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柑橘褐斑病高抗品种Lw8,中抗品种L2,高感品种Lw14为实验材料,通过孢子喷雾法使柑橘褐斑病菌感染柑橘叶片,研究接菌0d、1d、2d、3d、6d、8d、10d时,柑橘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几丁质酶(CHT)酶和β-1,3葡聚糖酶(GLU)含量及活性变化规律与品种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前,两个抗病品种Lw8、L2中的POD、SOD、PAL、PPO 、GLU、CHT活性显著高于高感品种Lw14,CAT活性则与高感品种Lw14相近;接种后,3个不同抗性品种中SOD、POD、CAT、PAL、PPO 、GLU、CHT 7种防御酶活性较对照明显提高,但不同品种增加幅度不一致,除CAT外,其余6种防御酶活性均表现为抗病品种Lw8、L2增幅显著高于高感品种Lw14,且两个抗病品种一般在接菌3d内6种防御酶活性迅速升高并达到峰值;而高感品种Lw14防御酶(除CAT外)活性或增幅较小或较两个抗病品种滞后。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不同抗性品种接种褐斑病菌后7种防御酶的活性动态变化与柑橘品种抗病性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清见×W·默科特种子胚芽及伏令夏橙小种子胚芽为接芽,高接于10年生温州蜜柑成年树和施文格枳柚大砧木上.嫁接成活率和接芽当年生长量调查表明:从3月下旬到4月上旬高接的清见×W·默科特种子胚芽,嫁接成活率均接近90%,与对照(催芽后直接播种移栽的种子)成苗率相当;3个批次、不同接芽状态嫁接的胚芽当年平均抽梢长度分别为103.8、71.3、67.4 cm,平均干径分别为0.98、0.71、0.65 cm,均优于对照(平均梢长64.5 cm、平均干径0.63 cm).而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嫁接在施文格枳柚基砧上的伏令夏橙小种子胚芽,无论成活率还是当年生长量均有所下降.中间砧上每枝接2个芽不影响嫁接成活率,但不利于接芽均衡生长.  相似文献   
3.
继首次报道单胚清见与多胚桠柑杂交产生高比例多胚种子后,在单胚棱橘(Citrus tardiferax Hort.ex Tan)与多胚岩溪晚芦桠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杂交组合中,又发现高比例多胚种子,其比例一般为30%左右。为探明多胚来源,对多胚进行了分胚组织培养,获得同一种子来源的多胚...  相似文献   
4.
柑桔砧木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主要通过嫁接进行繁殖.柑桔砧木对接穗生长势、产量、果实大小、品质和抗性等都有直接的影响.砧木遗传改良是保持柑桔产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生产力的重要步骤,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柑桔优良砧木的培育.本文就近几十年来柑桔砧木育种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柑桔褐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侵染后柑桔防御酶活性变化与抗性的关系,以通过病情指数法和病斑平均直径法鉴定筛选出的高抗种质Lw8、中抗种质L2和高感种质Lw14的盆栽苗为试材,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法在叶片上接种柑桔褐斑病菌(以喷洒无菌水为对照),接种后0、1、2、3、6、8和10d时采用各种酶试剂盒测定了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几丁质酶(CHT)和β-1,3葡聚糖酶(GLU)等7种防御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接种前,抗病种质(Lw8和L2)的SOD、PAL、PPO、GLU、CHT活性显著高于高感种质(Lw14),POD活性则与高感种质相近,CAT活性低于高感种质。接种后,3个不同抗性种质的7种防御酶的活性较对照明显提高,但增加幅度不一致;除CAT活性表现为高感种质的增幅高于抗病种质外,其余6种防御酶的活性均表现为抗病种质的增幅高于高感种质,并且抗病种质的防御酶活性升高迅速,一般在接种3d内可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4个遗传上高度一致而种子数量明显差异的甜橙品种为材料,从花后25天(25DAF)到185DAF,分阶段对其胚珠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观测分析,以寻找柑桔种子发育和数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结果显示花后25DAF和35DAF,同一品种单果间胚珠数量尚未见明显差异,但品种间胚珠数量和大小差异显著。35DAF,单果内胚珠可区分为明显发育胚珠(ODO)和滞后发育胚珠(DLO),ODO数量在品种间也表现显著差异。后续观察,各品种ODO数量小幅波动,但平均数与成熟果实中的最终种子数基本一致,表明种子数量在35DAF胚珠明显分化时已确定。ODO总体发育趋势和最后大小,品种间基本一致,而DLO发育启动的时间晚,发育的时间更短,最终大小仅约成熟种子的1/6至1/10。  相似文献   
7.
在鲁西南地区夏玉米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杂草种类较多,主要有牛筋草、三棱草、马唐、稗草、马齿苋、铁苋菜、黎、刺儿菜、苍耳、龙葵等多科杂草.这些杂草生命力强、繁殖快,严重影响着夏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形成.为了进一步探讨夏玉米田的化学除草技术,1998~1999年在疃里镇前贾村进行有关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龚桂芝  洪棋斌  彭祝春  江东  向素琼
《园艺学报》2008,35(12):1742-1750
 应用核基因组SSR和叶绿体基因组SSR,分析了枳属28份枳及枳杂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近缘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核基因组SSR分析表明普通枳的遗传差异明显,22个SSR位点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5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2,表明中国枳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遗传距离约0.16时,22份普通枳可以分成4个类型。叶绿体基因组SSR分析则发现普通枳间基本无差异,表明以母系遗传为特征的枳叶绿体基因组相对保守。富民枳与普通枳无论是在核基因组还是在叶绿体基因组上均存在较大差异,支持富民枳种的地位。SSR和cpSSR结合使用可比较准确地鉴定枳杂种。  相似文献   
9.
“晚蜜3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前育种课题组从池田温州蜜柑与甜橙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得到的晚熟桔橙杂种,由于其果实晚熟性状明显,暂定名为“晚蜜3号”。2001年至2004年我们对“晚蜜3号”在不同地区的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进行了观测和鉴定。现将其生长特点和栽培学特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甜橙新品种‘塔罗科血橙新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罗科血橙新系’是从塔罗科血橙珠心苗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保持了塔罗科血橙树势强健的特点,比塔罗科血橙果大,单果质量180—250 g,果实品质优良,无核,较晚熟,丰产性强,抗病,适应性广,栽培容易,是优良的鲜食晚熟甜橙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