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甘蓝链格孢菌侵染对白菜保护酶活性和H2O2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利英  侯喜林  刘琳  陈晓峰 《园艺学报》2008,35(7):1065-1068
 以白菜抗黑斑病苏州青自交系和感黑斑病短白梗自交系为材料,研究其接种甘蓝链格孢菌后保护酶活性及H2O2代谢的变化。结果显示,抗感病材料的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与接种前相比均升高,且抗病材料的PPO、SOD始终高于感病材料,CAT活性低于感病材料;接种后抗病材料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升高,而感病材料的PAL活性降低;抗感病材料接种后过氧化物酶(POD)、H2O2均呈上升趋势,且抗病材料的H2O2能很快降至较低水平。由此表明:甘蓝链格孢菌侵染白菜后,抗病材料与感病材料相比,能生成较多的PAL和PPO抵抗病原菌的侵染,并能短时迸发H2O2刺激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使植物体内H2O2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降低活性氧伤害。  相似文献   

2.
以抗病品种G087和感病品种G025为试材,研究了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对大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120 h内,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叶片SOD活性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均在96 h达到峰值,但抗病品种SOD活性始终高于感病品种。随着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时间的延长,感病品种叶片POD和PAL活性均呈先持续升高后稍下降的趋势,均有1个峰值|而抗病品种叶片POD和PAL活性均出现2个峰值,POD活性的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48 h和96 h,PAL活性的2个峰值分别出现48 h和120 h|抗病品种酶活性的最大峰值高于感病品种。在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的大部分时间内,抗病品种叶片MDA含量低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叶肉组织结构比感病品种紧密|经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处理后,两个品种叶片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的密度都比处理前增加,抗病品种叶肉组织结构比感病品种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3.
以感病菜豆(油豆角)品种老来少和高抗品种大油豆为试材,在菜豆炭疽病菌侵染不同时间(0、3、6、9、12 d)内测定两者叶片中5种防御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SOD、POD和LOX)活性及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HRGP)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接种后抗病品种的防御酶活性和HRG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酶活性提高幅度较大的时期因酶种类而异,但都早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防御酶活性升高较慢且较抗病品种滞后。与感病品种相比,抗病品种POD活性变化幅度最大,而HRGP含量变化幅度最小。β-1,3-葡聚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接种前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感病和抗病品种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4.
茄链格孢菌侵染马铃薯叶片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技术系统研究了茄链格孢菌对马铃薯叶片的侵染过程及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接种2 h后,分生孢子开始萌发,分生孢子各个位置都可萌发产生芽管|接种6 h后,菌丝顶端出现附着孢|接种8 h后,菌丝从细胞间凹陷处直接侵入感病品种东农303叶片表皮细胞内|接种24 h后,受侵染寄主细胞中的菌丝向相邻细胞扩展蔓延,感病品种细胞内含物及各类细胞器基本完全消解。在抗病品种克新1号上,茄链格孢菌的侵染情况与感病品种基本一致,但发生时间明显较感病品种推迟,寄主细胞内的菌丝数量明显少于感病品种|并且在接种24 h后出现细胞壁加厚的防卫反应,在感病品种上没有观察到防卫反应现象。说明抗病品种对茄链格孢菌具有一定的抗侵入和抗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白掌抗病种S.cannifolium和白掌感病种S.‘Parrish’上接种根茎腐病病原菌,测定接种2、3、4、5、7、9天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感病品种本身PAL酶活性高于抗病品种;2抗病品种经病原菌侵染后PAL酶活性高于对照组,酶活性发生极显著性差异;3感病品种经病原菌侵染后Pal酶活性较高于对照组,酶活性发生显著性差异;4病原菌侵染后,抗病品种除第4天外PAL酶活性均大于感病品种。其中接种后在第3、5天PAL酶活性和净增加值达到峰值。感病品种接种病原菌后PAL酶在第4天PAL酶活性和净增值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6.
栽培菊感染菊花白锈病后体内防御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切花菊抗、感品种分别接种菊花白锈病病原菌,肉眼观察及显微鉴定其症状变化,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定期测定菊花叶片内PAL、PPO及POD的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后15 d内,C039、B86均未出现明显症状,而C002于接种后第10天肉眼可见冬孢子堆,B76于接种后第11天肉眼可见冬孢子堆;随着病原菌的侵染,与对照相比,切花及盆栽的抗、感菊花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活性提高幅度及变化规律因酶而异,就同一种酶而言,抗病品种酶活性较感病品种增高幅度大;在菊花与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互作过程中,菊花白锈病的潜育期长短因品种而异,防御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抗病性密切相关,这3种防御酶活性峰值高低及出现的早晚可作为菊花白锈病早期抗性鉴定的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
以辣椒4个不同抗性品种为材料,研究成株期感染白粉菌后,叶片组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4个材料接种白粉病病原菌后3种酶活性均有所提高。受白粉菌侵染后,抗病品种的PAL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几丁质酶的活性变化与辣椒对白粉病的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8.
以甜瓜品种“DQ122”(感白粉病)和“DQ21”(抗白粉病)为试材,研究了2个甜瓜品种苗期受白粉病侵染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等多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白粉病菌侵染后,抗病品种“DQ21”能使细胞内SOD酶活性、CAT酶活性和MDA含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其自我调节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能力显著大于感病品种“DQ122”;感病品种的POD活性要强于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具有保持较高PPO酶活性的能力;感病品种的电解质渗透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欧洲葡萄F1代株系15-1-9为试验材料,在叶片上接种葡萄白粉菌后,分别在0、5、10、15、20、25、30 d取样,测定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和木质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为葡萄白粉病的防治和葡萄抗白粉病育种提供基础参考资料。结果表明:葡萄叶片感染白粉菌后,POD、CAT、PAL的酶活性均高于未接种的健康叶片(CK),呈上升趋势,而PPO活性则呈下降趋势,并且在后期略有回升。接种后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丙二醛、木质素的含量有不同程度上升。由此可见,葡萄白粉菌的侵染对叶片内的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接种炭疽病菌,测定了不同钾营养水平下菜薹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病情指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不同钾营养水平处理的菜薹炭疽病发病程度均比对照轻,病情指数明显下降,钾营养处理明显增加了菜薹对炭疽病的抗性水平。随着钾营养处理水平的提高,抗病品种的PAL活性、PPO活性都呈上升趋势,而钾营养处理的POD活性则低于对照|感病品种的PAL活性、PPO活性、POD活性都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酶活性在中K处理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1.
甜瓜蔓枯病抗性与SOD、CAT和POD活性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明确甜瓜蔓枯病抗性与SOD、CAT和POD活性变化的关系,采用甜瓜蔓枯病菌孢子悬浮液对抗病材料PI196477和感病材料绿宝石进行接种,并于接种后测定叶片内SOD、CAT和P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甜瓜植株受蔓枯病菌侵染后,抗病材料的SOD、CAT活性均高于感病材料;抗病材料的POD活性上升慢,活性相对较弱,感病材料的POD活性上升快,活性强,且抗病材料的POD活性增加幅度明显低于感病材料。POD活性变化与甜瓜蔓枯病抗性有密切关系,可作为早期筛选抗性种质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对优质抗辣椒疫病品种海丰Zt-277、特大汤椒二号F1和感辣椒疫病品种天骄2号进行辣椒疫霉菌接种,测定了辣椒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接种与未接种相比,抗病品种叶片中SOD,POD活性提高幅度要低于感病品种,MDA的含量提高幅度要高于感病品种.但不论辣椒疲霉菌接种与否,抗病品种辣椒叶片中SOD、POD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辣椒叶片中MDA含量高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3.
山葡萄及山欧杂种葡萄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山葡萄及山欧杂种葡萄‘熊岳白’、‘北醇’、‘北玫’、‘北全’进行了抗南方根结线虫鉴定和有关理化指标变化的观测,发现山欧杂种均为感性种,其中北全、北玫高感,弱醇低感。接种后,高感种弱玫受线虫侵染速度快、周期短,根结形成高峰比线虫数量高峰仅晚7d,根系活力在接种7d后降至低谷,根冠比始终高于未接种的;线虫对地上部生长的抑制作用十分明显,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持续缓慢下升。抗性砧木‘道格’受线虫刺激  相似文献   

14.
陈禅友  汪汇东  丁毅 《园艺学报》2005,32(5):911-914
 对12个长豇豆品种幼苗进行10℃低温胁迫处理, 室温(20 ±3) ℃作对照, 5 d后测定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4种细胞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下, 6个早熟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相应对照显著升高2.3%~8.1% , 3个晚熟品种显著降低; 8个品种SOD活性显著升高27.82% ~128.52%; 4个早熟品种APX活性显著升高10.53%~39.36% , 3个中晚熟品种略有降低。这3项指标能反映豇豆品种耐寒性, 耐寒性品种3项指标升高, 以SOD活性变化最剧烈。CAT和POD活性变化不适合作为长豇豆耐寒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以双季茭白浙茭3号、浙茭5号为试验材料,选择不同生长阶段的肉质茎,分别测定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茭白肉质茎的膨大过程中,PPO、CAT的活性呈膨大前期下降,后期上升的趋势。PPO的活性在生长后期有明显的上升。POD的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生长后期活性趋于稳定。浙茭3号、浙茭5号3种保护酶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品种间不同酶的活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茉莉酸甲酯诱导辣椒抗青枯病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妙莲  赵显阳  陈明  付永琦  曾晓春 《园艺学报》2017,44(10):1985-1992
为探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 JA)诱导辣椒抗青枯病效应与活性氧代谢相关酶的关系,以辣椒易感青枯病品种‘粤红1号’和抗青枯病品种‘辛香8号’幼苗为试验材料,在0.1mmol·L-1 Me JA喷雾处理后12、24、48、72和96 h接种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对其进行青枯病病情指数与活性氧代谢相关酶——超氧化酶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测定及相互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粤红1号’和‘辛香8号’的病情指数随喷Me JA处理时间的推移表现为先降后升,但都低于对照;而诱导效果则相反,Me JA处理对两个辣椒品种幼苗抗性的最适诱导时间均为接种前48 h。接种后0~96 h,Me JA喷雾处理的辣椒幼苗叶片SOD、CAT、POD和APX酶活性均显示先升后降的趋势,且明显高于对照,接种后24~48 h达到最高,而MDA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因此,Me JA可诱导辣椒幼苗抗青枯病,其实现途径可能与提高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和缓解膜脂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对5份西瓜材料采用苗期浸根法进行枯萎病抗性鉴定,并对西瓜感染枯萎病菌后,POD、SOD、CAT保护酶活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公子、广西三号、广西409属于感病材料,1号野生、2号野生、4号野生属于轻抗材料,5号野生属于中抗材料,3号野生属于高抗材料,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的POD、SOD、CAT保护酶活性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