孢子萌发和病菌生长对温度、酸碱度、营养物质要求基本一致,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暗黑链霉菌Streptomyces atratus PY-1液体摇瓶发酵条件,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抑制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PY-1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PY-1最适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50 g/L、葡萄糖5 g/L、蛋白胨5 g/L、氯化铵5 g/L、氯化钠 0.5 g/L;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 ℃、培养时间5 d、初始pH 7.0、250 mL三角瓶装液量90 mL、接种量体积分数5%、摇床转速180 r/min。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菌株PY-1发酵液抑菌率达到99.26%,抑菌能力提高8.35%。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人工设置条件下,采用平板培养方法研究了辣椒菌核病病菌子囊盘的发育历程,探讨了菌核大小、营养条件、温度、光照等因素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菌核病病菌子囊盘的发育历期可分为针状期、膨大期、漏斗期和平盘期,持续时间1~30 d。菌核的大小是影响子囊盘直径和发育历期的内在关键因素。前期4℃低温处理可显著提高菌核萌发率。菌核在15~25℃范围内均可萌发产生子囊盘,最佳温度为20℃。菌核必须在光照下才可萌发形成子囊盘,但长期光照亦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营养物质和紫外光照射无法有效促进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  相似文献   
9.
辣椒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是土传病害中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田间药效试验表明,40%氟硅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50%噻菌灵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均为防治辣椒根腐病的良好药剂。其中,40%氟硅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两种药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沈阳地区‘香悦’葡萄褐斑病流行规律进行初步研究, 认为葡萄褐斑病发生和流行与生育期、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密切关系。经过对比分析, Logistic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沈阳地区‘香悦’葡萄褐斑病病情指数增长情况。经Logistic模型推导, 该病指数增长期时间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 逻辑斯蒂期时间为7月上旬至9月中旬, 衰退期时间为9月中旬以后, 其中指数增长期是最佳药剂防治时间; 该病指数增长期积温为0~994.2 ℃; 逻辑斯蒂期积温为994.2~3 159.2 ℃; 指数增长期累积湿度为0~3 344.03%, 逻辑斯蒂期累积湿度为3 344.03%~10 43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