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解北京藜麦的发病种类并筛选出对黎麦病原菌有效的杀菌剂种类,在藜麦病样中分离出黎麦筓霉茎腐病菌,并在室内测定了4种杀菌剂——戊唑醇、氟吡菌酰胺·肟菌酯、甲基硫菌灵以及多菌灵对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这4种杀菌剂对藜麦筓霉茎腐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且随着杀菌剂浓度的增大抑菌效果逐渐增强,其中25%戊唑醇悬浮剂和50%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较高浓度的70%甲基硫菌灵,杀菌效果最差的是50%多菌灵.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对悬浮剂的影响,以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噻呋酰胺3种悬浮剂的悬浮率作为对比,通过调整壳聚糖的含量、pH、与氨基酸中量元素的复配稳定性,测定与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噻呋酰胺3种悬浮剂混合后的悬浮率。结果得出:与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噻呋酰胺悬浮剂混合使用时,氨基酸中量元素肥料、壳聚糖的含量均会影响悬浮剂的悬浮率;且壳聚糖的浓度与戊唑醇和噻呋酰胺的混合使用时的悬浮率呈负线性相关关系;5%壳聚糖溶液的pH与5%壳聚糖溶液和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噻呋酰胺悬浮率显极显著线性正相关;调整pH7.0,添加亚甲基双萘磺酸钠(NNO), 5%壳聚糖的氨基酸水溶肥在0℃7d、54℃14d下稳定,且与悬浮剂在1∶1、1∶2比列下,与单独使用悬浮剂的悬浮率无差异,悬浮率也达到了99.0%以上。  相似文献   

3.
几种药剂防治桃褐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控制桃褐腐病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依据,从2012年开始选用阿米西达、甲基硫菌灵、克菌·戊唑醇悬浮剂、克菌丹水分散粒剂与戊唑醇悬浮剂组合,进行了药剂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桃褐腐病都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阿米西达和甲基硫菌灵的防治效果好且稳定,防治效果均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4.
48%甲基硫菌灵·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甲基硫菌灵·戊唑醇悬浮剂在水稻破口初期施用750尧1200 mL/hm2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77.86%尧79.76%,且对禾苗无影响,建议在生产上防治水稻纹枯病时,推荐使用剂量为750 mL/hm2。  相似文献   

5.
48%甲基硫菌灵·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甲基硫菌灵·戊唑醇悬浮剂在水稻破口初期施用750、1 200 m L/hm2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77.86%、79.76%,且对禾苗无影响,建议在生产上防治水稻纹枯病时,推荐使用剂量为750 m L/hm2。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研究结果表明,30%氟环窑多菌灵、40%戊唑窑咪鲜胺、36%甲基硫菌灵对赤霉病的防效较高,对小麦生长安全,未见明显药害,而43%戊唑醇、40%多窑酮对赤霉病预防一般,建议今后殷汇镇在小麦扬花初期重点推广使用30%氟环窑多菌灵、40%戊唑窑咪鲜胺、36%甲基硫菌灵预防赤霉病,并建议在使用高效药剂时合理轮换用药,以延长抗药性。  相似文献   

7.
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除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65.57%)较低外,35%氰烯·己唑醇悬浮剂、31%丙环·福美双悬浮剂、40%戊唑·咪鲜胺悬浮剂、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等药剂的防效均在75%以上,可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8.
以桃树枝枯病病菌为试验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5种杀菌剂对桃树枝枯病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40%氟硅唑乳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多菌灵悬浮剂、43%戊唑醇悬浮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己唑醇悬浮剂、25%丙环唑乳油、45%咪鲜胺乳油共10种杀菌剂对桃树枝枯病病菌具有较高的毒力,可在大田防治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2021年笔者选择了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氰烯菌酯悬乳剂、45%咪鲜胺水乳剂、30%戊唑醇悬乳剂、40%克百菌悬乳剂、井冈蜡芽菌10%悬浮剂、甲基硫菌灵原药70%可湿性粉剂和25%三唑酮 可湿性粉剂共8种药剂,进行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小麦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没有显著的影响,亩用25%氰烯菌酯悬乳剂120mL和亩用30%戊唑醇悬乳剂15mL两个处理的防效始终在90%以上,病穗率始终在5%以下,防治效果和持效性都优于其他6种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10.
《农技服务》2019,(8):25-26
为了探索48%甲硫·戊唑醇悬浮剂对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以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为对照药剂,进行了48%甲硫·戊唑醇悬浮剂不同用量试验。结果表明:48%甲硫·戊唑醇悬浮剂对防治小麦赤霉病有较好的效果,在施用剂量为288~432克/公顷的条件下,第2次施药后21天,防治效果达75.71%~87.37%,防治效果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对小麦安全,可用于其赤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10%氟啶脲水悬浮剂润湿分散剂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点法对10%氟啶脲水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进行了初步筛选,在流点法筛选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的方法对分散剂进行进一步的筛选。结果表明,农乳602、分散剂NNO、550S均能加工成流动性好的氟啶脲水悬浮剂,采用优化组合法和粘度法最终确定了10%氟啶脲水悬浮剂的润湿分散剂:农乳602和550S的比例为4:1,用量为0.8%。  相似文献   

12.
郭晓磊  曹平祥  江应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78-10080,10241
研究了不同平均铣削厚度条件下MDF铣削粉尘粒度分布状态及典型粒度粉尘的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测试了MDF铣削表面的粗糙度。结果表明,铣削MDF粉尘粒度分布主要集中在0.5~450.0μm,铣削MDF粉尘颗粒基本上为狭长型纤维状。随着平均铣削厚度的增加,MDF粉尘的平均粒度{D(4,3),D(3,2)}及中位径D(50)呈逐渐增大的趋势,而铣削速度影响较进给速度影响明显。随着平均铣削厚度的增加,MDF铣削表面质量降低,而铣削速度影响较进给速度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泥沙粒度是流域水动力重要参数,对流域水力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丰水期内在古城子、江桥、哈尔滨、晨明、佳木斯5个水文测站采集泥沙颗粒样品,应用矩方法和图解法计算对比粒度参数,通过4种粒度参数及特征粒径D_(10)、D_(50)及D_(90)分析干流部分区段趋势变化。研究发现,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平均粒径呈高度相关、分选度为中度相关、偏度值为负相关性、峰态值离散程度较大,呈弱相关性;粒度参数变化趋势为沿水流方向粒径变粗,分选由变差向明显过渡,但变化不显著,偏度和峰态均无较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优化法得到2.5%多杀菌素悬浮剂的最佳配方:多杀菌素原药2.5%,D-425 1.83%,WP-003 6.17%,乙二醇4.5%,硅酸镁铝1.5%,消泡剂630 0.2%,蒸馏水补足至100%。加工工艺研究发现:使用立式砂磨机,锆珠的最佳用量(ml)是制剂体积(ml)的2.0倍,最佳研磨时间为1.5 h,得到的悬浮剂在pH值6.8~7.0条件下,(54±2)℃热贮14 d,无析水、分层现象,悬浮率85%,倾倒性合格,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宁夏盐池县实施防沙治沙措施后风沙土粒度特征变化对其防沙治沙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指示作用,以该区王乐井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及室内试验,分析了沙漠化治理区土壤粒度、土壤有机碳(SOC)及土壤全氮(TN)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区域风沙土优势粒级是细沙,各粒级均表现为中等变异,中沙和粉沙体积分数较低,变异性最高,细沙和极细沙变异系数较低;极细沙、粉沙、中沙和SOC、TN均表现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而细沙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粉沙体积分数空间分布表现为从北向南逐渐增加,极细沙体积分数表现为从北向南减少,细沙体积分数最高,空间特征呈明显带状分布,从北向南减少;SOC在空间上分布与TN有较高的相似性,受地形影响较明显,总体表现为西北角较低,东南角较高。随着粉沙增加,TN表现出上升趋势,粒度组成对SOC的影响特征与TN相似,但是变化趋势较缓慢。该区域风沙土粒度、SOC、TN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粉沙体积分数对SOC和TN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土壤粒径分布的多重分形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激光粒度分析方法和多重分形分析方法相结合,分析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特征。对9个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粒径分布的多重分形性质与粘粒含量没有直接关系,主要与土壤颗粒在整个粒径范围内的分布均一程度有关,粒径分布越不均一的土壤越具有多重分形性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考察微纳米液体改性剂在木材中的渗透规律,采用2种粒径(30和150 nm)和3种浓度(质量分数5%,15%、30%)的SiO2溶胶真空30 min-常压浸渍24 h欧洲赤松和火炬松边材,比较其24 h内吸液率的经时变化规律和24 h增重率,通过质量法分析30 nm、15%的硅溶胶处理材轴向SiO2的浓度梯度,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分析各轴向深度木材细胞壁中硅元素的分布。结果表明:1)粒径小的硅溶胶在浸渍初期更易于在木材中渗透,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粒径的影响变小,甚至可能出现相反的趋势;浓度对吸液率影响显著,一般浓度越高,吸液率越小。浓度高的改性剂处理木材时,粒径的影响更为显著。2)树种对硅溶胶的渗透性影响显著。硅溶胶在欧洲赤松边材的吸液率通常高于火炬松边材,但由于硅溶胶颗粒和水分在欧洲赤松中渗透不同步,硅溶胶在端头部分的大量沉积,导致欧洲赤松中SiO2在轴向分布浓度梯度远高于火炬松。3)硅元素进入各个轴向深度的木材细胞壁,硅元素的浓度分布规律与质量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以紫外灯为光源,研究了吡唑醚菌酯在水环境中光化学降解及微囊化对其光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外光下,吡唑醚菌酯在0.80~10.00 mg·L-1浓度范围内的光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光解速率与初始浓度呈负相关;吡唑醚菌酯在不同水溶液中的光解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去离子水、自来水、池塘水、饮用纯净水和河水;在H2O2 0.03~7.94 mmol·L-1内,光解速率随着H2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7.94 mmol·L-1时是吡唑醚菌酯单独光解的1.14倍。20%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在2.00、4.00、10.00 mg·L-1浓度下,紫外光照射132 h的光解率低于57.90%,表明微囊化明显降低了吡唑醚菌酯在水中的光降解速率。研究结果将为吡唑醚菌酯的合理使用和评估其在水体中的安全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研究再生水灌溉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于2003~2005年进行盆栽和小区试验,测定不同水质灌溉下3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结果]同一年度内两种试验方法无显著性差异;3种水质灌溉的植物叶绿素含量均增高,顺序为:二级水>中水>自来水,中水、二级水处理无明显差异,相同的处理3种植物叶绿素增长率不同。在相同的试验方式下不同年度间的同一种草的叶绿素含量有随年度先增长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年度间同一种草的不相同处理,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再生水灌溉能提高植物叶绿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大花红景天悬浮体系中红景天苷含量与其颗粒大小、生长状态的关系及可能机制,以大花红景天叶片为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建立悬浮颗粒体系,并分别通过60、80、100和120目细胞筛筛选进而建立悬浮细胞体系。测定了相同培养条件下悬浮颗粒(平均直径约2.5 cm)、悬浮细胞(过80目细胞筛所得)及二者相应培养液中红景天苷的含量。结果表明:经80目细胞筛过滤所得滤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获得大量增殖速度较快、大小均一的悬浮细胞,且这些悬浮细胞中红景天苷含量达0.606 mg/g,约为悬浮颗粒中红景天苷含量0.27 mg/g的2.2倍。而悬浮颗粒和悬浮细胞相应培养液中则均未检测到红景天苷。悬浮体系中细胞与氧气、光照、营养成分的接触程度对培养物中红景天苷的含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