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胡平  鲁旭东 《农业与技术》2006,26(5):110-111
芦笋学名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英文名为Asparagus,俗称芦笋、龙须菜,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抽生的嫩茎为蔬菜食用。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芦笋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在欧美、日本、台湾等国家及地区都是极受欢迎的蔬菜,在国际市场上很受青睐,是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近年芦笋在我国也逐渐受到消费者的认可。1芦笋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芦笋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长期可达15年以上,采收期10年左右。芦笋地上部株高1~1·5米,有许多分枝,分枝上密生簇状的针形拟叶,真…  相似文献   

2.
正有机芦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公认的保健蔬菜,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中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是一种高档而名贵的蔬菜。芦笋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1芦笋的功效1.1芦笋的美容与减肥功效芦笋中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还有较低的热量,西餐将芦笋去皮后蒸熟或煮熟,用沙拉或配上融化的黄油或奶酪食用,味道鲜嫩可口。中餐一般喜欢用芦笋配肉类炒  相似文献   

3.
芦笋是一种食药兼用型蔬菜,被誉为"蔬菜之王"、"蔬菜中的人参"。川北生态区为四川芦笋主要产区,仅巴中市恩阳区绿芦笋种植面积现在已达2000hm~2。本文介绍我所针对川北生态区研究集成的大棚芦笋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有机芦笋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属于保健蔬菜的一种,相较于普通蔬菜,芦笋中的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深受人们的喜爱.该文介绍了芦笋的功效及特性,提出了有机芦笋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芦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优质蔬菜,其抽生的柔嫩幼茎作为蔬菜食用,也可制成罐头食品.对芦笋的特性、栽培技术等进行了介绍,可以用来指导芦笋生产.  相似文献   

6.
芦笋具有低糖、低脂、高纤维、高营养价值等特点,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是深受全球各地消费者喜爱的蔬菜。目前,国内外在芦笋育种技术、分子育种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本文作者通过对芦笋育种进行综述,并提出后期芦笋育种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芦笋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芦笋是一种营养保健型高档蔬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巴中市主要的优势特色蔬菜。目前基地面积2万余亩,规划到2020年芦笋种植面积达10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芦笋基地。总结了巴中市芦笋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北方高海拔地区绿芦笋套种胡萝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方地区进行绿芦笋试验种植,不仅可增加蔬菜生产种类,与其它蔬菜进行套种,还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绿芦笋套种胡萝卜栽培技术的介绍,为绿芦笋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芦笋作为一种特种蔬菜,在黑龙江省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已经出现许多芦笋生产基地。为了进一步发展芦笋种植,现将北方芦笋平衡施肥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是一种品味兼优的名贵蔬菜,可出口创汇。近年来,随着芦笋作为营养食疗保健型特种蔬菜的不断开发,芦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茎枯病发生严重,有的地块发病率高达60%~8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芦笋的产量和品质,现将芦笋茎枯病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芦笋两个品种花的形态,用体视显微镜观察了芦笋品种玛丽华盛顿的雄花、雌花、两性花和芦笋品种UC72雄花、雌花、变异雌花。我们比较了这些花的主要特征,发现一些显著的差异,可能两性花是雄花与雌花的中间类型,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区别不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辅助提取芦笋茎中多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化芦笋老茎中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了芦笋老茎中的多糖,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芦笋茎中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芦笋茎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水料比20∶1(ml/g)、提取温度85℃和提取时间60 min,该提取条件下芦笋多糖的提取率为3.64%。[结论]该研究为芦笋老茎中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芦笋不同组织浸提液对辣椒的化感效应。[方法]以辣椒为侵体,通过测定芦笋不同部分水浸提液对辣椒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芦笋对辣椒的化感效应。[结果]芦笋地上部和地下部组织水浸提液对辣椒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均表现出抑制作用;高浓度芦笋地上部和地下部组织水浸提液对辣椒幼苗的生长及叶绿素含量均具有抑制作用,而低浓度浸提液具有促进作用。芦笋不同组织部位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强弱不同,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化感作用明显强于地下部分。[结论]该研究为选择芦笋的间作作物及其秸秆的再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孟祥忍  王恒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21-13023,13037
[目的]对比选择适合芦笋的热烫介质并优化热烫工艺.[方法]以新鲜绿芦笋为原料,对水、油、水油3种常见的热烫介质进行对比研究,选择最佳热烫介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分别以芦笋的抗氧化活性、干物质溶出率及感官性状为指标,通过k(34)正交设计优化芦笋热烫的工艺条件.[结果]试验表明,水油为芦笋的最佳热烫介质,且芦笋热烫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油比12∶1 ml/ml,料液比1∶3 g/ml,在100℃下烫制2min.在此条件下,芦笋的抗氧化活性最高,色泽最好,且食用品质达到最佳水平,干物质溶出率为1.28%.[结论]以水油为热烫介质的芦笋适宜于加工各种菜肴,且研究可为指导人们合理烹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控释肥对芦笋产量、品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控释肥对芦笋产量、品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肥的整体效果要优于习惯施肥。施用控释肥能够提高芦笋产量、提升芦笋品质、提高芦笋中的养分含量。通过控释肥之间的比较,控释肥Ⅰ在提高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方面最为显著,分别比习惯施肥处理增加2.79%和1765%;控释肥Ⅱ在提高可溶性总糖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方面效果显著,提高、降低的幅度分别达到337%、56.87%;控释肥Ⅲ则可使芦笋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更加完全。  相似文献   

16.
李新江  建德锋  陈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8861-8862
[目的]提高芦笋的产量。[方法]以不同阶段的芦笋花蕾为外植体,筛选花粉的最佳生长阶段(即最佳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芦笋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以花粉处于单核期的花蕾为最佳试材,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1.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KT 0.1 mg/L+NAA 0.20 mg/L。[结论]该试验结果为芦笋的快速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了为害石刁柏的一种新害螨吸腐薄口螨的形态和为害习性。  相似文献   

18.
康旭  袁江兰  孟鸳  邓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87-788,791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C-CO2)提取绿芦笋粉挥发油的工艺,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绿芦笋粉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2萃取绿芦笋粉挥发油的工艺条件,利用GC-MS对萃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绿芦笋粉挥发油的最佳条件为:CO2流量20 L/h,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绿芦笋粉挥发油的提取率达到98%;主要包括37种化合物,其中以烷类含量最高,其次是醛类和酯类。[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SC-CO2萃取绿芦笋粉挥发油的提取率高,这为绿芦笋粉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分析芦笋茎不同部位中氨基酸含量,为芦笋营养价值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芦笋茎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及组成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8种氨基酸在不同部位均有检出,嫩尖中氨基酸总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儿童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嫩茎中鲜味氨基酸含量、支/芳比最高。[结论]芦笋茎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这为芦笋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工业生产中芦笋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为生产中芦笋总皂苷的提取提供参考。[方法]模拟生产条件,在单因素(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生产工艺。[结果]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芦笋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均显著(P0.05)。通过Box-Behnken试验所得的结果和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确立了最优的工艺条件,即料液比0.05 g/m L、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82 min。试验得到芦笋总皂苷提取率可达到(8.71±0.3)%。[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业生产中芦笋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是合理可行的,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