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设施简介 多功能烘干窑属混流式隧道烘干设施,由热风炉、窑体、主副风机系统、主风道、副风道、料车、烘盘、温控系统等组成.窑体可采用砖混结构或保温彩钢板拼装结构.操作方式为电气控制、间歇连续式作业.烘干窑窑体为热风干燥区,内有移动式料车和烘盘;热风炉和主副风机系统为烘房提供洁净热空气;温控系统主要控制烘干时的热风温度和及时排湿;主风道、副风道和管路主要进行热风输送.  相似文献   

2.
普通烘房     
1 设施简介 普通烘房属通用型果蔬烘干设施,由烘干室、升温系统和排湿系统组成,砖混结构,操作方式为人工控制、批次作业.烘干室由四周墙体、屋面、保温门构成,内装有固定烘架或移动料车及烘盘:升温系统主要由1个烧火坑、2个炉膛、2条主火道、2条墙火道(四周烟道)、1个烟囱等部分构成,可将烘干室加热到所需温度:排湿系统主要由位于侧墙下方的进气孔和屋顶的排湿口构成,可适时排出烘干室内的湿气.为了减少热损失,烘干室外墙宜加保温层.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1999,(12)
烟叶的质量关系到烟农的经济效益,烤房性能优劣直接关系着烤烟产品的质量、成本和效益。常规烤房存在着温度不能如意调节、热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排湿不顺畅等四大问题。为提高烤烟质量,中美合资金威公司与庆元县淤上乡农技站共同承担了星火项目“节能高效烤烟烘房”的研制。1999年在淤上乡山根村农户何金林的常规烤房中采取安装自动控温仪,改良通风系统,加长火管长度,增加热风循环等4项技术措  相似文献   

4.
普通烤烟烘房技术改进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结果表明,普通烤烟烘房通过安装自动控温仪,改单炉为双炉,改良通风系统,加长火管长度,增加热风循环等技术改进,能使烤烟烘房内升温高,烘房内温、湿度均匀,温度能自动控制,节能37.9%,上等烟提高10.5个百分点,烟叶综合均价提高0.46元/kg,每座烘房每年可增加收益734.72元,同时较大程度地降低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5.
JH 1 0 0 0型高湿物料高速干燥机以干燥鸡粪、豆渣为主 ,也可用于湿锯末及复合肥等物料的干燥。该机为滚筒式结构 ,采用顺流干燥工艺 ,具有生产能力大、连续作业、结构简单及操作方便等特点。1 结构及特点JH 1 0 0 0型高湿物料高速干燥机主要由湿物料输送装置、干燥装置、热风  相似文献   

6.
水稻智能化育苗系统由智能催芽室、智能化水稻育苗大棚和智能控制室等组成。水稻智能化育苗集中了浸种催芽和育苗工艺,浸种催芽采用水浴箱内循环恒温浸种,定期注、排相结合水浴调温,喷淋补偿局部相结合的工艺催芽,由系统计算机结合嵌入式计算机智能程序控制,实现了浸种、催芽随意转换。浸种催芽生产过程中,浸好的种子不用出箱,只要把控制系统从浸种作业切换到催芽作业即可,种子不需要二次装卸。育苗棚内设有自动喷淋设施、电动卷帘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通过设定一定的参数可实现大棚自动  相似文献   

7.
龙眼干果热风分段烘干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龙眼干果热风分段烘干工艺.结果表明,采用自行研制的自动控温龙眼、荔枝分段烘干隧道式烘房可实现对龙眼果实分两个烘干段进行加工:第一烘干段,鲜果按料厚150 mm至200mm装载在层架上,先在80~85℃下密闭干燥一段时间再在75~80℃条件下通风干燥32至36小时,出烘回软或放入冷库短时储存;第二烘干段,将回软后的干果薄层装载在物料车上,在60~70℃热风条件下薄层逆流干燥12至14小时即成成品.采用此设备和工艺生产的龙眼干质量好,蜜香味浓,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4HXZ-4型白瓜籽箱式通风干燥机由胜利祥和机械制造维修厂研制.该机烘干效率高,解决了白瓜籽在烘干过程中的粘结问题. 1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4HXZ-4型白瓜籽箱式通风干燥机由加热、排风、干燥、排潮四大部分组成,另外还设有除尘装置,可收集白瓜籽干膜等杂质;并带有回风装置.大部分热风在箱内循环,热效率高,节约能源.此外,利用强制通风作用,箱内设有可调式分风板,物料干燥均匀.  相似文献   

9.
利用热风干燥结合太阳能干燥的方式加工龙眼干,对比在不同温度、干燥时间以及物料装载量的条件下加工的龙眼干品质,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热风初烘与太阳能复烘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龙眼物料装载量200 g,热风初烘温度55℃,初烘时间16h,太阳能复烘时间8h.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辣椒热风烘房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辣椒烘干流程,包括烘前处理、烘干工艺和烘后处理等。  相似文献   

11.
就自然条件下晾晒干制优质花椒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优晾晒条件,制定其干燥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烘干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其中第一阶段的烘房温度为47℃、热风风速为0.6~1.0 m/s和混合风相对湿度为50%~60%;第二阶段烘房温度应该控制在68℃左右.  相似文献   

12.
烘房热风干燥是红枣干燥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干燥方式。针对南疆地区红枣烘房热风干燥的应用现状,结合干燥的工艺要求,基于PLC技术与自动控制原理,对红枣烘房热风干燥自动控制的主要电路及PLC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通过对软件的编程设计,实现了对烘房风温、风速及湿度的自动控制,具备了智能烘房干燥的要求;通过对软件的调试与运行,结果表明:当给定温度为65℃、湿度值52%时,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为29.6 HZ;当给定温度为60℃、湿度值在30%时,风机变频器输出频率为28.2 HZ,符合风机的转速给定范围,且控制系统稳定可靠,达到了烘房温、湿度控制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3.
SR─100型远红外热板式烘干机主要由保温壳体、供热元件、物料运行传动部分和排湿系统等构成。在烘干过程中,豆粕在链条刮杆的拖动下,沿热板移动,受到了热板上表面的传导加热与强制通风的对流换热,水份迅速从豆粕内排出。远红外热板式烘干机与传统的烘干机相比,远红外辐射加热使豆粕受热均匀,对豆粕从内到外进行烘干,产品质量好,出油率高,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一、泡沫房的结构和设施要求 泡沫房由保温系统、加热系统、通风系统、散射光源和层架等构成. 1.保温系统即隔热墙体.主要包括支撑结构、泡沫板和翅料内膜三层.支撑结构可采用民房、厂房、大棚内框架.有条件的可采用彩钢复合板.泡沫板的厚度根据支撑结构和地理纬度的不同而异,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所用的泡沫板厚些,为3~10厘米.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加装烟密度,降低烟农劳动强度,提高烟叶质量,推广密集式烤房.以标准化气流上升式普通烤房(2.7mx2.7 m)为基础进行密集化改造,通过分别配置750、550、370、250、150 W循环风机,扩大供热系统,强制通风排湿,建造循环通道,使装烟容量增加一倍,并采用三段式烘烤工艺.以传统的普通烤房、传统的装烟密度和烘烤工艺作为对照,分析烘烤过程中的烤房垂直温差、平面温差、烤后烟叶的内外品质.结果表明:风量5600 m3/h、功率250W轴流风机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农业部设施农业生物环境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等单位研制的华北型连栋温室,是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和综合集成而研制成功的:温室骨架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先进工艺生产,省材且耐用;开发了双层充气膜覆盖保温技术与装置、温室天窗机构与遮阳保温拉幕机构等设备、多功能长寿薄膜和改进型缀铝膜遮阳保温幕、计算机温室智能化监控系统,其中一些材料或设备性能达到并部分超过进口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改进创新了地中热交换技术,节能效果显著:完备的通风与湿帘降温系统,可周年高质量调控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仿自然干制的青花椒产地烘干试验与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自然条件下晾晒干制优质花椒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优晾晒争件,制定其干燥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烘干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其中第一阶段的烘房温度为47℃、热风风速为0.6~1.0m/s和混合风相对湿度为50%~60%;第二阶段烘房温度应该控制在68℃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密集烤房的使用效率,在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内用温湿度自动记录仪测量了不同烤房空间、不同烘烤时间的温湿度状况。结果表明:气流上升式烤房在烘烤过程中垂直方向上、中、下层和水平方向不同区域温湿度差异较明显。最大温度差出现在42℃阶段,为5.7℃,最大湿度差出现在46℃阶段,为5.7%。烤房内热风循环路线为:热空气在循环风机作用下,从加热室下方的出风口吹出,至下棚距隔热墙6m处上行至顶棚,返回从后排湿窗出。另外一条路径为:下棚中线距隔热墙2m处通过较强的辐射热,自下棚向顶棚穿透,水分由后排湿窗排除。此研究结果为指导密集烤房合理装烟与优化烘烤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型蒸汽隧道窑干燥腊肠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冯洛滨等一、工作原理该隧道窑是以蒸汽热交换器加热空气,经主循环风机强迫热气流循环,加速料车上湿肠中的水分蒸发,通过主动排湿,达到干燥的目的。主要特点是:可连续大批量生产,热气流在室内对物料可按顺流、逆流、...  相似文献   

20.
热风干燥是多物理场耦合的过程,存在热风外环境和物料内部湿热迁移共同作用.在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应用达西定律、菲克定律、傅里叶导热定律,分别构建了热风干燥过程中物料外部与内部的流场、温度场、质量场的控制方程及模型,描述了热风干燥过程中整个干燥室内的湿热传递规律.针对油菜籽热风干燥过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对干燥模型进行求解并进行了油菜籽热风干燥实验,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物料干基含水率的模型求解结果与真实实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13.3%;在干燥过程中物料存在干区、湿区、蒸发区之分,干区与湿区被蒸发区分开,且蒸发区逐渐由物料外部向物料内部迁移;干燥过程中干燥室内水蒸气浓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干燥室中心区域水蒸气浓度比干燥室边缘区域高;物料平均温度在干燥初期迅速上升,中期上升速度逐渐减小,后期趋于平稳且接近热风温度;干燥室边缘区域风速比中心区域风速大,热风流场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稳态,其中心区域风速接近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